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在教孩子做家务的同时,教育孩子认识劳动的意义。
在一般情况下,可以让孩子参加锻炼的家务有:扫地、抹桌子、洗碗、买佐料、铺床叠被等。你可以将这些项目做个统筹安排,让孩子每天有一二项相对固定的劳动项目。家务分工不仅可以对孩子做家务起到督促作用,而且可以培养孩子良好的家庭责任感和义务感。孩子在家务劳动中,能清楚地发现自己在家庭中存在的价值,从而自愿为家庭的幸福美满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北京市家庭教育研究会研制的小学生生活处理能力的七条标准:
1.自己整理衣物和床位的能力。主要是自己穿脱衣服,把衣服摆放整齐,学会叠被,逐渐学会整理房间;
2.学会安排课余生活。主要是养成回家主动做作业的习惯;学会收看电视、收听广播节目;
3.学会随天气变化安排衣着;
4.学会准备简单的食物,协助父母做饭前的辅助劳动,学会做简单的饭菜,学会识别食物保质期;
5.学会做一些简单家务劳动,自己洗头、洗脚、洗小件衣物,学会使用洗衣机;
6.学会独立上下学,独立出行;
7.学会购买简单物品。
美国父母怎样教孩子做家务
藏宝阁:
勤奋是一切事业的基础。
--李嘉诚
帕特丽娅是一位美国儿童作家,在谈到劳动教育时,她曾说过这样一段话:
我的父亲从我记事起,就热爱劳动。每天早上,我和姐姐还在睡觉,父亲就起床了,把该做的家务做完才去赶着上班,看到他精力充沛的样子,我和姐姐对劳动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所以,从8岁起,我和姐姐就开始帮父亲印简报。
我和姐姐往过的那个房子,过去许多年一直是父亲的办公室,我们也理所当然地认为我们要折、装、贴、邮寄教堂的信,印尉和装订简报,接听电话。我们学会了在期限到来前完成任务,把房子打扫得千干净净,漂漂亮亮。做简单的工作,使用办公设备,接待客人--让他们感到受到了欢迎。我的一个朋友仍然记得,她见我在高中就已知道如何帮助父母干家务,对我如何利用课余时间替家庭打零工挣不少钱表现出惊羡和佩服的表情来。我的姐姐--现在是一个银行家,全身心地投入到办奋室的日常事务中去帮助解决爸爸办公室中的难题。
在美国,家长很注意对孩子动手能力的培养,也善于用自己的行动来诱导孩子劳动的热情。让孩子做家务,是美国父母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那么,美国父母教孩子做家务有哪些技巧呢?请往下看--
1.合理安排家务内容
每周,父母都要贴出孩子们要干的家务劳动内容,将某一特定的任务指定给某一孩子去干。要知道,由于年龄及能力的限制,大多数孩子难于去完成需要一个多星期才能完成的工作,如果由父母帮助他们制定一个合理的计划,则任务的完成要相对容易得多。
2.让孩子有机会干每一种活
家务活轮流干,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去做他最没兴趣或最容易完成的工作,如果一件事情孩子不想干就不干,会养成他逃避责任的坏习惯。试着让孩子去尝试各种工作,或许他可以从中得到更多的乐趣。
3.认真检查孩子的劳动成果
检查孩子的完成情况,使孩子因自己的劳动而产生一种完成任务的成就感。父母一定要检查孩子的完成情况如何,看看他们是不是尽责地去完成自己该做的事,如果没有的话,要让他们重做,直到做好为止。
4.列出父母应做的事情。
不能让孩子感到父母只在吩咐他们做家务,作为家长,应该使孩子知道自己需要做的工作比他们的多得多。
5.对孩子表示感谢
在孩子们完成家务事后,家长会向做家务的孩子道谢。称赞只是一种鼓励方式,家长还要经常告诉孩子,对他们的帮助自己是多么感激。这种真诚的感谢会令孩子更积极地成为做家务的好帮手。
大部分美国孩子常做的家务劳动有这样几种:
1.帮助父母修理或安装一些旧东西。在这个过程中,孩子所学到的技能都与阅读、数学、逻辑、信息和任务的组织能力有关。
2.帮助父母换掉水龙头中用旧的垫子、安装挡风窗户、更换保险丝、修补破损的楼梯等。在做这些工作时,父母往往把自己的一些生活技巧教给孩子,还可以讲一下劳动中所运用到的物理学基本原理,开阔孩子的视野。
3.打扫卫生、整理庭院或花园、洗衣缝补等。
专家建议: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应注意引导,使孩子明白没有劳动就没有美好的生活,使孩子逐步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同时,父母要及时提供劳动机会,知行结合。当孩子有非常强的劳动欲望时,更要抓住时机,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使孩子在劳动实践中增强独立意识,树立自信心,促使孩子身心健康发展。需要注意的是,父母要把握好"量力、适度"的原则,不可挫伤孩子的劳动积极性。
