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一旦出现腹泻,首先应及时到医院就诊,特别是腹泻次数多,病程长,伴有发热和呕吐的患儿,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千万不要自行使用止泻药或服用抗生素,对于轻型腹泻患儿在医生指导下,遵循预防或纠正脱水、继续饮食、合理用药的原则,一般很快就能康复。但对于那些由于肠胃功能紊乱而致腹泻的患儿,单纯使用助消化药物是不够的,采用中医中药疗法,常可获得事半功倍的疗效。如可以口服中成药:脾可欣、健脾止泻散、肠胃康冲剂等。对那些久泻不愈,或伴有呕吐、吃药困难的患儿可采用中药敷脐的方法。小儿泄泻可分为:伤食泄、风寒泻、湿热泻、脾虚泻等症候,可泻选择具有消食化积、疏风散寒、清利湿热、健脾温肾等功效的药物,如丁香、肉桂、葛根、吴茱萸、白术、山药、茯苓等,将药物研成细末用黄酒调匀后敷于神厥穴(肚脐),每天1次,3次为1个疗程。此法安全有效,简便易行,无痛苦,患儿易于接受,还可以配合穴位按摩等手法进行治疗,腹泻患儿不妨一试。
秋季预防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很常见的发作性过敏性疾病,一般分为发作期和缓解期。
本病典型发作前,常常有先兆症状,如咳嗽、胸闷或连续喷嚏等,如不及时治疗,就可能很快出现气急、哮鸣、咳嗽、呼吸困难、多痰,患者常被迫坐起,两手前撑,两肩耸起,额部出冷汗,痛苦异常,严重者可见口唇和指甲发紫。发作持续数小时甚至数日才逐渐缓解。病情缓解后,症状可以完全消失,与常人一样。支气管哮喘患者检查可以发现胸廓膨胀,隆起如桶状,胸锁乳突肌紧张,腹壁肌肉强直,肺部叩击呈过清音,听诊呼吸音减弱,呼气延长,有干性罗音和哮鸣音;如果同时并发支气管炎或继发感染,可听到湿性罗音。
支气管哮喘的诱发因素
接触过敏原:过敏原种类很多,一般来自体外,如植物的花粉、房屋的尘土、螨虫、工业粉尘、动物毛屑、鱼、虾、油漆、染料等。
呼吸道感染:肺、支气管、气管、鼻旁窦炎症感染可诱发哮喘。
气候改变:寒冷季节发病率增加,因为秋冬气候转变较快而且又多为骤变,病毒性呼吸道感染较多;有些可以致敏的植物花粉,在春秋二季分布浓度增高;温度、湿度高的时候容易使细菌繁殖;气压低的时候可以使花粉、有害粉尘、刺激性气体等聚集在地面,浓度增加,容易吸入。
精神因素:情绪激动、条件反射可以诱发哮喘。
其他因素:冷空气,煤气的物理、化学性刺激,剧烈运动或咳嗽后,某些药物如阿司匹林、吲哚美辛等,都可能诱发哮喘。
本病发作常有季节性,春秋季发病较多。根据反复发作的哮喘史,发作时带有哮鸣音和呼吸困难,服用支气管解痉药可以缓解等,不难做出诊断。
运动预防
体育锻炼:许多支气管哮喘患者,由于担心受凉后哮喘发作,心理上处于紧张状态,而对体育锻炼有所顾虑,结果体质下降,反而发病增多。其实,体育锻炼对本病患者大有好处,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体质情况适当选择运动方式。例如:
(1)从夏天起坚持冷水洗脸、洗脚甚至洗擦全身。
(2)每天坚持慢跑,或打太极拳。
(3)呼吸调整:①经常唱歌,人在唱歌时,只能采用腹式呼吸。腹式呼吸能增大肺活量,减轻肺部压力。并且,唱歌还能振奋精神,激发体内潜力,使人从静止状态转入活动状态,同时心跳加快,肌肉紧张,有利于控制咳嗽。
