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种各样的商战中,谁在时间上赢得主动,谁就能领先一步,在行动中就掌握了取胜的主动权。这样,你就会牢牢地占据市场,你也会以此作为动力,不断发展。比尔·盖茨在“卓越”软件的开发上所表现出来的眼光与胆识,就是一个最好的说明。
下手要快,还要准
下手光是快不行,还得准,也就是说行动中要有准确的目标,并且每一次出手都能命中目标:既不浪费时间也不浪费资源。
敢做敢为的人常说:“我总有机会!”失败者的借口是:“我没有机会!”失败者常常说,他们之所以失败是因为没有机会,是因为没有成功者垂青,好的机遇让别人抢走,等不到他去竞争。
可是有眼力的人决不会找这样的借口,他们不等待机会,也不向亲友们请求,而是靠自己的努力去创造机会。机遇只垂青那些有准备的人。
秦王嬴政也是一个厉害的角色。他不动声色,积蓄着力量,伺机动手,打算将榴氏集团一网打尽。明确了目标,行事就有了明确的方针、清晰的路线,也就等于把命运攥到自己的手里了。秦王嬴政二十二岁时,他从国都咸阳跑到祖庙所在地旧都雍,举行了加冠礼,就留在雍的蕲年宫。却不知此时恶毒的榴氏却先发制人,他盗用了秦王的玉玺与太后的玉玺征发军队,发兵攻打蕲年宫,想一举杀死秦王。
秦王嬴政早有防备,身边的卫队拼死奋战,来犯的秦军有一部分散去,另一部分反攻。年轻的秦王命昌平君、昌文君二人发兵攻击榴氏的队伍,两军在咸阳交战。秦王嬴政军队斗志旺盛,“斩首数百,皆拜爵,及宦者都在战中,也爵一级。”榴氏所征调的军队丝毫没有战斗的能力,一交锋就溃散了,这也是邪不压正的必然结果。在名不正、言不顺的情况下搞破坏,总是不得人心的。
年轻的秦王在清除吕氏、缪氏集团的斗争中,并没有顺其自然,而是主动出击,抓住要害,避祸求福,这是一种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这种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让他一生都能把握机遇,创造出无与伦比的业绩。从秦王嬴政成功事例,我们不难感悟到这样一种道理:必须主动去追求成功,抓住要害,才能成功。
秦王嬴政未亲政之时,赵氏太后欲合谋杀害秦王嬴政,而立他们的私生子为王,秦王面临生死抉择:若任其为之,不做任何准备。就很可能会为赵氏毒手所害;如下手太早,自己羽毛未丰,实力待充,容易为对手所击败。为此他决定暗中提防,早做准备,待机而动。终于取得了成功。
亚历山大在一次战胜后,有人问他,是否等待机会来临,再去进攻另一个城市,亚历山大听了这话,竟大发雷霆,他说:“机会?机会是自己创造的。”创造机会,便是亚历山大之所以成功的原因。因此,只有去创造机会的人,才能成就功业。
一些总是在等待机会的人是不会有机会的。一切努力和渴望,都可能因等待机会而付诸东流,而那机会最终也不可得。
有人认为,机会是成功的钥匙,一旦有了机会,便能稳操胜券,走向成功,但事实并不这样。任何事,就是有了机会,也需要有明确而合理的目标,进行不懈的奋斗,这样才有成功的希望。
智勇双全,刚柔相济
人成功的原因有很多,胆量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个。没有智慧就没有胆量,没有胆量就没有勇气,没有勇气就不能开拓进取,也就无法向着成功迈进一步。
