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做人的智慧
22103600000001

第1章 百善德为先:品行决定你的一生(1)

品格比智慧更重要

春秋时期,自从晋国失去霸主地位,国势愈加衰落,到了晋定公时,晋国六卿势力强大,渐渐互相争权,根本不把国君放在心目中。自范、中行二氏灭后,止存智、赵、魏、韩四卿。四卿听说齐国发生了田氏弑君专国的内乱,而诸侯各国无人过问,于是私自立议,各自拓占土地,作为自己的封邑。

直到晋出公即位时,国君所属的土地,反而少于四卿的封邑,却也无可奈何。后来,晋出公秘密派出使者向齐国、鲁国求助,请派大军讨伐四卿,以正国君之名。不料齐、鲁反以其谋告于智伯。智伯大怒,联合韩、魏、赵三家,索性把一个有职无权的国君赶出晋国。自此后,晋之大权,尽归于智伯。

智伯以结好卫国的名义,派出使者赠送给卫侯四匹良马和一枚白璧。卫侯热情地款待了使者。他看着膘肥体健,四蹄生风的良马喜不自胜;捧着价值千金,通体透明白如凝脂的宝壁爱不释手,笑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线。见到国君十分高兴,群臣都来祝贺。

上大夫南文子也来了,他看过良马,又看了宝璧,不仅没有向卫侯致贺,脸上却顿时蒙上了一层忧虑之色。卫侯奇怪地问:“智伯派人送给寡人良马宝璧,举国上下无不欢喜庆贺,而您面带忧虑是怎么回事?”南文子说:“没有功劳受到赏赐,没有力量收到重礼,不可不考虑一下。良马宝璧,这是小国贡奉大国的礼物,而大国却把礼物送给我们弱小的卫国,国君您不觉得奇怪吗?智伯眼下独揽晋国大权,早有吞并赵、魏、韩三家的野心,怎么会向卫国结好呢?”“上大夫的意思是……”卫侯有些明白了。“臣以为,智伯定有吞并卫国,壮大自己势力的企图,国君不可不防严。于是,卫侯命令大将屯兵边境,严加戒备。

智伯果然发兵偷袭卫国,他带着大队人马刚至边境,见卫国边防戒备森严,严阵以待,只好叹了口气说:“卫国有贤人,已料到我的计谋了。”智伯无机可乘,回晋后又生一计。他与长公子颜密谋,假装父子失和,被他驱逐逃亡的样子带着部分军队投奔卫国,以便里应外合。

南文子再次识破这一阴谋,他说:“公子颜贤名远近皆知,智伯又很宠爱他,无缘无故逃亡卫国,其中必然有诈。”他对晋国来的密使说:“卫国可以收留公子颜,但他的车乘若超过5辆,就不许入境。”智伯听说了此事,赞叹道:“南文子真是料兵如神啊。”从此,他打消了偷袭的念头。

南文子识破了智伯的阴谋诡计,不仅靠的是自己的智慧,还有自己高尚的品格,最终使卫国免除了灭顶之灾。任何贪图便宜的诡异都将在事实面前暴光,只有高尚的品质才能真正地帮助人们获取胜利。

俗话说:“无功不受禄”,当我们在生活中遇到别人无缘无故送给自己东西时,就要考虑到这件事情的背后的意义,毕竟天上没有掉馅饼的美事,贪小便宜往往吃大亏。因此,一个要成就大业的人,不仅要有智慧,还要有优秀的品格。

好的品质是成功的基石

魏文侯为宰相的人选感到困惑时,征求宾客李克的意见。

“先生曾说过:‘家贫要有贤妻,国乱要有名相’。现在丞相的人选有魏成和翟璜二人,这二人都非常优秀,难分轩轾,究竟要选谁呢?”“俗话说:‘身分低微的人,不要插手管伟人的事,也不要管别人的家务事。卑职实在不敢回答这个问题。”

“先生不要顾虑那么多,请多多指教。”

