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读《反经》学生活
21872700000002

第2章 任长

原文

魏武诏曰:“进取之士,未必能有行,有行之士,未必能进取。陈平,岂笪?苏秦,岂守信耶?而陈平定汉业,苏秦济弱燕者,任其长也。”

译文

基于这一道理,魏武帝曹操下诏说:“有进取心的人,未必一定有德行。有德行的人,不一定有进取心。陈平有什么忠厚的品德?苏秦何曾守过信义?可是,陈平却奠定了汉王朝的基业,苏秦却拯救了弱小的燕国。原因就在于他们都发挥了各自的特长。”

解读

有一位学者,是专门从事人力资源研究的,他曾说过这样的话:“如果能发现并运用一个人的优点,你只能得60分;如果你想得80分的话,就必须能够容忍一个人的缺点,发现并合理利用这个人的缺点和不足。”这话不但说得很有新意,而且又充满了哲理意味,值得管理者好好思考。

活学活用

取人所长,避人之短,这是用人的基本原则。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人的长处和短处并不是绝对的,没有静止不变的长处,也没有一成不变的短处。在不同的情景和条件下,长与短都会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长的可以变短,短的可以变长。这种长与短互换的规律,是长短辩证关系中最容易被人忽视的一部分。用人的关键并不在于用某一个人,而在于怎样将每个人放到最适合他们的位置上,发挥每个人的最大潜能。因此,一个开明的管理者应学会容忍下属的缺点,同时积极发现他们的优点,试着用长处弥补短处,使每个人都能发挥自己最大的能力。有人性格倔强,固执己见,但同时他必然颇有主见,不会随波逐流,轻易附和别人意见;有人办事缓慢,手里不出活,但同时他往往办事有条有理,踏实细致;有人性格不合群,经常我行我素,但同时他可能有诸多发明创造,甚至硕果累累。管理者的高明之处,就在于能从一个人的短处中发现他的长处,从而积极地加以利用。如果只看到一个人的长处,无法容忍别人一点小小的缺陷,这样的人不可能成为一个合格的管理者。

从古至今,善于发现别人的短处并能很好地加以利用的人可以说有很多。唐朝大臣韩幌一次在家中接待一位前来求职的年轻人,这个人在韩大人面前表现得很不爱说话,也不懂得人情世故,并且脾气也很古怪,他的表现令一旁的介绍人感到十分尴尬,认为他肯定没有录用的希望,不料韩幌却留下了这位年轻人。因为韩幌从这位年轻人不通人情世故的短处中,看到了他铁面无私、刚直不阿的长处,于是任命他为“监库门”。年轻人上任之后,尽职尽责,恪尽职守,很少发生库房亏空的事情。

杨时斋,是清代的一位将军,他认为军营中所有的人都是有用的。聋子,安排在左右当侍者,可避免泄露重要军事机密;哑巴,派他传递密信,一旦被敌人抓住,除了搜去密信之外,再也问不出更多的东西;瘸子,命令他去守护炮台,坚守阵地,他没有办法弃阵逃跑;瞎子,听力特别好,命他战前伏在阵前窃听敌军的动静,担负侦察任务。杨时斋的用人观点虽然有点夸张,但却道出了这样一个道理:任何人的短处之中肯定蕴藏着可用的长处,只要是人,就会有可用的地方。

现代的很多企业家也懂得善用人短的道理。松下电器公司副总经理中尾哲二郎就是松下先生因善于利用人的短处而发现的一个“人才”:中尾原来是松下公司下属的一个承包厂的雇员。一次,承包厂的老板对前去视察的松下幸之助说:“这个家伙没用,总是发牢骚,我们这儿的工作,他一样也看不上眼,而且尽讲些别人听不懂的怪话。”松下先生没有这样想,他觉得像中尾这样的人,只要给他换个合适的环境,采取适当的使用方式,爱发牢骚爱挑剔的毛病就有可能变成敢于坚持原则、勇于创新的优点,于是他当场就向这位老板表示,愿让中尾进松下公司。中尾进入松下公司后,在松下幸之助的任用下,缺点果然变成了优点,短处转化成了长处,表现出旺盛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成为松下公司中出类拔萃的人才,一再受到公司的提拔。

智慧金言

俗话说得好:“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也必定会有自己的短处。能够发现一个人的长处并很好地加以利用,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好的管理者,而能够从一个人的短处中挖掘出他的长处,由善用人长发展到善用人短,这才是作为一名管理者所要达到的用人的最高境界。长短互换的规律告诉我们:任何时候对任何一个人都不要一成不变地看待,不要静止地看待一个人的长处和短处,而要辩证地去看一个人的长处和短处,同时还要积极地创造,给一个人使短处变长处的环境,当然,也要防止长处变短处的情况发生,从而使一个人既能充分发挥他的长处,也能有效地用到自己的短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