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萨大教堂是意大利著名的宗教文化遗产,建于1063~1092年间。中世纪的意大利崇尚古罗马的柱式、拱券式建筑特征,从而形成了罗曼式建筑风格。位于意大利中部托斯卡纳地区的比萨大教堂建筑群就是这一建筑形式的代表作。
罗曼建筑原意为具有古罗马建筑风格的建筑,又译作罗马风建筑、罗马式建筑、似罗马建筑等,是10~12世纪欧洲基督教流行地区的一种建筑风格,多见于修道院和教堂。
4世纪以后,欧洲由于基督教活动奉命合法化,各地相继兴建起了教堂建筑。最初的教堂建筑样式是利用当时原有的公会堂,称巴西里卡。这种建筑从外表看来虽然朴素,内部装饰却竭尽靡丽之能事。比萨大教堂是个例外,虽然平面仍呈以往的“巴西里卡”式,然而其圆圆的顶部,以及层叠的券廊,是典型的罗曼式建筑。
罗曼建筑承袭初期基督教建筑,采用古罗马建筑的一些传统做法如半圆拱、十字拱等,有时也用简化的古典柱式和细部装饰。后来经过长期的演变,逐渐用拱顶取代了初期基督教堂的木结构屋顶,在对罗马的拱券技术不断进行试验和发展中,采用扶壁以平衡沉重拱顶的横椎力,后来又逐渐用骨架券代替厚拱顶。
罗曼建筑的典型特征是:墙体巨大而厚实,墙面用连列小券,门宙洞口用同心多层小圆券,以增加通透感,减少石头建筑给人们带来的沉闷气息。一般教堂两面有一两座钟楼,有时拉丁十字交点和横厅上也会有钟楼。中厅大小柱有韵律地交替布置。窗口窄小,以使得在较大的内部空间也具备阴暗神秘的气氛。朴素的中厅与华丽的圣坛形成对比,中厅与侧廊较大的空间变化打破了古典建筑的均衡感。
罗曼建筑经过不断的发展,中厅愈来愈高。为减少和平衡高耸的中厅上拱脚的横椎力,并使拱顶适应于不同尺寸和形式的平面,后来在它的基础上创造出了哥特式建筑。所以说罗曼建筑是一种过渡形式,而它的贡献不仅在于把沉重的结构与垂直上升的动势结合起来,而且在于它在建筑史上第一次成功地把高塔组织到了建筑的完整构图之中。罗曼建筑的著名实例有:意大利比萨主教堂建筑群、德国沃尔姆斯主教堂等。
比萨大教堂是一件艺术杰作,历时50年始建成。在一片宽阔的草坪上,坐落着闻名于世的比萨中央教堂广场,这里纪念碑、纪念堂成群,其中有四件中世纪时的建筑杰作,那就是大教堂、洗礼室、钟楼(即斜塔)和墓地。这些建筑对意大利11世纪到14世纪间的艺术观念产生了极大影响。
比萨大教堂长95米,纵向四排68根科林斯式圆柱。纵深的中堂与宽阔的耳堂相交处为一椭圆形拱顶所覆盖,中堂用轻巧的列柱支撑着木架结构的屋顶。大教堂正立面高约32米,底层入口处有三扇大铜门,门上是圣母和耶稣生平事迹的各种雕像。大门上方是几层连列券柱廊,以带细长圆柱的精美拱圈为标准,逐层堆叠为长方形、梯形和三角形,布满了整个大门正面。教堂外墙用红白相间的大理石砌成,色彩鲜明跳跃,视觉效果非常强烈。
教堂前方约60米处是一座洗礼堂,始建于12世纪,洗礼堂基本采用罗马式建筑风格,但后来的一些工程也采用了哥特式风格。
洗礼堂是一座圆形的大理石建筑,直径为39米,总高为54米,圆顶上立有3.3米高的施洗约翰铜像。洗礼堂内有雕刻家尼古拉·皮沙诺的作品,雕刻非凡绝伦,描绘了耶稣基督的一生。
比萨大教堂的钟楼比比萨教堂更加有名,它就是著名的比萨斜塔。斜塔实际是大教堂、钟楼、洗礼堂和墓地所组成的宏伟的整体的一部分。建于1173年的比萨斜塔看似一座违背引力的建筑,因为巨大的倾斜度和传说伽利略在此做的自由落体实验而久负盛名。
大教堂的背后究竟藏着怎样的故事,斜塔又为什么如此之斜,却又始终不倒呢?
