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源于对智慧的追求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追求,都有自己的人生梦想,但人生的追求与梦想并非空穴来风,并不是凭空想象,它来自于学习的积累。因为只有如此,你人生的追求和梦想才有一个坚实的基础,才不会“缘木求鱼”。
大家都知道有软件“皇帝”之称的比尔·盖茨,有人说他的成功在于抓住了机遇,赶上了计算机的革命时代,当然不能剔除这方面的因素,但最主要的原因是他有一颗十分善于学习的头脑,给自己未来的道路做足了准备。
因为,人的大脑就像一个火炉,只有不断地“添柴”,“炉火”才能更旺,你才变得更聪明。
比尔·盖茨从小就是一个非常好学的孩子,在他11岁的时候,数学和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已在同龄人中遥遥领先,学校的课程无法满足他求知的欲望,他的父母发现自己的孩子有着超群的才智,于是为他重新选择了学校。
西雅图的湖滨中学是一所专招男生的私立预科学校,同时也在当地颇有名气。比尔·盖茨在这所学校里如鱼得水,他的天才真正得以发芽、生根、成长。
第二年,湖滨中学做出了一个有着重大意义的决定:让有兴趣的学生学习电脑。当时,“电脑”的售价高达数百万美元,只是政府、大学和大公司才能买得起,尽管湖滨中学是一所非常富有的私立学校,但对如此高的售价仍然无法承受。于是学校决定先买一台价格相对便宜的电传打字机,使用者可以在电传打机字上输入指令,让它通过电话线与一台PDP—10微型电脑联网。比尔·盖茨、保罗·艾伦和肯特·伊文斯便是湖滨中学最早一批电脑迷,他们对电脑可谓是一见钟情,一接触到这种玩意儿就终生爱上了它。
让比尔·盖茨终身难忘的是:一天,数学教师保罗·斯托克林带学生们来到电脑房参观,他让比尔·盖茨试着在机上输入几条指令,这些指令的结果立即从PDP—10型电脑上传回来了,这令比尔·盖茨甚为惊讶,而且感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兴奋。
从那一天起,他就喜欢上了电脑,想方设法利用空余时间去电脑房,并不断地在机上做着各种尝试和练习,为他日后选择人生的道路,打下了极为坚实的基础。
那时,比尔·盖茨也许做梦都不会想到电脑这个“玩意”在不久之后会给他带来了巨大的财富和声誉。
在学校的电脑房里,比尔·盖茨结识了保罗·艾伦和肯特·伊文斯,并成为莫逆之交。只要一有空闲,他们三人就会挤进这间小房间,互相学习,贪婪地吸取着计算机方面的各种知识。
聪明好学的比尔·盖茨,就是在学校的电脑房里编写出了他平生第一个电脑程序,这是一种叫“三连棋”的游戏。他们在一个打字机式的键盘上输入他们的棋路招法,然后坐在旁边等候一个速度很慢且噪音很大的打印机把结果打印在一张纸上。接着,他们便冲过去看是谁赢了,或是决定下一轮的走法。
当然,他们的主要兴趣不是在下棋的输赢上,而在于对电脑的熟练驾驭上。为此,他们将大部分午休时间耗费在这上面。不久之后,他们又编出了一个登月的游戏,根据程序所设定的规则,要求游戏者在登月船因耗尽燃料而撞到月球表面之前,进行一次软着陆。
这些程序全都是用BASIC语言写成的。BASIC语言是1964年在美国“全国科学基金会”的批准下,由两名达特茅斯学院的教授所推广使用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一种简便使用电脑的方法。软件程序由年仅13岁的比尔·盖茨来编写,尽管带有游戏性质,但却是他真正地全身心投入电脑革命的开始。这种游戏活动,展示了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即智慧和知识的结合。
