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欧洲:最神秘的教堂
21956000000010

第10章 比萨大教堂——因塔楼而著名(2)

比萨斜塔位于比萨主教堂圣坛东南20余米处,它于1174年开始建造,是作为主教堂钟楼而设计的。斜塔用大理石建造,圆形建筑,直径16米,从底层到顶层分布数量不同的圆柱,并有213个拱门位于塔的各处。塔顶为钟亭。由螺旋楼梯可从底层直上塔顶。斜塔造型古拙而又秀巧,是罗曼式建筑的典范。

比萨斜塔为什么会倾斜,专家们曾为此争论不休。尤其是在14世纪,人们在两种论调中徘徊:斜塔究竟是建造过程中无法预料和避免的地面下沉累积效应的结果,还是建筑师故意为之。进入20世纪后,随着对比萨斜塔越来越精确的测量,使用各种先进设备对地基土层进行的深入勘测,以及对历史档案的研究,一些真相逐渐浮出了水面。其实,比萨斜塔在最初的设计中本应是垂直的建筑,只是在建造初期因为种种原因开始偏离了正确位置。

据说,这座白色大理石塔楼在比萨大教堂建筑群中属于第三期工程,1174年兴建。原设计为八层,高56米,且塔顶的钟楼上还有七个钟,七个钟所发出的声音又各不同,非常奇妙。然而,在地基打好后,发现由于设计者忽略了地质情况,随着塔身的加重,塔在建到三层时开始出现倾斜的现象。这完全是由于地基下面土层的特殊性造成的,比萨斜塔下有好几层不同材质的土层,各种软质粉土的沉淀物和非常软的粘土相间形成,而在深约一米的地方则是地下水层。这个结论是在对地基土层成分进行观测后得出的。最新的挖掘表明,钟楼建造在了古代的海岸边缘,因此土质在建造时便已经沙化和下沉。

当塔身开始倾斜后,设计者们采取了各种补救措施,如加大基础、分散重力、增大张力,但这些努力都无济于事。那时的责任工程师B·皮萨诺打算在继续建造时将下陷的一边层高加大,以资补救,但结果却使得塔身沉陷得更厉害。为了寻求解决的办法,工程曾经数次停顿,但最后还是在倾斜状态下于1350年完成,此时塔顶已与地面垂线偏离2.1米,并且继续缓慢地向外倾斜,于是工程结束后,人们就直接称它为“斜塔”。

完成后,斜塔在很长一段时间一直没有再倾斜,始终保持同一角度,于是斜塔居然成了建筑艺术中世界著名的中世纪不朽之作。

在意大利还有许多斜塔,但没有一座比得上这一座出名,因为它不仅高大壮美,而且还有与众不同的特点:1.这是意大利独一无二的圆塔;2.通体用白大理石造就。54.6米高的塔顶,可偏心有五米多,是自由落体试验再好不过的试验场。比萨斜塔毫无疑问是建筑史上的一座重要建筑。在发生严重的倾斜之前,它大胆的圆形建筑设计已经向世人展现了它的独创性。虽然在更早年代的意大利钟楼中,采用圆形地基的设计并不少见,类似的例子可以在拉文纳、托斯卡纳和翁布里亚找到,但是,比萨钟楼被认为是独立于这些原型,更大程度上,它是在借鉴前人建筑经验的基础上,独立设计并对圆形建筑加以了发展,形成了独特的比萨风格。比如,钟楼的圆形设计被认为是为了同一旁的大教堂建筑形成反射而相对应,因此有意地模仿教堂半圆形后殿的曲线设计。更重要的是,钟楼与广场上对圆形结构的强调是相一致的,尤其是在宏伟的同样是圆形的洗礼堂奠基以后,整个广场更像是有意设计成耶路撒冷圣墓教堂的现代版本。这种设计正来源于经典的古代建筑。

