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老年人患肺炎的主要原因
秋季老年人患肺炎的原因有:寒冷,天气变化;呼吸道防御机能下降;基础疾病。
60岁以上的老年人多多少少都有一些器质性疾病,比如慢性气管炎、肺气肿、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肝硬化、慢性肾炎等,这些都是慢性疾病,甚至还有肿瘤术后的患者。这些患者的抵抗力和免疫力都是非常低的,因此上呼吸道作为一种开放的门户,一旦防御机能下降,进入到下呼吸道以后,有基础疾病和没有基础疾病的人相比,状况就大不一样了。肺部感染就会逐步导致全身其他脏器的衰竭。
什么样的人更容易患肺炎
有基础疾病者;免疫力较弱者;吸烟、酗酒者;过度疲劳;营养不良者等易患肺炎。
老年人发生肺炎的危险信号
症状不典型,不一定发热;气促加重,轻微咳嗽或无咳嗽;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出现咳痰增多,痰色变黄稠,呼吸加快;感冒后久治不愈;出现呼吸急促、胸闷;发绀、脉搏加速、细弱。
预防肺炎的方法
戒烟;心情舒畅;锻炼身体,提高御寒能力;防治上呼吸道感染;充足的热量、蛋白质的摄入;积极治疗基础疾病;避免过度劳累。
首先一定要戒烟,其次要增加适当的锻炼,一些老年人因为有慢性病,比如容易出现气喘,就经常长时间坐着,这样没有适量的运动是不行的。适量运动包括慢走、快走、慢跑等都可以提高老年人整体的抵抗力。饮食上注意均衡饮食和健康饮食。另外还要预防上呼吸道感染,比如用冷水洗面和鼻,提高耐寒能力。还有一个就是要注意治疗基础疾病。
入秋以后,人要适当地进补,目的就是要到了冬天的时候身体能够比较结实。秋天一定要调理好我们的脾胃,有时候吃一些水果挺好的。还有一些干果,比如秋季的大枣、核桃、板栗等都很好。对于一些慢性肺疾病患者来说,喝一些百合、莲子、大枣煮成的粥,对于肺是有好处的。
秋季谨慎选健身项目
秋季气温适中,是人们健身的好时机,但为了收到良好的效果,不同的人应根据年龄、体质、爱好等不同,选择不同的健身项目。
健身教练建议:秋季健身可以选择登山、冷水浴、太极拳和健身舞等方式。登山能增强人体的呼吸和血液循环功能,使人的肺活量及心脏收缩力增大。此外,秋日郊游登山能使人吸收空气中更多的负氧离子,对人的神经系统具有良好的营养和调节安抚作用。
登山比较适合中青年,儿童和老年人在体力允许的情况下,也可以偶尔为之,但一定要注意不能选择过高、过长的登山线路,以免过于劳累引发身体不适。
此外,洗冷水浴也是一种不错的健身方式。秋天气温、水温与人体体温较接近,冷水对人体的刺激较小。如果从这时开始洗冷水浴,可以使身体对冷水的刺激产生适应力。坚持洗冷水浴可以增强人体对寒冷的适应力及对感冒等疾病的抵抗力。
不过,健身教练提示说,洗冷水浴前一定要活动身体至发热,之后将冷水先淋在脸、手臂和大腿等处,让身体逐步适应,然后再用冷水冲洗全身,且要边冲边摩擦身体,一般冲洗10分钟就可以了。冷水浴比较适合18~50岁的人群,但有关节炎、风湿及心脏病的人最好不要轻易尝试。
秋季人体的柔韧性和肌肉的伸展度下降,因此不应突然加大运动量,做过于剧烈的运动。太极拳和健身舞这两种较为舒缓的健身方式不但可以令人很好地舒展肢体、锻炼筋骨,同时可以避免运动损伤。加之秋季气候宜人,这类运动虽然运动量较小,但人在户外进行也不会觉得冷,所以适合大多数人,尤其中老年人。
