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圣贤经典——礼
22587100000014

第14章 孝,礼之始也:天下礼节,以孝亲先行(2)

异军攻城围义兵,娥眉汗马解围城;父仇围难两湔雪,千古流芳忠孝名。

当代镜鉴:养老送终,传承孝礼

“孝”,是人类最真实的情感;“礼”,是一种大家不约而同形成的习俗、礼法、规范。孝和礼有什么关系呢?孔子认为作为子女要做到孝,就应该在父母活着的时候,依礼的规定来服侍他们;父母过世后,依礼的规定来埋葬他们,并且依礼的规定来祭祀他们。

孔子之所以这样回答是因为他在因材施教。向孔子提问的孟懿子是一位大夫子弟,所以当他请教孔子什么是孝顺时,孔子简洁而坚定的回答:不要违背礼制。也即在提醒他,一个贵族子弟不能因为有钱有权,就逾越了“礼”的规定,举行超出身份的丧葬仪式,让天下人都知道我孝顺父母。在孔子看来,这是违背礼制的,是不孝的。只有无违于礼,才能实现孝顺的心意。内在的孝心与外在的礼法配合,才是孝的实践。

儒家讲求的“礼”,并非由外在的压力而来,而是内在心理情感的自然流露、适当表达。外在的礼仪、礼节、礼貌只是个表现形式,它的前提在于内心真诚的情感。若没有真情实感,所谓的“礼”就会沦为表面的形式和教条。另一方面,除了要有真诚的情感之外,礼制也是必须要遵守的。这样一来,人的行为才不至于“过度”,也不至于“不及”,各种情感才能“发而皆中节”,符合适当的分寸。所以,人不管处于任何时代,任何社会,都应该将重情和重礼两项结合起来,这样既能够表达出对父母的敬爱之情,又可以为后代做出很好的示范,使传统礼仪中的精华能够一代代传承下去。

在日常生活中,子女与父母朝夕相处时,要以恭敬的态度对待父母;当遇到了烦恼的事情,在父母面前也要表现出和颜悦色的样子,以免让父母为自己担心;时时处处关心父母,想方设法让父母快乐,尽量为父母分忧,体谅父母的难处,而不能怨恨、责怪、误解父母;在父母生病时,要做到无微不至地照顾,让父母的晚年生活有保障。

如果父母不幸离开了我们,在办丧事的时候,一定要尽到礼节,做到庄严肃穆,切不可随随便便。如果父母有信仰,可以按照其所信仰的宗教中,关于丧礼的仪式来办理,使父母得偿所愿。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丧礼是晚辈向长辈表达追思和悼念的仪式,只要用心就好,不必在表面形式上下太大功夫,更不需要大操大办、铺张浪费。

另外,父母去世之后,举办了丧事,并不是就此完结,还应该定期祭拜父母。同样,对于祭礼而言,最重要的不是仪式,不是服饰,不是陈设,而是祭者发自内心的真挚情感。祭拜的时候要真诚,仿佛父母就在我们身边一样。

为父母养老送终是作为子女的责任和义务。父母亲在世时,以礼来侍奉他们,在他们去世后,则以礼来料理丧事,养生送死的大义都做到了,才算是尽到了作为子女应尽的本分和义务。

3.奉养父母,报答养育之恩

孟子曰:“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肢,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弈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离娄下》

译文:

孟子说:“通常认为不孝的情况有五种:四肢懒惰,不管赡养父母,这是第一种;酗酒聚赌,不管赡养父母,这是第二种;贪吝钱财,只顾老婆孩子,不管赡养父母,这是第三种;放纵声色享乐,使父母感到羞辱,这是第四种;逞勇好斗,连累父母,这是第五种。”

国学链接:何谓“离娄”

“离娄”指传说中视力特别强的人。《孟子·离娄上》:“孟子曰:‘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焦循正义》:“离娄,古之明目者,黄帝时人也。黄帝亡其玄珠,使离朱索之。离朱,即‘离娄’也,能视于百步之外,见秋毫之末。”汉王褒《圣主得贤臣颂》:“如此则使离娄督绳,公输削墨,虽崇台五层,延袤百丈,而不溷者,工用相得也。”唐韩愈《明水赋》:“形象未分,徒骋离娄之目。”

