养性修心,形影皆去之逍遥
人心本是纯然一致,通常就因一念动摇而失去了纯然真实。当你能不生俗念时,则善恶是非皆不来扰心,而可恢复真实。至此纯静之境中,眼、耳、口、鼻所观得之自然景观,皆蕴含妙趣,能使人体会出宇宙之奥妙真理。所以说“何地非真境?何物无真机?”
了心悟性俗即是僧
原文
缠脱①只在自心,心了②则屠肆③糟廛④,居然⑤净土⑥。不然,纵一琴一鹤⑦,一花一卉,嗜好虽清,魔障⑧终在。语云⑨:“能休⑩尘境为真境,未了僧家是俗家。”信夫。
注释
①缠脱:缠是缠缚,脱是解脱;竟为能不受俗事缠缚,而得以脱选苦恼。②心了:心中了悟。③屠肆:杀牲卖肉的店铺。④糟廛:即酒店。糟,酒糟;廛,商家所居之处。⑤居然:仍然。⑥净土:无五浊垢的圣者所在地。⑦一琴一鹤:以琴、鹤为伴,表示风格之高。⑧魔障:恶魔般的障碍;专指悟道之历程中种种阻难。⑨语云:此为禅宗的偈,然出典不详。⑩休:休止;亦即休止所有的邪念妄想。尘境:就是指尘俗间的境界。真境:真实、真理存在的境界,亦即了悟的境界。僧家:寺院;又言“僧伽”,专指僧侣的社会。俗家:在家等俗人的社会。信夫:信,信实;夫为句尾感叹词。
译文
是否能由世俗百事的缠缚痛苦中解脱,端视个人之心念,若能真心了悟,则虽身在杀牲屠肆、酒馆商铺之中,仍心澄思明地如居于极乐净土。否则,纵然以琴、鹤、花、草等淡泊雅事为嗜好,却因俗念未除而魔障长存。所以说:“能休尘境为真境,未了僧家是俗家”,此言之意为只要能断除一切烦恼邪念,则不论身处何处,皆是真理存在的境界。要是不能了悟红尘是非,即使出家深修,仍止于俗人的境界。这句话诚然是至理名言。
解读
就因人的存心,而决定了自己是否能自尘俗诸苦中解脱,而觉得永恒详和的净地。只要能满心而发,真诚了悟,则不论外在的环境为何,终可心静思澄。反之,若是无能视透尘事,仍存有喜、怒、哀、乐、爱、恶、欲的话,则纵令嗜好雅洁、出家修心,还是不能到达真、善、美的悟界。
以我转物逍遥自在
原文
以我转物①者,得固不喜,失亦不忧,大地尽属逍遥②;以物役我者,逆固生憎,顺亦生爱,一毛便生缠缚③。
注释
①转物:运转事物。②逍遥:徜徉自适。诗经:“河上乎逍遥。”③缠缚:困扰、束缚的意志。
译文
如果以我为中心去运转事物,得到了不会喜欢,失去了也不会忧虑,大地到处都逍遥自在;如果以事物为中心来役使自我,不顺遂就产生怨恨,顺遂就又显得留恋,即使一点点事物就能使人受到束缚。
解读
以本身为中心去运转事物,任何事物均为我所用,得乃是尽力之得,失乃是未尽力之失,这中间只有实与不实之感。何喜何忧之有?以事物为中心,人随着事物的顺遂而有不同心境,这中间本身完全失去主动,情随境迁,当然处处都有无形的拘束存在。
形影皆去心境皆空
原文
理①寂则事②寂,遣事③执理④者,似去影留形;心空则境⑤空,去境存心者,如聚膻⑥却蚋⑦。
注释
①理:宇宙、万物的道理。②事:宇宙间的种种事物、现象。③遣事:舍弃事物。④执理:执著于事理。⑤境:外在的环境,境遇。⑥聚膻:聚集着腥膻之物。⑦却蚋:逐去蚊蝇的意思。蚋,蚊。
译文
若是事理归于空寂,则事物也随之空寂。若一味地摒弃物象,仅执著其理,就如冀求去影留形一般的谬误。本心空寂后,其境遇也自然空寂,要想去除境遇而仍存有本心者,真无异于聚集腥膻物而想驱却蚊蝇一般的不可能。
解读
理论和事实是共生的两面,如果理论空虚,则事实无从依附。但,要是不顾真实现况,而执著于人生观的理论,那和去影留形一般,将一无所成。心中本空,则境亦空。那些离开客观环境而仍将其象烙在心上之人,就如同聚膻而欲却蚋一样地无法去除蚊蚋,因此永远无法摒除外境的困扰,而进不了真境空心之界。
何处无妙境何处无净土
原文
人心多从动处①失真②。若一念不生,澄③然静坐,云兴而悠然④共逝,雨滴而冷然⑤俱清,鸟啼而欣然⑥有会,花落而潇然⑦自得。何地非真境⑧?何物无真机⑨?
