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
人要保持冷静,以理智处世,不要因为一时的不察而使居心不良者得逞。人情大抵听人有了过失就表示憎恶的样子,听人做了善行就想加以亲近,而不能进一步了解其内幕,作客观地判断,如果这样因而使当事人难洗冤屈,或得逞心机,不只自己犯了极大的错误,更给对方带来莫大的痛苦,或更大的诡诈。为了不负上帝所赐的这一身,做人不妨用耳朵去多听,用眼睛去多看,用大脑去多想的好。
和衷以济节义谦德以承功名
原文
节义之人济以和衷①,才不启忿争之路②;功名之士承以谦德③,方不开嫉妒之门④。
注释
①和衷:同心和善。书皋陶谟:“同寅协恭,和衷哉。”②忿争之路:意气之争的门径;忿争,意气之争;路,门径。③谦德:谦虚之德。④嫉妒之门:妒忌的关键。门,关键。
译文
崇尚节义的人必须以温和的心来调和,才不会开启意气之争的门径。拥有功名地位的人要以谦虚的美德自持,才不会打开妒忌的门径。
解读
节义之士乃侠者之流,而古人有“任侠者使气”的说法,可见节义之士容易流于意气用事,必须同时存有一颗温和之心。拥有功名地位的人,一向为人所瞩目、敬重,如此一来自然必须益加谨于所处,谦虚为怀,才能赢得始终不变的爱戴。
生死成败一任自然
原文
知成①必败②,则求成之心不必太坚;知生必死,则保生之道③不必过劳④。
注释
①成:事物的生成、完成,亦即成功。②败:事物的破坏、失败。③保生之道:长生之术。④过劳:过度的劳动、过分的劳苦之意。
译文
天地间所生成的事物,有成就有败,有生就有死。吾人若能了悟此理,则对于求其成功的念头,就不必操持过急,盲目执著。对于保全寿命,当顺其自然以终天年,切勿为了担心生死而过度忧劳。
解读
在开始做一件事情时,应当只问耕耘不问收获,成功不足喜,失败不足忧,尽人事听天命,则心胸自然舒坦。此外,天地万物均难逃一死,既然如此,又何必为保全生命而汲汲于长生之道呢?尽管强求而得,也不能长保久远,何不把握有限定的生命,做个神仙中人呢?
处世流水落花身心皆得自在
原文
古德①云:“竹影扫阶②尘不动,月轮穿沼③水无痕。”吾儒④云:“水流任急⑤境常静,花落虽频意自闲⑥。”人常持此意,以应事接物,身心何等自在。
注释
①古德:古代品德高尚的人。此可能系指云峰义存和尚而言。“竹影扫阶尘不动,月轮穿沼水无痕。”是唐雪峰和尚的上堂语。②阶:台阶也。③穿沼:月影深入沼内而水却无丝毫痕迹。④吾儒:指宋代儒者,何人不详。⑤任急:任水急流而心境则常安静。⑥闲:闲静自在。
译文
古时候有道德的高僧说过:“竹子被风吹动,竹影从阶上扫过,但尘土并未飞扬。月影穿透了池沼潜到水底,但一点儿划破水面的痕迹都没有。”宋儒也曾说过:“无论水流多么的急促,但心情保持平静则反而听不到流水的声音,花瓣虽然纷纷落在地上,但是我的心情修闲,丝毫未觉落花的烦扰。”人若时常保持此种意念,则待人处世,身心都是自由自在的。
解读
虽然物与物相接,却可以互不侵犯。“竹影扫阶尘不动,月轮穿沼水无痕”这两句话和“风动扫竹,风去而竹不留声;雁渡寒潭,雁过而潭不留影”是同一意义、同一旨趣。人生在世必须动中有静,以清晰的头脑,公正地处理世事,内心平和安祥,自然行事悠游自在了。
勘破乾坤妙趣识见天地文章
原文