②做呼吸操:做呼吸操可以加强支气管功能,保持呼吸道通畅,增强抗病力,防止感染。方法是:采用平卧或站立位,两手放在上腹部,然后有意识地做腹式深呼吸;吸气时腹部隆起,呼气时腹部下陷;呼气时间比吸气时间长l~2倍,吸气用鼻,呼气用口;呼气时口唇紧缩做吹口哨的样子。同时可用两手按压上腹部,加强呼气力量,排出肺中残留的废气。每次20~30分钟,每天l~2次。
(4)避免诱发因素:支气管哮喘的发作,与致敏原有密切关系,发作过后,应细心寻找和分析诱发因素,尽可能加以避免。诱发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过敏物质,如花粉、粉尘、皮毛、牛奶、鸡蛋、鱼、虾、螃蟹、油漆、药物等,每位患者有不同的致敏原,有的是一两种,有的多达几十种;另一个是身体和精神状态,如情绪不好、过度劳累、怀孕、月经前期等,甚至看到曾经引起哮喘的物质,就能引起精神刺激,反射性地发生哮喘。
饮食调养:①忌酒、忌过咸食物。酒和过咸食物的刺激,可以加强支气管的反应,加重咳嗽、气喘、心悸等症状,诱发哮喘。
②多吃高蛋白食物如瘦肉、肝、蛋、家禽、大豆及豆制品等,增加热量,提高抗病力。消化功能不好的人要少吃多餐。
③多吃含有维生素A、维生素C及钙质的食物:含维生素A的食物有润肺、保护气管之功,如猪肝、蛋黄、鱼肝油、胡萝卜、韭菜、南瓜、杏等;含维生素C的食物有抗炎、抗癌、防感冒的功能,如大枣、柚、番茄、青椒等;含钙食物能增强气管抗过敏能力,如猪骨、青菜、豆腐、芝麻酱等。
④根据自己平日身体状况,针对性地选择食品。如痰多、食少、舌苔白,宜选食南瓜、莲子、山药、糯米、芡实等来补脾;如四肢发冷、小便清长、腰酸,宜选食狗肉、麻雀肉、胡桃、牛睾丸、羊肉来补肾;如有多汗、易感冒,宜选食动物肺、蜂蜜、银耳、百合来补肺。
⑤用明矾60克,食醋50毫升,研明矾成末,加醋调匀,睡前洗脚后,用纱布贴在脚心(双脚涌泉穴),晨起后取下。每日或隔日1次,坚持1个月以上,有很好的预防效果。
⑥常喝咖啡:咖啡因能扩大支气管通道,减少或防止支气管哮喘症状,喝咖啡多的人,哮喘发作的可能性小。l天喝3杯咖啡,能产生扩张支气管的作用,相当于使用氨茶碱的标准用量,因而咖啡对支气管哮喘患者有益。
食疗预防
绿茶15克,鸡蛋2个,加水l碗同煮,蛋熟后去壳再煮,至水煮干时食鸡蛋。
蛤蚧10只,焙干研细末,每次取5克,加冰糖15克,炖服,每日1次,连服20天。
山药60克,薏米60克,柿饼30克。先煮薏米烂熟,山药捣碎,柿饼切小块,同煮成粥,随意服用。
北瓜2个,切碎,加等量饴糖,放入沙锅中,加水适量,煮至极烂,去渣,将滤液煮成浓汁。按北瓜汁与生姜汁8:1的比例将生姜汁加入,稍煮。每服1匙,每日3次,开水冲服。
蛋黄10个,冰糖100克,搅匀,冲入米酒500毫升,放置10日后取出。每晚服1次,每次饮服量据个人酒量酌定,长期服用。
秋季随时防菌痢
秋天,瓜果累累,无论园林中的苹果、脆梨,还是山野间的红果、酸枣,都涌上市场。人们虽然尝到瓜果的甘甜,但也因此而引起许多肠道疾病,细菌性痢疾就是此时常见病之一。
患细菌性痢疾者,发冷、发烧、腹痛、腹泻、脓血便,腹泻一天数次至数十次,肛门因受炎症刺激产生下坠,时有便意,但又没有排泄物或排泄物量少,这种现象叫“里急后重”。儿童得病后严重时表现出烦躁不安、高烧、抽搐、昏迷、四肢发冷、脉搏微弱、血压下降等症状,这种情况叫做“中毒性菌痢”。
痢疾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以夏秋季多见。痢疾杆菌一般只存在于带菌患者的肠道内,外界环境中的痢疾杆菌是带菌患者排出的大便污染才有的,健康人的手接触了被污染的用具、喝了被痢疾杆菌污染的生水、吃了被带菌苍蝇待过的瓜果或蔬菜,而导致发病。