注释
①动处:动摇的地方。②失真:失去真正的本质。③澄:心明而澄彻。④悠然:闲静而悠然自得之貌。⑤冷然:冷静的样子。⑥欣然:欣喜的样子。⑦潇然:清高绝俗的样子。⑧真境:起初的境界。⑨真机:接触真理的妙机。
译文
似多半自犹豫动摇的心念上,失去真正的本质。如果心中一念不生,心澄明地坐着,则此时之心境与白云一起悠然而逝;如雨滴般的冷静而清晰,闻鸟啼能欣悦地领会自然之理,看到花落能清超地有所得悟。至此境界后,无处不是天地大道的真境,无物不是体触真理的妙机。
解读
人心本是纯然一致,通常就因一念动摇而失去了纯然真实。当你能不生俗念时,则善恶是非皆不来扰心,而可恢复真实。至此纯静之境中,眼、耳、口、鼻所观得之自然景观,皆蕴含妙趣,能使人体会出宇宙之奥妙真理。所以说“何地非真境?何物无真机?”
世间皆乐苦自心生
原文
世人为荣利①缠缚②,动曰尘世苦海。不知云白山青、川行③石立④、花迎⑤鸟咲⑥、谷答⑦樵讴⑧,世亦不尘,海亦不苦,彼自尘苦⑨其心尔。
注释
①荣利:荣华名利。②缠缚:缠绕、束缚。③川行:川水之流。④石立:溪石耸立。⑤花迎:花也盛开来欢迎人。⑥鸟咲:咲与“笑”同,鸟儿欣悦的鸣啼之声。⑦谷答:山谷中如人答应般的回音。⑧樵讴:樵夫的吟讴。⑨尘苦:尘世诸般苦恼。
译文
世间上的众生,大多被荣华名利的欲求之心所缠缚,因此动不动就说这个世界是个尘嚣的世界,人生之苦有若海深。好像从来不曾注意到白云青山、川流石立、鸟语花香、樵歌于山谷中穿流回响等人生美景。其实,这世界一点儿都不尘俗嚣扰,而苦也不如海般深广,是他们自己的心深陷于尘苦之念罢了。
解读
利欲薰心的人,成天奔逐、算计,一点儿都不知俯世间之光明面,而且因为自己俗念深、动用过多心机,遂以为人世是尘俗而苦恼百集的。其实只要能舒坦己心,欣赏造化予我们的种种生命情趣,则“世亦不尘、海亦不苦”。无怪乎孔夫子说:“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静中观心真妄毕见
原文
夜深人静独坐观①心,始觉妄穷②而真③独露,每于此中得大机趣④;既觉真现而妄难逃,又于此中得大惭忸⑤。
注释
①观:原作察解,此引申为反省的意思。②妄穷:妄念尽失的意思。穷,尽也。③真:本性。④机趣:玲珑的境地。趣,作境地解。王维晓行巴峡诗:“赖得山水趣,稍解别离情。”⑤惭忸:就是惭愧。忸,心中感觉愧疚之意。
译文
在夜深人静、一人独处的时候,只要稍微省察内心,就会觉得妄念尽失而归复本真,并且每每会在这时候进入玲珑的境地;而既然觉悟真理及妄念的不容易摆脱,又会在这时候感受到良知的不安。
解读
宗圣会子省三次,不愧是一位贤哲;吾人虽不能如会子之每日三省吾身,最起码也应在每天工作完毕,就寝之前,对一天来的行事作片刻的省察。因为这时一人独处,不虞任何外物干扰,思虑澄明,只要稍作省察,立刻毫发毕见;而且由于没任何外物的干扰,也更易于作深入的自我检讨。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朝朝动拂拭,莫使惹尘埃。”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我们这些既不能忘怀世情,又希望问心无愧的人,每天临睡前片刻的省察,是很好的办法。
眼前放得宽大死后恩泽悠久
原文
面前的田地①要放得宽②,使人无不平之叹③;身后的恩泽要流得久,使人有不匮之思④。
注释①田地:立足地;同“地步”。②宽:阔、广阔。③不平之叹:不和的怨言。平,作和解。左传僖公十二年:“齐侯使管夷吾平戎于王。”④不匮之思:充沛不竭的追思;喻恩泽之久。诗经大雅生民之什:“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匮,就是竭的意思。