比尔·盖茨在学习编程上进步神速,并且屡有创新,这得益于他良好的数学基础和丰富的科学知识,他对构成电脑科学的数学基础备感兴趣。后来,比尔·盖茨在谈到数学与电脑的关系时曾说:“很多著名的电脑专家都有深厚的数学功底,这能帮助他们把握证明定理的纯粹性。这种纯粹性只能用确切而非含糊的语言来论述。在数学中,你只得把定理用一种潜在的方式加以联系,你经常得证实能在更短时间里解出一道题来。数学与电脑程序设计有着十分直接的关系。这一点也许在我心目中要远远胜过别人,因为这正是我看问题的出发点,我想这两者之间有一种天然的联系。”
提及数学,比尔·盖茨本人是一个数学方面的天才。在湖滨中学的数学水平测试中,他的成绩总是名列全校第一。
比尔·盖茨的天才在于他善于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而这种特长与思路开阔和知识、经验的丰富是不可分开的。当时,担任数学系主任的费雷德·赖特评价比尔·盖茨说:“他能看出解决数学题或电脑问题的捷径,用最简单的方法来解数学题,他如同一位与我共事多年的数学家一样优秀。”
这位披着一头金发的少年的电脑技术在湖滨中学首屈一指,连许多高年级学生都来向他请教,其中就包括保罗·艾伦。艾伦比比尔·盖茨高两届,他常向比尔·盖茨挑战。当他遇到难题时,就对比尔·盖茨说:“嘿,我敢打赌你不会做这道题!”而争强好胜的比尔·盖茨就会想方设法证明他的话是错误的,不管这道题有多难。他们在这种挑战与应战中得以互相提高。
有一天,比尔·盖茨和艾伦等几个小伙伴在一起比赛:看谁能最快捷地解决电脑中的问题。在竞赛中,比尔·盖茨几乎每次都是优胜者,可是在关键的一次,伊文斯胜利了。就在那时,比尔·盖茨萌发了一个新的想法,在他的倡议下,他与艾伦以及理查德·韦兰德、肯特·伊文斯一起,成立了“湖滨程序员小组”。
小组的宗旨是要利用电脑在现实世界中寻找赚取商业利润的机会。这个看似十分单纯的想法,却成了比尔·盖茨日后大展拳脚行动的指南。
朋友,无论你选择了怎样的人生追求和梦想,如果你想将它变为现实,就要不断地去学习。只有善于学习有大脑才会诞生机遇,只有善于学习的人才会抓住机遇,做到这一点,成功离你就不远了。
唯有知识和智慧永不流失
在犹太传统中,孩子第一次进学校总是先将用蜂蜜写在干净石板上的希伯来字母舔干净,希望他们知道学习是甜蜜而充满诱惑的。他们有一条万古不变的真理:财富可以被带走,唯有知识和智慧永不流失。
敏锐的知性,可以抓住瞬间的机会,预见未来的趋势,洞悉细微外的微妙变化,把握宏观而抽象无形的东西。学习的目的便是培养这种洞若观火的洞察力。
实际上,学习应该是怀疑、思考、提高知性能力的过程。知性并不是指知识。知性是以知识为基础,以完善知识、提高心性和能力为目的而构建起来的精神大厦。
知识本身就是一笔财富,但犹太人看重的是将知识如何化为实实在在的物质财富,即人的知性,也就是人的智慧,因为智慧是打开幸福和财富之门的金钥匙。
曾经,有一个学生诚惶诚恐的来请教他的老师,学生问:“老师,请问我要怎么样做,才能够学会您所有的智慧呢?”
这个学生的老师,是一位深具智慧的大师,他听到学生这样的问题,笑了笑之后,反问学生说:“那么,你认为应该怎么样,才能够学会我所有的智慧呢?”
学生想了想,立刻说:“我以为,最好老师能够一次教会我所有智慧的关键,让我能够完全了解老师您所了解的事情!”
大师又笑了笑,从桌上拿起了一个苹果,放到嘴边,大大地咬了一口。大师望着他的学生,口中不断咀嚼着苹果,不发一言。
过了好一会儿,大师才又张开嘴,将口中已经嚼烂的苹果,吐在手掌当中。
大师伸出手,将已嚼烂的苹果拿到学生的面前,然后对着他的学生说:“来,把这些吃下去!”
