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做到独辟蹊径,就要善于发现市场中的空白,善于捕捉机遇,将小机会变成大机会,将大机会变成更大的机会,进而建立自己的霸业。卢氏兄弟和他们的万和集团,正是这方面的佼佼者。
20年前,卢氏三兄弟还分别是电工和学徒工;而20年后,他们却是中国热水器市场上的佼佼者,拥有着数亿资产,他们的一举一动,令人瞩目……那么,当初他们是怎样捕捉与把握市场机遇的?让我们回溯到20年前,看一看他们的创业故事吧。
那时候,卢氏兄弟开了个电器维修档,专门替镇上的父老乡亲们修理电风扇、电视机。这样的生意仅仅可维持温饱而已。很快地,卢氏兄弟不满只于此,急于寻找更多能赚钱的机会。
经过一番观察分析之后,他们发现加工模具比较赚钱。于是,他们凑齐了20000元,购买了一台线切割机,开始加工模具。为了尽量地多赚钱,卢氏兄弟们日夜轮班,一天24小时不停机。这样干了好一阵之后,终于有了一点小积蓄。但是,卢氏兄弟很快又不满足这样的赚钱机会了。
1987年,老大卢楚其辞去了镇办厂的工作,筹集到了10万元资金,与两个弟弟卢楚隆、卢楚鹏一起,筹办了城西电器厂,替当地的一家大型打火机厂研制生产关键部件:脉冲打火器的高压变压器。经过一番拼搏之后,卢氏兄弟终于熬出了头,城西电器厂每月已有了几十万元的毛利。
但是,卢氏兄弟不甘心只替他人做配角。他们的不安分和不甘为人后的意识越来越强烈了。这时候,他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要想有大发展,必须寻找更大的市场机会。1992年,他们便成立了桂洲热水器厂。
大凡有志于独辟蹊径的人,都会经历一种高处不胜寒的境遇。当卢氏兄弟选择热水器这个行业时,许多人都认为他们必将会血本无归,以失败告终。
人们的想法并非没有根据。在顺德,当时已有神州和万家乐两家著名的大型热水器厂,它们已经占据了全国热水器市场的大部分份额。这个时候入主热水器行业,岂不是步他人的后尘吗?
但是,卢氏兄弟却不这样认为。在他们看来,虽然热水器行业已有两只猛虎拦路,但是,如果能在技术上独辟蹊径,必可出奇制胜。于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卢氏兄弟制定了自己的策略:取其强,攻其虚。在对手最薄弱的环节猛下火力,攻其一点,从中杀出一条血路来。
如何才能在技术上独辟蹊径呢?卢氏兄弟决定走出去,向他人学习先进的经验。
不久,卢楚其利用去日本出差的机会,从日本多田公司搬回了一台新一代的点火装置的热水器。卢氏兄弟日夜进行攻关,对它进行一番研究、改进,终于研制出脉冲式点火装置的热水器,并成功地申请并获取了国家专利。
1992年8月,卢氏兄弟终于研制出了中国第一台超薄型水控式燃气热水器,这就是我们现在通常使用的水阀一开热水即来,而不需留火种的热水器。这种技术上别具一格的热水器产品一经推出便引起了轰动,被列入了国家星火计划项目,并且由此翻开了中国热水器史上新的一页。就连一向傲慢的日本人,都对卢氏兄弟佩服有加,竖起拇指对其称赞道:“比我们日本人还厉害!”
