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叫艾塞尔的人,尝试过很多工作——推销、做生意、到银行服务,但一直没有找到他想做的。最后才明白他想做的是牧师,然而,那时他已经45岁,有3个孩子,又没什么钱。
索性他下定决心:“不管四十五还是五十四,我一定要当牧师。”
就是这种信心,他参加了威斯康星州的牧师培训班,通过5年的训练,他被立为牧师,定居伊利诺依州。
他老吗?当然不,他仍有10年的时间可为人民服务,做了牧师后他说:“我要是在45岁还不下那个决定,我只会愈来愈老,也愈来愈难过,我现在过得很快乐?和25年前一样年轻。”他真的年轻了很多。当你战胜年龄借口症后,年轻人的乐观和年轻的感觉就会油然而生。跨过了年龄障碍,不仅使你成功,也使得你更年轻。
借口是影响事业成功的最大障碍,是让你想要放弃事业的第一种因素,凡事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而不是一味埋怨时运不济。只要你能把能力和乐观进取的精神表现出来,就能取得一直想要的成就。
失败乃成功之母
真正的英雄往往是不惧困难勇往直前的。被人称为“内圣外王”的完人曾国藩,其受命于危难之间,以一介书生身份为朝庭办了四年的团练,担当了重任,然而,命运好像偏偏同他做对,几次出师不利,险些丧命,可是,他都坚忍下来了。最后终于成功了。
刘邦在这方面做得一点不比曾国藩差,本来自己在沛县起兵时势力就很微弱,应战启初非常不利,何况,还有天下无敌的项羽这样的人物与他做对,他的处境可想而知。
本来,楚怀王曾与多路诸侯约定,先入关者为关中王,刘邦先入关了,可招来的是项羽气势汹汹的问罪,百般无奈的刘邦,只好“鸿门谢罪”才能保全性命,而后又忍辱接受了项羽所封的汉王称号。
刘邦发誓夺得天下,于是,他任用文臣武将,休养生息,一举出关,可是彭城一役,几乎让他全军覆没。项羽的军队锐不可挡,杀得汉军片甲不留,汉王刘邦最后也落个孤家寡人,一个人不知何去何从。
人在危难的时候更加思念亲人。这个时候刘邦很担心家中的情况。灵璧离沛县不远,他派十几个人分头去收集失散的部队,自己则只身回沛县看望父亲太公、妻子吕雉与一双年幼的儿女。
刘邦回到丰邑家中,只看见屋门洞开,室内一片狼藉,心中一阵酸痛,他不敢久待,急忙离开。忽然,一辆马车从身后疾驶而来。刘邦吃了一惊,赶紧躲到路旁的树丛里,再仔细一看,驾车的是自己的参乘夏侯婴。他非常高兴,赶紧跳过去拦住。
马车跑了一会,却有两个孩子在路旁哭,刘邦很担心是不是自己的一双儿女,车子走近了,果然是自己的一双儿女,赶忙把他们抱上车,重新逃命,此时楚军追得越来越急了,眼看马车速度越来越慢,刘邦一看别无他法,就把两个孩子推下马车,让夏侯婴打马狂奔,夏侯婴一见,赶忙停车,把两个孩子抱上车,复又驾车奔跑,刘邦又把两个孩子推下车,夏侯婴又停住马车,去抱两个孩子,刘邦一见,用剑乱砍,夏侯婴则说:“加上两个孩子也不会影响车子的速度的,你这样更加使马疲劳,如此疲奔,倒不如和来将讲情,或许能有一线生机。”刘邦厚着脸皮跟追来的楚将丁公说了很多好话,丁公是个狂傲无知的小人,果然放了刘邦。就这样刘邦又捡回了一条性命。
在以后的战争中,刘邦屡战屡败,但就是这种失败,造就了刘邦不屈不挠的精神,正是这样,使他击败了西楚霸王,终于登上了天子之位。由此可见,失败乃成功之母。
