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吃的真相
2261400000007

第7章 营养诚可贵(5)

与人们的直觉相反,科学观察发现让宝宝自己尝试块状的“finger food”比大人用勺喂泥状食物更加安全。一方面,如果宝宝没有学会咀嚼,他(她)就不能把食物送到口腔后部,所以也就不会噎着。另一方面,如果宝宝没有学会用手指把食物放进嘴里,那么他(她)也就还没有能力处理放进嘴里的食物。这时候,“喂”给他们的食物反倒是不安全的。

不过,BLW看起来省事,其实父母要付出更多的劳动。第一,要把食物做成大小适中、宝宝的小手指能够抓住的形状,比如条状,但是又要软,即使没有牙也能咀嚼;第二,会浪费掉很多食物,你无法知道他(她)想吃什么,会吃多少,没有吃掉的食物也不应该用勺来喂,你给他(她)的食物可能大多数不会进到他(她)的嘴里;第三,吃的时间会很长,而且弄得一团糟,基本上是吃一次就弄脏一身衣服;第四,大一点儿的宝宝可以给他(她)勺让他(她)自己吃,但是你得允许他(她)把食物弄得到处都是,就是放不进嘴里。

在BLW的做法里,宝宝吃的固体食物依然不是主要的营养成分来源,而只是适应固体食物的过程。虽然提供的食物也要注意营养成分的均衡,但是生长所需的营养依然要靠母乳或者配方奶来提供。

婴儿营养的核心:全面与均衡

我们经常在谈论“营养”,每个人都想给宝宝“最好的营养”。但是“营养”实在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基本上不能用“好”还是“不好”,或者“高”还是“低”这样简单的词来形容。人体需要的,食物能够提供,就是“有营养”;反之,人体不需要的,不管什么样的好东西,都应该认为“营养不好”。比如对于成人来说,高脂肪低蛋白的食物被认为是垃圾食品、营养不好,但是婴儿却正需要这样的食物。牛奶中3%的蛋白、3.6%的脂肪被成人认为“脂肪太多”,但是婴儿需要的却是蛋白质不到1%、脂肪却多达3%~5%的奶。婴儿所需的热量,至少有一半来自于脂肪。所以,有的父母给宝宝喂鱼肉、鸡肉等高蛋白食物,其实跟喂蛋白质不足的奶粉一样,都是不利于宝宝生长发育的。

婴儿的营养,不在于某种特定成分的多少,而在于营养成分的全面和均衡。人体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体系,尽管科学已经相当发达,对于婴儿的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全部成分和数量认识依然有限,所有的科学推荐,都只是盲人摸象。而有很多的所谓“婴儿保健品”,本身还缺乏足够的科学依据来支持其对于婴儿生长发育的必要性和有效性,比如益生菌、钙制剂、鱼油等等。反倒是这些“保健品”所带来的潜在问题是不容忽视的。打个比方说,糖果纸里可能包着糖果,也有很大的可能包着黄连,而规定你只能闭着眼睛吃下去。为了吃到美味的糖果,或许有人愿意去冒吃到黄连的风险。但是,对于婴儿来说,冒险失败的后果可能太过严重,还是尽量避免的好。

一言以蔽之,宝宝并不需要特别的营养。他们生长发育所需的所有营养成分,都可以从普通的食品中获得。那些“特别好”、“非常有用”的“秘方”,可能会含有大量的某些有用成分。但是,有用的成分并非越多越好,而且在引入这些成分的同时很可能引入了不必要甚至有害的成分。任何不必要甚至有害的成分,对于宝宝的发育都可能是伤害。比如盐和糖的存在,就会增加宝宝肾脏的负担。再比如,国内很流行用肝粉给婴儿补铁,也是一个非常糟糕的典型。肝粉中含有比较多的铁,婴儿也确实需要铁。但是肝是动物身上毒素沉积最多的部位,在给婴儿喂肝粉补铁的同时也可能带入许多别的有毒成分。成人的肝脏有足够的能力清除这些毒素,但是婴儿的肝脏能否承受这样的负担?这就像含有三聚氰胺的奶制品成人吃了没事,婴儿吃了就后果很严重一样。

聚议厅

Maybeme:

母乳喂养到1周岁?现在有几个妈妈能做到啊!云无心家的闺女啥时候断的奶?