诸子之言:

明朝《景行录》曰:“千经万典,孝悌为先。”无数经书典籍,无不认为孝悌是第一的。“孝”讲的是孝顺父母,孝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历朝历代都提倡孝道,古代许多经书典籍都对孝道加以宣扬。孝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件天经地义的事情,《孝经》曰:“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只有一丝不苟地恪守孝道,才能成为一个无愧于天地的人。

那么如何做才可称得上“孝”呢?《孝经》说:“孝,畜也;畜,养也。”奉养父母是“孝”的最基本的内容。

《增广贤文》曰:“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意思是:小羊羔跪下来接受母乳,在于报答母羊养育之恩;小乌鸦衔食反哺母鸦,在于铭记母鸦之深情厚谊。羊尚且跪乳,鸦尚且反哺,人作为万物灵长更应该尽人子之孝,精心赡养父母,以报养育之恩。

那么奉养父母具体应该怎样做呢?《千字文》告诉我们:“资父事君,曰严与敬。孝当竭力,忠则尽命。临深履薄,夙兴温凊。似兰斯馨,如松之盛。川流不息,渊澄取映。”供养父亲,侍奉国君,要做到认真、谨慎、恭敬。对父母孝,要尽心竭力;对国君忠,要不惜献出生命。要像“如临深渊,如履薄冰”那样小心谨慎;要早起晚睡,让父母冬暖夏凉。能这样去做,德行就同兰花一样馨香,同青松一样茂盛。延及子孙,像大河川流不息;影响世人,像碧潭清澄照人。

延伸思辨:严惩不孝子孙

孝传统是我国人伦道德的基石,孝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孝永远是一颗闪耀着人伦之光的璀璨明珠。然而,遗憾的是,至今仍有一些不孝子孙,不仅不尽孝养义务,反而虐待,甚至打骂老人。还有一些人,虽然对老人物质上供养了,但缺少情感上的慰藉,甚至很长时间都不打个电话,不看望一次。

对于这样的不孝子孙,我们的社会不仅要重视情操、精神、道德方面的指导,而且,要争取把它们上升到制度、规章、法律、政治的层面,作为对社会成员的一项普遍的基本要求,并对不孝之人进行严厉惩罚,使大家引以为戒。

精彩典故:

鹿乳奉亲

剡子是周朝人,祖上世代以耕种为生,剡子的父母披星戴月地一年到头苦苦劳作,也只是混个半饥半饱。这年赶上闹灾荒,田里收成不济,日子越发艰难,父母忧急交加,一时心火上攻,双眼失明,这可急坏了剡子。

为了给父母治病,剡子每天用半糠半菜侍奉双亲充饥后,就到处求人,寻医问药。一天,剡子到深山采药,路过一座庙宇,便进去讨口水喝。他见方丈童颜仙骨,就向他请求治疗眼病的方法。老方丈问明缘由,沉吟一下说:“药方倒有一个,恐怕你采不来。”

“请说,我舍命去采!”

“鹿奶,鹿奶可以治眼疾。”

剡子听了,立即叩头谢过老方丈,飞步赶往鹿群出没的树林中。这里的鹿确实不少,可它们蹄轻身灵,一见有人靠近,就一阵风似的飞快逃去。

怎样才能弄来鹿奶呢?剡子绞尽脑汁,昼思夜想。一天,他见村东头猎户家的墙头上晒着一张鹿皮,忽地眼前一亮:把鹿皮借来,披在身上,扮成小鹿的模样,这样就能悄悄接近鹿群了。于是,剡子迫不及待地走进猎户家,说明来意。好心的猎户欣然把鹿皮借给了他,还指点剡子如何模仿小鹿四肢跑跳的动作。经过多次演练,剡子竟然举手投足都像一只活脱脱的小鹿了。

第二天,剡子用嘴叼着一只木碗,悄悄地蹲在树林里。待鹿群走近时,披着鹿皮的剡子像一只小鹿似的不紧不慢地凑到一只母鹿身边,轻手轻脚地挤了满满一木碗鹿奶。直到鹿群走开了,他才站起身来,捧着鹿奶直奔家中。

