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每天读一点国学常识
22062500000025

第25章 文学艺术(1)

文学艺术来源于社会生活,又反过来作用于社会生活。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哲学、科学都影响着文学艺术,并作为思想内容包含在文学艺术作品中,本章我们所要了解的就是这方面的内容。

屈原的《离骚》写了什么?

《离骚》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浪漫主义政治抒情诗,是《楚辞》的代表作,共三百七十三句,也是我国第一首由诗人独立创作的长篇抒情诗。它从诗人自身的身世、品德和理想写起,充分表达了自己因为遭受诽谤而被君王疏远的痛苦,痛斥了昏庸的楚王和他身边那些奸佞小人。诗人还提出了自己的“美政理想”,对黑暗的社会现实进行了无情的抨击,并表现出自己永远不会与污浊的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诗中还洋溢着至死不渝的爱国热情。

着名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说:“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尤离忧也。”意思就是说,屈原作《离骚》是因为晚年的时候在政治上很不得意,而“离骚”就是遭受诽谤,感到忧愁。《离骚》的主要内容有两个方面,一是描写了统治集团的丑恶,二是自己不畏强暴、追求真理、不避艰难、热爱祖国和人民的高尚品格。《离骚》善用比喻,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气息。它的形式来源于楚国人民的口头创作,屈原在此基础上加以改造,写成长篇,因此,《离骚》包含的内容又要丰富得多。

曹植用《洛神赋》表达了自己什么样的情怀?

曹植在我国文学史上曾有过巨大的影响力,他写过许多脍炙人口的诗文歌赋,其中,以《洛神赋》最为有名。

《洛神赋》原名《感甄赋》,普遍认为是曹植被封鄄城时创作。这篇赋用幻觉的形式,写人神相恋,最后因为人神有别,只好无奈地看着对方离开自己。唐代学者李善则认为这篇文章是专门为甄皇后而作,这种看法得到许多后世学者的认同。

但也有人认为,这篇赋并不是为甄皇后而作,而是曹植假托洛神,将自己的赤胆忠心寄给文帝,期望能够得到文帝的理解和重用,但最后因为种种原因,他们之间无法沟通,诗人陷入了政治上的苦闷。这篇赋从多个角度着墨,极力描绘洛神的美貌,生动传神,如“其形也,翩若惊鸿,宛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在文学技法上取得非常高超的艺术成就,具有浓厚的艺术感染力,一直深受后人的喜爱。

杜甫的《石壕吏》抨击了什么?

《石壕吏》是“诗圣”最为脍炙人口的作品之一。《石壕吏》创作于“安史之乱”之后,作者在游历的途中,亲眼见到石壕吏的恶行,心中非常愤慨,但又无能为力,最后作了这首诗来揭露封建统治者的残暴,表达自己对于下层穷苦人民的深切同情。

《石壕吏》是一首杰出的现实主义诗篇。内容写到“差吏到石壕村乘夜捉人,强行征兵,连年老体衰的老妇也不放过”的事实。这首诗语言精练,句句叙事,没有一句抒情的诗句,也没有议论的诗句,但却巧妙地通过叙事来抒发了自己的感情,表达了鲜明的爱憎。作者将自己的感情隐藏在叙事之中,节省了很多笔墨,又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譬如“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这句诗写了双方矛盾的冲突,不作评论,却让人感受到官吏的残暴,以及下层人民悲惨的遭遇。全篇结构严谨,一气呵成,感情丰富,令人感触极深。

李煜的的作品有什么艺术特点?

李煜是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词人之一,同时,他还是南唐第三任国君,也叫李后主。他精通书法,熟谙绘画、音律、诗文及音乐,其中以词的成就最高。

李煜的词可以按照时间及其人生遭遇分为两类:第一类为投降宋朝之前的作品,主要反映了宫廷生活和男欢女爱,题材比较狭窄;第二类写作于投降宋朝之后,他受尽了屈辱,饱尝亡国之苦,词作内容大多表现了亡国的悲痛,艺术成就极高。

李煜的作品流传下来的不多,但是每一首都脍炙人口,如《虞美人》《浪淘沙》《相见欢》《望江南》等都是我国文学史上经典名篇。李煜的词作大多哀婉凄凉,充满了深沉的忧伤。他后期创作的词反映了亡国的悲痛,题材范围得到极大拓展,意境深远,感情真挚,语言清新,艺术感染力极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等名句好像无声的小雨,不经意间已经湿润了人们干涸已久的心田。

李清照的作品有什么艺术特点?