讲卫生是预防细菌性痢疾的基本方法。应注意饭前便后用香皂洗手,可以除去污染在手上的绝大部分细菌。平时要注意饮食卫生,不喝生水,不吃未经处理的瓜果、生菜,食品存放应有防蝇设备等。
目前治疗痢疾的药很多,常用的如痢特灵,每日4次,每次100毫克;吡哌酸,每天4次,每次500毫克等。
中草药对菌痢也有较好的防治作用,尤其痢疾,采用中医辨证治疗,会取得满意的效果。
秋季“发背”的防治
“发背”是祖国医学的病名,属于“有头疽”的范畴,相当于现代医学的“痈”,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多个相邻的急性深毛囊炎和毛囊周围炎,还可以累及周围和其下的结缔组织,形成比较明显的痛性红肿硬块。
一般来讲,感染先从一个毛囊底部开始向周围结缔组织扩散,并沿着深部阻力较弱的脂肪组织蔓延至皮下深筋膜,再沿深筋膜向四周扩散,累及周围许多脂肪组织,然后向上穿过毛囊形成多个脓头,形状似蜂窝。感染初起为红、肿、硬、痛的斑块,表面光滑,边缘局限,以后逐渐扩大,直径可达10厘米或更大,5~7天后开始化脓,中央区皮肤坏死,毛囊口出脓并形成粟粒样脓栓,形成一个个火山口样结节,脓栓脱落后留下多个带有脓性基底的深溃疡,如蜂窝状。发生本病时伴有较重的全身症状,患者出现寒战、高热、全身不适、恶心、虚脱,甚至有因败血症而死亡者。
本病常见于身体比较虚弱的患者,以男性和中老年人多见。营养不良、心脏病、糖尿病或严重的全身性皮肤病,如剥脱性皮炎、天疱疮和长期使用皮质激素的患者易患本病。祖国医学则认为平素气血虚弱或身体阴虚者易患本病。夏天气候炎热,秋天暑热未退,人体易外感毒热之邪,若平时不注意皮肤清洁,汗出不畅,毒热之邪不能外泄,加之过食膏深厚味,湿热火毒内生,或因素体肾水亏损,阴虚火盛、气血壅寒不通而发生本病。
俗话说“治病不如防病”。平时注意个人卫生可起到预防本病的作用,如勤洗澡、勤换衣、保持皮肤清洁等,同时要积极治疗并发症,如营养不良、糖尿病等,积极增强机体免疫力。若已发生本病,严禁挤压。治疗上,早期可用金黄膏外敷,或用50%硫酸镁或75%酒精湿敷,晚期则须切开引流,外治的同时可加用足量广谱高效抗生素。对于本病,中医根据病理进展,结合疾病的具体情况进行辨证施治,将本病分成三期:炎症期,宜清热解毒,活血化淤,以消为贵,方用仙方活命饮加减;脓肿期,治宜清热解毒,托里透脓,以托毒外出,方用托里透脓汤加减;破溃期,治宜补气养血,清解余毒,以补虚祛邪,方用八珍汤加减。
秋雨后不能不防胃病
俗话说:“一场秋雨一层凉”,绵绵的秋雨带走了夏日的炎热,送来了令人惬意的凉爽。人体受到秋凉的刺激后,血液中的组胺酸增多,胃酸分泌增加,胃肠发生痉挛性收缩,自身的抵抗力和对气候适应性均有所下降。
然而,随着气温的下降,人们的食欲也随之旺盛,食量大增,秋天是丰收的季节,瓜果大量上市,有人难以抵制住美味的诱惑,难免暴饮暴食,致使胃肠负担加重,功能紊乱,导致胃病的发生。
此外,秋季昼夜温差较大,晚上睡眠时如果不注意腹部的保暖,就非常容易引起腹部着凉,导致胃痛、腹泻的发生。因此,每年这个季节,都是胃病的多发季节,患有慢性胃炎、胃溃疡的朋友,更应格外小心,以防旧病复发。具体而言,应注意以下几点。
调节情志
中医有“百病生于气”的说法,现代医学研究也表明,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的发生、发展与情绪密切相关,愤怒、抑郁等不良情绪会引起或加重各种胃病的发生或发展。因此,要保持精神愉快,情绪稳定,避免紧张、愤怒、焦虑等不良的情绪刺激,注意劳逸结合,防止过度疲劳。
