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做人有心眼,做事有手腕
22230400000002

第2章 做人要有心眼(2)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新港督规定香港大学生都有参军义务。1941年12月8日,日军大举进攻香港。何上舟被分配到防空警报室做电话接线生。警报室设在他叔公何甘棠花园洋房的地下室里。

自从战争爆发以来,物价一天高过一天,母亲做工的积蓄应付不了昂贵的米价。母亲唉声叹气,不知日子怎么过,但更担扰他的安全。与母亲商量后,怀揣10元港币的何上舟在一天晚上,搭一艘小船前往澳门,加入由葡、日、中三方合办的联昌公司——澳门的最大公司之一,主要业务是借战争之机利用机船运送粮食货物供应市民而获取利润。

来澳没几天,何上舟便遇到来澳避难、极富盛名的何东爵士。他虽是何东的侄孙,在香港却很少有见他的机会,而在何上舟看来,何东一直是高高在上的大人物。

现在都是避难,因此爷孙俩见面格外亲切。何东鼓励何上舟:“年轻人出来做事,要想成功,就记住两条:一是要勤奋、肯干;二是钱到手里要抓紧,不要乱花钱。”

从这以后,何上舟铭记着何东的鼓励,发誓要在澳门干出一番事业!他在联昌公司任秘书期间,还负责粮油棉纱生意。原有的中、英两种语言应付不了,他就拼命学习日、澳两种语言。凭着努力,不多久他就学会了简单的日常用语。

何上舟在联昌公司只做了一年职员,因为他的成绩突出,才干出众,就被公司吸收为合伙人。他主要职责是押船,就是把货物运到海上,与贸易伙伴在海上交易。

他凭借着自己良好的作风与机敏的反应力,深受老板赏识。有一次押船,不是平常的以货易货,而是以钱易货。老板当时让他身揣30万港元现金——相当于今日的好几千万。

当他的船到达交易海面时,没有见到对方船只。天上没有月亮,海面一片漆黑。到凌晨4点,才听到由远而近的马达声。为慎重起见,他吩咐胖水手过去验船。胖水手回答道:“对方吃水这么深,不会有问题。”话音刚落,机关枪就扫射过来,胖水手当场身亡。就在这时,从漆黑的海面上跳过来数个海盗,缴去了船上的枪只。面带凶相的几个家伙用枪顶着船员,叫道:“把衣服统统脱光!”

当何上舟脱光了衣服时,30万巨款暴露了出来。海盗们从未见过这么多钱,个个眼珠发绿。海盗老大命令一个海盗守住他,其他的把钱抱回海盗船。船上的水手一丝不挂,被海风吹得瑟瑟发抖。

海盗分完钱后,又吵又闹。看守何上舟的海盗坚持不住了,也跳上海盗船去抢钱。此时,海浪已把两艘船分开。何上舟吩咐水手开船逃跑。海盗船上的机枪一阵扫射,因联昌船是空载,速度很快,一会儿就消失了。

与往常不同,这次出海多用了好几天。联昌公司的老板见船未准时回港,知道事情不妙,就一直等候在码头。

正当众人无奈准备离开的时候,船终于回港了,只有何上舟与舵手穿着雨衣,其他水手皆赤身躲在舱里不敢出来。公司的日方主管齐藤等抱着何上舟热泪盈眶。

何上舟冒死入海,成为联昌公司赚钱的头号功臣。这一年,联昌公司为何分红,股金高达100万港元。此时,何上舟才22岁。为了开创自己的事业,何上舟意欲离开公司改换另一种工作。就在这个时候;梁基浩邀请他去做澳府贸易局供应部主管,何上舟欣然前往。

由于长期战乱,农田荒芜,粮食匮乏,澳门经常闹米荒,于是,何上舟就召集一批人前往广州购米。广州黑市里出售的米也非常昂贵,但是他凭着出色的外交才能,得到了市政府囤积的官粮。数天之后,何上舟已经率领4艘满载大米的船队到达澳门,船抵码头,上千澳民站在岸边拍手欢呼。此时何上舟激动的不是那一沓沓花花绿绿的钞票,而是他已经成为了澳门人民的英雄!