钟楼的装饰格调则继承了大教堂和洗礼堂的经典之作,墙面用大理石或石灰石砌成深浅两种白色带,半露方柱的拱门,拱廊中的雕刻大门,长菱形的花格平顶,拱廊上方的墙面对阳光的照射形成光亮面和遮荫面的强烈反差,给人以钟楼内的圆柱相当沉重的假象。大教堂、洗礼堂和钟楼之间形成了视觉上的连续性。

因为比萨斜塔的倾斜和它同时具有的美丽,从1173年建造伊始至今,它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1590年,伟大的科学家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上做了著名的自由落体实验。从此,比萨斜塔闻名世界,成为比萨城的象征,也是比萨人的骄傲与光荣。

根据现有的文字记载,比萨斜塔在几个世纪以来的倾斜是缓慢的,它和它地基下方的土层实际上达到了某种程度上的平衡。在建造的第一阶段第三层结束时,钟塔向北倾斜约1/4,在第二阶段由于纠偏过度,1278年第七层完成时反而向南倾斜约0.6°,1360年建造顶层钟房时增加到1.6°。1817年,两位英国学者用铅垂线测量倾斜,那时的结果是5°。1550年的勘测与1817年的勘测之间相隔267年,倾斜仅增加了五厘米。因此人们也没有对斜塔进行特意的维修。

然而1838年的一次工程导致了比萨斜塔突然加速倾斜,人们不得不采取紧急维护措施。当时建筑师在原本密封的斜塔地基周围进行了挖掘,以探究地基的形态,揭示圆柱柱础和地基台阶是否与设想的相同。这一行为使得斜塔失去了原有的平衡,地基开始开裂,最严重的是发生了地下水涌入的现象。这次工程后的勘测结果表明倾斜加剧了20厘米,而此前267年的倾斜总和不过5厘米。1838年的工程结束以后,比萨斜塔的加速倾斜又持续了几年,然后又趋于平稳,减少到每年倾斜约一毫米。20世纪以来塔身倾斜加重,已经偏离垂线5.2米,为此引起了全世界的注意。1978年意大利成立了“抢救比萨斜塔委员会”,决定固塔工程采用“控制性沉降”的方案,使塔基地下土层受控沉降,将塔身恢复到一个安全的斜度。按照工程计划,首先在塔基北部地面分批安放670吨铅锭,以制止塔身继续向南倾斜。1990年1月7日,比萨斜塔停止向游客开放,到1993年已经放置了140吨铅锭。经技术委员会现场测量,加荷措施已初见成效,塔身奇迹般地挺直了五厘米,塔体关键部位负荷不断加剧的情况也有所改观。经过12年的修缮,斜塔被扶正44厘米,基本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斜塔在2001年12月15日重新开始向游人开放,至此人们再次看到了美丽的比萨斜塔。

现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政府部门的投入,对比萨斜塔维护的研究工作有了新进展,专家成立委员会会在事前评估任何一个可能导致倾斜加剧的危险可能性,并研发阻止继续倾斜直至逆转倾斜的方法。专家认为,只要不出现不可抗拒的自然因素,经过修复的比萨斜塔,300年内将不会倒塌。

佛罗伦萨大教堂——文艺复兴的见证

意大利著名的佛罗伦萨大教堂也叫“花之圣母大教堂”,被称为是世界第四大教堂。位于今天佛罗伦萨市的杜阿莫广场和相邻的圣·日奥瓦妮广场上。佛罗伦萨大教堂本是行会从贵族的手中夺取了政权后,作为共和政体的纪念碑而建造的。大教堂以建筑的精致和技术水平高超著称,几乎超过了古罗马和拜占庭的建筑。教堂从形制上看虽然大体还是拉丁十字式的,但某些细节突破了教会的禁制,很有独创性,其穹顶被公认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式建筑的第一个作品,体现了奋力进取的精神。

这座于1296年由著名的贵族乔凡尼·美第奇出资,花了175年建成的哥特式教堂,规模宏大,装饰绚丽。和其他大教堂一样,也由一组建筑群组成,其中包括大教堂、钟塔和洗礼堂。教堂是整个建筑群的主体部分,始建于1296年,完成于1462年,当时正是佛罗伦萨的繁盛时期。呈十字形的教堂,大厅异常宽阔,长达82.3米,由四个18.3米见方的间跨组成,形制特殊。教堂的南、北、东三面各出半八角形巨室,巨室的外围分布着五个成放射状布局的小礼拜堂。