此外,平时还应加强体育锻炼,提高机体的抵抗力,增强人体对季节的适应性,从而减少胃病的发生。
注意保暖
秋凉之后,昼夜温差变化大,患有慢性胃病的人要根据气候的变化适时增添衣服。同时,夜晚睡觉时要盖好被子,以防因腹部受凉而导致胃病复发或加重。
注意饮食卫生
当摄入不洁净或者变质的食物时,非常容易引起急性胃肠炎。此外,各种胃炎、胃溃疡的发生与幽门螺杆菌的感染有着密切的关系,这种病菌可以通过不洁的餐具、牙具、食物传染。因此,一定要把好“病从口入”这一关。
养成良好的进食习惯
首先,要做到细嚼慢咽,这样既能增加唾液的分泌,使食物与唾液充分混合,以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还可避免粗糙的食物进入胃中,增加胃肠的负担,甚至导致胃黏膜损伤。
其次,要忌暴饮暴食,暴饮暴食既容易造成急性胃扩张,又容易损伤胃的自我保护机制,导致胃病的发生。
再有,不要睡前进食(尤其饱食),否则不仅会影响睡眠,导致肥胖,还会因夜间进食影响胃酸分泌过多而诱发胃溃疡。最后,避免过多食用对胃黏膜有损伤的食物:如油炸食品、辣椒、芥末、浓茶、浓咖啡、酒及过热、过甜的食物。
减少药物对胃黏膜的损害
对胃黏膜损害较大的药物常见的有三类:一是吲哚美辛、布洛芬、保泰松等消炎止痛类药;二是以阿司匹林为代表的解热镇痛类药;三是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如泼尼松、地塞米松等。因病情需要服用上述药物时,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并尽可能减少剂量、缩短疗程,最好饭后服用以减少对胃黏膜的刺激。
在服用阿司匹林时最好选用肠溶阿司匹林。此外,某些患者因为胃痛难忍而使用一些强力镇痛药如吗啡、布桂嗪等,它们虽能起到迅速止痛的效果,但对胃炎患者来讲有百害而无一利。因为这类药物本身对胃黏膜有直接刺激作用,而且有成瘾性,千万要慎用。
胃炎患者在服用其他药物时,除医生特别叮嘱应在空腹时服用外,大多数应该在饭后服用,以免刺激胃黏膜而加重胃炎。
戒烟限酒
众所周知,酒精对胃黏膜有较大的损害作用。那么,抽烟是不是好一些呢?实际上并非如此。研究发现,香烟中的尼古丁能作用于胃的迷走神经,破坏正常的胃肠活动,使幽门括约肌松弛,胆囊收缩,使碱性的胆汁易于反流入胃,以致破坏胃黏膜。尼古丁还可以促进胃黏膜血管收缩,减少胃黏膜中前列腺素的合成(具有舒张血管作用),刺激胃酸分泌过多。此外,尼古丁还能使胃窦部的细胞分泌胃泌素增加,进而促使胃黏膜分泌胃酸增加,进一步加重胃黏膜的损伤。
有统计表明,吸烟者患消化性溃疡的危险性要比不吸烟者高一倍,且患病率与吸烟量有密切关系;治疗过程中,吸烟者溃疡的愈合要比不吸烟者慢得多;溃疡愈合停药后随访发现,吸烟者1年内溃疡的复发率高达80%,显着高于不吸烟者。因此,香烟是酒的“帮凶”,胃炎、胃溃疡患者,无论是处于活动期还是愈合后都要做到戒烟限酒,以利于胃炎、胃溃疡的愈合或者防止复发。
除了注意上述几点外,如果出现嗳气、泛酸、胃痛等症状,最好尽快去医院诊治,把胃病消灭在萌芽之中。
秋凉老人更应防肺炎
肺炎听起来好像是一个一般性疾病,老百姓往往不是很重视,而且年轻人得了肺炎后相对来说好治一些,但是对于老人来说肺炎导致死亡的百分比并不低。秋冬季或者是冬春季气候骤然变化,体弱者或者老年人会极不适应,在一系列内在和外在因素的作用下,更容易得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