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考试电脑常识
22129500000003

第3章 电脑发展史(1)

电脑发展史

计算机和世界上任何事物一样,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功能到多种功能的发展阶段。下面我们来看一下计算机发展历史的各个阶段。

一、第一代计算机

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称为“ENIAC”(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alculator)。它是1946年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研制成功的。这台计算机使用了18800多个电子管、1500余个继电器,重130余吨,占地面积达170平方米,每小时耗电约150千瓦,但运算速度仅为5000次/秒。还配备了一台重30吨的冷却装置。它真是一个庞然大物,但这台计算机预示着信息时代的开始,它就是计算机的鼻祖,也是世界上第一代计算机。

在研制ENIAC的过程中,世界著名数学家冯·诺伊曼针对它在存储程序方面存在的致命弱点提出了全新的存储程序的通用计算机方案,这就是EDVAC。它在两个方面进行了关键性改进:一是把计算机要执行的指令和要处理的数据都采用二进制数表示;二是把要执行的指令和要处理的数据按照顺序编成程序存储到计算机内部让它自动执行。这就解决了程序的“内部存储”和“自动执行”两大难题。从而大大提高了计算机的运算速度(相当于ENIAC的240倍)。这就是人类第一台使用二进制和存储程序的计算机。这种计算机是由计算器、逻辑控制装置、存储器、输出和输入装置五个部分组成的。半个世纪后,今天的计算机的基本体系结构和基本操作机制大都仍然沿袭冯·诺伊曼最初的构思和设计。这个时期计算机的特点是:

电子管为逻辑元件,磁芯是存储器元件,磁带作外存储器。

运算速度为:数千次/秒至几万次/秒。无系统软件,只有机器语言(用二进制数码编写程序)和汇编语言程序(利用字母、数字和符号编写程序)。

由于计算机的速度慢、可靠性差、体积大、功耗大、价格昂贵,且使用极不普遍,所以,其只用于科学计算。

如我国第一台大型电子管计算机104机就是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

二、第二代计算机

半导体技术的迅速发展、晶体管的出现为计算机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在计算机中,晶体管取代了电子管作为逻辑元件,存储器也采用了快速小型磁芯存储元件,此时,计算机用磁鼓和磁盘机作外存储器,在容量和速度上都有了很大提高。输入输出设备也有了很大的改观。

这时的计算机运算速度为几十万/秒至百万次/秒。并开始有了操作系统的概念,算法语言和编译系统也有了较大提高,还出现了高级语言,如:FROTRAN、COBOL、ALGOL—60等。

由于计算机的速度有了很大提高,体积大为减少,功耗大为降低,可靠性有了明显提高,价格的下降,因而计算机的应用范围也扩大到数据处理、事务管理和自动控制等。

三、第三代计算机

这一时期集成电路有了很大的发展,集成电路是通过半导体集成技术将许多半导体逻辑电路集中在几平方毫米大的硅片上。每一个集成电路可以完成一组逻辑功能,根据集成度的不同可分为小规模、中规模、大规模、超大规模等集成电路。这一时期采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SSI、MSl)作为计算机的逻辑元件,内部存储器也采用了速度极快的半导体存储器,主存储器容量也大为提高;大容量磁盘机作外存储器;还使用了高速输入输出设备。

此时,其运算速度为百万次/秒至数百万次/秒。完整的操作系统和高级语言有了进一步发展,在计算机领域里形成了多种完整的操作系统和一系列高级语言,从而使计算机形成了“计算机系统”。

这一时期计算机的速度、容量和可靠性都有了很大提高;体积、功耗和价格都有了进一步的降低。计算机系统得到了广泛应用,出现了终端机和网络。

这一代产品的代表是IBM—System/360大型系列计算机。在我国,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已成系列,最著名的小型系列计算机是DJSl30系列计算机、DJSl40系列计算机和DJSl80系列计算机,大型系列计算机有DJSl51系列计算机、DJS200系列计算机和DJSl50系列计算机等。

四、第四代计算机

使用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ery LSI:VLSl)和极大规模集成电路(Ultra LSI:ULSI)作为计算机的开关逻辑元件;采用高集成度的半导体存储器作为计算机的内存储器设备;高密度大容量磁盘存储器和光盘以及更多种类型存储设备作外存储器。高速度、多品种、高精度、多介质的输入输出设备是这一时期计算机系统的一大特点。

其运算速度为千万次/秒以上。

高超完善、功能强大的操作系统以及接近英语、书写简单的高级语言;广泛应用的数据库系统、大型系统网络软件,这些都使计算机的应用遍布各个领域。

目前,我国著名的巨型计算机有银河系列计算机、曙光系列计算机等。

电脑中的信息

大家都知道计算机是信息产业的重要设备。那么,计算机内部又是怎样计算的呢?

