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想走就走:住青旅的旅行
22616300000009

第9章 第二夏(3)

回成都后当务之急是买明天去攀枝花的票。一问,仍只有无座票,无座就无座吧。总要继续上路。本想再住今天中午刚退房的四号工厂,电话里被告知客满。继续打电话,龙堂客栈青年旅舍有床位,赶往,却发现没有空调,说是今天坏的,去修了,暂时由落地扇代劳。然而落地扇对我要睡的那个下铺却无补。觉得空气异常闷热,我索性离开。继续碰运气打电话,大名鼎鼎的驴友记青年旅舍居然还有床位,时候不早,遂打车前往。这天深夜,暴雨落在青旅天井里的声音将我吵醒。想起之前晾了鞋子在露台上,寻思着要不要出去收鞋。然而仔细琢磨,这分明是雨水敲打天窗玻璃的声音,整个天井有玻璃罩着,无碍。

便放心睡去。

有一事值得一提,我在驴友记住的是四人间上铺,半夜有人猛敲门,室友开灯,透过窗户发现外面是一个中亚地区的小伙子。他没带钥匙吗?他的确是这里的住客吗?夜店归来?抑或是无关人员?我疑心重重。然而室友已开门将他放进,来者径直爬到一个空着的下铺上,拉帘睡去。还好整晚相安无事,应是住客无疑。不是住客的话估计也进不了青旅的大门。

说句题外话,经常有驴友在豆瓣小组“你住过的国际青年旅舍”中反映,不少中国青旅青睐外国顾客甚至纵容之,对自己的同胞则是冷冰冰。如此自轻自贱,实在匪夷所思。

丽江:一半喧嚣,一半宁静

2011年7月22日 星期五 攀枝花到丽江,沿途小雨转晴

昨天下午4点10分在成都北站上的车,K9483次,无座。车上有很多人到西昌去过火把节。火把节是彝、白、纳西、基诺、拉祜等民族的传统节日,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不过各民族的节庆时间不同,大多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左右,为期两三天。而西昌彝族人较多。后来和别人挤着坐了半个座位。过了西昌后,人果然下了很多,座位宽松了,便凑合着睡了一会儿。此时已是凌晨两点多。七点左右,攀枝花到了。正在下雨。立即坐公车去汽车站。所经之处多是山区,人烟稀少。到汽车站后雨停了,买票坐巴士去丽江。有三个和我坐同一趟火车然后又坐同一趟巴士的旅者。其中有个女生说她当初买的也是无座票,不过半夜跑到卧铺车厢找了个空铺爬上去睡了。真是强悍。

8点15分,巴士发车。很快,因为前方修路的缘故,司机绕道,耽搁不少时间。攀枝花是个以煤矿闻名的工业城市,但此际天很蓝,也有些白云在山间飘着,绝无半点空气污染的痕迹。或许和刚下过雨有关。

只是有些山头裸呈出泥土的颜色,原本一大片绿色中挖去一块,触目惊心。猜是开发过度。

这一路几乎全是山路,弯弯绕绕,不晕车的人估计也不怎么舒服。靠窗坐着,好在窗外风景尚可。车是往南开的,开往云南。到了丽江辖区境内(由墙面广告中“0888”的区号可知),风光更是无敌。大气能见度很高,绿野葳蕤,相对位置不高的山顶上云海壮阔,更高处则是湛蓝的天空和游离的白云。云南,我又来了!