学生惊惶地说:“老师,这……这怎么能吃呢?”
大师又笑了笑,说:“我咀嚼过的苹果,你当然知道不能吃;但为什么又想要汲取我的智慧的精华呢?你难道真的不懂?所有的学习,都必须经过你本身亲自去咀嚼的——”
是的,有些事情的答案,如果能够经过自己的思考,而来获得许多人生宝贵的答案,那是值得的!
毕竟,苹果新鲜而甜美的滋味,是需要由你自己深刻来品尝与体会的。
学习的过程中,除了你自己,没有任何人可以代劳;透过知识的吸收,加上你不断地反省、思考,化为自己宝贵的经验,这就是智慧的开启之处,也是奠定你一生能够永续成长的真正基础。
天下才子必读书
我们不妨把“黄金屋”理解成理想的象征。人活着不能无所追求,不能没有理想,如果没有了追求和理想,那么人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人有追求固然可贵,但如果你的大脑没有知识作为实现理想的基础,那么所有的一切不过是空谈。
有人说知识就像面包一样,在你有选择地不停地吃下去,并在不停地消化过程中,才能吸收其中的营养成分,因为只有这样你的大脑才不至于“饥饿”,你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精力充沛、勇气十足地去实现你的追求和理想。
宋濂字景濂,号潜溪,宋代散文大家。年幼时家境清苦,但学习异常勤奋。他自己在《送东阳马生序》中讲:“我小的时候非常好学,可是家里很穷,买不起书,别无他法,所以只能向有藏书的人家去借,借来以后,就尽快抄录,每天拼命地赶时间,计算着到了时间好还给人家。”正因为如此他才学到了丰富的知识。
有一次天气特别寒冷,北风狂呼,冰天雪地,连砚台里的墨水都冻成了冰,家贫哪里有火来取暖?手指冻得都无法伸开,但他刻苦攻读,借来的书坚持要抄完送回去。抄完了书,天色已晚,没有办法只能冒着严寒,一路跑着去还书给人家,一点不敢超过约定的还书日期。
因为诚信,大家都愿意借给他书。他也正因为这样博览群书,增加见识,才为以后成才奠定了基础。
面临贫困、寒冷、饥饿,宋濂不怕苦和累,因为他所追求的是成就大业。
后来他觉得这样学习下去不是长久之计,于是就到学校里拜师学习。一个人背着书箱,拖着鞋子,从家里出来,走在深山狭谷之中。寒风,吹得他东倒西歪,大雪把脚的皮肤都冻裂了,鲜血直流,他毫无知觉。等到了学馆,四肢僵硬得不能动弹,人几乎冻死,学馆中的仆人拿着热水把他全身慢慢地擦热,用被子盖好,很长一段时间,他才有了知觉,暖和过来。
为求学,宋濂住在旅馆之中,一天只吃两顿饭,什么新鲜的菜,美味的鱼肉都没有,生活十分艰辛。他的同学都华服奇丽,腰里佩着玉环,戴着有红色帽缨镶有珠宝的帽子,右侧戴着香袋,左边佩着宝刀,光彩夺目,装扮得如神仙下凡一样。但是宋濂不以为乐,丝毫也没有羡慕他们,而是穿着自己朴素无华的衣服,不卑不亢,照样刻苦学习,因为他自有认为快乐的东西,那就是读书。他根本没有把吃的不如人,住的不如人,穿的不如人这种表面上的苦当回事。
正是宋濂能忍受穷苦,确立了自身符合实际的人生理想,经不懈努力奋斗才成为一代散文大师。
“香港船王”包玉刚也很喜爱读书,他之所以能够称王于海上,原因之一就是他刻苦钻研、勤奋不已,有极强的求知心。
海运是一门综合性非常强的学科,巨轮在汪洋大海上航行,需要千头万绪的航运经营知识。这位从银行业半路出家的包玉刚,是如何从外行变成内行以至专家的呢?包玉刚的回答是:“看看书嘛!”