这次不行,还有机会
把希望寄托在下一次,这不仅是一种对明天的憧憬,更是对自己的事业的执著与坚持。正因为这份执著坚持,才有了很多人的成功。
不要紧,也许下一次就行。这是电影明星史泰龙留给我们的名言。
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好莱坞旗下大约有500多家电影公司。有一个一心想成名的穷小子,挨家挨户叩开这些电影公司老板的办公室,并向他们毛遂自荐。可是,无人搭理他。于是,他又从头开始,再次敲门。结果仍是一样,没人愿意用他。
于是,他又开始新一轮的敲门拜访。到第1555次的时候,他还是一无所获。可在1556次的时候,他获得了一个机会,并且迅速走红。这就是好莱坞巨星席维斯·史泰龙的一段往事。常人无法接受的1555次碰壁,史泰龙是如何坚持下来的呢?他说:不要紧,也许下一次就行。
从史泰龙记事起,他就开始领教赌徒父亲和酒鬼母亲的德行。父亲每次赌输了回来,打完母亲再打他;母亲喝醉后,同样还是拿他出气。他在拳打脚踢中渐渐地长大,整个街头的大多数孩子和他有着同样的经历。
高中时,史泰龙辍学了,整日无所事事在街头瞎混,不时地要接受行人轻蔑的眼光和不屑的表情,他感到这样的日子无聊透顶极了。他一次次地问自己:这样下去,不是和父母一样了吗?在一次又一次地痛苦追问后,他下定决心走一条与父母完全不同的道路。但自己又能做些什么呢?他长时间地思索着,思前想后,最后他想到了去当演员,这一行既不需要学历也不需要资本,对他来说,是条非常不错的出路。
于是,他开始了自己的“演员”之路。他来到了好莱坞,找明星,找导演,找制片,他甚至向一切可能使他成为演员的人恳求:“给我一个机会吧,我一定会演好的!”但不幸,他一次又一次地被拒绝了,但他并未气馁。他知道,失败一定是有原因的,每回被拒绝一次,他就认真反省、检讨、学习一次……然后再度出发,寻找新的机会……为了维持生活,他在好莱坞打工,尽干些十分笨重的零活。
两年就这样一晃而过,他遭到了1000多次拒绝。面对一次次的拒绝,他不断地鼓励自己:“不要紧,也许下一次就行,再下一次……”
难道真的就没有希望了吗?难道赌徒酒鬼的儿子就只能做赌徒酒鬼吗?不行,必须继续努力才行!既然直接做个演员的道路十分的艰难,那么,能不能换一个方法呢?他尝试着“迂回前进”先写剧本,待剧本被导演看中之后,再要求当演员。毕竟他已经不是初闯好莱坞的毛头小伙子了。
他大胆地动笔了。一年后,剧本写了出来,他又拿着剧本去遍访各位导演:“这个剧本怎么样?让我当主演吧!”剧本还可以,但让他这样一个无名之辈做主演,那根本就是天大的玩笑。他又再次被拒之门外。他再一次对自己说:“不要紧,也许下一次就行。”
在他遭到1500多次拒绝后,一位曾拒绝了他20多次的导演对他说:“我不知道你能否演好,但你的精神让我感动,我可以给你一个机会。我要把你的剧本改成电视连续剧,只是,先只拍一集,就让你当男主角,看看效果再定论;如果效果不好,你就放弃当演员这个念头吧。”
这个片子叫做《洛基》,讲的是一个永不言败的硬汉的故事。为了这一刻,史泰龙作了3年多的准备,机会是如此地宝贵,他怎能不全力以赴?他的第一集电视剧创下了当时全美最高收视纪录——他成功了!