佛罗伦萨大教堂尤以八角形穹顶最为著称,是世界上最大的穹顶之一,仅中央穹顶本身的工程就历时14年之久。大穹顶由当时意大利著名的建筑师布鲁内列斯基设计,对后来的建筑影响很深,米开朗琪罗在设计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时就借鉴了它的风格。布鲁内列斯基本是普通的手工业工匠出身,由于钻研了当时先进的科学特别是机械学,精通机械、铸工,并且在透视学和数学等方面都有过建树,在雕刻和工艺美术上也有很深的造诣。后又经过刻苦努力,他渐渐掌握了古罗马、拜占庭和哥特式的建筑结构。为了设计佛罗伦萨大教堂的穹顶,他在罗马逗留数年之久,在考察各处建筑的同时,潜心钻研古代的拱券技术,测绘古代遗迹。回到佛罗伦萨后,布鲁内列斯基便开始制作穹顶和脚手架的模型,接着详细的结构和施工方案也相继出台。1420年,在佛罗伦萨政府召集的有法国、英国、西班牙和日耳曼建筑师参加的会议上,布鲁内列斯基最终成了这项工程的设计者。同年,大穹顶动工兴建,1431年终于完成。到1470年,穹顶的采光设施也陆续完工,但布鲁内列斯基已经于1446年去世了,没有看到大穹顶彻底完工的面貌。

大穹顶是文艺复兴早期建筑的代表作,也是佛罗伦萨城市建筑的标志性建筑,它把文艺复兴时期的屋顶形式和哥特式建筑风格完美地结合了起来,有着非常明显的过渡特征,总体稳重端庄、宏伟肃穆。穹顶顶高106米,基部呈八角平面形,平面直径达42.2米。穹顶的结构分内外两层,内部由八根主肋和16根间肋组成,构造合理,受力均匀。基座以上是各面都带有圆窗的鼓座。在中央穹顶的外围,各多边形的祭坛上也有一些半穹形,与上面的穹顶上下呼应,浑然一体。

除大教堂以外,整个建筑群中的钟塔和洗礼堂也是很精美的建筑。钟楼在教堂的右侧,高85米,整体属于过渡时期的哥特式建筑风格,用托斯卡那白、绿、粉色花岗石贴面,非常漂亮。楼内有370级台阶,登上钟楼可俯瞰全城。教堂的边上还有一座八角形的洗礼堂,青铜大门上雕有著名的“天堂之门”。是雕刻家基贝尔蒂花费21年的杰作,将《旧约全书》的故事情节分成10个画面,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依次是:亚当和夏娃被逐出伊甸园、该隐杀害他的兄弟亚伯、挪亚醉酒和献祭、亚伯拉罕和以萨献祭、以扫和雅各、约瑟被卖为奴、摩西接受十戒、耶利哥的失败、菲利士人的战争、所罗门和示巴女王。浮雕分别镶嵌在铜门的框格内,现在人们看到的作品是复制品,原件则在大教堂的博物馆中长期展出。

除了“天堂之门”外佛罗伦萨大教堂还有许多的艺术珍品,堪称一座文艺复兴时期艺术珍品的博物馆。在这些收藏的珍品中有意大利雕刻家多纳泰罗的作品《先知者》雕像,意大利雕刻家戴拉·罗比亚的作品大理石浮雕《唱歌的天使》等等。大教堂内陈列着各种绘画,其中有一幅1465年画的但丁像。另外,历史上的许多画家都曾在此学习人体的透视画法和各种姿势,其中有达·芬奇、米开朗琪罗、伯鲁涅列斯基、但丁、马基雅弗利、伽利略等一代历史巨人,留下许多的人体素描,这些绘画被称为人体的百科全书。

佛罗伦萨大教堂的荣耀源于美第奇家族的富有和慷慨,在修建大教堂的文艺复兴时期,建筑、绘画、雕塑等艺术都经历了深刻的改革,并且涌现出大批的艺术家,这些拥有崇高艺术理想的艺术家中有许多都得到了美第奇家族的支持,那么美第奇家族究竟是怎样的富有,才有如此魄力。关于美第奇家族的传奇经历又是怎样的呢?