战后,时局平稳,很多香港人乘船来澳门赌钱。何上舟不失时机创办了一间船务公司,购置了一艘载客3000人的客轮,这是当时港澳航线上最大最先进的客轮。

此后不久,他又将经营范围扩大至当时的各行各业。次年3月30日,他正式与澳门政府签订承办博彩业的新合约。

签约二个月后,四人合组的澳门旅游娱乐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当时的霍英东任董事长,叶汉、叶德利任常务董事,何上舟则作为股东代表人和持牌人担任总经理,主管公司事务,这样何上舟成了澳门赌业的名正言顺的掌门人。

此后,澳门的赌场生意一天好过一天。1970年,娱乐公司扩大赌场,何上舟斥资6000万澳元修建葡京酒店。至此,白手起家的何上舟终于成为澳门叱咤风云的人物。

何上舟的身上,始终流淌着不屈不挠、坚持向上的阳刚之气,这股阳刚之气,指引着他一生的发展走向。透过他的人生历程,我们可以看到成功的真义:只有奋发图强,自强不息,才是走向成功的惟一途径。

对一个人而言是否胸怀大志,是至关重要的。只有胸怀大志,才会得到大的发展,才能成就一番宏伟事业。一开始所有人都是平凡的,但是只要拼搏进取、自强不息,弱小终会变得强大起来。这是一种指引人生方向的大谋略。同时,我们做任何事都必须审时度势。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客观现实,另一方面是客观规律。如果客观条件不允许,就得先创造条件,而顺应并利用客观规律至为关键,否则,只靠盲目的努力,恐怕未必如愿。

管好时间,不要让时间漏掉

时光如流水,一去不复返;往者不可追,来者犹可谏。

孔子不仅是感叹时光易逝,同时也是勉励我们进德修业,应如不止息的河水一样,孜孜不已,不舍昼夜。

与孔子同时代的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也曾不无感叹地讲道:

“人的脚甚至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这与孔子的体会其实是相通的。

他们所发出的感叹,在历史的轨道中产生共鸣回响,至今仍不绝于耳。这种感叹所包含的意义,还可以延伸到各个方面,引发我们思考宇宙的奥秘,生命的价值以及人生的意义等等。这一感叹真是纵贯古今!

法国著名思想家伏尔泰,曾经出了一个有趣的谜语:

“世界上哪样东西是最长的又是最短的,最快的又是最慢的,最能分割的又是最广大的,最不受重视的又是最受惋惜的;没有它,什么事情都做不成;它使一切渺小的东西归于消灭,使一切伟大的东西生命不绝?”

谜底是什么呢?时间。

高尔基的回答同样充满辩证法:“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长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贵,最容易被忽视而又最令人后悔的就是时间。”

时间有长短、快慢、平凡与珍贵之分吗?

怎么说呢?也可说有,也可谈没有。说有,是因为,在每个人的生命时间里,每个时间是不同的。说没有,是因为,时间是恒古不变、无始无终的,是没有区别的。

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自己的时间里,区别只在于每个人使用时间的方法不同。

因而,价值与意义便不同了。每个人都想在自己有限的时间里,实现自己人生无限的梦想。

怎样才能不浪费自己一分一秒的时间呢?

这就需要对自己有限的时间做出合理的安排。

青少年要安排好自己的学习时间。

中年人要安排好自己的工作时间。

老年人要安排好自己的休闲时间。

人的时间是非常有限的,要创造成功的人生,就要对自己的生命时间有一个整体的安排和规划。

一般来讲,人都是在青少年时期学本领,中年创业,老年方可坐享其成。

汉代有一首题目为《长歌行》的乐府诗,这样写道: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其实,人一生下来,就应该对自己的生命时间做出安排。小的时候,这种安排要由父母来进行,等到他长大成人的时候,就要对自己负责,就要学会安排自己的生命时间,以保证实现自己的人生目的。