译文
眼前待人处事的立足地要能够放得宽阔,才不致使有人不平的怨言;将来死后遗留给后世的恩泽要能够流得久远,才会使后人有不尽的怀念。
解读
心胸不宽阔,凡事必欲计较,哪能不招致别人不满?“虎死留皮,人死留名”,生前多做有益社会人群的事,不但遗爱人间,更为子孙树立好榜样。“善为至宝,一生用之不尽;心作良田,百世耕之有余。”欲找家业,凡事应吃亏三分;要好儿孙,方寸必须放宽一步。为人处世,为了自己也好,为了子孙也好,都不能与人争一时的利害。
路要让一步味须减三分
原文
经路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的①,减②三分让人尝。此是涉世一极安乐法。
注释
①滋味浓的:原指好的食物,在此似指有利益的事。滋味,食物的味道;浓,厚的意思。②减:去、分出的意思。
译文
走在狭窄的小路上,要让一步给人行走;遇到有利益的事,何妨分出三分让人同享。这是立身处世的一种能使身心非常安乐的法则。
解读
人都有感情,只要你能对人谦让几分,人对你也客气几分;你能给人一点儿温度,人对你也知恩感德。否则你争我夺,自己纵有再大本事,也会防沟里翻船。“世事让三分,天空地阔;心田培一点,子种孙收。”天道无亲,常与善人,面对人情世事,不妨三复斯言。
脱俗成名超凡入圣
原文
作人无甚高远事业,摆脱得俗情①,便入名流②;为学无甚增益工夫,减除得物累③,便超圣境④。
注释
①俗情:世俗追逐的利欲。情,作利欲解,礼记坊记:“无辞而行情则民争。”②名流:有高名不为物诱之类的人。③物累:心为外物牵累。④圣境:至高的地步。圣,至高无比的。
译文
成为一位成功的人,并没有什么高深的道理,摆脱得了世俗的利欲,就能跻身名流;求得实在的学问,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决窍,除去得掉外物的牵累,就能达到最高的地步。
解读
人为维持生命,所以有求食的本能;为延续生命,所以有求偶的本能,而相伴这两种生存本能,则有种种欲望随之而生。有人主张摒弃一切欲望,实在是矫情与违反人性的说法,人如果无欲,不啻槁木死灰,不必生存。但个人之欲望无穷,所谓“欲壑难填”,永远没有满足的时候,假若任其放任自流,那么所资以养生的,实足以害生,甚至萌生争执、争斗、社会不安。若要反本清源,首先就要从节欲开始。因此,即使抛开“脱俗成名、超凡入圣”不谈,为了个人生存、社会秩序,也有足够理由叫人摆脱俗情,减除物累。
无过便是功无怨便是德
原文
处世不必邀功①,无过便是功;与人不求感德②,无怨便是德。
注释
①邀功:将别人的功劳当做自己的。②感德:感激恩惠。德,作恩惠解。诗小雅:“忘我大德,思我小怨。”
译文
人生在世不必去强求功劳;没有过错就是功劳;救助别人不要希望别人来感激恩德,没有受人怨恨就是功德。
解读
“无过便是功、无怨便是德”,这并不是教人保守不前,而是一种舍己为人的仁义精神。人生在世,做一位有用之材,服务社会,造福人群,都是分内的事;有多少心力,就尽多少心力,全是立身的义务。如果事事强邀功劳,必求感德,那平日所作所为还有什么价值可言?“无过便是功,无怨便是德”,乃是针对“处世不必邀功,与人不求感德”而说的,并不是重点所在,和佛家中“吃饱即是福、无病即是福”的意思相同,都是一种“反”的哲学。
伏魔先伏自心驭横先平此气
原文
降魔①者,先降自心,心伏②,则群魔退听③;驭横④者,先驭此气⑤,气平,则外横不侵⑥。
注释
①降魔:降抑一切正道之障碍。佛道谓正道之障碍曰魔;乃梵语魔罗之略称,其义为障碍害、破坏;但魔在此亦可解释为不能戒除之习惯、嗜癖。②伏:潜隐的意思。③退听:谓退去听命;在此有不起作用的意思。④驭横:控制不顺理的外物。⑤此气:是说自己的质性。质性、禀赋曰气。⑥侵:干、犯的意思。