卢氏兄弟这回果然是十分厉害:第一年,万和试产5个月,创下产值2000万元!1993年,创下产值15亿元!到此为止,卢氏兄弟以独辟蹊径的生产技术在热水器市场上异军突起,一举跨入了中国热水器五强。但是,卢氏兄弟并没有就此而满足。
卢楚其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独创的热水器技术有着十分广阔的市场前景,而热水器市场又有着无限的发展空间。因而,他决心大干一场,不断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
1994年,万和再度开发出国内首创的超薄型10升微电脑强排式全自动燃气热水器,并再次列入到国家星火计划项目,当年创产值数亿元,产销量居全国第二位。万和的出现与崛起,让热水器四大家族四分天下的垄断美梦彻底破灭,取而代之的则是万家乐、神州、万和三足鼎立的局面。
万和企业不仅生产技术是独树一帜的,并且,它的发展战略也与众不同,很有自己的特色。因此,经过数年的积累之后,卢氏兄弟的万和集团已具有了自己的特色,形成了强劲有力的市场竞争力。到目前,热水器市场上,万和的发展势头强劲,正以骄人的业绩持续地发展着。
逆向思维也是我们不可忽视的一种方法。
落入水中之物,往往会顺流而下,但也并非全都如此。如果一味被想当然的观念所束缚,就难免会做出一些劳而无获之事。假如我们能突破常规去解决问题,也许你会有新的收获。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永远都不会过时。《船工河底捞石兽》的故事,就说明了这个道理。
故事发生在宋朝沧州。有一年沧州天降暴雨,冲塌了南边一座濒河的古通庙,庙前的两只石兽也被冲进了河底。多年后,庙里的和尚们四处云游,化缘筹款,准备重造庙宇。
几经筹建,庙终于落成了,可一时请不到高明的石匠打制庙门的那两个石兽。和尚们便请人下河打捞那两只落水的石兽。船工们打捞了几天,一无所获。有人猜测说:“这两只石兽一定给河水冲到下游去了。”
于是,几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又去下游打捞了十几里,但是,依然一无所获。渐渐地,大家都灰了心。但又觉得奇怪:这么沉重的石兽,明明掉进河底了,怎么会捞不着呢?难道飞出水面了不成?正当人们一筹莫展的时候,当地一位德高望重的学者,来指点迷津了:“你们真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这么重大的石兽,怎么会冲到下游去呢?石头坚硬沉重,而河底的沙土松浮不实,石兽沉陷河沙里,一定越陷越深,埋在河底深层了!”
众人听罢,豁然开朗。于是,又划船到庙旧址附近的河里去捞。有人还在长竹竿上绑住铁器,伸到河底去寻探。大家昼夜奋战,忙碌半月,依然是徒劳无功!
这时,有个过路的老船工,听完事情的前前后后,笑着说道:“你们总是按常理去想事,怎么不全面考虑一下河底沙土的运动规律呢?河底的石兽既不会顺流而下,也不会沉在原处不动。现在,这两只石兽正在河上游的某处睡大觉哩!听我讲完道理,你们就明白了。因为石头坚实沉重,河沙松浮不实,石兽沉到河底,激流冲不动它。可激流的不断冲击,石兽下面的泥沙渐渐地被掏空了。激流越冲空穴越大,有一天,大到石兽失去重心时,就会跟翻筋斗似地倒在空穴里。在时间的长河里,石兽如此循环地运动着,便会慢慢地爬到上游去了。不信,你们去上游找找看?”众人按照老船工的指点,划船到几里外的上游去打捞,果真找到了那两只大石兽!这就启示我们要善于运用逆向思维,看问题不能一成不变。用发展的眼光来看问题,这样才会有进步。
成功的机会对任何人都是均等的,关键在于你是否善于从中发现机会。一个大机会往往可能从一顿饭、一句话等小事中产生,只有善于发现机会的人才可以看出来。如何在最适当的时机把握住机会,对将来能否成功十分关键。抓住了机会后要用大胆、果敢和智慧来开辟你的一番天地。
不断增强自己的力量
潜能绝对不单单是一个人从对自己的内心深思熟虑得来的,它一定和一个人的阅历、知识、胆识等方方面面的因素有关,而和一个人的眼界也有着不可或缺的关系。
西汉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年),中大夫贲赫上告淮南王黥布造反。高祖派人查验有据,召集诸侯问道:“黥布反了,如何办?”众诸侯都回答说:“发兵将他小子灭了,还能怎么办!”