在朱元璋的创业史上,触目惊心的鄱阳湖大战是最让人无法忘怀的。而陈友谅是在朱元璋与各路群雄的角斗中不得不提的一个人。陈友谅是沔阳玉沙县(今湖北沔阳西南沔城)人,出身渔家,原姓谢,因祖父入赘陈家,改姓陈。友谅武艺高强,力大如牛,后自称平章。他年幼时曾读过几年书,懂得一些文史,在衙门中做过一段帖书,后来聚众起义,迫于官兵的追剿,投奔了徐寿辉,因功升为领兵元帅。徐寿辉本是一名布贩,又名真逸,亦称真一。人缘好,结交了不少的江湖朋友。他身材高大魁伟,相貌出众,后来加入了彭莹玉统帅的弥勒教,被推为首领。彭说徐乃是弥勒佛下世,应为人主。
自从渡江占领太平后,朱元璋的地盘跟陈友谅的地盘相接壤,这就使他们的矛盾日益加深。于是朱元璋在分析陈友谅之后,发现他多疑、猜忌,虽然他也惧怕自己,但他更惧怕赵普胜,而且赵的实力名望都不亚于陈友谅,对此,善于运用计谋的朱元璋便使用了离间计,成功地使陈友谅灭了赵普胜。
1360年,陈友谅率军欲取池州,朱元璋设计斩杀敌首万余,生擒三千,使得陈友谅难以前行。之后,陈友谅与徐一起进攻太平,又攻占了采石。在采石,他杀死徐寿辉自称皇帝,国号大汉,改年号大义。陈友谅弑君称帝后,派人约张士诚一起进军应天。当时的各路群雄,陈友谅实力最强,朱元璋的水师仅是他的十分之一,他拥有混江龙、塞断江、撞倒山和江海鳌等一百多艘大舰,战舸数百条。
应天的文武官员听说陈友谅要来:攻取应天,个个都惊恐不已,乱作一团,有的主张投降,有的主张上钟山据守,也有的则主张放弃应天,保存实力,再作计较,还有的主张主动出击太平,牵制陈友谅的兵力。朱元璋没有理睬诸将的议论,而是将建议他先攻陈友谅的刘基请进密室,请他指教退敌之策。对此,刘基仍建议,集中兵力先击陈友谅。两人仔细研究了东西线形势,决定实行战略转移,集中兵力出击东北和西线,并一起制订了一个诱敌深入、设伏歼敌的作战方案,一场保卫应天的战役打响了。
胆量不仅是一种进取精神,也包括对敌手的大胆预测和果断决策。
朱元璋就像一个心理大师,早已料到陈友谅骄傲轻敌又求胜心切,便设计诱其进攻应天,自己在路上埋伏出击。陈友谅果然急于求胜,亲自率师东下,直奔应天。赶到江东桥时,发现木桥变成了石桥,方知中计,但已来不及撤退。此时,朱元璋在卢龙山顶居高临下指挥战斗,下令擂响战鼓,举起黄旗,于是,伏兵四起,杀声阵阵。常遇春、冯胜率伏兵冲向龙湾,徐达也领兵从南门杀到,会同张德胜、朱虎的舟师,一同围住了陈友谅的兵马,将其歼灭。
看见从四周杀出的众多士兵,汉军将土心里一阵恐慌,争相登舟,想着赶紧离开。不想,正值退潮时期,战舰全部搁浅,死了不计其数的汉军,两万人被俘,陈友谅乘小船才侥幸逃脱。朱元璋此战大获全胜,并缴获上百艘巨舰,数百艘虞舸,陈友谅主力尽失。
应天保卫战中,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朱元璋是个善于把握机会的人,积极争取主动权,他精心设计并导演了这次战斗,充分显示了他驾驭战争的能力。这次战斗进行的每一步都在朱元璋的预料之中,初步显示了他的军事天赋。朱元璋抓住陈友谅骄傲轻敌的弱点,诱敌上钩;又借助应天极其复杂的地理形势有利条件,将陈友谅巨舰引入狭窄的河道;又巧妙准确地掌握江水涨潮退潮的时机,使之搁浅,逼敌军弃舟登岸。避开敌军善水战之长,充分发挥自己善陆战的优势,以少胜多,以弱胜强,使应天转危为安。
胆量还在于能抓住机遇。面对机遇,只有及时伸手,才能将机遇化静为动,使局势对自己更为有利。
朱元璋的确是一个会抓机遇的人,在与陈友谅逐鹿的过程中,常用计谋频频胜利,扩大了战果。到洪都归降后,双方的军事力量仅仅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朱元璋由弱变强,已经具备了和陈友谅一决雌雄的实力。
