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北大教授谈修心
22231100000035

第35章 心的醒度修炼(1)

此药方能治疗的心病有:

混日子者、糊涂虫、挑剔别人者、埋怨者、失败者、执迷不悟者等。

别以为“难得糊涂”是叫人真糊涂。它不是,它是叫人在小事上糊涂,在正事上清醒。红尘中,我们总是去笑身边的痴者、迷者,总认为别人是那样的糊涂,居然怎么劝都劝不转。其实,这话说别人都易说,一旦一些事落在自己身上,就又糊涂了。我们来全貌看清人生:

人生最大的失败是自大;

人生最大的无知是自欺;

人生最大的障碍是嫉妒;

人生最大的错误是自弃;

人生最大的缺陷是自骄;

人生最大的财富是充实;

人生最大的恶习是自惰;

人生最大的礼物是自恕;

人生最大的慰藉是自勉;

人生最大的成功是自新;

人生最大的滑坡是自满;

人生最大的缺点是自卑;

人生最大的长进是自觉;

人生最大的优点是自醒;

人生最大的情感是自爱;

人生最大的品格是自珍。

我们总是被人生中的假相迷住了,我们几乎没有清醒的时候,尤其是在小事上,我们计较得太多太多。知人者智,自知者明。醒人者智,自醒者明。

红尘是一大染缸,几乎所有的人都被这个染缸染成了五颜六色,干净的没有几个。刚开始时,我们还不能明辩是非,我们就接受了今天的教育,我们每个人都打上了经济的思维模型,我们都成了经济动物,就这样,我们看问题和处理问题就会出现偏见,时间一长,我们就迷失了真我,我们就被假我所控制了。

清醒者总是处处小心,随时随地睁大眼睛的。

遍读易经诸卦,愈觉世态万变。“小心”二字断不可变,此即“以不变应万变”之法门也。圣贤教人“行方智圆”。行欲方,则心须细,大大咧咧断不成规矩;智欲圆则主观必须同客观相符,何处不符,又须细心体察计算。细心,非谨慎小心者不足具也。“小心”二字纵贯易经六十四卦,说明“小心无大吝”、“小心无大错”乃是为人处事万古不变之真理。无论是处逆处顺、势弱势强、谋进谋退、善始善终,都须以“惴惴小心,如临深谷”,“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诗·小雅·小宛》)的心态为之。方寸虽小,成败得失,兴衰存亡却只在方寸之间也。

真糊涂会迷失自我本性

在印度的一个山林之中,有一头母狮产下了一头小狮。不幸的是,产后母狮得病死了,留下了不到二个月的小狮子。饥饿的小狮子不断试着唤醒它的母亲,最后劳而无功,它只好本能的去找充饥的食物,很快它便迷失在丛林中。

它命不该绝,没起多远它遇见了正在哺喂小羊的母羊,温柔的羊接纳了幼狮,并给自己的级给小狮吃。就这样这头小狮子就被母羊接纳了,被羊群接纳也。

日子一天天过去,小狮子一天天长大,在羊群中长大,它自然认为自己也是一只羊。不过它总是生活得十分别扭,它学不会羊叫,它吃草胃里一点都不好受,它内心总有一种莫锂的力量在冲突,尽管内心有一股越来越强的声音告诉它,它与羊不同,它有时也想改变生活。但现实却似乎又是另一回事,天长日久,它终于屈服于命运了,就这么过吧!

突然有一天,当羊群正在吃草时,一头巨大的咆哮的狮子开始追逐它们。受惊的羊群在四处奔逃,那头半大的幼狮也是十分地害怕,也在没命的逃跑。巨狮看到了与众不同的幼狮,深感吃惊——怎么回事?怎么会这样?巨狮于是飞奔过去捉住了幼狮,将幼狮背到丛林之中。

幼狮已吓得瑟瑟发抖,巨狮并没吃它,而且还友善地向幼狮解释——你是森林之王,怎么混到羊群中去呢,你应该吃肉,怎么去吃草呢?怎么能去学羊咩咩叫呢?太荒唐了,太离谱了。

