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读《菜根谭》学生活
21872300000005

第5章

弄权一时凄凉万古

原文

栖守①道德者,寂寞②一时;依阿③权势④者,凄凉⑤万古。达人⑥观物外之物⑦,思身后之身⑧;宁受一时之寂寞,毋取万古之凄凉。

注释

①栖守:栖者,安也、定也;栖守,犹言回守。②寂寞:无声也。淮南子:“寂莫者,音之主也。”此处指击名不显达言。③依阿:依靠也。依、阿二字皆倚义;阿,音丫。④权势:权威和势力。⑤凄凉:犹寂寥也。杜甫诗:“山阴一茅宇,江海日凄凉。”⑥达人:达,通也;达人,指知能通达的人。左传:“其后必有达人。”⑦物外之物:指现实物欲以外的精神生活、道德修养。物外,犹言世外。⑧身后之身:指死后的名誉。身后,死后也。

译文

坚守道德的人,只是一时的寂寞;依恃权势的人,则要遭受万古的凄凉。因此,一位知能通达的人,能看到隐藏在现实物欲后面的精神修养,想到死后的名誉;这种人宁可固守道德,忍受一时寂寞,也不依恃权势,招致万古的凄凉。

解读

人之所以为人,在于有理性;换句话说,也就是有道德理念。因此,人生在世,不论出身于任何时代、任何文化背景,无不以实现道德理想为主。这一共同精神是永恒不变的。假如人生没有道德目标,人生不但失去了努力的方向,同时,一生都必定在缺乏内里精神的空虚中打转,充满痛苦、空虚与悲观。

既然人生是有目的,而这个目的便是道德目的。那么,以自己本身的力量去帮助他人、影响他人,自然是绝大多数人的希望。古人将“立德”列为人生三不朽之首,便是有见于此。

外表衣、食、住、行等等物质享受,最后只能给人带来无止境的纵欲与愈陷愈深的腐败堕落。住朱门巨宅,衣绫罗锦缎,吃山珍海味,而终日行不义,如此的人生谈何美满、尊贵之有,其人未免可悲复可怜。一位不讲道德、心术不正、趋炎附势的妖媚奸佞之徒,虽官高禄厚、衣食豪华,然而一旦天怒人怨,权势依尽、享尽,到头来无不是悲惨的结局。古人曾说这样一句话:“世上最尊重的莫过于道,最美善的莫过于德。”内里的真实,与外表的虚幻,取舍之间值得吾人细细思量。

抱朴守拙涉世之道

原文

涉世①浅②,点染③亦浅;历事④深⑤,机械⑥亦深。故君子与其练达⑦,不若朴鲁⑧;与其曲谨⑨,不若疏狂。

注释

①涉世:经历世事。韩非子:“涉世如此其汙。”②浅:少、不多的意思。国策赵策:“奉祠之日浅。”③点染:是说受污的意思。杜甫诗:“反覆归圣朝,点染无荡涤。”④历事:即经历的世事;同“涉世”。⑤深:不浅曰深;在此有精审的意思。⑥机械:原指器之巧者,在此喻人之巧诈。淮南子:“故机械之心,藏于胸中。”⑦练达:谓谙练通达。后汉书:“练达事体。”⑧朴鲁:直率不虚伪。朴,作醇厚、不虚伪讲;鲁,直、直率的意思,亦作“卤”。苏轼议举校贡举状:“其余皆朴鲁,不能化也。”⑨曲谨:拘小节细行貌。宋史李纲传:“平居无事,小广曲谨,似可无过。”

译文

经历的世事不多,受社会恶习的污染也就少;经历的世事多,本身受社会巧诈的影响也就不浅。所以一位君子,与其凡事求其谙练通达,不如直率不虚伪;与其拘小节谨细行,不如豪放不被流俗所羁。

解读

人涉世一深,往往很自然地变得老成持重,而老成持重对于做人做事来讲,能够进退得宜,应对有体,好是好极了,但一位涉世已深的人,老成持重之后大多藏着很深的城府,这一来如果其人心术不正,那么机诈手段就无所不用其极,一方面固然给旁人一种可怕的感觉,一方面更使本身失去人性。因此,对一位不能避免为情欲所逞的人而言,与其历经沧桑、失去本真,不如抱朴守拙,不过于凡事在意来得能有生趣。“吾心似秋月,碧潭清皎洁,无物堪此伦,教我如何说。”从寒山这首偈子之中,可使我们看到适时地放任自然的可爱。