车在中途停了几次,方便乘客吃饭、上厕所。有处小卖部的煮玉米实在甜,我吃到一半赶紧多买了一个。价格公道,两块钱一个。

不像和巴士有关系的那家农家饭店,要价宛如高速公路服务站的餐饮部。

下午五点半左右,巴士抵达丽江客运站。附近即有公车站,看了一会儿站牌,得知古城离此不远,便坐了公车前往。毕竟是头一回来丽江,虽然为的是束河古镇,但古城总归也要看一眼吧。公车途径之处和一般县城无二致,心下生疑:这就是传说中的丽江吗?很快便到了丽江古城(也叫大研古城),原来紧挨着市区,这点倒和凤凰很像。入内,游人如梭。其形态类似大理古城,不同的是多出了一条颇宽的河。河边还有一个大水车,旁边的照壁上写有“世界文化遗产 丽江古城”的字样。很多人在此拍照留念。往周边仰望,不远处有山脉绵延。在古城随便走了走,感觉商业气息甚浓,酒吧、商铺、咖啡馆、客栈开得鳞次栉比,甚至还开进了一家必胜客。此种情形下要想见识当地居民的原生态几乎不可能。因为手机没电了,需要充电才能开机,只得选了家有插座的书吧进去小坐。然而里面的价格比店门口价目牌上的高出很多,问之,答曰“已过了下午茶时段”。然而价目牌上并未注明下午茶的时段。懒得争辩,反正是来充电的。点了杯草莓奶昔,38元。味道相当糟糕,明显是用粉末冲泡的那种。草草喝完走人。因为我实在受不了店内播放的背景音乐,一个男低音翻唱着邓丽君的歌。还是赶快去束河为妙,也许那里会是另一番景象。

去束河费了不少周折。因为没有预先订到青旅,只好临时打电话咨询。K2青旅还有个床位,说给我留着;再次打过去问路时却被告知已经有人刚刚入住(那人也说“刚打电话预定的”)。由此可见电话预定应该登记名字。事已至此,我也只能先过去,毕竟束河多的是客栈,实在不行就不住青旅。本来可以从丽客隆超市坐面包车过去,两元一人。然而我找不到此种面包车(后来才知道自己当时所在的是另一家丽客隆),只得打车前往。说好是30元。K2的前台已经在电话里告知即便打的过去也不过20元,可司机说这么晚了怕回来空载所以贵一些,这倒可以理解。到古镇后他还热情地给我指路。

丽江城北的束河确实安静多了。夜已深,店家大多已经打烊,徒留红灯笼。见到某处有人围着篝火拍手唱歌。灯火憧憧的街巷,也有溪流。这里果真是一个雅致的所在。K2里面倒是热闹,等着办入住手续的人不少。只剩一个三人标准间了,前台女孩说我运气还不错,再晚就没有了。

她说,你可以一个人三张床轮流睡。我说再到别处看看。据说附近还有青旅,她也给我指了路,我没有找着,只得回来。虽然路上见了很多客栈,可我总归有些顾虑,会是黑店吗?安全吗?等等。于是我一个人住进了三人间,会员价148元。目前为止今晚是这次旅行最贵的一晚。

随便往床上一倒,感觉背下有东西搁着。翻了翻床褥,原是电热毯的线路所致。7月的丽江还用电热毯,纵使夜里气温低也不必吧。看来有些人太娇气了。再摸另一张床,也有。第三张没有,躺上去感觉舒服多了。

房间的卫生间通风不是很好,抽水马桶下水也慢了些。好在淋浴设备无碍。从成都到丽江这一路,确实有些累了。洗澡时心想着昨天此时我还在无座的火车上苦熬着,这下却到了丽江,到了束河。

打开电视,正播着芒果台的快乐女声。一对表姐妹组合面临淘汰的危险。可明显更像是表兄妹啊。我关了电视,很快便沉沉地睡去。

2011年7月23日 星期六 晴

这一觉睡到十一点多。拉开窗帘,顿时被窗外的美景惊住了。不远处群山连亘,群山之上天蓝云白;近前是青旅的院子,数株高矮不一的绿色植物掩映着后面的纳西族房子。我下楼穿过院子到前台去。

K2青旅是典型的纳西民居木楞房建筑形式:三坊一照壁、前后院、一进两院。后院较大,布置成园林的样子,花草间有假山点缀。前院里有一个台球桌,有人正打着台球,也有人观战;还有好几个人坐在沿阶的凳子上晒着太阳,坐成一排,蔚为壮观。我问前台今日有无床位,得知有四人间床位,30元一晚,便改住了四人间,暂定两晚。接着便从三人间搬到四人间去。