幼狮根本听不进巨狮的话,它只是叫着“别吃我,别吃我”。

巨狮知道这小狮一定有特殊的经历,一定是某种原因被迷失了本性。因此,它诚肯地将小狮子带到旁力的一河水边,清澈的河水立即让小狮子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与巨狮十分相似,它这才确信它原本是真正的狮子。

幼狮再也没有回到羊群中,它开始跟着巨狮一起生活,没几天,幼狮说话的声音也变了,由以前小声小气变得粗声粗气了,走路由以前走小路到现在的走大道了,目光中也渐渐能看出摄人光芒了,总之,幼狮已恢复了它真正的狮子本性。

我们的人类,也正如这个故事一样,原本是爱的使者,但随着教育的输入,随着社会恶习的输入,随着偏执的加入,我们虽然人在成长,但我们却正如幼狮一样,完全迷失了自我。

可怜的你我还在错位的人生中自我陶醉。为了小得小失而斤斤计较,做人虚伪、狡诈,做事浮于表面和应服领导。到头来,损人又害己。日子就这样日复一日的过着,心中总沈得现实咋就这么别扭呢?它虽有过短暂的怀疑,但由于现实的力量太强大了,他便无法真正清醒,无法彻底认清自我,于是只好随波逐流,混世度日虑耗时光啰!

假如,有一天有一个高人点醒了梦中人,让他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人。他才有可能真正发现本我发现真我,而从迷茫中清醒过来。

懂得自省的人,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在当今科技迅猛发展的年代里,每个人都不可能永远不犯错误,因此,及时的自省和自我批评往往是纠正自身错误、实现快速转型的关键所在。

面对激烈的竞争,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那些不愿意反省自己,或者不愿意及时改正错误的公司必将面临衰败和灭亡的结局。同样,在快节奏的信息社会中,一个人如果不能及时察觉自身缺点,不能用最快的速度纠正自己的发展方向,也必然会在学业和事业中落伍,被无情的人才竞争所淘汰。

懂得自省的人,才能不断成长。如果经常在反省中扪心自问:自己是怎样的一个人?哪些东西对自己最为重要?自己能否把每一件事做得更好?这样的心路历程将会成为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审视自己的价值观、质疑自己的思路和锻炼自己的判断力的最好方法。经过这种方法的考验,一个人会变得更强大、更自信,他的人生目标也会更加明确。从某种意义上说,有过深刻自省经验的人是在潜移默化中让自己的身心接受了一次智慧与道德的洗礼——在一系列类似的洗礼之后,他已经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这种变化可以驱使他用更加坚定的步伐走向成功,也可以为他带来更多的幸福与快乐。

懂得自省的人,更容易得到他人的信任,更容易赢得真正的朋友;反之,不懂得自省、不知道承认错误的人既无法得到他人的误解,也无法让自己真正融入到团队之中。即使将这样的道理放大到国与国的关系上,它也仍然成立。

人们应该做的是避免错误的发生,而不是在错误发生后竭力遮掩!许多人可能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原本只犯了一个小错误,但就是不愿意承认,以至于不得不用各种手段遮掩和粉饰错误。结果一错再错,小错误演变成大灾难,落得个无法收拾的结局所以,拒绝自省的做法不但不能真正解决问题,反而会使问题更加严重。

总之,一句话,我们不能自醒,是因为我们陷入得太深,而又没有机缘得到高人的指点,因而只能继续在苦海中挣扎,在迷途中徘徊。应怎么办呢?