“不,卑职并不是顾虑太多,只是希望国君好好考虑。至于鉴定人物的原则有以下五项: 一、际遇不佳时和谁亲近?二、富裕时候帮助过谁?三、居高位时任用谁?四、在困境中是不是守正不阿?五、贫穷时是不是能去贪念?国君只要依照这五项原则来决定就可以了。”“嗯!有道理,我已经决定好了。”

李克离开王宫,在归途中顺道经过翟璜住处,谈起魏文侯选择宰相的事情,并且重述这段谈话。翟璜问李克:“依阁下看,魏文侯会决定用谁呢?”“恐怕是魏成吧!”“这就奇怪了,我翟璜那一点比魏成差呢?更何况把阁下介绍给魏文侯的人是我啊!”“大人该不是为了自己升官,自组派系而把我推荐给魏文侯的吧?我只不过提供他五个原则,至于决定宰相的人还是魏文侯。依我看来魏成被拔擢为宰相的可能性比较大,因为魏成把十分之九的薪俸施舍别人,自己只留下十分之一。魏成因此获得国君的老师子夏、田子方、段干木三人的支持,而大人所推荐的五个人只不过是魏文侯一般的臣下罢了。”翟璜低下头来向李克道歉,懊悔自己的自大。

从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出,其实很多人在他的日常生活中就体现了他很高尚的一面了。这些,他周围的人都会看在眼里,记在心上的。所以培养好的品质对于自己的发展是有很大作用的。

人性本善,尤其在困境中仍然能帮助别人,这是最难能可贵的精神。所以要在小事中培养自己的道德情操,不能惟利是图,贪图享乐。当一个人拥有这样的品质的时候,成功的机会就一定比别人多。

人到无求品自高

人生在世,以何而立?林则徐认为:“壁立千仞,无欲则刚。”他把这句话写在自己府衙的一副堂联中,规行矩动,身体力行。他受命钦差大臣前往广州查办鸦片时,离京当天,即传示驿站,沿途“只用家常饭菜,不必备办整桌酒席,尤不得用燕窝烧烤,以节糜费。……言出法随,各宜懔遵母违。”一路上说到做到,两袖清风;他到达广州次日,即告示百姓:今后“公馆一切食用,均系自行备买,不收地方供应。所买物件概照民间时价发给现钱,不准丝毫抑勒赊欠,……有借名影射扰累者,许被扰之人控告,即予严办。”由于无欲刚正,使他在腐朽的清朝统治阶层中,出污泥而不染,悉心国事,成了千古颂扬的民族英雄。

所谓欲者,欲念,欲望之谓也。人要生活,要延续,绝对“无欲”其实是很难的。正象鲁迅先生所说的,要生活就有食欲,要延续则要有性欲。林则徐所说的无欲,当然不是指的这类正当的欲望,而是指的人不可有损人利己、伤天害理的贪欲。这类贪欲一生,则欲壑难填,就可能会引出许多祸患。古代有首《不知足》的打油诗说:

终日奔波只为饥,才方一饱便思衣。

衣食两般皆具足,又想娇容美貌妻。

娶得美妻生下子,恨无田地少根基。

买得田园多广阔,出入无船少马骑。

槽头结了骡和马,叹无官职被人欺。

县丞主簿还嫌小,又要朝中挂紫衣。

若要世人心里足,除是南柯梦一回。

这正是对无穷贪欲的生动描绘。有贪欲的人必然见钱眼开,因物仰俯,贪污受贿,鼠窃狗偷,甚至明抢暗掠,侵占鲸吞。凡可逞欲,都去钻营,甚至使用各种卑劣手段,达到无所不用其极的地步。如此之人,群众非议唾骂自不待言,违纪犯法恐也在所不免。