●伽利略的实验
伽利略·伽利雷是近代实验科学的先驱者,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后期伟大的意大利天文学家、力学家、哲学家、物理学家、数学家,也是近代实验物理学的开拓者,被誉为“近代科学之父”。他是为维护真理而进行不屈不挠的战士。恩格斯称他是“不管有何障碍,都能不顾一切而打破旧说,创立新说的巨人之一”。
1590年,伽利略在比萨大教堂的比萨斜塔上做了“两个球同时落地”的著名实验,相传无数的贵族和科学家都在场。在当时,实验的意义被认定为是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物体下落速度和重量成比例”的学说。这一实验,使比萨斜塔声名鹊起。虽然伽利略在比萨斜塔所做实验后来被严谨的考证否定了,但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依然都要前往参观,他们把这座古塔看做伽利略的纪念碑。
1564年2月15日,这位堪称巨人的科学家出生在意大利西海岸比萨城一个破落的贵族之家。据说他的祖先是佛罗伦萨很有名望的医生,但是到了他的父亲伽利略·凡山杜这一代,家境却日渐败落。为了维持一家人的生活,他们在离比萨城不远的佛罗伦萨开了一间卖毛织品的小铺子。
作为家中的长子,小伽利略背负着父亲很大的期望。小时候的伽利略就非常聪明,对什么事物都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且心灵手巧。于是,父亲为儿子的未来设计了一条阳光大道,那就是将来像祖辈那样当一名医生,以复兴家族的声望。
伽利略非常争气,17岁那年,就考进了著名的比萨大学,并且按照父亲的意愿,进入了医科专业。比萨大学是所古老的大学,学校图书馆藏书丰富,这很合伽利略的心意,但是伽利略对医学并没有多大兴趣,他很少上课,并且一上课就对教授们教课的内容提出这样那样的疑问,使教授们难于回答,在教授们的眼里,伽利略是个很不招人喜欢的坏学生。不过,伽利略只是兴趣不在医学,但是对数学、物理学等自然科学却抱有十分的好奇,并且经常以怀疑的眼光看待那些自古以来被人们奉为经典的学说。
此时,欧洲正经历着历史上著名的文艺复兴时代,而意大利又是文艺复兴的发源地。人们开始对千百年来束缚思想的宗教神学和传统教条产生动摇,伽利略也深受影响。一个偶然的机会,伽利略听了宫廷数学家玛窦·利奇的讲课。这位青年数学家渊博的学识,严密的逻辑性,特别是他在证明数学难题时的求证方法,使伽利略深深着迷。下课后,他找到宫廷数学家玛窦·利奇,并向他提出了许多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
玛窦·利奇原是跟随托斯坎尼大公爵从佛罗伦萨来到比萨的,任务是给宫廷里的侍童讲数学,没有想到这里会有一个如此热心的听众,玛窦·利奇觉得伽利略提出的问题非常有趣,充分显示出超群的智慧和深厚的学识功底。
然而当玛窦·利奇听说伽利略是比萨大学医科学生时,他不禁脱口而出:“啊,伽利略,你是一个数学天才,将来你会成为一个杰出的数学家的。”伽利略的脸红了,于是他谈了自己对医学的厌倦,以及父亲对他的期望,也倾诉了自己因为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学习的苦恼。
听了伽利略的话,玛窦·利奇和蔼地说:“别泄气,你可以努力自学啊,有什么困难,任何时候都可以来找我。”