孩子喜欢劳动并不等于会劳动。教会孩子劳动方法才能避免孩子因多次失败而失去劳动的积极性。在孩子开始做一些事情时,应教给孩子劳动程序、方法及注重点,并注意示范,让孩子观察怎么做,使其较快掌握要领,给予孩子细心的呵护,耐心指导,使孩子的劳动目的更加明确,积极性能持续下去。
让孩子动手做家务
藏宝阁:
给孩子布置家务是让孩子建立自我价值感和相信自己能力的一种最好的方式。
----伊丽莎白·邦得里
生活上依赖性太强,自理能力太差,是当今孩子的一种通病。幼儿园的孩子会弹钢琴却不会系鞋带,小学生不会剥鸡蛋皮,中学生不会洗衣服,大学生不会挂蚊帐......这绝非天方夜谭。据对某地城乡600名小学生的调查发现,78%的孩子不会洗衣、叠被,69%的孩子不会使用针、剪、刀、锤等日常小工具。很多孩子因为生活不能自理,在考上大学后让父母陪读,帮他料理一切,或者,选择退学回家!这不是"望子成龙"的你所希望看到的,要想让孩子真正成才,就必须让他们得到一定的劳动锻炼。
事实证明,从小就做家务的孩子在长大以后,往往比不做家务的孩子更懂得如何照顾好自己,也更懂得孝敬父母。他们从小就懂得干好一件工作是多么有价值,每完成一项工作是多么让人快意。如果孩子学会了为家庭奉献,父母和孩子双方都会从中受益。当孩子能够分担家里的一些家务活时,爸爸妈妈就可以把更多的时间花在和孩子玩耍、沟通上,而不必整天忙于家务。
"我的大儿子从2岁起,就开始帮我干家务活儿。我干活儿时,他会满屋子跟着我,我把筐里的旧垃圾袋收走,他马上就在筐里套上一个新的。"家住洛杉矶的斯特娜说,"我最小的儿子现在也3岁了,他已经接手了这项给垃圾筐换塑料袋的活儿,同时,还兼干着其他几件家务。他为自己感到十分自豪,在他要求干其它活儿时,我通常也欣喜地答应了。看到他们干家务时如此认真,我真的很高兴,干家务使他们变得更加独立。"
让孩子做家务是帮助孩子成长的最好机会,在培养孩子做家务习惯时,你需要一些时间和耐心,最好是拟定一份周详的计划,让孩子能"自主自愿"地去做,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
以下列举一些适宜各年龄段孩子干的一些家务活,供你参考:
2-4岁:
把自己的脏衣服放在洗衣筐里,捡起玩具,饭后把自己的餐具放到水槽中,给手纸筒换上新的纸卷。
5-7岁:
清晨整理自己的床,从邮箱中拿回信件或报纸,给宠物的食盘盛上食物,喂金鱼,擦拭窗台,捡起院子里的树叶,整理书包,保持卧室整洁。
8岁以上:
擦拭家具,吸尘,饭前摆设饭桌,饭后收拾饭桌,叠好洗干净的衣物,把衣物分类收好,扫地,拖地,把垃圾带到户外。
以上仅仅是列举了一些孩子们在家中力所能及的活儿。一定要记住,孩子年龄越小,干活儿时关注到的细节也就越少,因此不要对孩子要求得太多。要记住,你的主要目的是让孩子认识到努力劳动的价值,是希望他们能获得成就感,而不是挫折和失败。当孩子养成良好的家务劳动习惯后,会十分有利于他成年后形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和干好工作的态度。
专家建议:干家务活有助于孩子的智力发育
儿童教育学家中岛博士主张孩子干家务。他在3个城市和12个农村中曾调查过361个各种类型的家庭,结果发现,凡是干家务活的孩子,其智力发展水平远远高于不干家务活的孩子,并且,经常干家务活的孩子有较强的独立生活能力。干家务活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使孩子有尽可能多的机会,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接受外界的各种刺激。这种刺激信息传入大脑,便可获得某种智力。干家务活还能训练孩子的运动器官,使动作、语言、技能等得到充分发展,促进大脑对各器官肢体的控制能力,使儿童的动作能力得到充分锻炼。
报酬、义务要分清
藏宝阁:
应当规定孩子需要负责完成的、事先商定的对家庭有益的活儿。
--戴维斯、泰勒
暑假一开始,张先生和妻子就开始教育了对儿子小伟的劳动教育,经常引导小伟干一些诸如洗碗、扫地等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可没过几天,小伟便开始闹罢工,说什么也不干了。张先生很纳闷,问儿子原因。儿子说:"其他同学在家干家务活,父母都付给他们酬劳,凭什么我就是个免费劳动力?"听到儿子的话,张先生一时不知如何是好。