译文
降抑一切正道的障碍,要先降抑受外物干扰的心,心能够潜隐不为所动,那么一切障碍就不起作用;控制不顺情理的事物,要先控制容易浮动的质性,质性能够平静不躁,那么所有外来的横逆就不侵入。
解读
《六祖坛经》上说:“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又说:“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心是一切行为的主宰,做人必须从持心养性开始。人生有时会处于困窘艰险的地位,或遇到拂逆失败,以及哀痛忿怒的事。这个时候,令人气短,最为难堪,稍一不慎,即致伤身,为终身之恨,而于事情本身,依然毫无禅益。所以,人平常就必须调心理性,不要因眼前情事,攻伐方寸,自戕生命,等到临事才能忍之又忍,反转思之,以保身体,置生死、得失、荣辱等一切世俗思想于胸后。否则,高谈其他道理都是无益的,适足以给人当做笑柄。
真伪之道只在一念
原文
人人有个大慈悲①,维摩屠刽②无二心也;处处有种真趣味③,金屋茅檐④非两地也。只是欲闭情封⑤,当面错过⑥,便咫尺千里⑦矣。
注释
①大慈悲:谓仁慈的心。慈悲,佛家语。大乘义章:“爱怜名慈,恻怆曰悲。”②维摩屠刽:维摩,即维摩诘,人名,佛在世时之大居士;维摩诘乃梵语,义译曰净名,净者清净无垢之谓,名著名声播之谓。屠刽,指以屠杀牲畜为业及刽子手一类的人。③真趣味:自然的兴趣。④金屋茅檐:金屋,华丽的屋子;茅檐,茅草搭成的房舍。⑤欲闭情封:谓心为物欲所掩,被利欲所闭。情,利欲。礼记坊记:“无解而行情则民争。”封,闭的意思。⑥错过:失去、耽误。⑦咫尺千里:即失之毫厘,差以千里的意思。
译文
人人都有一颗慈悲的本心,维摩诘和屠夫刽子手的本心并无两样;处处都有一种自然的趣味,华丽的屋宇和茅草搭成的房舍并无差别。但是人心常为物欲所闭私情所封,当时一错过,就失之毫厘,差以千里了。
解读
每个人在刚降临人世时,心地无不洁白无邪,这种共同的本性,要到开始接触周遭环境以后,才有了变化。有不少有感于此的人,就说社会是一个大染缸,人染于黑则黑,染于白则白。因此,人在懂事以后,最要小心一念之间的想法,如果一念偏差,本性受到蒙蔽,就要沦入邪恶之境而难以自拔了。
多心招祸少事为福
原文
福莫福于少事①,祸莫祸于多心②。惟苦事③者,方知少事之为福;惟平心④者,始知多心之为祸。
注释
①少事:谓无事。②多心:即疑心。③苦事:劳事;就是因事多而身心劳顿的意思。苦,作劳解。国策秦策:“不苦一民。”注:“苦,劳也。”④平心:谓心境安宁。平,安宁。诗小雅:“神之听之,终和且平。”
译文
幸福没有比无事可牵挂还可贵的,灾祸没有比疑心还可怕的。只有事情劳顿的人,才知道无事是最大的幸福;只有心境安宁的人,才知道疑心是最大的灾祸。
解读
一天,我对两个学生谈论另一位学生近来举止有些令人失望,并说出我心中所想的看法,哪知二人竟表示异议,说:“事情都是想坏的。”这当时就使我觉得惭愧,并佩服她们有这种修养。人与人面对面相处时,确实最怕之间有了猜疑:猜疑一起,小则产生误会,不欢而散;大则血溅五步,亲痛仇快。因此,一个人心胸坦荡荡,无所忧虑,不只可以远离祸害,且了无牵挂的自在之身,万金不易,即使世俗传说的神仙亦不过如此。
读心中之名文听本真之妙曲
原文
人心有一部真文章①,都被残篇断简②封锢③了;有一部真鼓吹④,都被妖歌艳舞⑤淹没⑥了。学者须扫除外物⑦,直觅本来⑧,才有个真受用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