安排好自己的时间,也应按照时间的安排去实践,以实现人生的价值。

思考使人智慧,思考使人成熟。每做一件事,都要留有时间静静地思考。经过深思熟虑,行动起来就会相对容易,办事的效率才能提高。

无论是你的学习时间、创业时间还是休闲时间,每个时间都要有一个合理的安排。制定一个24小时的作息时间表。

按作息表规律地生活。

每天晚上,对照检查。

当天没有完成的事情,再及时制定补救措施。

逐渐养成习惯。

时间就是在你实践过程中一点一点失去的,在你的生活中,时间就像指缝间的水,抓不住的,不知不觉就漏光了。管好自己的时间,就是不要让时间漏掉。

能忍则忍,则大事成

胆量有时可以决定成败。从朱元璋的创业来看,让人无法忘记的就是那触目惊心的鄱阳湖大战。而在朱元璋与各路群雄的角斗中,无法不提到陈友谅这个人。

陈友谅是沔阳玉沙县(今湖北沔阳西南沔城)人,出身渔家,原姓谢,因为祖父入赘陈家,改姓陈。他武艺高强,力大如牛,后自称平章。

他年少时也曾读过几年书,明白一些文史,在衙门中以前做过一段帖书,后来聚众起义,迫于官兵的追剿,投奔了徐寿辉,后来因为受军功而升为领兵元帅。徐寿辉原是一名布贩,又名真逸,也叫真一。人缘好,结交了很多的江湖朋友。他身材高大魁伟,相貌出众,后来参加了彭莹玉领导的弥勒教,被推为首领。彭说徐乃是弥勒佛下世,应为人主。

自从渡江占领太平后,朱元璋的地盘与陈友谅的地盘相接壤,这就更加会激化他们的矛盾。于是朱元璋剖析了陈友谅,发现他猜忌、多疑,惧怕赵普胜超过他,而且赵的实力名望都丝毫不低于陈友谅,因此,朱元璋便巧施离间计,使陈友谅灭了赵普胜。

龙凤二年(1360),陈友谅率先取池州,朱元璋设计斩杀敌首万余,生擒三千,让陈友谅寸步难行。后陈友谅挟徐寿辉进攻太平,又占领了采石。在采石,他杀死徐寿辉自称皇帝,国号大汉,改年号大义。

陈友谅弑君称帝后,派人约张士诚一同进军应天。当时群雄之中,陈友谅实力最强,他的水师是朱元璋的十倍,他拥有塞断江、混江龙、撞倒山与江海鳌等一百多艘大舰,战舸数百条。应天的文武官员听说陈友谅要来攻取应天,很多人都惊慌失措,有的主张投降,有的主张上钟山据守,也有的则为保存实力放弃应天,还有的主张主动出击太平,牵制陈友谅的兵力。朱元璋没有理会他们的意见,而是将建议他先攻陈友谅的刘基请进密室,向其请教退敌之策。

对此,刘基建议,集中兵力先击陈友谅。两人仔细研究了东西线形势,决定实行战略转移,集中兵力向东北与西线出击,并一同制定了一个设伏歼敌、诱敌深入的作战方案,一场保卫应天的战役打响了。

朱元璋如同一个心理大师,早知陈友谅求胜心切且骄傲轻敌,就设计诱其进攻应天,自己在路上埋伏出击。陈友谅的确急于求胜,亲自率师东下,直奔应天。

当他过江东桥时,发现木桥变成了石桥,才知道中计,想撤回为时已晚。这个时候,朱元璋在卢龙山顶居高临下指挥战斗,下令擂响战鼓,高挂黄旗,于是,杀声阵阵,伏兵四起。冯胜带领、常遇春伏兵冲向龙湾,徐达也领兵从南门杀到,会同朱虎、张德胜的舟师,把陈友谅的兵马团团围住,分而歼之。

见从四周杀出的众多土兵,汉军将士猛的慌争相登舟,想尽快离开。不想,正值退潮时期,战舰全部搁浅,战死的汗军不计其数,二万人被俘,陈友谅乘小船才侥幸逃脱。朱元璋大获全胜,并缴获上百艘巨舰,数百艘虞舸,陈友谅主力尽失。