汝阴侯胜公私底下问其士客薛公说:“皇上赐爵让他尊贵,分地封他为王,面南而称万乘之主,他为什么谋反呢?”薛公说:“施必须反!皇上前年杀彭越,去年诛韩信,黥布和此二人同功一体,自认为祸将及身,所以谋反。”胜公对高祖说:“我的士客故楚国令尹薛公,他足智多谋,可以问他。”高祖于是召见薛公,求问对策。
薛公为高祖分析形势,他说:“黥布谋反并不奇怪。黥布有三计,若用上计,山东之地就不是汉朝的了,用中计,难分胜负,用下计,陛下可以安枕无忧。”高祖问:“上计怎么讲?”薛公说:“东取吴,西取楚,北取齐鲁,传檄燕、赵,然后固守,山东之地即非汉所有。”又问:“中计怎么讲?”薛公说:“东取吴,西取楚,并韩取魏,据敖仓之粟,塞成皋之险,则胜负难测。”又问:“下计呢?”回答说:“东取荆,西取下蔡,以越为后方,自己守长沙,则汉朝无事。”高祖说:“那黥布会用哪一计?”薛公说:“黥布以前是骊山的役徒,如今为万乘之君,他只会明哲保身,不会为天下百姓考虑,所以会用下计。”高祖说:“好!”于是封薛公千户,亲自领兵功打黥布。
结果亦然,黥布用薛公说的下计,东击荆,荆王刘贾死于富陵(今江苏洪泽县西北),劫其兵,渡淮水击楚,将楚军打败,然后西进。同高祖兵在蕲(今河南淮阳县)相遇,汉兵击破黥布军,黥布渡淮水而逃,最后和一百来人逃至江南被人杀死。
薛公虽然是把黥布看扁了,算计得确切。黥布的确鼠目寸光,手下又没有出色的谋士,无法成就什么功业。
人们常说,思路决定出路,眼界决定境界,这种说法不无道理。想让自己的事业更上一层楼,就要站在更高的地方。正所谓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多看、多听、多接触新事物。死脑筋的人不适应社会,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绝不是危言耸听。
1993年的时候,新希望集团的刘永好同大邱庄的禹作敏曾有过多次接触。一次禹作敏问:“永好啊,我不懂,你如何管理在国外的那些工厂?我在外地办工厂都亏损……”刘永好说:“我没调查,我需要看一看。”
回来之后,刘永好的感觉就是:禹作敏在大邱庄时间待得长了,所以他在中央电视台讲大邱庄是世界上最漂亮的地方,他说大邱庄的小伙子要娶美国的媳妇,他讲大邱庄的农业已经超过了美国……他失败的根源是——眼界太小,成为坐井观天的青蛙。
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不管你现在是不值一文,还是富可敌国,你都要看到世界上比你强的还有很多。只有开阔的视野,进取的精神,才能不断增强自己的力量,获得创新的能力,最终成就事业,立于不败之地。
只有你自己才能救自己
有没有想过,你最先注意的是自己,还是别人?拿到一张集体照片时,你的目光最先落到谁的身上?
“当然是自己。”你一定会毫不犹豫地说。
可是,不认识自己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很多人往往这样自责:“我怎么会说出这种话?怎么表现这么差?简直不可思议!”