无数事实说明:无欲才能刚,刚才能正,正才能硬,自身“铁打钢铸”,“糖衣炮弹”便无所施其伎;即使打将过来,也会象弹钢球那样,将它一个个弹回去。事实上,施放“糖衣炮弹”的“炮手”们,都是专拣“软家伙”为目标的,而这些“软家伙”偏偏多是一打就中,好象这些目标里面有个强大的“吸铁石”,“糖弹”打来时,他们也来了个主动配合,“吸”了进去似的。这也可以说是有欲取之者,有欲予之者,“周瑜打黄盖——愿打愿挨”吧。然而,如苏轼所说:“人之所欲无穷,而物之可以是吾欲者有尽。”贪欲不仅与“物”发生矛盾,更与国家、法律发生冲突,也为人情事理所不容。结果呢,那也正如古人说的:“欲不可纵,纵欲成灾。”

或有人曰:有的贪利忘义之徒不也得了眼前利,至今还优游自在,不曾被绳之以法么?这情形可能是会有的。因为,这里有个数量界限问题,有个量变质变过程。只要是够了“格”的,众目睽睽,法网恢恢,是谁也逃脱不了的!俗话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不到”。

“心底无私天地宽”,“人到无求品自高”。只有抛却贪欲,才能心明眼亮,意坚志刚,大义凛然,顶天立地,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刚强铁汉!

不以恶小而为之

首先,“小恶”也是“恶”,要认清它的危害。事无论大小,只要是恶事、坏事、丑事,见不得人的事,都会危害社会,危害人民,危害集体,归根到底,也会危害自己。因为既是恶事,多属利私害人,邪淫逞欲之类,纵是“小恶”,但其“恶”的本质是没有什么不同的。偷一根针和偷一头牛,前者可能称为“小恶”,后者也许才算“大恶”,但是二者在“偷”这一点上,没什么差异,它们在害人这一点上也是共同的,只不过程度不同而已。所以,无论作“大恶”,还是为“小恶”,都为人们所不齿,甚至深恶痛绝。而为“小恶”之人似乎不明乎此,他们多以为小事一宗,不致引起大惊小怪,也不致于造成更大的危害。殊不知人眼如镜,一举一动,哪能逃过群众的眼睛,你今天为“小恶”,明天为“小恶”,在损人的同时。你这种“恶”的形象,便日渐其深地种到了人们的心里。当群众以为你卑微渺小,面目可憎时,恐怕你也就很难昂首挺胸地以一个“大写的人”站立人前了。为恶的结果,只能激起受害者和全社会的反对,到头来,为恶者是会自食恶果的。

再者,事情都是由小到大,由量变到质变的。“小时偷针,长大偷金”,这是一种变;“喜时玩火,怒时放火”,也是一种变;“空穴来风,堤溃蚁巢”,又是一种变。“小恶”为多了,便可能“由小到大”,对“大恶”也不在乎,于是由量变到质变,以致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前面说的偷鱼贼店月明,就是山为“小怒”而作“大恶”的典型。正因为如此,许多古人都重视防微杜渐,对恶“谨小慎微”。一首《守义》诗说:“许衡方渴时。不食道旁梨,一梨食细微,不义宁勿为。”这位元代的许衡,对不道德的事,哪怕很细小,也不去做的;古代有位名叫乐羊的人,在路上拾到一块金子,拿回家里,被他妻子批评了一通,指出“拾遗求利”会“污其行”,劝他要励志洁行,不要苟取贪得;三国时的刘备,临终时还嘱咐刘禅“勿以恶小而为之”。他们都认识到了“由小变大”的可能性,“小恶”会发展到“大恶”,小错误会发展成大错误,到头来;多行不义必自毙。那就要悔之不及了!

《国语》曰:“从善如登,从恶如崩”。登喻难,崩喻易。人学恶学坏,那是很容易的。要杜恶从善,就要下定决心,点滴做起,小处做起,眼前做起,切实“不以恶小而为之”。这样。才能堵死一切从恶的缺口!