●美第奇家族的辉煌

有着“花之都”美名的佛罗伦萨作为文艺复兴的发源地,曾经积聚了包括达·芬奇、但丁、伽利略等在内的众多名人。然而,文艺复兴的功劳绝对不能只归功于这些艺术家,那些为这些艺术家的理想买单的贵族们同样起着重要的作用,具有传奇色彩的美第奇家族,就曾支持和资助了早年的米开朗琪罗和拉斐尔等很多艺术家,并出资修建了许多等建筑,成为佛罗伦萨的保护人,佛罗伦萨的城徽就是使用了美第奇家族的百合花标志。

美第奇家族对艺术有着与生俱来的热爱,在其保护和资助下,当时积聚在佛罗伦萨的名人众多。直到1737年美第奇家族最后一个统治者去世后,佛罗伦萨重又陷于奥地利的统治。美第奇家族不仅资助那些未成名的艺术家,还收藏他们的作品,如今保留下来的许多艺术品,都是由美第奇家族收藏的,有不少画像和雕刻,本身就是为这个家族的成员而作。

美第奇家族和佛罗伦萨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佛罗伦萨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它既是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的发源地,也是欧洲文化的发源地。传说,佛罗伦萨最早兴建于罗马共和国恺撒在位时期,公元前59年佛罗伦萨成为罗马的殖民地。后又被伦巴第人统治,13世纪时,因羊毛和纺织业的迅速发展而崛起,成为当时意大利重要的城市。那时佛罗伦萨的政治权力由各行会控制,1282年建立起共和国,国家的权力转移到最有权势的贵族手中。到15世纪至18世纪中期,美第奇家族掌握了佛罗伦萨实际的政治和经济权力,长达三个世纪的佛罗伦萨历史可以说是与美第奇家族的兴衰紧紧联系在一起的。美第奇家族最主要代表为柯西莫·美第奇和洛伦佐·美第奇。

美第奇家族的祖先本来是托斯卡纳的农民,后来依靠经营工商业致富,并逐渐获取政治地位,14到17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他们成了佛罗伦萨实际上的统治者。美第奇家族在兴盛时期无人能及,这个家族诞生了三位教皇(利奥十世、克莱门特七世、利奥十一世)、两位法国王后(卡特琳娜·德·美第奇、玛丽·德·美第奇),也经历过三次政治放逐。

乔凡尼·美第奇是第一个进入银行业务的美第奇家族成员,并且从他开始家族在佛罗伦萨政府有了一定影响力。到乔凡尼的儿子科西莫·美第奇时,美第奇家族已成为佛罗伦萨共和国的非官方国家首脑(当时叫做僭主)。科西莫后代中的一支在以后一直统治佛罗伦萨,直到第一代佛罗伦萨公爵亚历山德罗·美第奇在1537年被刺杀。权势随之转移到乔凡尼小儿子洛伦佐一世·美第奇的分支,由乔凡尼的玄孙科西莫一世执掌。

乔瓦尼·美第奇奠定了这个家族的财富和政治根基。他在城邦贵族和平民的纷争中因为站在平民一方而受到拥戴。他富有而乐善好施,身居高位却谦恭有礼,不善辞令却见解明达。乔凡尼也是美第奇家族第一位赞助艺术的人,是他开创了美第奇家族亲近艺术的传统。乔凡尼还委任卓越的建筑师布鲁内莱斯基修建佛罗伦萨的“花之圣母大教堂”,后来这座美丽的圆顶建筑在乔凡尼之子柯西莫的继续支持下完工,在样式及结构上达成了划时代的重大革新,影响欧美建筑500余年,至今,大教堂仍是佛罗伦萨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