可能谁也没有想到,计算机内部的计算只是“0”和“1”的计算,是最简单不过的计算了。

计算机是那么的先进、那么的有能力、功能是那么的强大、结构是那么复杂、计算是那么精确……怎么计算机内部会只进行“0”和“1”计算的呢?

自从类人猿走出树林,人类就用各种方式进行计算,如用绳子打结、在墙壁上作记号——这些都是二进制的雏形,直到中国古老的八卦的产生才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二进制概念。

现在,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人们最熟悉最常用的数制系统是十进制数制(据说,这与人有十个手指有关),如:一元是十角、一角是十分;一斤是十两,一两是十钱;数字的书写也是十进制:逢寸进一,借一当十等。

你是否注意到,在我们的生活中,除十进计数之外还有其他的进制,如60进制:一小时是60分钟,一分钟是60秒;16进制:16两是一斤,还有十二进制、二十四进制等。

不同的数制的数的区别是什么呢?根据不同数制的组成,人们发现它们的根本区别是不同数制需要用不同数量的数码来表示,如:

十进制数需要十个数码表示,即:0、1、2、3、4、5、6、7、8、9。

八进制数需要八个数码表示,即:0、1、2、3、4、5、6、7。

60进制数需要60个数码表示,即:0、1、2、3…58、59。

二进制数呢?只需要两个数码表示,即:0、1。

由上面的数制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进制数越大,所需要的编码信息越多、越复杂,反之,需要的编码信息就少,就简单,而最简单的数制是二进制数,只需二个数码:“0”和“1”。

众所周知,用十进制数做一个算盘(实际上也是一台计算机,英文叫Chinese Computer),它的结构是多么的复杂。

如果用二进制数做一个算盘,那就简单多了。

实际上,制造电子计算机和制造木制算盘没有什么原则差别,其所使用的数制越简单,其结构就越简单,实现起来就越容易。

因特网的诞生

电于计算机诞生于充满火药味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1946年,世界上出现了第一台计算机,它还没来得及给平民百姓带来福音,不久便被应用于军事领域。

美国对计算机的感受最深,曾饱尝过信息滞后的苦头。1941年华盛顿时间12月7日下午1时20分,日军成功地偷袭珍珠港,给美国海军以致命的打击,美军损失惨重。事实上,当日早晨华盛顿的美国海军通信谍报处就截获了日本的情报,但给参谋总长、白宫总统打电话,都未能及时联系上。全军紧急戒备的指令从美国西部拍发,经无线电公司几经周折才转到夏威夷方面指挥官手中,这时偷袭珍珠港已发生7.5h,贻误了战机。五年后,当世界上有了第一台计算机时,美国就发现了它的军用价值。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进入了冷战时期。20世纪60年代末,为了防备可能受到的袭击,美国国防部委托科学家开展一项研究,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在受到核打击后,仍能有效地实施军事控制和指挥的技术与网络结构。为提高抵御战火破坏的能力,美国国防部项目研究局着手建立一个实验性网络,它把原先高度集中的军事机密分别存放或复制在不同的计算机中心,然后将它们连成网络。这样,即使某个计算机中心或某条线路遭到破坏,整个网络仍能保持正常的通信工作。这种网络是分散的和无中心的,网络上的每一个节点都可以成为指挥控制中心,都具有产生、接收和传送信息的能力。网上的信息在一个节点被分解为“包”并进行编号,传送到另一个节点后,再进行组装,还原为原来的信息。这样,信息被分解为包以后,每一个信息包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路径进行传输,即使某些节点或通信线路被摧毁,信息包仍可以通过其他路径传输,信息仍然可以传送到目的地,从而避免整个网络瘫痪,这就是打不烂的网络。根据这个设计思想,美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建立了阿帕网,当时它仅连接了四台计算机,供科学家和工程师们进行计算机联网的实验,这个最简单的计算机网络就是因特网的前身。后来,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资助并租用了电信公司的通信线路,将全美五个超级计算机中心连接起来,建立了NSFNET。经进一步升级和提速后,NSFNET对公众进行开放,成为因特网最重要的主干网。