《洛基》一炮而红,从此,史泰龙连续几部影片皆非常卖座,逐渐奠定了他巨星的地位。鼎盛时期,他的片酬高达每部2000万美金。
关于史泰龙,他的健身教练哥伦布曾经做出过这样的评价:“史泰龙做任何一件事都百分之百地投入,他的意志、恒心与持久力都令人惊叹。他是一个行动家,他从来不呆坐着等候事情的发生——他主动令事情发生。”
娱乐业并无永远的明星,岁月流逝,史泰龙也不可幸免地成为明日黄花,并逐渐被竞争激烈的好莱坞所遗忘。但史泰龙的那1000多次的失败与站起,足以让他成为人们心目中永立不倒的偶像。
要相信人生有无数个下一次。这次不行,还有机会;这次跌倒了,下次还能起来。有这样的毅力,成功就只是时间的问题了。
加油、加油、再加油
在这个世界上,无论你做什么事情或从事什么样的工作,成功的机遇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公平的,有的人之所以获得了成功,是因为他们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付出了恒心与耐力。
学会为自己加油。在遇到挫折和坎坷时,你唯一需要对自己说的就是:“加油、加油、再加油!”
凡事用乐观的心态去看待,因为给自己增加希望总比绝望的暗示要好得多。成功和失败往往就在你的一念之差。乐观的人,寻找一切可能的机会为自己加油;而悲观的人,却习惯于为自己的泄气开脱。
下面这则关于两个推销员的故事,很让人有所启发:一次,英国和美国的两家皮鞋工厂各自派了一名推销员到太平洋上某个岛屿去开辟市场。两个推销员到达后的第二天,各自给自己的工厂拍了一份电报回去。
一封电报说:“这座岛上没有人穿鞋子,我明天搭第一班飞机回去。”
另一份电报则是称:“好极了,我将常驻此地。这个岛上没有一个人穿鞋子,这是一个非常有潜力的市场……”
最后的结果当然可想而知。主动退缩的人甚至无视摆在眼前的机会,而积极的人总会努力为自己增添信心,发现潜在的商机。
面对同样的事物,而不同的心态就会产生截然不同的结果。
那些最大的成功者,总是敢于在风口浪尖上考验自己,而把“我不配”三个字从他们的字典中删除。他们不接受外界强给自己的“不配”,更不允许自己对自己的打击。在别人觉得最不可能的地方,他们往往采取最超乎常人的做法,终将取得别人无法想象的成功。
清末,孙中山留学归来途经武昌总督府,想拜见湖广总督张之洞。他递上“学者孙文,求见之洞兄”的名片,门官将名片呈上。张之洞非常不高兴,问门官来者何人?门官回答是一儒生。张总督拿来纸笔写了一行字,叫门官交给孙中山:持三字帖,见一品官,儒生妄敢称兄弟。
这分明是瞧不起人式的断然拒绝。孙中山只是微微一笑,对出下联:行千里路,读万卷书,布衣亦可做王侯。
张一见,不觉暗暗吃惊,急命大开中门迎见这位风华正茂的读书人。
对这样一个不躲避挫折,勇向高峰冲刺的人,谁又能抵挡呢?从这一小事,就不难理解孙中山后来为何能成为领导者,推翻清王朝了。
所以,不管在前进的途中遇到了什么样的困难,不要退缩。你所要做的就是保持清醒的头脑,分析面临的境遇,找出排除障碍切实可行的办法。然后对自己说“加油”就行了。
一位青年学生毕业后找工作时非常不顺利,面试几次都被婉言拒绝了。每每见到她,人们都很想表达一下对她的关心,劝她不要灰心等等,但她却很信心十足地对周围的人说:“你不用劝我什么,只要对我说‘加油’就行了。”
很多人都被她的信心所感动。有这样的胸怀,谁还不相信她一定会成功呢。
其实,坚持到底,成功只是概率问题。既然前期已经投入了那么多的体力和脑力的成本,就一定要坚持到最后收获的时刻,否则以前的努力就犹如石沉大海般毫无意义了。