仅仅几个字,看似轻描淡写,寓意却十分深刻。包玉刚好学不倦是十分有名的,他在上海时就自修英语,当时只觉得也许学了有用,结果来到香港之后果然用上了。他的英语虽早已滚瓜烂熟,但一有空仍请老师补习,一生之中从未间断。
包玉刚认为,读书能使精神有所寄托,也能安慰自己。学习可以增长知识,而知识是做人和干事业不可或缺的养料。因为包玉刚的博学多才,香港大学和中文大学都向他授予了荣誉法学博士学位。
列宁从小酷爱读书,即使是在沙皇政府的监狱里,他也没有忘记读书。列宁曾在彼得堡被关押了14个月之久,在这14个月之中,他充分利用监狱图书馆读了14个月的书。并且他一边读书,一边收集各种资料进行研究。
一天,列宁的姐姐在探望他时说:“听说你的案子快要结案了,你很可能快要出来了。”
列宁却风趣地说道:“还早咧,我的资料还没有收齐呢!”
列宁在一生之中都极重视读书与学习,就在其逝世的前几个月,他还在一篇文章中写道:“我们一定要给自己提出这样的任务,第一是学习,第二是学习,第三还是学习,然后要检查,使学问真正深入到我们的血肉里面去。”
作为一个杰出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在学生时代其实是一个“离经叛道的怪人”,然而却由此逐渐形成了他一生最鲜明的人格特征——坚不可摧的独立性与叛逆性。他与传统的教育方式格格不入,致使他的学习之路荆棘丛生。中学老师对他的评价是:你将一事无成。因历史、地理和语言等科目考分很差,他甚至没有拿到中学毕业文凭。在1895年,他第一次报考苏黎世综合性大学竟名落孙山。
但同时,他完全沉迷在不拘一格的阅读的乐趣和对宇宙之谜的探索中,浑然不顾分数乃至个人的前途,决不让循规蹈矩、亦步亦趋的传统教育压制了自己自由的天性。虽然这一时期,他经常受到老师的斥责,但通过博览群书,他当时已经在心中开始构建了“追光”和“计算机”这两个导致创立相对论的理想实验。
后来爱因斯坦终于如愿以偿地考入苏黎世综合性大学,他一如既往,继续在书本的天地里自由驰骋。最后,爱因斯坦借助同学格罗斯出色的课堂笔记才勉强通过考试。与他一起毕业的另外两个同学都留校任教,而等待着这位“不堪造就”的爱因斯坦的严厉的惩罚则是难以言说的失业。
少年爱因斯坦不仅背离了根深蒂固的教育传统,在12岁那年,通过接触科学读物,毅然放弃了自己的宗教信仰。伴随着对宗教的叛逆,爱因斯坦产生了对任何权威和传统观念的大胆而深刻的怀疑:“由于读了通俗的科学书籍,我很快就相信,《圣经》里的故事有许多不可能是真实的。其结果就是培养一种真正狂热的自由思想,并且交织着这样一种印象:国家是故意用谎言来欺骗年青人的。这是一种令人目瞪口呆的印象,这种经验引起我对所有权威的怀疑,对任何社会环境里都会存在的信念完全抱一种怀疑的态度。”
这种精神一直伴随了爱因斯坦的一生。
俄国著名的学者赫尔岑这样说过:“书是和人类一起成长起来的,一切震撼智慧的学说,一切打动心灵的热情都在书里结晶形成;书本中记述了人类生活的宏大规模的自由,记述了叫做世界史的宏伟自传。”
你的生命是一个过程,你的人生同样是一个过程,你的读书生涯更是一个过程。既然它们均是过程,若比喻为一段旅程,那么便会有起点、途中和终点;若说成一件事,那么便会有开始、发展和结束。无论你所处的时代如何,背景如何,环境如何,这个过程都贯穿始终,没有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