林闲松韵①,石上泉声,静里②听来,识天地自然鸣佩③;草际烟光④,水心云影⑤,闲中⑥观去,见乾坤最上文章⑦。
注释
①松韵:风吹动松树的声音。②静里:静寂之内。③鸣佩:佩玉的声音。中国古代的达官贵人皆饰佩玉于腰间,步行时佩玉互相击触而鸣。此处乃指天地自然音乐之意。④草际烟光:草际,草中,草间;烟光,烟雾的光影。⑤水心云影:水中所映照的天空云霞的影子。⑥闲中:心中悠闭自在。⑦文章:引申作天地自然景色所谱成的文理乐章。
译文
在林间听松风的声音,和川水击石之声,如此静静地聆听着,才发觉此等声音,都是天地自然微妙的乐曲;欣赏草边的烟光和水中的云影,心里悠闲地眺望,才体会出这般景色都是天地间最好的文章。
解读
虽然有琴瑟笙鼓乐器弹奏的人工音乐,却不如林中松风的声音自然天成。如以宁静的心灵来观察、欣赏大自然的风景图画和优美乐章,将更能体会出自然的奥妙和伟大。人如果没有听天地自然音乐、看乾坤最上文章的耳目,就如一部没有灵气的机器一般!
活学活用
浩然之身堂堂正正
每个人最可尊敬的东西不在身外,而在于本心。就算一个人的事业功名与天齐,或者是诗歌文章扬海内,到头来都不过是身外之物,怎么比得上充实自己的本心?
物质上的夸耀只会得到一时的光彩,而内心的修炼,则可以使人活得堂堂正正。古代的禅学就非常重视心的修炼。
禅宗史上,源律师问大珠禅师:“和尚修道,还用功否?”
大珠禅师回答:“用功。”
源律师再问:“如何用功?”
大珠禅师以八字作答:“饥来吃饭,困来即眠。”
源律师不解:“一切人总如是,同师用功否?”
大珠禅师曰:“不同。”
源律师还是不解:“何故不同?”
大珠禅师指出:“他吃饭时不肯吃饭,百种须(须:思)索;睡时不肯睡,千般计较。所以不同也。”
大珠禅师所说的参禅方法,就是修炼本心。“饥来吃饭,困来即眠”,就是修炼,让自己的行为符合本心的需要,不为杂念所困扰。
禅宗六祖慧能从五祖弘忍处得到了衣钵传承后,来到了广州法性寺,听到了两位和尚在寺前的旗幡旁争论。
甲和尚认为:“这是幡在动。”
乙和尚则坚持:“这是风在动。”
慧能则指出:“不是风动,不是幡动,是你们这些仁者的心在动。”
当时,“仁者心动”一语既出,众人皆服,并成为历史上“境随心转”的典型公案。
两个和尚都只感受到了身外之物“风和幡”,却未能从“内心”的角度去感悟。慧能却悟得禅的真谛,一切皆源于心。风和幡都是外物,都要靠心去感知,所以他说:“仁者心动。”
左思说:“贵者虽自贵,视之若尘埃;贱者不自贱,重之若干钧。”做人做事,关键在于修炼本心。如果人心的本体不受污秽,像玉石一般清莹光辉,那么,即使不建功立业、不作文章,也是堂堂正正地做人了。
尊卑高下重在德行
人,不在于地位和爵禄的大小,而在于他的德行如何。一位没有地位、没有爵禄的平民,如果能够行仁修德,施恩于人,在名义上虽没有地位官阶,在精神上却能受人敬仰。
有德行的人,是“无位的卿相”。能够在生活中以德行为先的人,不仅能保持自己的节操,而且能感化他人。在战争中,有德行的人甚至能感化敌人,让对手心服口服。三国时期,诸葛亮“七擒孟获”的故事,可谓这方面的范例。鲁莽爽直而又短于心计的孟获,是蜀国南方部族的首领,因起兵反蜀,被诸葛亮率领的蜀军擒获,却不肯认输。诸葛亮为稳定南方部族,对孟获不骂不打更不杀,陪他参观了蜀军的军营后,就放他回去并约定日后再战。