一是作壁上观,做旁观者。距离使人清醒。你在只是看着自己的心,看着贪心是怎样运作的,看着自己的恶习是怎样干扰和牵引你的本性的,看着身上的文化知识是怎样左右你的本性使你一步步滑入迷途的。

二是反思。人也许对未来看不太清,这还可以理解,但回过头来却还看不清是非,那就也太糊涂了。反思也是一种智慧,是一种补救的智慧,是一种启下的智慧,人在反思中对过去的所言所思所做都会做出重新评估,人为什么总会后悔?这就是反思的好处和结果。

三是保持更多的忧患意识。一个国家若缺少忧患意识教育,就会忘国;一个人若缺少忧患意识教育,就必然平庸平凡,就必然坐生活在社会的最低层,饱受人格的折磨和生活的打击。

自醒,改变人生的好习惯

当一个人生活枯燥的时候,他忘了用心体会是一种习惯。

当一个人觉得人生乏味时,他忘了培养幽默是一种习惯。

当一个人体力日差的时候,他忘了运动健身是一种习惯。

当一个人工作疲惫的时候,他忘了认真休息是一种习惯。

当一个人孤傲狂放的时候,他忘了感恩惜福是一种习惯。

当一个人志得意满的时候,他忘了谦冲为怀是一种习惯。

当一个人钱不够用的时候,他忘了投资理财是一种习惯。

当一个人觉得工作低迷时,他忘了激励自己是一种习惯。

当一个人怀疑自己的时候,他忘了建立自信是一种习惯。

当一个人忽略家人的时候,他忘了爱与关怀是一种习惯。

当一个人浑噩度日的时候,他忘了阅读好书是一种习惯。

当一个人忙于工作的时候,他忘了安排休闲是一种习惯。

当一个人目中无人的时候,他忘了不断学习是一种习惯。

当一个人服务不佳的时候,他忘了让顾客满意是好习惯。

当一个人惊慌失措的时候,他忘了万全准备是一种习惯。

当一个人推诿责任的时候,他忘了勇于承担是一种习惯。

当一个人肠枯思竭的时候,他忘了转型思考是一种习惯。

当一个人沮丧失意的时候,他忘了检讨改进是一种习惯。

当一个人畏惧调职的时候,他忘了提升自己是一种习惯。

当一个人沟通障碍的时候,他忘了真诚倾听是一种习惯。

当一个人业绩消退的时候,他忘了积极行动是一种习惯。

——摘自《心理医生》

清醒的人生

我们来于尘土,也将归于尘土。我们来于黑暗,也将归于黑暗。我们来于无知,也将归于无知。从无知到有知,即是生;从有知到无知,即是死。我们不畏惧出生,是因为初生时我们无知;我们畏惧死亡,是因为我们濒死时有知。无知即无畏惧、无痛苦,有知即有畏惧、有痛苦,生就必然伴随着畏惧与痛苦,死才能真正脱离畏惧与痛苦。?既然生是痛苦的,死是无痛苦的,那为何有知的人都喜欢生、畏惧死呢?因为生有快乐,而死没有快乐。喜欢生,是因为生有快乐。畏惧死,是因为畏惧失去快乐。乐生,所以畏死。生是苦乐交织的有知,死是无苦无乐的无知。

有知的人都想永远拥有快乐,当他们认知到死必将夺去生的快乐时,而不是万能的人无法阻止死时,有些脆弱的人构造出了神。因此神一产生,他的最根本特征首先就是永生,其次拥有万能的法力,这样,神才可以履行赋予脆弱的人以永生的能力,信神者可以获得永生。?

这样,出于对死亡的畏惧,脆弱无能的人就幻想出了神。?

初步解决了对死亡的心理畏惧,人又进一步完善了神,比如说神无处不在,神指引一切等等,这样,当生活中不可避免的遇到任何麻烦和困苦时,人就可以随时随地的搬出神来安慰和麻醉自己的身心,不必担心神无法及时来到关照自己。

但是,生活中有许多困难和痛苦仅靠对神的信念和幻想是无法完全抑制和解决的,人又进一步创造出了魔鬼,一个与神一样永生而强大的对手,无法解决的问题和痛苦都由魔鬼来承担,但魔鬼只是暂时胜利罢了,神依然存在。

人把忍耐当成受难来欺骗自己,再次获得对神的肯定。?