最后,健身教练建议,健身者可根据自己的体质和爱好,选择散步、健美操、球类运动等比较适合在秋季进行的运动。此外,提醒人们,秋季运动量与夏季相比可适当增大,运动时间也可加长,但要注意循序渐进。另外,由于人们在秋天容易疲乏、思睡,所以在运动后要注意休息,以恢复体力。
秋季健身的“四戒”
秋令时节,若坚持适宜的体育锻炼,不仅可以调心养肺,提高内脏器官的功能,而且有利于增强各组织器官的免疫功能和身体对外界寒冷刺激的抵御能力。然而,由于秋季早晚温差大,气候干燥,要想收到良好的健身效果,还需要懂得“四戒”。
一戒:性情懒惰
适当增加户外活动,如慢跑、散步、打拳、跳舞、做操等健身活动,在家时也可多干些家务活,多活动身体,不可久坐。
二戒:过于疲劳
在锻炼、家务等方面要安排得当、劳逸适度,这样才能使机体各组织器官得到适当的休息。
三戒:饱餐多食
饱食会增加体重,导致肥胖。肥胖会造成高血糖、高血压、高甘油三酯、高胆固醇“四高”症。
四戒:遇事发怒
老年人情绪易波动,遇上不顺心的事发怒,会使各器官的正常生理功能受到干扰,容易诱发胃肠溃疡、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因此,当遇到不顺心的事时,应克制自己冷静处之。
运动后还要多补充水分。多吃甘蔗、梨、苹果、乳类、芝麻、新鲜蔬菜等柔润食物,以保持上呼吸道黏膜的正常分泌,防止咽喉肿痛。如运动时出汗过多,可在开水中加少量食盐,以维持体内酸碱平衡,防止肌肉痉挛,补充时以少量、多次、缓饮为准则。此外,如进行长跑锻炼,还要饮用适量的糖开水,以防低血糖,出现头晕、出虚汗、四肢乏力等不良生理反应。
秋后游野泳忌伤身
专家认为,立秋后的天气明显有别于夏季,露天的水域会比原来凉了很多,由于体温无法适应,容易抽筋和患感冒,所以“野泳”一定要慎游。
游泳锻炼可以改入室内
游泳既能磨炼意志,又能强身健体,是一项一年四季都可进行的活动。但野外游泳需要进行科学锻炼,对于一般人来说,在身体素质不是很强的情况下,除了高温的夏季,其他季节的游泳宜在室内进行。
①游泳要去正规的游泳馆:正规游泳馆水池中的水一般是经过氯溶液消毒的,该消毒液一般能基本杀死细菌病毒,保证游泳者的安全,同时注意戴上防护镜,保护好眼角膜。
②对一些常见问题也应做好应对措施:例如,游泳时水温一般都会低于体温,可能会患感冒。因此下水之前先淋浴,使身体适应水温。如果你睡眠不足,身体过于疲劳,或情绪激动,都不适宜游泳。
如果心理紧张、水太凉或待在水里时间太长,都可能抽筋。下水前的准备活动应当充分,在水里时间别太长。一旦出现抽筋,千万不要慌乱。比方脚趾抽筋,那就马上将腿屈起,用力将足趾拉开、扳直;小腿抽筋,先吸足一口气,仰卧在水面,用手扳住足趾,并使小腿用力向前伸蹬,让收缩的肌肉伸展和松弛;手指抽筋时,手握成拳头,然后用力张开,如此反复,即可解决。
游泳时间过长,血液聚集于下肢,脑缺血,机体能量消耗较大身体过度疲劳,可能会头昏脑涨。这时应立即上岸休息,全身保温,并适当喝些淡糖盐水。
眼睛不舒服也是常见问题,可能是由水质不洁净引起。上岸后应马上用清洁的淡盐水冲洗眼睛,然后用氯霉素或红霉素眼药水点眼,临睡前最好再做一下热敷。
秋后可试练冬泳
冬泳者的队伍越来越壮大,不过,冬泳可不是一蹴而就的,如果身体素质较好的人,不妨从立秋后加紧锻炼,渐渐成为冬泳者。
冬泳最好从夏季开始练习,秋季尤其需要坚持,以使机体对低温气候适应。随着气温的下降,游泳的时间最好定时在每日中午气温较高时进行。
天气凉后,游泳前的准备活动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因体温与水温相差很大,必须先在岸上跑、跳、做操,活动全身各关节,摩擦全身皮肤使关节灵活,肌肉放松,全身发热,但以不出汗为宜。