毕竟与蜀军打过一仗,自以为聪明的孟获改变了以往与蜀军正面对垒的策略,亲率兵马趁夜色来偷袭蜀军的营寨。殊不知,这早就在诸葛亮的意料之中,于是,孟获及部下陷入了蜀军的埋伏圈中,再次被擒。他依然不服,诸葛亮又再次将他放了。
此后,孟获虽一次又一次地改变战略,或坚守渡口,或退守山地,却总免不了一次又一次被擒的厄运。当第七次被蜀军擒获后,他终于心悦诚服地归顺蜀国,立誓永不叛乱。此后,蜀国的后方变得稳定,南方部族的人民也就得以休养生息、安居乐业了。
从这段历史中可以看到,诸葛亮很懂得以德服人的诀窍,即:攻心为上,并善于以周密的计策和雄厚的实力作为实现其目标的基础保证。所以,他一次又一次地给傲慢的孟获留下了一条生路,通过擒后放、再擒再放的策略,达到使孟获及其部族真正归化的目的。
在诸葛亮的言行中,可以看到洪应明所称誉的那些懿德:为人清廉而又胸有度量,为人仁慈而又善于决断,处事开明而又不妨碍细致的考察,处事认真而不矫枉过正,这些美德都像不过分甜腻的蜜饯、不过分咸苦的海味一样,更易被人接受,直至使孟获之类的冥顽之人也情愿归心。
类似诸葛亮之类的智者,尚能在敌我双方兵戎相见的场合中,以德降服敌手。那么,我们在自己所属的团体内,在平和的环境内,就更应以德性来感化部属或同事。
就诸葛亮所效忠的刘备而言,刘备并不是那种才华横溢的盖世英雄,不时还有缺乏主见、优柔寡断乃至决策失误的表现。但他却能与曹操、孙权抗衡,使东汉之后的天下出现三足鼎立的局面,很关键的原因,就在于他善于以德来治理百姓,以德来招揽人才,这突出表现在他三顾茅庐、坚请诸葛亮出山辅政的那段千古佳话中。
吃苦在前享受在后
对欲望的不同态度是庸人和贤人的区别,庸人、小人把物质当做人生的全部,君子、贤人追求修养品德,以精神为主导。
少享受,多修炼,是成功之道。老子说:“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这句话表现了老子对精神追求的态度,以慈和俭为人生准则,不讲享受。
这方面,朱元璋就是一个很好的榜样。他从小家中贫穷,父母和哥哥死去后都没有地方埋葬,他对欺压百姓的贪官深恶痛绝,自己生活也非常简朴。为提倡大臣节俭,朱元璋在自己的妻子马皇后过生日时,只给贺寿的文武百官做出了四道菜,分别是炒萝卜、炒韭菜、炒青菜、炒芹菜,最后还端上一盆葱花豆腐汤。
朱元璋说:“萝卜是一种药,可治百病;韭菜的生命力旺盛,象征着国家长治久安;青菜、芹菜表示要为官清廉、勤于政务、体恤民情;这个葱花豆腐汤主要是劝慰各位要一清二白,切勿徇私枉法。”这就是“四菜一汤”的由来。
看淡享受才能悟得修养真谛。梦窗国师曾对人说:“我手下有三等弟子,上等弟子皆毫无挂碍地绝断尘缘,专心究明己事,探求真实的自己,为真理而穷追不舍;修行不纯但好学勤勉,所取博杂的是第二等;昧却自己的灵性,一味贪嗜佛祖残涎末教的为下等。至于那些专心于佛门之外的杂书,舞文弄墨,自吹自得的便是大俗人一个了。这等人连我手下的下等弟子都不如。更有饱食安眠,安逸度日者,仅是末流而已,这种人古人称为衣架饭囊。这种人没有僧性,不可纳为我门弟子,出入山门亦不许可,或者有人说,他也是来人门求道的,和尚怎么可以这么没有慈悲心呢?老僧我始终这样认为:不是我们没有博爱和仁慈之心;佛门所需的只是那种能知过改过,坚持不懈,经得起千锤百炼,足以继承祖先大业的人。”