李清照是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女词人,是婉约词派的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的美誉。李清照的词也可以根据时间和她自身的遭遇分为前后两期。李清照早年生活优裕,和丈夫赵明诚琴瑟和谐,婚姻幸福美满。金兵入侵中原之后,她被迫和丈夫流落南方,在南逃途中,丈夫不幸去世,她的境遇更加孤独艰难。因此,她早年的词作大多表现她悠闲的生活,而后期则大多悲叹身世,充满了感伤。在创作上,她善于运用白描手法,语言清丽,自成一家。

李清照的词作独步一时,流传千古,被誉为“词家一大宗”。她的人品像她的词作一样令人感动、令人尊敬。在丈夫面前,她温婉多情;面对敌人的入侵,她横眉冷眼,不让须眉。两宋是一个词人辈出的时代,可谓群星璀璨。李清照在这些耀眼的明星中间毫不逊色,她的诗歌、散文和词学理论都能高标一帜、卓尔不凡。她的词作在艺术上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在词坛中独树一帜,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易安体。她不追求砌丽的藻饰,而是用白描的方法来表现对周围事物的敏锐感触,借以比喻自己丰富的情感体验。她将“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的婉约风格发展到了顶峰,因此一直被奉为婉约派的代表。此外,她也写作过一些豪放词,对辛弃疾、陆游等词人产生了较大影响。

陆游为何会写出脍炙人口的《钗头凤》?

《钗头凤》是陆游最为脍炙人口的名篇之一,历来受到名家的称颂和赞扬。

陆游和他的原配夫人唐婉在结婚之后,琴瑟和谐,情投意合,恩爱无比。但是,陆游的母亲对儿媳唐婉一直很不满意,就逼迫陆游休掉唐婉。陆游自然不肯,百般劝谏,苦苦哀求,但是他的母亲不为所动。最后,他们只好含泪分别。不久之后,唐婉改嫁给“同郡宗子”赵士程。后来他们之间就断了联系。

几年后的一个春天,陆游在家乡绍兴城南禹迹寺附近的沈园游园,和跟丈夫一起出游的唐婉相遇。陆游见到唐婉,心中再次隐隐作痛。唐婉虽然难过,但是隐忍不发,而是让丈夫安排下人摆酒设宴招待陆游。陆游在难过的情绪之下喝了很多酒,看到坐在一旁的唐婉,不禁生出无限的悲凉和感慨,于是就趁着酒性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千古名篇。

唐婉读到这首词之后,心中非常感动,念及旧事,念及陆游对自己的情谊,也写了一首《钗头凤》相和。人们一般将这两首词合在一起来阅读,不过,唐婉的《钗头凤》在艺术上要逊色一些。

《千家诗》真的收录了千家的作品?

《千家诗》由宋代谢枋得编选的《重定千家诗》(里面所选都是七言律诗)和明代王相编选的《五言千家诗》合并而成。它是我国古代带有启蒙性质的诗歌选本。《千家诗》所选诗歌大多是唐宋时期的名家名篇,容易记住,也好理解,而且题材多样,因此在民间流传广泛、影响深远。

《千家诗》虽然号称千家,但是实际上真正录入的诗人只有一百二十二个。从朝代上来看,唐代一共有六十五位诗人的作品被选入,宋代有五十二位,五代有一位,明代有两位,生活年代无从考察的无名氏有两位。在这些诗人中,被选录诗歌最多的是诗圣杜甫,共二十五首,其次是诗仙李白,共八首,女诗人只有宋代的朱淑真,共两首七绝。

韩愈的《师说》有何影响?

韩愈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是“古文运动”的领袖。他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非常崇高,被称作“韩文公”。韩愈生活在唐代中期,当时学风糜烂,读书人在拜师时往往不看其学问,而是看其官爵和名望。韩愈非常厌恶这种风气,于是就写作了《师说》这一散文名篇。

韩愈认为,任何人都可以做自己的老师,只要他有学问,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地方,就可以当自己的老师,而不应该因为对方身份低微或者年龄小于自己,就不肯虚心求教。他说,求师重道自古已然,我们不应该背弃这一古道。

《师说》论述了跟着老师学习的必要性,大胆批判了流行于当时社会的陋习,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其实,韩愈在《师说》里所说的老师并不是指各级官府的学校老师,也不是指“授之书而习其句读”的启蒙教师,而是指那些在社会上取得卓越成就,能够“传道授业解惑”,对世人的思想和精神产生较大影响的人。

《师说》是“古文运动”时期创作的名篇,对唐代中后期的文风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它影响了一大批年轻人。正是在这些人的支持下,韩愈发动的“古文运动”才能够取得巨大的成功。除此之外,《师说》对于我国教育学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民国时期,着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着名的“小先生制”,就受了这篇文章的影响。当下倡导的学习型社会,也可以看做是《师说》中部分精神的延续。

柳永和青楼有着怎样的故事?