一、ALTO与Ethernet

1971年,泰勒担任施乐帕洛阿托研究中心(PARC)主任。他和同事——软件专家巴特勒·兰普森计划设计出实用的个人电脑,并且每个都具有全部分时系统的能力。新的计算机叫做ALTO。从一开始,它的目标就是成为强大的个人计算机系列中的一员,并在一个使用相同的数据包联网方案的网络中连接在一起,这种方案已经为ARPANET设计好了。6个月后,第一台ALTO竣工了,它使用一个鼠标作为输入设备,并且具有所谓的“位图显示”。这台机器第一次使用了图标(Icon)的概念,即窗口的缩微图像,它将允许它在另一个窗口工作,而如果需要的话,又可以立即进入缩小了的窗口。输入方法是ALTO操作系统的另一个主要创新。用户可以同时使用鼠标和键盘,控制光标使它移动到屏幕上的任何地方。鼠标按钮的各种组合执行不同的任务,但是这些组合与各种应用程序是一致的。菜单按钮一般显示在屏幕上,用户可以单击它们来启动命令。滚动条被安排在顶部或者窗口的边上,既允许在文件文档中顺序移动(或沿着图像移动),也能够跳到另一个区域。以前的计算机从未实现这样复杂的操作。

随着位图复合屏幕的问世,它能够创建一种名为“所见即所得”(What you see is what you get)的功能,缩写为WYSIWYG。这意味着文档在屏幕上显示的与打印出的结果完全一样,再也看不到任何神秘的格式代码。而且它可以立即试验不同的视图获得图像,并同时在屏幕上显示两个不同的部分。ALTO代表了20世纪70年代初极为进步的计算机系统,正是这种面向图形的机器给史蒂夫·乔布斯和比尔·盖茨都带来了灵感。

为了让一切能够打印,兰普森提出了第一个文本编辑器,它显示的字与最终的打印结果完全一样。这个编辑器的名字叫Bravo,是与查尔斯·西蒙尼共同设计的。这个产品后来成了微软字处理软件Word的基础。虽然作为个人“台式”系统失败了,ALTO依然是一项业内领先的成就。到1975年,它成了单个计算机的完整的计算系统,所有计算机都与文件服务器(存放文件的场所)通过网络连接,并都能够生成激光印字机质量的输出。PARC的计算机专家们在最新技术上领先了多年,他们已经为下一个十年的计算方向预先做了大量工作。

计算机上产生并首次实现网络系统.这一网络方案是建造ALTO计算机的目的。这一系统被称为以太网(Ethernet)。

二、从ARPANET到Internet

1974年,斯坦福和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一帮ARPANET的主要承包商开始研究对网络进行新的设计。他们创建的传输控制协议(TCP)是重新设计的关键。这一协议能够在任何操作系统上运行,所以允许完全不同的计算机加入网络,它的三位主要作者是史蒂夫·克罗克、鲍勃·卡恩和温顿·赛夫。该协议经过了无数次重写,到20世纪80年代初,ARPANET终于正式转换到TCP上,也终于演变成连通全世界的Internet,这就是因特网的诞生之日。保密的ARPANET系统逐渐让位给一个蔓延开的主要为学术性的网络,它是由互相连接的站点组成的,任何人只要有一个路由器就可以加入。它的名字也变成了“因特网”(Internet)。从使用者的角度看,因特网是一个庞大的计算机网络,它将很多独立的计算机通过通信线路连接在一起;从技术上看,因特网是一个“网络的网络”,它将很多小的计算机网络互相联接。Internet中的“Inter”英文意思为“互联”(不是International,国际),所以,Internet被称为互联网,也称为网际网,或因特网。它是指一套标准、规范和系统,可以使全世界范围内的计算机互相影响、共享软件和数据。它采用了一种先进的计算机通信协议——TCP/IP协议。“包交换”的信息传输体制和将各种各样协议的网络进行“互联”的机制,是这个协议两个最基本的特征。TCP/IP几乎成为了因特网的代名词。因此,当1983年TCP/IP协议成为ARPPANET的通信协议标准时,因特网便诞生了。

因特网的魅力

因特网的发展,为我们带来了极大的方便。昔日有“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而在今天,因特网正影响和改变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仅能知天下事,更是“闭门家中坐,馅饼送上来”。在Internet上,蕴藏着丰富的信息资源。随着网络的不断完善,人们需求的增加,网络资源将会更丰富、更充实。这正是各界人士重视网络发展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