按中国的传统教育观念,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不应该给什么报酬,因为这是在培养一个孩子的爱心和责任心。一般来说,假如孩子遇事斤斤计较,在家里做点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就要收取一定报酬,可能是由于你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太强化"付出一定要有回报",并把回报方式过多地定位在"金钱与物质"上了。其实,用肯定、赞扬、感谢作为回报,效果可能会更好些。另一方面,孩子太注重报酬是一种社会化的早期表现。针对这种情况,你一定要加强孩子责任意识的培养,告诉孩子,每个人在人生中都应该承担许多种责任和义务,这些是不能以"金钱和物质"的回报为代价的。
如今,孩子通过做家务劳动来得到一定的报酬已经屡见不鲜。很多年轻家长模仿西方的教育方式,让孩子以家务劳动来换取零用钱,认为这就是理想的理财教育。诚然,体验通过劳动得到报酬的过程确实可以使孩子产生成就感,这比光从家长手里要钱也更有积极意义和教育价值,但在具体做法上,还请你仔细斟酌。
首先,不是所有的家庭劳动都要给报酬。
让孩子做家务涉及到孩子的自我服务意识、家庭责任感以及爱的培养等问题。五六岁的孩子完全可以,也应该在生活上有所自立,比如收拾自己的玩具、图书和卧室,为了表示肯定,你可以用带孩子外出游玩的方式作为奖励,而不一定非要付钱。
其次,适当付给孩子一定的报酬。
为了提高孩子劳动的积极性,在他做一些简单的家务后,你可以根据具体的工作量给予相应的"报酬"。这种让孩子有偿得到零花钱的做法,可以让孩子体验到劳动的辛苦和赚钱的不容易,同时也可以教孩子一些理财的经验,不置可否。
但同时,有些家长也会产生这样的困惑:不给钱,怕不能激发孩子的劳动热情;给多了,又怕孩子乱花。其实,解决办法很简单,把握好一条原则就行了,即必须让孩子明白:你是这个家庭的成员,有些事情是你的义务,应该为这个家无条件去做。
此外,你还应当引导孩子合理消费,经常和孩子交流零用钱的去处,帮孩子制订消费计划,让他们知道哪些地方该花,哪些是浪费,不要放任不管,这才是培养孩子经济意识的最佳方法。
专家建议:"金钱至上"的思想要不得
在市场经济中,劳动已经成为商品。但是,有些劳动如社会公益、家务劳动都不是商品,而是义务。当孩子具有了一定的劳动能力时,就应当对家庭尽义务,参加适当的家务劳动。让孩子参加一些家务劳动,尽一些自己应尽的义务,这是应该的,决不能用钱来维持这种义务。"金钱至上"的思想要不得,否则,父母子女之间就会变成赤裸裸的金钱关系,这对孩子的成长有害无益。
付出越多,收获越大
藏宝阁:
每年在孩子生日这天回顾一年的情况,对来年的零花钱和活儿做出规定。
--戴维斯、泰勒
孩子帮助家长干家务活收取报酬究竟正确还是错误?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许多家长都不禁要这么问。许多人认为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在他们看来,孩子为父母亲做点事情是理所当然的,不应该收取报酬。而另外一部分人则认为:孩子既然付出了劳动,就理应收取报酬。为什么呢?原因如下:
1.国外的成功经验
美国的小孩子,总是按劳取酬。这种方法,可以锻炼孩子的工作性,让他们真正地体会到"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体会到什么叫做劳动和劳动的快乐。因此,美国的小孩子总是能够认认真真地完成每一件事情。给孩子适当的报酬,孩子们就会更乐意地去接受更多的劳动任务。
2.酬劳可以激发孩子劳动的兴趣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皇帝"、"小公主"们,几乎不参加任何家务劳动。假如给这些孩子一些报酬,会不会激发起他们劳动的兴趣呢?答案是肯定的!一方面,他们通过劳动得到报酬,就会产生一种成就感,另一方面,有了"自己的"收入自己就可以支配使用,也就可以安排一些本来想做而无法做的事情,这份"诱惑"可以让任何人都为之动心,无疑可以激发他们的劳动热情。
2007年8月1日,雪儿第一次领到了100元钱的工资,这是她为家里辛勤工作(收拾碗筷)一年获得的报酬。
雪儿已经11岁了,父母对她娇生惯养,什么家务活都不让她干。一次偶然的机会,父母看到一个报道:外国孩子和中国孩子比较,外国孩子比较自立,有独创性,但学习成绩没有中国孩子高。而中国孩子学习成绩高,但自理能力差,都上大学了还要妈妈陪伴,没有独创精神,死读书本。这一报道让雪儿的父母受到不小的震动。为了培养雪儿的劳动能力,同时让她感受只有付出了才能有回报,父母决定和雪儿签一个协议,让她通过劳动获得报酬。雪儿每天帮助收拾碗筷,一天一角钱,如果一周结算,就给一元钱,如果一年结算,就给100元。雪儿选择一年结算,对于她来说,能够通过自己的劳动得到100块钱的酬劳,可是一件了不得的事情。
刚开始劳动时,雪儿很有兴趣,可时间长了,就没有毅力了,经常耍赖。父母坚持让她劳动,经常鼓励她。经过一年的劳动,雪儿由不情愿到习惯了主动收拾碗筷,她的意志也得到了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