从那以后,剡子多次用扮成小鹿的办法,去挤母鹿的奶汁。爹娘由于常常喝到鲜美的鹿奶,营养不良的身体一天天强壮起来,后来,失明的眼睛,果然奇迹般地恢复了光明。

哭竹生笋

在三国时,有一个孝子,姓孟,名宗,字恭武,从小就没了父亲,家里十分贫寒,母子俩相依为命。长大后,母亲年纪老迈,体弱多病。不管母亲想吃什么,他都想方设法满足她。一天,母亲病重,想吃竹笋煮羹,但这时正是冬天,冰天雪地,风雪交加,哪来竹笋呢?他无可奈何,想不出什么好的办法,就跑到竹林抱竹痛哭。哭了半天,只觉得全身发热,风吹过来也是热的。他睁眼一看,四周的冰雪都融化了,草木也由枯转青了,再仔细瞧瞧,周围长出了许多竹笋。他的孝心感动了天地。他把竹笋给母亲吃了,母亲的病就好了。

有诗颂曰:泪滴朔风寒,萧萧竹数竿;须臾冬笋出,天意招平安。

兄弟争孝

清朝时,长江口外的崇明岛上,有吴氏四兄弟,小时候因家境贫困,父母不得已把他们卖给富家为童仆,以求一条生路。他们长大后,个个勤奋节俭,赎出卖身契,回到家乡,合力盖起房舍并各娶妻成家。这时,他们已理解当日父母之苦心,故争相供养父母,以示不忘养育之恩。开始认定每家供养一月,后来,贤惠孝顺的妯娌们认为隔三个月才能轮到供养,时间太长了,故改为每家供养一日。以后又改为自老大起每人供养一餐,依次排下。每隔五天,全家四房老少合聚一起,共烹佳肴,奉养父母。席上子孙、儿媳争相端菜敬酒,百般孝顺,合家欢乐。二位老人安享天年,福寿近百岁无病而终。

有诗颂曰:父母育恩深似渊,不尤被鬻孝犹虔。弟兄争奉酒甘旨,纯孝妯娌浑归贤。

当代镜鉴:感恩父母,精心奉养

《说文》讲“孝”为“善事父母者”。孝的最基本内容就是尽心竭力地赡养、侍奉父母,我们从“孝”字的写法上就可以直观地看出这一点。下面是“子”,上面是“老”,老在上,子在下,这代表着长幼尊卑的次序和礼节,也可以视为子承老,儿子背父母。当子女幼小的时候,衣食住行都要依靠父母的帮助;当父母老了,没有独立生活的能力时,子女理应担起精心奉养老人的责任,以报父母比天高、比海深的养育之恩。

佛说:“母亲的恩德是无以回报的。例如,怀孕期间,母亲时时如负重物,坐立不得安稳,夜间亦难安眠。生产时,性命交关,即使受到剧烈苦痛,乃至命危在旦夕,也不顾自己,务使孩子平安出生。为养育孩子,不惜自己受饥、受冻,一生奔波劳苦。孩子远行,父母天天担忧挂念,直到看见孩子平安归来,一颗不安的心才落了地。遇逆境时,无限体恤爱怜,愿代孩子受苦。从怀胎到自己两眼闭上,这份爱永无休止。这样的深恩,就算有人左肩担父,右肩担母,绕须弥山走,皮肉被担子磨破,甚至穿骨至髓,也不叫苦,流下的鲜血淹没了足踝,如此经过百千万劫,仍报答不了父母深恩;假使有人生于饥荒,为了不让父母挨饿,割下身上所有的肉,供父母充饥,经百千劫还是难以报父母恩。”

面对父母的深恩,作为子女怎能将父母弃之不顾呢?羊尚且跪乳,鸦尚且反哺,何况是人呢?