人既然确认了有神,必然要时刻留心自然界里一切的变化,处处找寻神的足迹,一切暂时难以解释的现象都被想当然的划归到了神的身上,那些都是神的昭示。

虽然随科学的发展,以前很多归于神的现象都可以被科学所阐明,但一接触到死的问题,人总是脆弱的,心怀恐惧甚至于愤怒,你我都不能例外,因为死是自然的规律,正如我们无法决定自己的出生一样,死是无法阻止的。

既然死是不可阻止的最终归宿,那么我们既然生存着,就应该把主要的思维放在思考如何生上面,过多的考虑死,只能使我们陷入消极的牛角尖,无力自拔。

与其依靠幻想虚构神的存在来获得心灵的暂时麻痹和慰籍,我宁可选择自己掌握既有痛苦也有快乐的清醒的人生。?

从昏睡到觉醒

一语惊醒梦中人。谁是梦中人?绝大多数人都是梦中人。活着的人只是身子活着,他的头脑是死的,是一堆垃圾;他的心灵是死的,是一片荒漠,所以,这是一个悲剧。

你去看那些低级的失败者,住在贫民区,吃得比猪还不如,穿得比叫花子还差,住得比流浪汉好不到哪里去,起得比公鸡还早,这种人是可悲的,这是人生最大的悲剧。谁应该为他们的悲剧负责?当然最主要的还是他们自己,他们要对他们的贫穷负责。他们只知道开发自己的体力,只知道依赖他人提供的最廉价的工作。他们只启动了他们的身体,从来都没有考虑过他们的心智,他们放弃了自己的才智大脑而不用,相反却去求人;他们放弃了他们的精神力量而不用,而在别人给的工作中牢骚满腹,怨声载道。

这些人,之所以不启用自己身上拥有的核武器,是因为他们不知道自己拥有核武器,没有人告诉他,相反,外人只会暗示或明示他——他是无能的,是天生的下层人,是没有能力改变自我命运的,这就是我们的教育。

他们被社会催眠了。于是,他们真认为自己命该如此。因此,他们便懒得想,一味地依靠别人,想靠别人的同情和良心给他发工资。在一个法律不健全和良知丧失的时代,这些人自然终其一生也不可能改变他们自己的命运。

鲁迅为什么要在铁屋中惊天动地的呐喊?他就是希望喊醒这些麻木不仁的行尸走肉,希望他们能醒一醒了。

还有一种较为高级的昏睡者,他们的经济改善了,小日子过得无忧无虑。他们就陶醉在这样的日子里,不求上进,不思进取,就这样打发着自己的余生,这也是一个悲剧。他们只停留在物质满足阶段,他们通过努力,或干到了白领,或开了间小小的店铺,请了几个帮工看着店面,自己则沉醉在麻将桌上,或色欲场中,或其它不良物欲之中,不能自拔。偶尔还自比他人,洋洋自得。

还有第三种类型的昏睡者,他们拥有很高学历,或拥有很高的责任与使命,他们常常钻研一个问题许多年。研究问题是很好的,但研究问题只钻牛角尖,这就是一个麻烦,这就会造成悲剧。如今市场上有许多这样的学者,只闭门造车,而后想将“车”推向全世界,岂不知他的车早已过时了,真是可悲可叹。这种类形的悲剧是因为他太相信自己,或者太相信某种学说或信念而造成的。坚守是必要的,但坚守到迷信和盲目的程度就十分可悲了。

我有许多这样的朋友,他们许多年弄出了一套自以为是的理论,而后在上市时就受到了打击,市场不买帐,他于是感慨万千,说世人认假不认真,说什么下一个世纪将是我理论的大兴时代……他们不再对新的变局新的问题有兴趣,他们只沉醉于过去的那点小成小得之中妄自尊大。

人有许多层面,在修炼人生的成道过程中,每个级别都有许多的悲剧在反复上演。

相同的悲剧一再上演,这才是真正的悲剧。

不过,悲剧并不可怕,只有正视了悲剧认清了悲剧,我们才有可能找到那生命中的喜剧。人是需要提醒的,是需要不断提醒的。提醒的方式有许多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