到外面去寻吃食。游人不少,毕竟是暑假,又逢双休日。和夜晚的束河相比,明显热闹了不少。在附近一家餐馆点了纳西炒饭和冰咖啡,炒饭味道不错,据目测里面有火腿、鸡蛋、酸菜、玉米、青豆。本来选了个溪水边的座位,溪流清澈,垂柳依依。不过中午的阳光还是有些刺眼,只好换到檐廊下去坐。

吃过饭后回青旅。青旅门口的对联写道:行在路上百千里十分给力,居于广厦千万间几多喧嚣;横批:神马浮云。在各个活动室看了看,都是人满为患。有处招贴画上写着:“如果不旅行,永远都是本地人”,深得我心。最后在院子里晒了会儿太阳,也学着他们的模样,坐在阶前的凳子上。

继续外出游荡。在路上碰到一个女生,她对我打招呼。原来是四人间的室友,起初我放行李进去时打了个照面。她叫K,在武汉大学念建筑,从昆明、大理一路过来的。我们边走边聊,随性走到附近的山坡上。有羊在吃草,似乎不怕人,遇到我们很是淡定。从山坡往下望去,古镇尽收眼底。徐霞客曾经到过束河,并在游记里写道:“过一枯涧石桥,西瞻中海,柳暗波萦,有大聚落临其上,是为十和院”。“十和”即“束河”的古称。K告诉我,“K2”应该念作“K Two”,是英国测绘队对世界第二高峰即新疆乔格里峰的简称。

之后一起逛街。一小亭内有纳西古乐表演,便进去坐了一会儿,听不懂。喝了牦牛酸奶,玻璃瓶直接浸在溪水中,天然冰镇。她领着我四处闲逛,进一家扎染坊看了看挂在院子里的扎染,还去了束河皮匠历史展览馆、茶马古道博物馆。博物馆里人迹罕至,有些展馆还是我拧开的照明灯。顺便科普一下,“束河是茶马古道上保存完好的重要集镇,也是纳西先民从农耕文明向商业文明过度的活标本,是对外开放和马帮活动形成的集镇建设典范”。

从谈吐可知,K是个很懂生活的女生。她邀我去丽江市区逛逛。步行一段路,然后坐公车去。路上我们谈到前不久被害的独自进藏的大学女生。K说是因为她露财了,后来在搭摩托车的过程中被杀害的。到丽江后我们吃了路边的烤饵块,然后去金甲集贸市场,买了和古镇相比便宜得多的芒果、西瓜。回到古镇后又一起逛街。在某个广场,篝火晚会正酣,我们便加入到队伍中,跟随舞者摆手、转圈儿。想一想,是有太久没有“舞蹈”过了。

夜里,四个室友齐聚首。除了我和K,还有之前见过的在院子里捧读法语的广外男生Y,以及刚毕业不久的性学专业女硕士P。《性学女硕士求职屡碰壁》的报道虽然使得P成为新闻人物,不过因祸得福,有所大学已经答应聘用她。P说其实没有媒体说的那么悬乎,就是和一记者朋友聊天,说工作不好找,于是就出现了以上提及的那篇报道。

四个人倒是聊得来,K咨询了P一些专业问题,大家讨论热烈。

有一阵子,窗外传来隔壁旅馆(饭馆?)醉汉闹事的叫嚣声。后来平息下去。

今夜睡得很香。

2011年7月24日 星期日 多云

稍微早起了一点,泡杯咖啡端到院子里晒太阳。依然有人在打台球,这次是两个台湾客。三十来岁的“大叔”已经是青旅的焦点,他以前每年拿一个半月旅行,这次索性辞职到大陆旅行,从漠河出发,到了丽江;另一个年轻点的小伙子则说着他在泸沽湖游泳的经历:“当船划到湖中间的时候,你脱下衣服跳下去,潜到湖底往上看……那种感觉超好!”听得我浮想联翩,恨不得也去一趟泸沽湖。可惜我不会游泳,顶多在浅水区过把瘾。

P一大早就离开了,我和K、Y继续留在束河,三人约好下午去白沙古镇看壁画。白沙在束河以北三公里左右,是纳西族在丽江的最初聚居地,也是丽江木氏土司的发祥地,有“纳西古王国之都”的美誉。我们去束河外面问路,得知我们步行去白沙时对方都显出“不可思议”的神情。路问到了,于是三个人边走边聊,天马行空,不亦乐乎。

