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择吉文化
22088900000019

第19章 七夕乞巧吉俗

七夕节又称为“乞巧节”、“女儿节”,是一个富有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是过去女儿家们最为重视的日子。女儿家在这一天晚上以瓜果朝天拜,向女神乞巧,她们除了乞求针织女红的技巧,同时也乞求婚姻上的巧配。

每年农历七月初七这一天是中国汉族的传统节日七夕节。因为此日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是少女,而节日活动的内容又以乞巧为主,故而人们称这天为“乞巧节”或“少女节”、“女儿节”,此为中国人的情人节。

七夕的由来

“七夕”最早来源于人们对自然天象的崇拜。早在《诗经》时代,人们就对牛郎织女的天象有所认识,并且在东汉应劭的《风俗通》中,开始出现了人格化的描写:“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当然,人们对星星的崇拜远不止是牵牛星和织女星,先民们甚至把天上的每一颗星星都想象为一位神仙,对人的生活能起到支配作用,并且和人们的自身生活都会有关联。

“七夕”也来源古代人们对时间的崇拜。七夕乃月逢七、日逢七。古代中国人把日、月与水、火、木、金、土五大行星合在一起叫“七曜”。“七”又与“吉”谐音,“七七”又有双吉之意,是个吉利的日子。在中国台湾,七月被称为“喜中带吉”月。因为喜字在草书中的形状好似连写的“七十七”,所以把七十七岁又称为“喜寿”。

“七夕”又是一种数字崇拜现象,古代民间把正月正、三月三、五月五、七月七、九月九等预示成双的日子均列为吉庆日。“七”又是算盘每列的珠数,浪漫而又严谨,给人以神秘的美感。“七”与“妻”同音,于是七夕在很大程度上成了与女人相关的节日。

七夕乞巧的吉俗

旧时民间在七月七之夜,都有祭拜织女的习俗。一般是陈设瓜果,或设案焚香燃烛,隆重一些的则要举办“乞巧会”。

这种乞巧之俗,汉代业已形成。《西京杂记》中记载“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后来的唐宋诗词中,妇女乞巧也被屡屡提及,唐朝王建有诗说“阑珊星斗缀珠光,七夕宫娥乞巧忙”。据《开元天宝遗事》载:唐太宗与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宫夜宴,宫女们各自乞巧,这一习俗在民间经久不衰,代代延续。

宋元之际,七夕乞巧相当隆重,京城中还设有专卖乞巧物品的市场,世人称为乞巧市。宋代《醉翁谈录》说:“七夕,潘楼前买卖乞巧物。自七月一日,车马嗔咽,至七夕前三日,车马不通行,相次壅遏,不复得出,至夜方散。”在这里,从乞巧市购买乞巧物的盛况,可以推知当时七夕乞巧节的热闹景象。

其实,乞巧不过反映了民间女子的美好愿望,她们不但祈求心灵手巧,还祈求得到财富,早日有美满甜蜜的婚姻和得子。就七夕的现代意义来说,我们应该让这一天充满爱情的温馨与甜美,也让人们向所爱的人表示赏识与关怀。

延伸阅读

牛郎织女的传说

谈到乞巧节,不得不提民间流传的爱情故事——牛郎织女的传说。

牛郎织女有许多故事版本,最为人知的是:相传在很早以前,南阳城牛家庄有一个孤儿叫牛郎,依哥嫂过活。嫂子马氏为人刻薄,经常虐待他,他被迫分家出来,只得一头老牛相随。这头老牛很通灵性,有一天,织女和诸仙女下凡游戏,在河里洗澡,牛郎在老牛的帮助下认识了织女,二人互生情意,后来织女便偷偷下凡,来到人间,做了牛郎的妻子。婚后,他们男耕女织,生了一儿一女,生活十分美满幸福。不料天帝查知此事,派王母娘娘押解织女回天庭受审。老牛不忍他们妻离子散,于是触断头上的角,变成一只小船,让牛郎挑着儿女乘船追赶。眼看就要追上织女了,王母娘娘拔下头上的金钗,在天空划出了一条波涛滚滚的银河。牛郎无法过河,只能在河边与织女遥望对泣。他们坚贞的爱情感动了喜鹊,千万只喜鹊飞来,搭成鹊桥,让牛郎织女在天河上相会。王母娘娘无奈,只好允许两人在每年七月七日在鹊桥上会面一次。

因为牛郎织女的故事美妙动人,所以直到今天,人们还常以“牛郎织女”来描述夫妻的恩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