柳永是我国北宋时期最着名的词人之一,也是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柳永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因此也被称为柳七。宋仁宗时期,他考中进士,做过屯田员外郎,所以也被称为柳屯田。柳永仕途失意,一生放浪形骸,多数时间流连于青楼妓院之中。柳永将毕生的精力都用来填词,自诩为“白衣卿相”。

柳永的词大多描绘城市风光,以及青楼歌妓们的生活,尤其擅长书写游子羁旅行役之情。柳永还创作了许多慢词。他的词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非常广泛,所谓“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柳永创作的慢词对宋词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柳永自诩甚高,去京城参加考试的时候,被青楼歌馆里的歌妓吸引,便整日沉浸其中风流快活。他以为自己考中状元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不料最后落榜。之后,柳永绝大部分时间都待在青楼里。因为他才华横溢,又真诚待人,很得一些名妓的欢心。他每写完一首词,都让那些名妓去唱。他的词就这样走进了千家万户。

柳永五十一岁时中了进士,去福建做了两年的官,后来因为耿直的脾性,他屡遭排贬。柳永晚年穷困潦倒,死去的时候一贫如洗,连下葬的钱都没有。名妓谢玉英、陈师师等人感念他的才学和痴情,就凑钱替他安葬。出殡的时候,整个京城的名妓都跑来为他送葬,一片哭声。名妓谢玉英为他披麻戴孝,两个月之后,因为对柳永的强烈思念郁郁而终。

《博物志》是一部什么样的书?

《博物志》是西晋着名文学家张华创作的志怪小说集。《博物志》分类记载了奇异事物、古代琐闻杂事以及神仙方术等。《博物志》里面的故事大多取材于古籍,包罗万象,既有山川地理方面的知识,也有关于历史人物的传说、对奇花异草和飞禽走兽的描述、荒诞不经的神仙故事,此外还有不少古代神话材料。

《博物志》是我国第一部博物学着作,共十卷,是继《山海经》之后,又一部包罗万象的奇书。这部书的出现填补了我国自古无博物类书籍的空白。

《博物志》中“蜀南多山,猕猴盗妇人”的故事写得非常完整,生动有趣,在我国以前的书籍中并不多见。据说,四川南部的猕猴用长绳来引诱大陆上漂亮的女孩子,并娶她们为妻,生下儿子后,就会把这些女孩子送回她们原先的家里。这个故事到了唐代就演变成《补江总白猿传》《剪灯新话》和《申阳洞记》等传奇。《博物志》里面还记载了一个“千日酒”。相传刘玄石喝了千日酒(一种酒名,也叫做千日醉)之后醉死,下葬三年之后才醒来,因此有“玄石饮酒,一醉千日”的佳话。

《博物志》里面还记载了许多山川地理方面的知识,如五岳这几座名山大川。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关于神仙方术的记载。作者张华学识渊博,自幼就喜欢奇人奇事,成年做官之后遍访传奇故事,写成了这部包罗万象的着作。

《太平广记》是怎样的一部书?

《太平广记》是宋代人李昉主编的一部大书。《太平广记》属于类书,共五百卷,其中目录十卷。里面记载的内容大多取自从汉代到北宋初年的野史、小说、释藏﹑道经等以及以小说家为主的杂着。太平兴国二年,即公元977年,李昉等人奉命编纂,于第二年编纂完成。因为这本书完成于宋太宗太平兴国年间,和《太平御览》同时编纂,因此被称为《太平广记》。

《太平广记》引用的书目多达四百余种,按主题分为九十二大类,下面又细分为一百五十多个小类。从内容来看,最多的是小说,因此它实际上是一部宋代之前的小说总集。其中收录的许多书现在已经失传,只能在《太平广记》里看到遗文。例如唐传奇中着名的《李娃传》《柳氏传》《无双传》《霍小玉传》《莺莺传》等名篇都依靠它,才得以保存下来。

《太平广记》中神怪故事占的比重最大,记载神仙的有五十五卷,记载女仙的有十五卷,记载神的有二十五卷,记载鬼的有四十卷,再加上道术、方士、异人和草木鸟兽的精怪等等,大体上都属于志怪故事,代表了我国文言小说的主流。《太平广记》对我国后世文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宋代以后,很多话本、杂剧、诸宫调的题材都来源于《太平广记》。

作者李昉是我国北宋时期的着名学者,做过右仆射这样的高官,《太平广记》《太平御览》《文苑英华》都是由他主编完成的。

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为何“鬼话”连篇?

蒲松龄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短篇小说家,他创作的《聊斋志异》是我国古典文言短篇小说的巅峰。《聊斋志异》简称《聊斋》,俗名叫做《鬼狐传》。全书有短篇小说四百九十一篇,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我国文言短篇小说发展到清朝已经逐步成熟,到了蒲松龄手中,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在艺术上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聊斋志异》成功地塑造了众多艺术典型,人物形象灵活生动,故事情节曲折离奇,构思严谨巧妙,文笔简练,历来受到名家的好评。现代着名学者郭沫若曾这样评价:“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

蒲松龄七十多岁才考中进士,一生穷困,早年以教书为业。他在四十岁左右开始写作《聊斋志异》,用三十多年的时间才写作完成。“聊斋”是他书斋的名字,“志”的意思是记述,“异”指奇异的故事。因此,“聊斋志异”的意思就是在聊斋中记述奇异的故事。《聊斋志异》写了许多神仙鬼狐的故事,这些故事可以分为三类:人与人或非人之间的友情故事,不满黑暗社会现实的反抗故事,讽刺不良品行的道德训诫故事。通过这些看上去鬼话连篇、荒诞不经的故事,作者对当时黑暗和腐败的社会进行了有力的批判,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随时可能爆发的社会矛盾,表达了普通百姓的美好追求和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