云无心:

能不能做到和想不想去做是两回事。我家孩子她娘产后第五周就回实验室了,她每天在实验室的时间是十个小时以上,所以都是把奶泵出来带回家喂的。坚持到了十个半月,实在泵不出来了,不得不断掉。我认识的上班、上学的妈妈们都是这样喂的。

睡觉的树:

我家宝宝最开始没有母乳吃,后来我坚持让她吸,终于吸出来了。吸奶器还是很有好处的,关键的问题是我家宝宝吸了我的奶后,我要出去办事情,再用奶瓶装母乳喂养她,她就不接受奶嘴了,我周围很多母乳喂养的都有这个问题。另外,我家宝宝白天需要抱着睡觉,晚上倒是睡床的,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呢?

云无心:

这是泵奶喂的宝宝最常见的问题。我不知道别人是怎么解决的,我家小姑娘是从来不吸奶头的。即使她妈妈就在旁边,她也要泵出来用奶瓶喝。睡觉的问题我没在意,我家小姑娘小时候是任何时候抱着睡着了就可以放到床上。美国父母一般是让孩子从小在床上睡着,不睡就由他(她)哭,几次以后就好了。他们把这个过程叫做“cryout”,中国的父母一般下不了这个狠心。

睡觉的树:

哦,另外请教楼主,能否具体介绍一下你们是怎么给孩子添加辅食的?还有孩子枕秃、白天睡觉易惊醒,需要补钙吗?是不是最好先去医生那里检查一下,抽个指尖血,做个微量元素检测再决定是否补哪些东西?想请你给个建议。

云无心:

关于添加辅食,你可以参考上述文章,儿科和医学都不在我熟悉的知识领域之内,我只能告诉你我接触到的知识。关于枕秃,好像国内的通行做法(不清楚教科书上是不是)是补钙。我家小姑娘几个月的时候也枕秃,我们问儿医是不是该补钙,儿医说:“吃母乳或者配方奶的孩子怎么可能缺钙?”我们就没管,过了几个月她的头发就长齐了。

明天的肉糜在哪里

记得在一部很老的电影里,村长对乡亲们说:“等到实现了共产主义,就可以每天吃上猪肉炖粉条了。”尽管素食主义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人们对于肉的追求还是占了主流。晋惠帝的名言“何不食肉糜”之所以可笑,是因为肉糜是富足生活的标志,如果说“何不食小米”,大概也就不会贻笑千年了。所以,很容易理解全世界的肉类需求量为什么越来越大:

一方面是人口的不断增长;另一方面,能够“每天吃猪肉炖粉条”的人越来越多了。比如,1985年中国的年人均肉类消耗量为20公斤,到了2006年,这一数字上升到了50公斤。

从整个地球能量转化的角度来看,所有的肉类都来自于太阳:植物依靠阳光生长,动物吃植物生长,人类从动物身上获取肉。虽然说这个过程是“可持续发展的”,但是,地球上的土地是有限的,能够生长的植物是有限的,因而能够供养的动物也是有限的。人类的人口和胃口在不断地增长,地球能够提供足够的肉来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肉类需求”吗?在全球粮食价格持续上涨的大趋势面前,肉类的供求关系必然趋向紧张。素食主义者们大可以号召人们不吃肉,可是对于爱吃肉的人们来说,明天的肉糜又在哪里呢?