听了玛窦·利奇的鼓励,伽利略越发刻苦钻研数学和物理学,他把从宫廷数学家那里借来的每一本书,都用心地阅读。然而,他绝不是那种迷信书本的人,那些人们认为是真理的权威结论,在伽利略的脑子里常常会遭遇意想不到的质疑,他常常为此而感到苦恼,随之陷入深深的思索之中,最终他选择通过自己的实验推倒那些长久以来被认为是权威的结论。可是在当时,有谁会相信一个医科大学生的科学发现?何况他的结论否定的是当时的权威说法。
就在这时,父亲知道了伽利略并没有按照自己的意愿学习医学,而是成天迷恋着不相干的实验的真相,于是,严厉的父亲决定停止伽利略的学业,让他回家去当一个店员。
伽利略灰心极了,他离开了有着良好学习环境的比萨大学回到佛罗伦萨。但是他的选择始终没有改变。
回家后,他看起来的确是老老实实当起了一名店员,但是他的心里一时一刻也没有忘记数学和物理学。没有起码的学习条件,也没有老师可以求教,他就想方设法找到一些自然科学的书籍,以顽强的毅力刻苦自学。没有精密的实验仪器,他就拿一些日常的用品来做实验,实验一次次成功,并且还解决了许多的实际问题,使得伽利略的名声越来越大,人们开始关注织物店里的这个年轻的科学家。
1589年夏天,在佛罗伦萨的店铺里度过了四年自学生活的伽利略,又一次得到宫廷数学家玛窦·利奇的鼓励,并且还得到了贵族盖特保图侯爵的推荐。这一次他获得了比萨大学数学和科学教授的职位。这时,他只有25岁。
伽利略从此可以专心从事他向往的科学研究。就在这不久,伽利略进行了著名的自由落体实验,他在比萨斜塔上扔下的铁球,不仅证明了不同重量的物体由同一高度下落时速度是相同的,更重要的是,这个大胆的结论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权威结论,这引起了不小的社会轰动。在那些思想保守、头脑僵化的人眼里,这个举动无异于挖了他们的祖坟,亚里士多德的信徒们与伽利略开始势不两立了。
伽利略的麻烦随之而来。在比萨大学待了一个学期,伽利略又失去了职位。原因是他得罪了一个大公爵的亲戚乔范尼。这个乔范尼是个不学无术的人,他声称发明了一台挖泥船,假惺惺地跑来征求伽利略的意见。当伽利略仔细观察了挖泥船的模型后,直言不讳地告诉他,设计不合科学原理,根本不能使用。乔范尼碰了一鼻子灰,不但不接受伽利略的意见,反而固执地坚持下水实验,结果船沉了。事实证明伽利略的判断是完全正确的,但恼怒的乔范尼反而迁怒于伽利略,在学校散布流言蜚语,攻击他是“阴险的人”。那些早就心怀不满的亚里士多德的信徒,便乘机对他大肆攻击,一时间闹得满城风雨。在这种气氛中,伽利略不得不离开了比萨大学。
无奈,伽利略再一次求助于盖特保图侯爵。这位珍惜人才的贵族再一次伸出友谊的手,他运用自己的影响,把伽利略推荐给帕多瓦大学,帕多瓦是意大利北部一个学术气氛浓厚的小城,距离美丽的海滨城市威尼斯不远,属于威尼斯共和国管辖。1592年,28岁的伽利略被任命为帕多瓦大学的数学、科学和天文学教授。从此,伽利略迎来了一生中的黄金时代。
伽利略一生的重大发现和发明包括很多的方面,其中一项影响巨大的发明是——望远镜。利用它,揭开了一个又一个宇宙的秘密。伽利略发现月球表面凹凸不平,木星有四个卫星(现称伽利略卫星),太阳黑子和太阳的自转,金星、木星的盈亏现象以及银河由无数恒星组成等。他用实验证实了哥白尼的“地动说”,彻底否定了统治千余年的亚里士多德和托勒密的“天动说”。