以销售业为例说明一下这个问题。销售其实就是一场数字游戏,有个成功的概率在其中。区别只在于经验多、技巧好的人成功率高一些,比如打3个电话中可以约到2位客户;而经验少、技巧差的人成功率可能就低一些,比如打10个电话才约到2位客户。被拒绝没什么可怕的。你打100个电话都被拒绝了,只能说明你愈加接近成功。反过来,如果你打了10个电话,10个都成功了,说不定你接下来就要开始吃闭门羹了。这就是概率。关键的是你必须坚持去做,必须不断地打电话。没有数量的积累,成功的概率再大也没有实现的机会。
在推销的领域里,每一位从事推销的人,每天都要跋山涉水。尽管有大量的指导、很多的技巧可以传授,也有很多的培训方法,但是从事推销的朋友们,在学到一些基本方法与技巧之后,都要靠自己身体力行,一步步按部就班地往上走。
很多投身推销界的朋友,在开始时非常幸运。循着别人已经开拓出来的坦途,一步步向前走。路上的奇花异木他不会欣赏,别人开出来的路,他甚至还会嫌不够平坦,甚至还有人抱怨为什么不铺柏油路。对于别人为他所付出的心血更不会心存感激。
这种推销员只要再继续往前走,过不了多久,便会在山腰上迷路,或掉入悬崖而送命,或在严冬来临时,冻死在路旁,或是在遇到崎岖的山路时,掉头走回原路。
抱着持之以恒的决心,接受登山训练;有计划的准备一切用品,将山路的一切情况,做最坏的打算,然后依据这些最坏环境,僧最好的准备;避寒取暖的方法、防饥防饿的准备、野外求生的技巧,无不样样准备齐全,抱着非攀登最高峰不肯罢休的决心,踏上征途。
推销无他,毅力而已,就像登山员一样,有了万全的准备之后,脚踏实地一步步向上爬。
聪明的推销员能感受到爬山的乐趣,也懂得欣赏沿途美丽的风景,享受新鲜的空气。每攀登一段,他会有登高远眺的乐趣。这些享受与乐趣,巩固着他再往上爬的毅力。聪明的推销员获取了宝贵的经验,也懂得享受成长的喜悦。聪明的推销员也清楚自己的方法。他知道爬得愈高,步伐会愈艰难,空气会愈稀薄,愈需要坚强的体力与毅力。但是他知道他爬得愈高,视野也会愈广阔,而愈能眺望完美的世界。
爬山的人多,成功攀登珠穆朗玛峰的人却非常少;想做一番事业的人很多,成功到达推销顶峰的人更少。关键之处就在于,有没有恒心和毅力。
战胜困难,绝不言退
人人都会碰到困难,所以同困难抗争实际上是正常的,也非常有挑战性。但是,我们如何去战胜困难呢?
人生如战场,想一想,如果你身临战场,遇到敌人时就立即后退,结果会怎样呢?把事情做好,克服所有困难,这不也是一种“作战”吗?
尧舜时期,天下洪水泛滥,大水冲毁了田园房屋,人们不得不逃到树上和山中去居住,不能再种植庄稼。作为部落首领的尧十分着急,所以他决心治水,他苦心寻找能降服洪水、为民造福的能人。后来找到了禹,禹是颛顼的孙子,他勤奋敏捷,聪明能干,深受民众喜爱。接受了尧的使命以后,禹和伯益、后稷开始了治水的工程。而且这个时候禹才刚刚成婚4天,他毅然告别新婚的妻子,开始了治水大业。
他的父亲鲧在他之前也治也过水。鲧采用沿河堵截、拦水筑坝的方法治水,在水患不严重的时候还行,但一发大水,就不行了,所以治水9年,一事无成,最后被杀了。禹面对这种艰难的局面,不后退,不气馁,认真总结了父亲治水的经验和教训,虚心地向有经验的老人请教,逐渐摸索出了疏通河床,开渠凿道,把水引导到旷野之中去的办法。
但是治水不是件容易事!当时人们不明白河水的源流、走向以及地理环境,如何去疏导洪水呢?于是禹亲自带人跋山涉水,与恶劣的自然环境搏斗,与野兽搏斗,考察山川形势,战胜了很多难以想象的困难,最后制订出了一套制服洪水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