1362年2月,朱元璋返回应天,召集诸位将领研究下一步的战略。比较分析了东西两个敌对势力的情况之后,朱元璋指出:“友谅剽而轻,其志骄,士诚狡而懦,其器小,志骄则好生事,器小则无远图。若攻士诚,友谅必空国而来,使我疲于应敌,事有难为;先取友谅,士诚必不能逾姑苏一步,以为之援。”
这段话是朱元璋经过缜密思考后的决策。朱元璋强调:经过这几次的战争后,今后的战略仍是先攻陈友谅,后灭张士诚。
应天保卫战的胜利,使陈友谅陷入众叛亲离的困境。朱元璋也因战绩突出被小明王封为吴国公。陈友谅自然也不甘心失败,多次振兵进行反击,并于1361年七月夺回了安庆。朱元璋从降将口中了解到陈友谅政权内部矛盾重重的情况后,决定亲自带兵出征。他率领舟师溯江而上,在龙骧巨舰上树起一面大旗,上书“吊民伐罪,纳顺招降”八个大字。沿江守军或望风而逃,或卷旗而降,只有安庆坚守不下。
刘基认为陈友谅以重兵把守安庆,江州必然空虚,建议朱元璋暂时放下安庆,直捣江州。于是朱元璋挥师西进,陈友谅来不及重新布防,仓惶应战,战败逃往武昌。朱元璋分兵进攻附近之地,到次年正月,江西各州县和湖北东南角都归入朱元璋的版图。二月,朱元璋回到应天,准备调整兵力,全面进攻陈友谅。
朱元璋与陈友谅的较量,就像一上一下拉锯战一样。陈友谅之败,也在于缺乏足够的勇气。
1363年四月,陈友谅率领号称六十万的水陆大军倾巢而出。如果他趁应天空虚,长驱直入,朱元璋很可能来不及调兵布防,因此而遭受致命打击。可是,由于上次在应天吃了大亏,陈友谅心怀顾忌,不敢直奔应天,却决定先拿下洪都,因为洪都是军事重地。他率大军将洪都层层包围,发起猛烈进攻。驻守于此的朱元璋的侄子朱文正分派诸将防守各门,拼命顽抗,陈友谅攻了一个多月,也未将城池攻破。
面对陈友谅的大肆兴兵,朱元璋匆忙在应天集结兵力。七月初,朱元璋亲率舟师二十万,溯江西上。途中分派兵力,切断陈友谅归路。此时,转攻洪都已达八十五天的陈友谅,他听说朱元璋率援兵赶来,怕腹背受敌,便解除了对洪都的包围,迎击朱元璋于鄱阳湖。就这样,一场惊心动魄的大战在鄱阳湖拉开了帷幕。
朱元璋率军进入鄱阳湖后,告诫众将士,在双方交战中,要做到两军相斗,勇者胜,并鼓励大家说:“诸将士要奋勇杀敌,只能前进,不许后退,消灭陈友谅就在今日。”
七月二十日,两军水师首战在康郎山(今江西鄱阳湖内廉山)展开战斗,比较两军力量,陈友谅兵多、舰大,地处上游,而朱元璋则人少,舰小,且在下游,明显处于劣势,但是朱元璋懂得团结将士,士气旺盛,战斗力相应得到提高。于是,他把自己的战舰分成十一队,每队武器配备齐全,而且每舰又分几层次,遇到敌军大战舰时,先发火器,再射弓箭,等到靠近之后,再短兵相斗。
次日,战斗进行得非常激烈,双方短兵相接,徐达身先士卒,率部击败敌前军,军威大振,士气倍增,湖面上喊杀声震天动地,箭如雨点,炮声如雷,刀光剑影,江水似波涛,百里之内,杀得连湖水都红了。
战斗一直在激烈地进行着,朱元璋虽然打赢了这一仗,但打得特别艰苦。陈友谅损失将士六万多人,朱元璋也战死将士七千多人,还损失了程国盛、宋贵、陈兆先、韩成等一批骁将。
战斗进入第三天时,朱元璋仍亲自挂帅,双方打得天昏地暗,朱元璋的几名英勇部将壮烈牺牲,大军被迫后退。郭兴建议加大火攻,于是,他即刻下令常遇春征调七条渔船装满芦苇、火药等易燃物,乘着黄昏起风的时候,点着这些渔船,冲进陈军大寨。熊熊大火将陈友谅的几百艘战舰烧毁,顿时烈火熏天,湖水尽赤,死者大半。朱元璋将士乘势猛攻,斩敌两千,陈友谅的弟弟陈友仁阵亡,他骁勇善战、有智有谋,失去他,陈友谅如同失去了一条臂膀,心情非常沮丧。