游泳的时间也不能像夏天一样长时间在水里泡着,时间宜短。主要根据个人的身体情况、当天的气温和水温的条件来决定。初学者每次游3~5分钟即可上岸。当出现寒战、皮肤变紫、头晕或头痛等现象时,应立即上岸。入水时间一定要因人的体质不同严加掌握。
秋季锻炼注意什么
秋季锻炼可以增强体质,增进机体抗寒能力,提高心血管系统的功能,提高大脑皮质灵活性,保持头脑清醒,精力旺盛。锻炼后胃液分泌加多,肠胃蠕动增快,可以提高消化和吸收功能。秋季锻炼的项目很多,如慢跑、早操、太极拳、散步、登山、打乒乓球和打羽毛球等。
秋季锻炼和其他季节锻炼一样,运动量应由小到大,循序渐进。锻炼时感到发热,微微出汗,锻炼后感到轻松舒适,这就是效果好的标准。若锻炼后十分疲劳,休息后仍觉不适,头痛、头昏、胸闷、心悸、食量减少,那么运动量可能过大,下一次应减少运动量。
运动时消耗大量的能量,因此不能在腹中空空、饥肠辘辘时锻炼,否则易发生低血糖。在运动前适当吃些糖或水果有利于健康。运动结束后,需要休息20~30分钟,使心、肺功能恢复稳定状态,同时胃肠系统有适当的准备,然后开始进食。
秋天在林荫大道上散步,空气清新,有利于人体健康。秋季气候干燥,灰土易飞扬,空气受到污染,所以不宜在马路边散步。饭后立即散步也不利于健康,这是由于饭后消化系统血液循环大大增加,身体其他部位血液循环相对减少,胃肠蠕动减慢,食物得不到很好的消化,久而久之会引起胃肠疾病。所以饭后30分钟后再进行散步为好。此外,冠心病、高血压伴脑动脉硬化患者,胃手术后患者,胃下垂体虚患者及肝炎患者不宜在饭后散步。
秋季慢跑最适合中青年人,慢跑能增强呼吸功能,使肺活量增加,增强心肌功能,所以慢跑是一个很好的健身方法。但是,如果慢跑运动量太小,起不到健身作用,若慢跑运动量过大,反而有害于心身,因此要掌握慢跑运动量。
此外,年老者打太极拳不失为健身的好方式之一。
秋季锻炼“九大宜忌”
秋季天高气爽,蓝蓝的天空和习习秋风都让人有到外面活动活动筋骨的想法。的确,抓住秋天好好锻炼一下身体,对迎接严冬的考验是非常有必要的,不过要是没有掌握正确的锻炼原则,在锻炼中伤了自己,恐怕是事倍功半,因此特别提醒你,锻炼也要讲方法。
忌感冒注意衣着保暖
秋季和夏季不同,清晨的气温已经开始有些低了,锻炼时一般出汗较多,稍不注意就有受凉感冒的危险。所以,千万不能一起床就穿着单衣到户外去活动,而要给身体一个适应的时间。尤其是老人,在早晨醒来后不要马上起床,因为老年人椎间盘松弛,突然由卧位变为立位可能会发生扭伤腰背部的现象,有高血压、心血管病的老人起床更要小心,可以在床上伸伸懒腰,舒展一下关节,稍休息一会儿再下床。
秋季锻炼时切忌“耍单儿”
不热身就背心短裤上阵,穿汗湿的衣服在冷风中逗留也容易伤风感冒,应该尽量避免。
宜及时补水防止秋燥
从潮湿闷热的夏季进入秋季,一下子气候干燥起来,温度也降低不少,人体内容易积一些燥热,而且秋季空气中湿度减少,容易引起咽喉干燥、口舌少津、嘴唇干裂、鼻子出血、大便干燥等症状。再加上运动时丧失的水分会加重人体缺乏水分的反应,所以,运动后一定要多喝开水,多吃梨、苹果、乳类、芝麻、新鲜蔬菜等滋润食物,或是平时多喝冰糖梨水、冬瓜汤等食物来保持上呼吸道黏膜的正常分泌,防止咽喉肿痛。
如果运动量较大,出汗过多,可在开水中加少量食盐,以维持体内酸碱平衡,有条件的可以喝一些含电解质的运动饮料,防止肌肉出现痉挛。
忌拉伤宜提前准备预防