一个又一个振奋人心的发现,促使伽利略动笔写一本最新的天文学发现的书,他要向全世界公布他的观测结果。1610年3月,伽利略的著作《星际使者》在威尼斯出版,立即在欧洲引起轰动。
但是,他没有想到,望远镜揭开的宇宙的秘密大大触怒了很多人,一场可怕的厄运即将降临在这位杰出的科学家的头上。
1615年冬季的一天,天气寒冷异常,天空笼罩着阴沉的乌云,伽利略孤身一人来到罗马。没有鲜花和笑脸,到处是冷漠的没有表情的面孔,连熟悉的人也像躲避瘟疫似的离他远远的。原来伽利略的名字上了罗马宗教裁判所的黑名单,他是被臭名昭著的宗教裁判所传讯到罗马来接受对他的审讯的。
在教会的威胁下,伽利略被迫做了放弃哥白尼学说的声明。他怀着极其痛苦的心情回到佛罗伦萨,在沉默中度过了很多年。但是伽利略的内心深处并没有放弃哥白尼学说,经过长久的酝酿构思,用了差不多五年时间,一部伟大的著作《关于两种世界体系的对话》终于诞生了,系统阐述了他的发现和对世界的重新认知。
很快,嗅觉比猎狗还灵的教会嗅出了这本书包含的可怕思想,从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大胆结论使神学家们感到极大恐慌。那些早就对伽利略心怀不满的学术骗子立即和教会勾结,罗织罪名,阴谋策划,为迫害伽利略大造舆论。1632年8月,罗马宗教裁判所下令禁止这本书出售,并且由罗马教皇指名组织一个专门委员会对这本书进行审查。伽利略预感到大祸临头,果然,到了10月,他接到了宗教裁判所要他去罗马接受审讯的一纸公文。
这时候的伽利略已是69岁的老人,病魔缠身,行动不便,许多关心他的人到处为他说情,但是罗马教皇恼怒地说:“除非证明他不能行动,否则在必要时就给他戴上手铐押来罗马!”
没有任何办法的伽利略只好抱病来到罗马。他一到罗马便失去自由,并被关进了宗教裁判所的牢狱,任何人都不允许和他接触。最终在审讯和刑罚的折磨下,伽利略被迫在法庭上当众表示忏悔,同意放弃哥白尼学说,并且在判决书上签了字。
自此以后,伽利略开始淡出人们的视线,选择在家潜心休养。伽利略的晚年生活非常悲惨,照料他的女儿赛丽斯特竟然先于他离开人世。失去爱女的过分悲伤,使伽利略双目失明。然而即使在这样的条件下,他也没有放弃自己的科学研究工作。
1642年1月8日,凌晨4时,伟大的伽利略——为科学、为真理奋斗一生的战士、科学巨人离开了人世,享年78岁。在他离开人世的前夕,他还重复着这样一句话:“追求科学需要特殊的勇气。”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300多年后的一次世界主教会议上,罗马教皇提出重新审理“伽利略案件”。为此,世界著名科学家组成了一个审查委员会,负责重新审理这一冤案。其实,根本就没有审理的必要,宇宙飞船在太空飞行,人类的足印深深地留在月球的表面,人造卫星的上天,宇宙测探器飞出太阳系发回的电波……所有这些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早已证明了伽利略研究的正确性。
如今当我们拿起望远镜,观看满天繁星时,肯定会想起伽利略这个光辉夺目的名字。
●斜塔之谜
比起教堂本身来说,比萨斜塔的名气似乎更大一些。其实,它只是比萨大教堂的一个钟楼,然而却因其特殊的外形以及历史上与伽利略的关系而名声大噪。令人惊奇的是,历经多年,塔斜而不倒,被公认为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