得意须早回头拂心莫便放手

原文

恩里由来①生害②,故快意③时须早回首④;败后或反成功,故拂心处莫便放手⑤。

注释

①由来:从来。由,作从解。②生害:产生祸患。③快意:称心得意的意思。④回首:就是回头,掉转头来的意思。⑤放手:放弃不管的意思。

译文

一个人在置身恩宠之中,往往因此生出意想不到的祸患。所以在称心得意的时候,必须及时掉转头来冷静;一个人在遭受失败之后,也许反而带来成功的契机。所以当遇到拂逆不顺心的地方,不要因此就放弃不管。

解读

“弓满则折,月满则缺。”朱子曾说:“凡名利之地,退一步便安稳,只管向前便危险。”事实知足常足,终身不辱;知止常止,终身不耻。张良的功成身退,韩信的空成十面谋,历史上已有太多人物为我们留下借镜,如果不能在得意时及时回头,那就要像李斯的叹牵黄狗出游不可得了。其次,人生不如意十常八九,失败乃是常有的事,如果因为一时的挫折,就失去信心,未免太辜负造化把我们生成一个人了。“草木不经霜雪,则生意不固;吾人不经忧患,则德慧不成。”忧患困顿,正是成功立业之地,吾人应切记“人生伟大的胜利,常在惨痛失败之后”。

退即是进与即是得

原文

处世让一步为高①,退步即进步的张本②;待人宽一分是福,利人实利己的根基③。

注释

①高:超出众人之上的。②张本:为后日预留地步。③根基:基础。

译文

应付世情以能忍让一步为可贵,退一步就是日后进一步的余地;待人接物以能宽厚一分为福祉,便利别人实在就是便利自己的基础。

解读

“退即是进,与即是得”,即世俗所谓的“吃亏就是占便宜”,和前面“路要让一步,味须减三分”的道理相同。宋元学案上说:“胜人,人必耻,下人,人必喜;耻,生竞,喜,生敬。”人情多喜谦恭礼让,不与人争的人,常得多利,能退一步的人,常进百步,处世若欲成事见功,实应三复斯言。

骄矜无功忏悔灭罪

原文

盖世功劳,当不得一个矜①字;弥天②罪过,当不得一个悔字。

注释

①矜:骄、骄纵。南史郑绍叔传:“性颇矜躁,以权势自居。”②弥天:满天、滔天。阴符经:“卷之藏于心,隐于神;施之弥于天,给于地。”

译文

即使有盖世的功劳,也承受不住一个“矜”字的消抵;纵使是滔天的罪过,也承受不住一个“悔”字的赎折。

解读

陶觉说:“勿夸我能胜人,世间胜我者甚多。”俗语常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这两句话,可为“骄矜无功、忏悔灭罪”作最浅显的说明。骄者必败,而且积极进取,立德、立功、立言,是人们理性生活中的分内事,以之夸耀于人,未免不知生活的目的、生命的意义。另则,知过能改,善莫大焉,内心悔念一动,可以为孝子,可以为义士,以前的罪愆都可以从此赎回。人生在世,不是向善,就是向恶;善德足以膏泽百世,恶行终是害人害己,想要做一个人真正的人,不能不细细省察。

完名让人全身远害归咎于己韬光养德

原文

完名美节,不宜独任①,分些与人,可以远害全身②;辱行污名,不宜全推③,引些归己,可以韬光养德④。

注释

①独任:一个人独自承当。②远害全身:远离祸害保全品节。身,自身的品节。诗大雅:“既明且哲,以保其身。”③全推:全部诿卸。推,却、拒绝、诿节的意思。④韬光养德:藏匿智能,修养德性。韬光,比喻有才能而不显露出来;韬,是藏、掩藏的意思;光,作智能、德望解。萧统陶靖节集序:“圣人韬光,贤人道世。”