尤其在碰到意外打击而不能自拔时,人们更容易失去自我。
如果你觉得自己不够聪明、能干和美丽,很多时候都是因为你把自己的弱点和别人的优点相比较的缘故,也或许是把现实中的自己和理想中的模式相比较的结果。换句话说,你可能渺小而平庸,也可能美好而杰出,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的自我意识,取决于你是否能对自己摆正好心态。
人贵有自知之明。这句话是用来提醒那些狂妄自大、过于自负的人,但实际上,自卑、怯懦的人,更需要以此来警示自己。只看到自己的不足的人与只看到自己的优点的人,都只不过是一枚硬币的两面罢了。
衡量心理健康的一条标准是不仅要能如实了解自己,并且还要对自己愉快地接纳。接纳自己,不是说要宽容自己的缺点和错误,而是说自己尽管有这样那样的不足,但仍然喜欢自己、不憎恨自己,并设法让自己发展得更好。
毋庸置疑,每个人的能力是有差异的,它既源于遗传,也源于后天学习。因此,每个人都应知道自己的能力所在,根据自己的能力设计人生道路。仅有自我认同,并不能帮你到达成功的彼岸。你的能力决定了你只能成为你能够成为的人,如果背离了能力,你将难以实现愿望,这就如同一个没有绘画天赋的人非要成为天才的画家一样。认识自己的所短与所长,是指引你趋近目标的关键。
世界上最可怕的并非敌人,而是你自己,是自己那颗脆弱的心。而在你的生活中,有一个人最需要你的支持、鼓励和理解,也是你最可信赖的,但这个人是谁呢?当然还是你自己。
也许你现在是“丑小鸭”,也许你口才真的很差,也许你缺乏幽默感,可是那又怎样呢?你就是你,只要认清自己,找到自己的突破口,经过努力,潜能就会挖掘出来。
认识自己就是认识到自己的价值。接受自己,自己瞧得起自己,是指一个人相信自己存在的价值,认同自己的能力,并在行为上表现出一种与环境和他人积极互动的心理定势。通俗地说,就是能够愉悦地接纳自己,包括自己的某些缺陷,并不断地进行自我激励,让自己在人生的道上走得更稳健、更顺畅。
一个农夫有两个木桶,一个完好无损,一个有一条裂缝。农夫每次挑水,完好的木桶总能把满满一桶水从远远的小溪运到主人家,而有裂缝的木桶每次却只剩下半桶水。这只有裂缝的木桶深感自卑和内疚,一方面为自己的残缺而自卑,一方面又为主人的不嫌弃而内疚。
一天,它在小溪边对农夫说:“我为自己每次只能运送半桶水而感到惭愧。”这时,农夫惊讶地说:“难道你没有看见每天所走的道路旁那些盛开的鲜花吗?这些花只长在你那一边,而没有长在另一个木桶那边。如今,这些鲜花已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美丽的风景!”
自己瞧不起自己,是对自己的不恰当认识,是一种自卑的消极心理。每当遇到困难、挫折时,就会感到焦虑、泄气、失望、颓丧,这就是自卑的心理。一个自卑的人很难有自信,他们不相信自己的判断,没有主见,对成功也没有期盼,因此做任何事情都不会付出全部精力,没有排除艰难险阻的决心和毅力,挖掘潜能更是无从谈起。那么,怎样才能从自卑的束缚下解脱出来呢?
常言道:“人贵有自知之明。”也就是说,对待自我要有一个全面的正确认识。笼统地说,就是分析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以便在待人接物时能扬长避短,使自我的优势得到更好的发挥,这样慢慢就会形成一个良好的心态,继而充满自信,超越自卑。
单单认识自己还不够,还需要提高自己的自信。都说真金不怕火炼,当一个人有了自信之后,他就已经有一只脚踏在成功的路上了。要相信自己的能力,学会在各种活动中自我提示:我并非弱者,我并不比别人差,别人能做到的我经过努力也能做到。生活对于任何人都并非易事,但必须学会坚持,坚信自己对一件事情具有天赋的才能,这样就易于成功,而成功带给我们的则是更多的自信。
积极交往也有助于提高自信。有句话很在理:在人群之外,你只能表现你的孤僻;在人群之中,你才能证明你的独立。真诚地与身边的人交往,有意识地在与周围人的交往中学习别人的长处,发挥自己的优点,这样便能在群体活动中培养自己的能力,避免因孤陋寡闻而产生自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