应天保卫战中,在敌强我弱的情形下,朱元璋是个善于利用机会的人,变被动为主动,他精心设计并导演了这次战斗,显示了他驾驭战争的能力。这次战争的每一步都在他的掌握之中,初步显示了他的军事天赋。

朱元璋利用陈友谅骄傲轻敌的弱点,诱敌上钩;又借助应天地理形势复杂的有利因素,把陈友谅巨舰引入狭窄的河道;又巧妙准确地掌握江水涨潮退潮的时机,让他搁浅,逼敌军弃舟登岸。避人所长,扬己之短,以少胜多,以弱胜强,使应天转危为安。

朱元璋便是一个会把握机会的人,在与陈友谅决战的过程中,常用计谋频频胜利,扩大了战果。到洪都归降后,双方的军事力量只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就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朱元璋由弱变强,已经具备了与陈友谅一决雌雄的实力。

龙凤八年(1362)二月,朱元璋返回应天,他召集诸位将领研究下一步的战略,经过详细的分析之后他指出:“友谅狮轻,其志骄,士诚狡而懦,其器小,志骄则好生事,器小则无远图。若攻士诚,友谅一定空国而来让我疲于应敌,事有难为;首先攻打友谅,士诚必不能逾姑苏一步,以为之援。”

历经几次的战争后,朱元璋强调:今后的战略依然先攻陈友谅,后灭张士诚。

应天保卫战的胜利让陈友谅陷入众叛亲离的困境。朱元璋也因为战绩突出被小明王封为吴国公。陈友谅并不就此罢休,多次派兵进行反击,并于龙凤七年(1361)七月夺回了安庆。朱元璋从降将口中得知陈友谅政权内部矛盾重重的情形后,决定亲自带兵出征。他率领舟师溯江而上,在龙骧巨舰上挂上面旗,上书“吊民伐罪,纳顺招降”八个大字。

沿江守军或望风而逃,或卷旗而降,只有安庆坚守不下。刘基认为陈友谅以重兵放在安庆,江州必然空虚,建议朱元璋暂时放下安庆直接攻打江州。朱元璋挥师西进,陈友谅只好仓惶应战,战败逃往武昌。朱元璋分兵攻取附近地方,到第二年正月,江西各州县与湖北东南角都归入朱元璋的版图。二月,朱元璋回到应天,准备调整兵力;向陈友谅发动更为全面进攻。

朱元璋同陈友谅的较量,就像拉锯战一样,一上一下。这个时候北方军事形势出现了意外的变化,“龙凤”的实权落入刘福通手中。元军也发动反攻,最后小明王落入元军。朱元璋不顾刘基的劝阻,执意要救小明王,陈友谅却乘机发动战争同朱元璋决一死战。因此,陈友谅大量强行征集士兵,赶造数百艘战舰,以备出战。

龙凤九年(1363)四月,陈友谅倾巢而出,水陆大军号称六十万。他趁应天空虚,长驱直入,朱元璋很可能没有时间调兵布防,会有非常不利的影响,但由于上次在应天吃了大亏,陈友谅心怀顾忌,不敢直奔应天,却决定先拿下军事重镇洪都(今江西南昌)。

他率大军将洪都层层包围,发起猛烈进攻。驻守这个地方的朱元璋的侄子朱文正分派各位将领防守各门,拼死抵抗,陈友谅攻了一个多月,也未将城池攻破。

洪都猝然被围,同外界的联络被切断。朱文正派人于夜间驾小渔船潜出水关,昼伏夜行,于六月赶到应天。

朱元璋无法一时聚集兵力,便对来人说:“回去告诉文正,再坚守一个月,我就会亲率大军赶到。”来人返回途中让陈友谅抓获,陈友谅许以高官厚禄,让他招降洪都军民。他假装同意,等被带到城下时,却高呼道:“我已到应天见过主公,主公要大家坚守,援兵很快就到,话刚说完,就被陈友谅的军士刺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