为了摆脱不良战局,陈友谅利用自己人多势众、战舰大的优势,频频进攻,使朱元璋得不到喘息之机。仗越来越难打,战斗进入白热化阶段,这时,朱元璋采用朱升的建议,令常遇春、廖永忠统舟师截住鄱阳湖口,以断绝敌人的进出之路,而他移师左蠡(今江西都昌西北),然后移师湖口。
在与陈友谅激战的日日夜夜中,朱元璋亲自指挥战斗,身边的卫士几乎全部牺牲,他仍不离其位,激励着将士奋勇向前,始终与将士们战斗在最前线,使部队始终保持着激昂旺盛的斗志。战争后期,汉军俘虏全部被他下令释放回来。他的做法深得军心、民心、人心,与陈友谅形成鲜明对比,这也是他能够打胜这次战役的一个重要因素。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机会一旦错过,就无法再拥有,这都是血的教训。陈友谅虽然兵强马壮,由于没有协调好内部矛盾,丧失了军心、民心,也就是丧失了作战的最好机遇。朱元璋审时度势,于战斗进行三日后挥师发动猛攻。陈友谅不甘失败,做最后的顽抗,他命令水军摆成巨舰连锁布阵。朱元璋的船小,无法再攻入大阵,伤亡惨重。情急之中,部将郭兴提议用火攻,又一场犹如火烧赤壁的战争开始了。
朱元璋命令下属以火船攻入陈友谅的大军。陈友谅本以为自己的水阵天衣无缝,尚在得意,没有想到朱无璋会采用火攻。朱元璋派出的小船点燃了陈友谅的许多船只,只见火借风势,风势助火,一下子火焰冲天,湖水尽赤,死者大半,陈友谅大惊失色,属下争相突围,军心大乱。陈友谅的两个弟弟被烧死。陈友谅悲伤不已。
接下来的两日,朱陈双方又进行了多次激战,互有胜负,但朱元璋已完全掌握了战局的主动性,损失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陈友谅方面则因事出突然,指挥失灵,军士争相逃命,故此损失较大。
陈友谅见势不妙,便想退守鞋山(今大孤山),但山口早已被朱元璋派人封锁了,陈友谅冲不出去,只得敛舟固守。由于当地水浅,不利战斗,朱元璋接受部将意见,将舟师移到左蠡(今江西都昌西北),以控扼江水上游,陈友谅也移师渚矶(今江西星子南)。由于接连失利,内部矛盾激化,陈友谅部将多有率部投降者。
朱元璋还致信陈友谅,大肆讽刺挖苦,想激他出来决战。陈友谅怒不可遏,杀掉了全部的俘虏。朱元璋闻讯,则下令将俘虏全部释放,伤者给药物治疗,并下令今后所获俘虏一律不杀。此举深得人心。
自古以来,每次发动战争是否获胜都在于为将帅者会不会用部下的计谋,做到同仇敌忾,占尽天时地利人和,又知己知彼。只有这样才能战无不胜,即使不战也能屈人之兵。在双方对恃的局面下,如何对待与自己浴血奋战的兵士,如何投降的俘虏,往往对战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如果能善待兵将,往往会使兵将们意志激昂,即使是在逆境中,也能坚持战斗。如果善待兵俘,往往会软化敌军的斗志,令其军心涣散,这样也在很大程度上使局势变得对自己更为有利。
当时,陈友谅被困在鄱阳湖,进退两难,他已粮草快尽,到了走投无路的地步,躲在鄱阳湖里始终不敢出来,朱元璋派兵把住水口,在长江两岸树立木栅,严阵以待。陈友谅的粮食渐渐告匮,派船出外抢粮,却冲不出去,连船都被烧毁了。
陈友谅无计可施,不甘在湖中饿死,于八月二十六日冒死突围。行至湖口,朱元璋下令用火筏猛攻,陈友谅急忙率兵奔逃,到达泾江口时,又遭朱元璋伏兵袭击。朱元璋不顾危险,亲自在前线指挥战斗,鼓舞士气。从船窗中向外张望的陈友谅,被郭英发现,一箭射中。一代枭雄,就这样丧命。陈友谅一死,将士们再无心思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