译文

有完好美善的名节,不应一个人独自承受,能够分给旁人一些,才能远离祸害,保全品德;有谤毁的行为和言语时,不应全部诿卸,必须由自己承当一些,才能掩藏智能,修养德行。

解读

人到底无法除去名利之心,名利当前,可以视死如归。在这种情形之下,名利能够独享吗?可见名利可以成就一个人,也可以毁去一个人,“功成身退”,这话值得名利双收者细思。而一个人在成就事功的过程之中,难免有嫉妒者的多方谤毁,如果一时不忍,反会节外生枝,给人把柄。古人说过这样一句话:“必能忍人所不能忍之触忤,斯能为之所不能为之事功。”事实上,本身既无愧心之事,对于那些别有居心者恶意加上的污名谤语,有必要去加以解释、消除吗?说不定因此更加深第三者的疑心。

天道忌盈卦终未济

原文

事事留个有余不尽的意思①,便②造物不能忌我,鬼神不能损我。若业③必求满,功必求盈者,不生内变,必召④外忧。

注释

①意思:思想。②便:即、就的意思③业:事业。④召:致、引起、引来的意思。荀子王制:“聚敛以召寇,积财以肥敌,危身亡国之道也。”

译文

做任何事要有留个余步、不要做绝的念头,能够如此,即使是造物的上帝也不会忌妒我,任何鬼神也不会损害我。如果对事业一定要求圆满、对功劳一定要求颠峰的人,不生出内变,也一定召致外来的忧患。

解读

所谓“天道忌盈、卦终未济”,乃是在告诉人应该“致虚守静”,是道家的思想。道家思想以“虚无”为本,认为天地之间是虚空状态,但它的作用却从来不穷,万物就是从这虚空之处涌现出来。虽然万物纷纷纭纭,千态万状,但最后总要返回到虚空的状态;而“盈”乃表示自满,所以为人亦“忌盈”、“忌满”。

“持而盈之,不如其己;揣而锐之,不可长保。”这段《道德经》中的话,同样说出了知进而不知退、善争而不善让的祸害,叫人要适可而止。我们不难从汉初韩信诛戮、萧何击狱这两件事上得到证明。

富者应多施舍智者宜不炫耀

原文

富贵家宜宽厚,而反忌刻①,是富贵而贫贱其行②矣,如何能享?聪明人宜敛藏③,而反炫耀④,是聪明而愚懵其病⑤矣,如何不败?

注释

①忌刻:猜忌刻薄。②贫贱其行:谓行径如贫贱之人。③敛藏:收敛隐藏。④炫耀:光耀之貌;在此作向人夸示自己的长处讲。⑤愚懵其病:谓举止愚昧无知,实如短疵之人。

译文

富贵的人,待人做事应读宽大仁厚,如果反而猜忌刻薄,是环境虽属富贵而行径却如贫贱的人了,哪里能够享有富贵之实?聪明的人,行事表现应该收敛,如果反而夸耀自炫,是才智虽属聪明而举止却如无知的人了,哪里能够不使事业失败?

解读

富贵和聪明,均不足凭恃;居心仁厚,谦虚为怀,才是真正享有富贵、能用聪明的人。因为富贵而为人刻薄,不但终日处于猜忌不安之境,失去富贵之乐,更会失去周遭的朋友,到头来反而空虚寂寞;聪明而炫耀自己的才智,不但时时想借机表现,渐渐流于轻浮,更会失去周遭人士的支持,一旦被人识为无知,就马上使得自己的人生从此失败。人生所谓的“享”,在于精神能有寄托;所谓的“不败”,并不仅止于创业成功。

居安思危处乱思治

原文

居卑①而后知登高之为危,处晦②而后知向明之太霭③,守静④而后知好动之过劳⑤,养默⑥而后知多言之为躁⑦。

注释

①居卑:位于低下的地方。②处晦:处在晦暗的地方。③霭:现、显露的意思。张籍送郑秀才归宁诗:“离琴一奏罢,山水霭余晖。”④守静:保持宁静。⑤劳:辛劳。诗小雅:“劳人草草。”⑥养默:修养沉默的心。⑦躁:不安静。论语季氏:“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

译文

位于低下的地方,然后才知道攀登高处的危险性。处于晦暗的地方,然后才知道面对光明太过显露。保持宁静的心情,才知道喜好活动太过辛劳。修养沉默的心性,然后才知道言语过多是不安静。