一次,陈毅元帅去看望身患重病的老母亲。母亲瘫痪在床,大小便不能自理,母亲见陈毅来了,叫人把刚尿湿的裤子藏在床底下,正好被刚进门的陈毅看见。他问候过母亲之后,就伸手拿出藏在床底下的脏衣服去洗,众人急忙拦住,母亲也不让他去洗。陈毅动情地说:“娘!我小时候您不知为我洗过多少次尿裤,今天我就是洗上十条尿裤,也无法报答您的养育之恩。”说完就把尿裤和其他一些脏衣服都拿去洗得干干净净。

正所谓“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对父母的孝心首先来源于感恩之心,作为子女要学会对父母感恩。要知道,没有父母,也就没有我们的生命。一个人,无论他贫穷还是富有,都应该对父母充满感激之情,将奉养父母摆在生活的第一位。

4.孝以敬为先:注重精神奉养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

译文:

子游问孔子,究竟什么才叫做孝顺。孔子说:“现在的人啊,以为仅仅给父母吃好穿好,把父母养活,让他们衣食无忧就可以叫做孝顺了。但是狗和马也一样得到我们的饲养照顾,如果内心没有一份真挚的对父母的尊敬之情,那赡养父母和饲养犬马还有什么区别呢?”

国学链接:子游其人

子游(前506—?)姓言,名偃,字子游,亦称“言游”、“叔氏”,春秋末吴国人,与子夏、子张齐名,孔子的著名弟子,“孔门十哲”之一。曾为武城宰(县令)。子游胸襟广阔,位列文学科第一名;孔子曾称赞他:“吾门有偃,吾道其南。”意思是说有了子游,孔子的学说才得以在南方传播。子游为武城宰后,尊崇孔子的儒学思想,倡办教育,教化民众。

诸子之言:

孔子在这里认为,子女对父母的尊敬才是孝顺的根本。这种情感是发自人们的内心深处的,而不仅仅流于外在的表面形式。对父母的尊敬,源自于人的内在道德情感,这种情感为人所独有,是人区别于动物,也即人之所以为人的特征所在。如果一个人内心里具备了尊敬父母的真情实感,自然会有赡养父母的外在行为;如果仅仅是在衣食供养方面给予满足,那么,对于动物的饲养和对于父母的赡养就没有什么区别了。

曾子也说:“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意思是孝有三点,大孝是尊敬父母,其次是不使自己的言行给父母带来耻辱,再次是能养活父母。曾子认为对父母的尊敬要高于单纯对父母进行赡养,尊亲才是真正的大孝,正如孟子所说:“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

关于这一点,清朝广为流传的《动报亲恩篇》则说得更为明确:“要问如何把亲孝,孝亲不止在吃穿;孝亲不教亲生气,爱亲敬亲孝乃全。”它告诉我们,孝敬父母不只是给他们吃饱穿暖,更重要的是不要让父母生气,热爱、尊敬父母才是全孝。

延伸思辨:让父母尽享天伦之乐

在当代社会中,大家庭逐渐解体,年轻人纷纷外出,于是“空巢老人”越来越多了。“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可家里的老人却往往忍受着寂寞。对逐渐衰老的父母来说,温饱已不成问题,物质要求也有限,他们最需要的是子女精神上的慰藉。

身为子女虽然有事业要忙碌,有幼小的孩子要照顾,但是平时也应该尽量抽时间“常回家看看”,陪父母多说说话,这样父母们会由衷地感到幸福。正如英国大诗人拜伦所说:“享受天伦之乐的父母们,就连天使也要羡慕。”

精彩典故:

子路敬亲

子路是孔子的学生,小时候家里很穷,他虽然生性好勇斗狠,但对父母极具孝心。当地米贵,想买点粮食着实不易,父亲时常为家中无粮发愁,子路听说百里之外的一个地方粮食便宜一些,便步行去那里买粮,然后用肩膀扛回来,根本不在乎耗费时间。

父母一天天老了,可他一直没有稳定的职业,父母为此感到担心,为了不让父母操心,子路就委屈自己凑合着找点事情做。他说:“父母健在,不敢只想着自己的高远志向。”

双亲故去后,他来到楚国。楚王很欣赏他,请他担任重要官职。他出去办事,跟从的车子上百辆,座位铺着厚厚的垫子;吃饭也很不一般,食物丰盛而精致。他抚今追昔,不禁悲从中来,泪如雨下,说:“现在我富贵了,可是我的父母在哪里呢?尽管我还希望像当年那样从百里之外扛着米袋赶回家中孝敬双亲,但已经不可能了。”子路边说边哭,旁边的人没有不感动的。

挨杖伤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