出路之一:提高植物、动物的生产效率

人们很难增加耕地的面积,耕地实际上是在不可避免地减少,但是人们可以种植高效的作物。无论是传统的杂交育种还是新兴的转基因技术,都是为了让人们在同样大的地球上种植出更多的植物来。

粮食产量提高了,自然就可以喂养更多的动物;另一方面,人们还可以提高动物产肉、产奶的效率;再次,现在生物技术改良的品种以及更加合理高效的饲料,使饲料转化为肉、蛋、奶的效率大大提高。当猪的出栏时间从一年降到半年,鸡的生长期从六个月缩短到三个月,肉的产率就可能大幅度地提高。

问题是,这种方式面临着无数的批评和疑虑。新技术的安全性是永恒的话题,无论有多少科学依据,人们还是会怀疑“没有发现危险并不代表着没有风险”。另一方面,无论生物技术如何先进,动物都只能把植物中很少的一部分营养成分转化成肉。产出一公斤的肉,就需要几公斤的饲料(对于牛肉来说大概是八公斤左右),水的消耗量也是生产一公斤植物蛋白的几倍。换句话说,这种方式可能达到的效率依然不高。

出路之二:植物蛋白合成肉

肉的最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植物中也含有很多蛋白质。如果能够直接把植物蛋白变成“肉”,那么肉的生产效率无疑就会提高很多。目前,植物生产蛋白质效率最高的是大豆,所以用植物蛋白来“制造”肉的尝试,基本上都集中于大豆蛋白。

在大豆蛋白中加入一些有黏结作用的食物成分,再经过挤压成型,可以获得与大豆蛋白的本来形态完全不同的东西。它可以加到肉里取代一部分瘦肉。这样的东西具有和瘦肉类似的蛋白质含量和氨基酸组成。因为来源于植物,所以不含有脂肪和胆固醇。从这个意义上说,甚至比真正的肉更优越,它的口感也接近肉,但是,要把它称为“肉替代品”还是非常勉强,它的味道跟肉的实在相差太大。所以,所谓的“替代”,只是接近了肉的口感,达到或者超越了肉的营养价值而已。在其他方面,则还很欠缺。

这样的产品在一开始以“素肉”的名义来推销,结果相当失败。当人们看到“素肉”二字,想当然地认为把它当做肉来烹饪就行了。当结果与期望相去甚远,这个产品也就被打入了“冷宫”。在北美市场,“替代肉”这个概念只在开发人员和经销商之间存在,它的商品名称是一个完全新造的词。开发人员需要针对具体的食品,开发新的配方,从而避免口味上的问题。比如说,在一个替代金枪鱼的应用中,差不多一半的鱼肉被这种产品所替代,然后加入了适当的色素和香料。最后,当顾客在超市里发现一种便宜的金枪鱼罐头,买来一吃,发现也不错,不明白为什么便宜,去看说明的时候才发现原来是用植物蛋白替代了一部分鱼肉。

因为用植物成分替代了一部分肉,降低了食物中的脂肪和胆固醇,也降低了热量,这对于很大一部分人有着相当大的吸引力。在北美,这种植物成分替代肉的应用有了不少成功的例子,比如汉堡、火腿肠、鸡肉丸子、牛肉烧烤等等。而中国人更习惯于自己在家做饭,类似的产品往往以“素肉”的名义直接卖给顾客,但顾客很难做出色、香、味接近真正的肉的食物来,所以往往也就浅尝辄止了。

在肉类价格全球性地上涨、并且很难逆转的现实面前,用植物成分来替代肉提供了一条缓解需求的旁门小道。它不能满足挑剔的食客的要求,但是对于不排斥“非传统食物”、也不那么执着于“天然味道”的人来说,也还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出路之三:不长动物只长肉

在组织培养技术、干细胞技术得到飞速发展的今天,可不可以直接由细胞长出肉来呢?