少谈享受,修身养性。慈和俭是我们为人处世很重要的行事准则,美德从其中来,成功也会从其中来。
知错则改居功不傲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古人的这一番话就是在告诉我们:做人不要怕犯错误,最重要的是知错能改,并且以后再不犯同样的过失,这才是一个人最难得的地方,也是他最成功的地方。
《资治通鉴》里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汉孝惠帝即位之后,因为到东边长乐宫朝见太后及平时前往时,经常驱散行人,使百姓受到惊扰,就修筑复道。在武库南正修筑时,叔孙通上奏言事,趁着人少的机会,劝谏说:“陛下为何在高帝寝庙上修筑复道,是要每月举行衣冠仪式出游高庙吗?陛下作为子孙,怎么能在宗庙道上筑路行走呢!”惠帝惊惧,说:“快快拆去!”叔孙通又说:“天子不能有过错。现在此事已经做了,百姓也都知道。希望陛下在渭河北面再建个原庙,每月到那里去举行高帝衣冠仪式,而且这样可以扩大宗庙,也是大孝的根本。”惠帝便下令有关部门修建原庙。
司马光认为:错误是人人都无法避免的;但只有圣贤之人能做到有错必改。古代圣明的君主,怕自己有错误不能知道,所以设置批评君主的诽谤木和劝阻君主的敢谏鼓,哪里有怕百姓知道自己过错的呢!所以仲虺赞美商汤王说:“改正错误绝不吝惜。”傅说劝谏商王武丁道:“不要因为怕别人耻笑便不改正过失。”由此可见,做君王的人,本来就不是以不犯错误为贤明,而是以改正错误为美德。
战国时期,魏国大将乐羊率兵攻占了中山国。他凯旋回朝时,认为自己功劳很大,一定会得到很多赏赐,非常骄傲。国君魏文侯将一个密封的箱子赏给了乐羊,不少人认为其中所装的必是金银玉石。
但乐羊回家打开箱子后,却发现内中所装的竟是满满一箱的奏章。打开一看,都是其他大臣在乐羊围攻中山国时所上的奏章,里面说乐羊之所以对中山国久攻不下,乃是因乐羊的儿子乐舒是中山国的重臣,两父子之间有着某种默契,所以乐羊就观望不战。即使是轻一点说,乐羊也是耽误战机。因此,建议应该撤消乐羊的职务。
乐羊这才知道,自己之所以能率军夺取最后的胜利,首先是得益于魏文侯对自己的信任。正因魏文侯将这些奏章锁在箱里,才使自己得以不受到背后的毁谤所带来的种种困扰和损害,使军心得以保持稳定。从此以后,乐羊不再居功自傲了。
对于自己所取得的成就,要多思进一步改进的方法,少想已有的成功。东晋著名雕塑家戴逵堪称我们的榜样。戴逵雕了一座5米多高的佛像。雕好后,他的很多朋友不住称赞,他却没有满意,而是悄悄躲在佛像旁的锦帐里,偷偷听取其他的参观者对于佛像的褒贬之议。如此3年,他听到了不少有针对性的褒贬之议,并据此对雕像做了无数次的加工修改。最后,这座佛像成为形神兼备、栩栩如生的佳作。
每个人都想有所成就,想在事业上取得长久的成功,最值得注意的就是这两点:一是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彻底改正自己的错误;二是不要满足已经取得的成绩,要有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志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