勿以善小而不为

刘备临死前曾告诫他的儿子刘禅,要“勿以恶小而为之”。在这个遗嘱中,他还提出了“勿以善小而不为”的要求。真是“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这后一句话,同样是流传千载的至理名言,对帮助人们立身处世十分重要。

人生在世,总要有个基本的生活态度,起码要自觉做到为善不为恶。对于善与恶的解释,不同的阶级当然有不同的标准。对我们来说,就是要为人民做好事。不做坏事,要有益于人民群众,不是有害于人民群众。好事可以有大小,而做好事的精神不可以有懈怠,尤其对于不为人们注目甚至不为人们理解的好事,也要坚持不懈地去做;对于小的好事,仍然认真去做。山不拒细壤,固能成其高;海不拒涓流,才能成其大;坚持做小的好事,才可以做大的好事。

然而,有的人虽然想做大好事,却对小好事不重视,懒怠去做。《后汉书》中写了一个叫陈蕃的人,就是这类角色。这个踌躇满志的少年,不要说做别的好事,他当时独居一处,却搞得窝窝囊囊,连自己住处的环境卫生,也不愿打 扫。一天,他父亲的一个好朋友薛勤来访,见他的屋里、院里脏得实在不象话,问他为何不去打扫,陈蕃却振振有词地说:“大丈大处世应当扫天下,岂能只扫一屋?”薛勤反问他:“连一屋都不肯扫,你又怎能扫天下?”问得他张口结舌,无话可答。“扫一屋”虽然不足挂齿。然而,薛勤将它与“扫天下”联系起来看,认为不愿扫一屋的人,便不可能扫天下。这见解是很对的。你想,小事都不愿去干,怎么能干出大事?“小善”尚且不去“为”,怎么能“为”大善呢?

事物都有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人们常说:合抱之木,起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上。积少可以成多,积小可以变大。

生活中有这样一种人,他们不愿意在平时一点一滴做好事,不愿一步一个脚印地锻炼自己,不断前进,而奢望有朝一日“一鸣惊人”,作出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转眼间一举成名天下知。不客气地说,这只是幼稚者的幻想。常言说: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

古人说皆可以为尧舜,只要“不以善小而不为”,是可以由小善而成大善的。

不要做一个伪君子

人们常常会遇到这样一种人,他们的面容严肃正经。神态庄严,摆出一副不屑与人为伍的样子,假作高傲的贵人的身份,其作派令人可笑。这往往是一群身份卑微的人,他们打心里认为高贵是一种特权,所以竭力向这个团体靠拢。只要遇到了可以称贵的人,即在社会上有身份、地位、贵族血统等等的社会名流,他们便卑躬屈膝,点头哈腰,百般奉承讨好。遇到了与自己同等身份或不及自己的人,他们马上换上另一副面孔,正襟危坐,不苟言谈-巍然不可冒犯的姿态,对尊和卑的严格的划分,到了令人无法忍受的地步。这是地地道道的伪君子,品格卑劣的小人物。

孔子的政治目的是恢复周礼,所以他平时穿衣服时,宽衣,博带,高冠,颇与时俗相异。柳下跖是春秋时的大盗,很瞧不起孔子这种举动,他的哥哥柳下惠位居大臣,是孔子的朋友。孔子如此穿戴一番,前去劝说柳下跖。

然而,特别讨厌孔子的柳下跖,说孔子。冠枝木之冠。带死牛之胁,多辞谬说,摇唇鼓舌,擅生是非。”他表示不愿意见孔老二。孔子必求一见。柳下跖只得答应。

孔子讲了柳下跖一大堆好话,说他只要弃恶从善,便可分城裂地,宰制一方。而柳下跖很不以为然。反驳了一通,最后又指着孔子骂道:“今子修文武之遭,尊天下之辨,以教后世。缝衣浅带,矫音伪行,以迷惑天下之人,而欲求富贵焉。盗莫大于子。天下何故不谓子为盗丘,而乃谓我为盗跖?”

其实,孔子与柳下跖不是同时代的人,无由相见。《庄子》无非是反映了人们对孔子的时俗相异、道貌岸然的衣着举止,颇不喜欢。而孔子曲解“直八”的故事,不能不说是圣人的花边“旧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