这样的想法首先来自于美国宇航局。在宇航员飞向遥远星球的漫长旅途中,天天吃罐头也不是个事儿。在宇宙飞船里养几只小猪、小鸡大概也不现实,所以不长动物只长肉的“人造肉”

想法浮出了水面。

2001年,美国人和荷兰人各自申请了“人造肉”的专利。他们通过培养肌肉细胞,然后让细胞附着在一些能吃的基质表面,从而得到“肉”。这样生产的肉没有微生物的污染,也就用不着抗生素之类的在常规饲养中受人诟病的东西。同时,这种方式不产生粪便、废气等污染环境的垃圾,蛋白质转化的效率也大大提高。

作为科学概念和实验尝试而言,“人造肉”是成功的。对于提高肉类生产效率和减轻环境压力,这个实验也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图画。不过,它面临的挑战依然很大:

首先,这样生产出来的“肉”跟常规的肉还是有相当大的差异的。比如说,因为没有血管,无法输送养分,所以长出来的肉只会有薄薄的一层,只有把这些薄薄的“肉层”堆起来,才能得到一块肉;或者,直接把这些“肉层”拿去做肉馅之类。这些“肉”在营养成分上不难接近传统的肉,但是在色、香、味、形等方面却差异巨大。人们能否接受,依然很难说。

其次,生产成本能否降到与传统肉相竞争的地步是一个问题。虽然说营养成分的转化率大大提高了,但是对于培养液的要求也提高了。如何生产出经济实惠的培养液,也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再次,安全问题。虽然在生产过程中没有致病细菌的污染,但是作为一种新的东西,也必须进行足够的安全性检验。

虽然问题很多,但是它毕竟是一条看起来可以走下去的路。对于动物福利主义者来说,这种方式避免了对动物的屠杀,显然要人道多了。所以,着名的动物福利组织PETA悬赏一百万美元,提供给在2012年之前成功把人造鸡肉市场化的科学家。“成功”的要求是:一、合成出味道和口感与常规鸡肉无差别的“人造鸡肉”;二、被批准生产的“人造鸡肉”成功地在美国十个以上的州进行商业化的销售,其价格与常规鸡肉相当。

结语:多管齐下

就为人体提供营养成分来说,肉可以由高效的植物性食品来代替。但是,“吃饱”毕竟不是人们吃饭的唯一目的,口腹之欲经常超越了营养的需求。地球上的人口不可能不增长,人们不可能停止追求更多的享受。所以,对“肉”的需求就不可能停止。在可以预见的将来,这种需求只会越来越大。

人类粮食问题的解决没有一个一蹴而就的简单方案,只能多管齐下。肉的问题也是如此,开发推广美味的植物性蛋白食物,应用新兴技术提高养殖业的生产效率,甚至改变肉的生产方式,都是可以、而且应该努力的方向。

我的酸奶我做主

很多人不能喝牛奶——由于乳糖不耐受的问题,他们一喝牛奶就拉肚子。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喝酸奶。那么,酸奶是如何被制造出来的呢?

酸奶大概是自己在家里能做的东西中最简单的了,跟“把大象关进冰箱”差不多:第一步,拿半桶喝剩的牛奶,打开瓶盖;第二步,加入几勺买来的酸奶作为菌种,摇匀;第三步,盖上盖子,放到房间里温度最高的地方,比如冬天的暖气片旁边之类。等到牛奶变黏倒出来,就是酸奶了。倒出来之后,桶内壁还粘有不少酸奶,直接往里加牛奶,连菌种都不用加了,摇一摇接着发酵。如此往复,至少可以做上三四次。等到菌种活性不行了,再从头来过。

现在来作专业分析。酸奶就是牛奶经过乳酸菌发酵而得到的食物,与牛奶相比,酸奶中含有大量有活性的乳酸菌及其代谢产物乳酸等等。在这个复杂的体系里,牛奶中的蛋白质发生了水解交联之类的变化,黏度激增,如果牛奶中的固含物足够多,就会变成半固体状。固含物不够多,就呈现黏稠的液体状,称为“可喝酸奶”(drinkableyogurt)。上面所说的是最简单的酸奶,“原生态”酸奶。纯正的酸奶,其实不怎么好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