依然是云南特有的蓝天白云,乡村景致一览无余。我们走的是庄稼地中间的一条柏油路。路的两旁大多是金灿灿的油菜花和绿油油的玉米地。再远一点是左右相随的群山,山看上去并不高。不过前方的远处倒是有高山,山顶分不清是云还是雪,我觉得那应该就是玉龙雪山。想着离赤道最近的雪山群就在前面,我不由得加快了步伐。

途中遇到一群骑行者,古铜肤色,他们问我们束河离这儿有多远。

互相鼓励了几句,临别K问他们从哪里来,有人们回头道“北京”。那声调真叫一个自豪。不知道是从北京骑车过来的还是仅仅从北京来。也是在这个拐角,我们走岔了道,从束河算起总共花了快两个小时才到达白沙壁画门口。得知要收古城维护费加门票,我们打了退堂鼓。也罢,就去古镇转转吧,其实我们未必是为了看壁画而来。更何况,最高海拔5596米的玉龙雪山确实就在眼前了。山顶的皑皑白雪可望不可及,不能登山,远观也能告慰一下自己。我们已经到了雪山脚下的白沙村,具体名称是云南省丽江市玉龙纳西族自治县白沙村。

这边比起束河来安静得多,也古朴得多。我们径直往古镇去,不一会儿就到了。石板路,老房子,除了“旧”我也看不出什么名堂。从衣着打扮可知,这里多是当地居民,鲜有游人。遇到卖水果的三轮车,K又动心了。水果看上去蔫蔫的,不很新鲜,但连茎带叶暗藏生机,不论品种全部一块钱一斤。我们买了些芒果、葡萄和小苹果。一个皱纹满面的老奶奶用我们尚能听懂的汉语邀请我们到她家做客,去看她家“四百年的老房子”。心想应是拉客无疑,不过三人同行无所畏惧,就当是“农家乐”吧。

老人的家离得不远,有两个外孙在家。她说自己是汉族,孩子的爸爸是纳西族,上门女婿,这会儿孩子的爸爸妈妈出去做事了,晚上才回来。我们围坐在廊檐下的方桌边,看老人家拿给我们的一些笔记本和信件,吃着她招待我们的糖果。我们还迫不及待地开吃刚买的水果,我发现丽江的芒果格外香甜。那些笔记本上的留言以及信件是各国游客在此做客后对她的赞誉,都是夸她“善良”“热情”。Y试着把一封法语留言翻成中文念给老人听,老人频频点头微笑。学建筑的K则对“四百年的老房子”表示怀疑。我看中了两兄弟玩的山地车,央求他们让我绕着院子骑了几圈儿。

老人留我们住宿,说今晚村子里过火把节,很热闹。我们虽然为火把节所吸引,但觉得不便留宿于此。这里回束河的路是没有路灯的,我们亦无照明工具,得早点回去。后来老人给我们单独做了算是晚饭的下午饭,菜色不多,马铃薯、鸡蛋、腌菜之类。不过“绿色”“有机”得很,我们食指大动。饭毕我们依据晚餐成本商量了一下,留了50元钱塞给老人家。临别时Y说着“明天我们再来看您”。然而我心底并没有此番打算。

回束河走的是直路,果然近得多。所幸没有遇到来时的拦路狗,当时Y用他手中的玉米扔与它方才了事。

2011年7月25日 星期一 多云间晴转小雨

上午来了两个新室友,一男一女,也是途中结识的,准备明天去香格里拉,然后再去西藏。男的感冒了,女的为此表示担心,怕他难以成行。他们带来了一个坏消息:这边去泸沽湖的路塌方了,正在抢修。K很是失望,本来她打算今天搭车去的,这样算来肯定要绕路,要耽搁不少时间。于是她打消了这个计划。她改主意决定去丽江古城住一晚,然后明天去大理。她邀我一起去丽江古城,然而我对此实在没有兴趣,不为所动。那些热闹,那些琳琅满目,对于女孩子或许更有吸引力吧。不过若是能去泸沽湖,我倒真想和她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