对于任何一种运动来说,准备活动都是必需的,因为人的肌肉和韧带在秋季气温较低的情况下会反射性地引起血管收缩、黏滞性增加,关节的活动幅度减小,韧带的伸展度降低,神经系统对肌肉的指挥能力在没有准备活动的情况下也会下降,锻炼前若不充分做好准备活动,会引起关节韧带拉伤、肌肉拉伤等,严重影响日常的生活,锻炼反而成了一种伤害。
忌突增强度宜循序渐进
有的人觉得运动量大身体才能练好,抵抗力强,其实不然,运动跟吃饭睡觉一样,都是适度才好。从中医理论讲,秋天又是人体的精气都处于收敛内养的阶段,所以运动也应顺应这一特点,运动量应由小到大,循序渐进。锻炼时觉得自己的身体有些发热,微微出汗,锻炼后感到轻松舒适,这就是效果好的标准。相反,如果锻炼后十分疲劳,休息后仍然身体不适、头痛、头昏、胸闷、心悸、食量减少,那么您的运动量可能过大了,下一次运动时一定要减少运动量。
忌空腹锻炼宜吃早餐
有的人习惯早上起床就先去锻炼,练完再吃早饭,这样对身体不太好。因为运动时身体会消耗大量的能量,经过一夜的消化和新陈代谢,前一天晚上吃的东西已经消化殆尽,身体中基本没有可供消耗的能量了,如果还在腹中空空、饥肠辘辘时锻炼,很容易发生低血糖。
忌酒足饭饱后运动
现代人的生活习惯已经很少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了,晚上睡得晚,早上工作又多,不少人没有时间早上锻炼,所以有人就把锻炼的时间定在了晚饭后。能够坚持锻炼是件好事,不过饭后立即进行运动,哪怕是散步也是不利于健康的。这是因为饭后消化系统的血液循环大大增加,而身体其他的部位血液循环就会相对减少,如果马上开始运动,消化的过程受阻,胃肠容易生病。所以饭后30分钟后再进行运动为好。
忌在马路边晨练健身
秋天在林荫大道上慢跑,呼吸清新的空气有利于人体健康。但是现代化的城市中,繁华宽阔的街道越来越多,不少人为了省事,就在街道边慢跑锻炼,其实这是很不健康的。因为秋季气候干燥,灰土容易飞扬起来,使空气受到污染,在马路边跑步,肺活量增加,会吸入更多的灰尘和汽车排出的有害气体,无形中增加了对身体的损害。所以晨跑和锻炼最好选择在公园等安静又干净的地方进行,而不宜在街道边进行。
忌锻炼同时睡眠不足
一定要在最佳的精神状态和生理状态的情况下,用饱满的情绪投入到健身运动中,才能取得身体锻炼的成果和精神的愉悦。俗话说“春困秋乏”,进入秋季气候宜人,日照时间变短,利用这一好时机尽可能保证睡眠充足,不仅能恢复体力,保证健康,而且也可提高机体免疫力。所以,在秋季要遵照人体生物钟的运行规律,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这时再加上有序科学的锻炼,身体就会越来越好。
宜调整饮食增强体力
到了秋天,天气转凉,人们都会食欲大振,使热量的摄入大大增加。再加上气候宜人,使人睡眠充足,为迎接寒冷冬季的到来,人体内还会积极地储存御寒的脂肪,因此,身体摄取的热量多于散发的热量。所以,在秋季既要多吃有营养的食物,增强体力,也要小心体重增加,尤其本身就肥胖的人。注意多吃一些低热量的减肥食品,如赤小豆、萝卜、竹笋、薏米、海带、蘑菇等,不吃重油腻味的食物,免得加重肠胃负担,还会使体重、血糖上升,使人委靡不振,产生疲惫感。
看来,运动有益健康虽是不变的真理,但也只有掌握了正确的方法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特别是对于那些本身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老年人就显得尤为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