解读

世俗虽然有“不经一事,不长一智”的说法,但若从“人生有限”的角度看,事事都必须等身临其境以后,才知道圆满的办法,未免太慢了些。如果我们平常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时,能够多方面去求获于心,使得自己的观点,客观周密、不偏执一隅,等到临事时,能以远大的眼光来加以处理,如此岂不是高度把握住短暂的生命?否则,再加上几个百年时光,也不够花在凡事都要摸索上面。

欲无祸于昭昭勿得罪于冥冥

原文

肝受病,则目不能视①;肾受病,则耳不能听②。受病于人所不见,必发③于人所共见。故君子欲无得罪于昭昭④,先无得罪于冥冥⑤。

注释

①肝受病,则目不能视: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张守节正义:“一肝气是通目,目和即知白黑。”②肾受病,则耳不能听: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张守节正义:“肾气是通耳,耳和即闻五音。”③发:现、露的意思。礼记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④昭昭:显然可见貌。庄子违生:“昭昭乎若揭日月而行也。”⑤冥冥:昏晦,在此指人所看不见处。

译文

肝感染疾病,就使眼睛不能看得清楚;肾感染疾病,就使耳朵不能听得明白。疾病在人所看不见的地方感染,但一发作大家都能看见。所以,一位君子要不在明显的地方发生过错,先要在别人看不到的地方不犯过失。

解读

这在借肝、肾的受病,来告诉人事恃的发生,都先有内在的因素,平时必须存心忠厚,慎独其身,才能消除差过于无形。心,乃人一身行为的主宰,心向光明,则行事无不合于理法;心向黑暗,则行事多属龌龊。一念之差,君子、小人判然殊途,实在不可不慎啊。

崇俭养廉守拙全真

原文

奢者①富而不足,何如俭者②贫而有余;能者③劳而府怨④,何如拙者⑤逸而全真⑥。

注释

①奢者:挥霍无度的人。②俭者:节省度用的人。③能者:有才智、才干的人。④劳而府怨:劳苦而且怨谤集身。府,事物之所聚处。左傅昭公十二年:“吾不为怨府。”府怨,即怨府。⑤拙者:愚笨不巧的人。⑥逸而全真:安闲而且能保全体性。全,保全;真,本性。

译文

挥霍无度的人财富再多也不感到满足,哪里比得上节俭的人虽贫穷却有余裕;有才能的人劳苦而遭受大众的怨谤,哪里比得上愚笨不巧的人安闲而能保全本真。

解读

“奢者心常贫,俭者心常富。”这十个字可用来说明奢、俭者的心境。浪费无度的人,在无止境的挥霍行为下,每天只想应该如何享受,没有实在的念头,再多的财富也不能想到满足,不是贫又是什么?节省度用的人,身边随时有余裕,不是富又是什么?其次,自恃才能而处处求表现,不要说别人妒忌,难道能保没有差错?一旦发生差错,自然不能免于众矢之的。而平凡的人,凡事稳札稳打,不慌不忙,当然悠闲而不迷于表面上的声名。

读书希圣讲学躬行居官爱民立业种德

原文

读书不见圣贤,如铅椠庸①;居官不爱子民,如衣冠盗②;讲学不尚躬行③,为口头禅④;立业⑤不思种德⑥,为眼前花⑦。

注释

①如铅椠庸:是说有如摹写椠版的刻工。铅,古时用以书写之铅条;椠,长版,用以书文字者;庸,雇役于人而受工钱者。②如衣冠盗:有如穿着衣冠的盗贼。衣冠,古时士大夫的服饰。③不尚躬行:不重本身的践行。尚,重的意思。④口头禅:嘴上常说而不做的话。⑤立业:建立事业。⑥种德:就是植德,培养道德的意思。⑦眼前花:眼前一现即谢的昙花。

译文

读书不探求圣贤的哲理,有如摹写椠版的刻工;做官不爱护百姓,有如穿着衣冠的盗贼;谈学问不重本身的力行,就是不懂佛理只会念经的和尚;成就事业而不想到必须积德,就是一朵眼前易凋的花。

解读

这里讲的虽是四件不同的事,但任何人至少可能和其中三件事发生关系,即:读书、谈学问、创立事业。因此,这里面的道理,和人们乃是息息相关的。读书不探求圣贤哲理,谈不上学以致用;做官不爱民,谈不上是做官的人;谈论学问而不践行,谈不上身心受益;成就了事业而不能积德,谈不上实至名归。这些都是根本上的问题,不能做到,就谈不上身在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