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多个心眼少上当
22676800000003

第3章 不是教你诈(2)

四、借语作桥法

英国作家理查德·萨维奇患了一场大病,通过医生高明的医术,最终他转危为安。但他却欠下了难以偿还的医药费。一次,医生上门催讨。

“你要知道,你是欠了我一条命的,我希望有价报偿。”医生很恳切地说道。

“这个明白。”萨维奇说,“为了报答你,我将用我的生命来偿还。”说完后,他递给了医生两卷本《理查德·萨维奇的一生》。

这个回答十分有趣,它远比拒绝或恳求缓期付款让人乐于接受。其方法并不复杂,不过是接过对方的词语(生命),然后加以歪解,把“生命”变成“一生”。两个词在内涵上并不一致,但是在概念上它们是有联系的。

“借语作桥”法:交谈中,一方从对方的话语中抓住一个词语,以此词为过渡的桥梁,并用它组织成自己的一句对方不愿听的话,进而说出口,最后达到反击对方的目的。

那个被选作桥梁的词语要具有两头相通,且要自然契合的特点,即是要一头与来的话头相通,另一头与所要引出的意思相通,并能天衣无缝地契合一起。

充分运用“借语作桥”需要做到:在接过话头之后,展开想象的翅膀,脱离现实地想,

越是往荒唐的、不切实际的地方想。这样做幽默的效果会倍增。

五、推理幽默法

一次,阿凡提被邀请去讲道。阿凡提走上讲坛,对大家说:“我要跟你们讲什么你们知道吗?”

“不,我们不知道。”人们坦白地回应道。

“跟不知道我要说什么的人还说什么呢?”于是,阿凡提走下讲坛,而后离开了。

又一次,阿凡提被请来。他又问了上次的问题:“乡亲们!我要跟你们说什么你们知道么?”有了上次的经历后,人们学乖了,在被问及问题后,他们马上齐声回答:“知道!”

“你们知道了,我还说什么呢?”说完后,阿凡提又走了。

当阿凡提被第三次请来,他站到讲台上后,他又重复了上两次的问题,这回那些人一半高喊:“不知道!”另一半则喊:“知道!”

自作聪明的人们,满以为这下可以难住阿凡提,哪知道,阿凡提笑了笑说:“那么,让知道的那一半人讲给不知道的另一半人听好了!”这次他又扬长而去了。

这就是阿凡提的过人之处,他利用“知道”与“不知道”这两个不具体而虚幻的原因,分别推理出与大家希望完全相反的结果,做到了以不变应万变。他的理由是随着对方变幻的情况而变幻的,最终他都能轻松脱身。这个技巧叫做“推理幽默”法,它能使你在社交中超凡脱俗、潇洒自如地表现自己。

“推理幽默”法:借助片面的、偶然的因素,构成歪曲的推理。此种技巧主要是利用对方不稳定的前提或自己假定的前提,最后推理得出某种似是而非的结论和判断。它不是常理逻辑上的必然结果,而是走入歧途的带有偶然性和意外性的结果。

六、反语幽默法

“反语幽默”法是造成含蓄和耐人寻味的幽默意境的重要语言手段之一。简单说来,即是故意说反语,或正语反说,或反语正说。

美国幽默大师马克·吐温的作品《镀金时代》,彻底揭露了美国政府的腐败和一些政客、资本家的无耻行径。在此杰作发表后,记者来采访他,他在答记者问时说:“美国国会中,有些议员是狗婊子养的。”感情色彩如此浓重的说辞一经说出后,被各地报刊杂志争相刊出,使美国国会议员暴怒,说他是人身攻击,正因不知哪些议员是狗婊子养的,便人人自危。因此最终结论是:要马克·吐温澄清事实并公开道歉,否则将以中伤罪起诉,由法律介入为他们赢得合理权利。

事后,《纽约时报》上刊登了马克·吐温的一则致联邦议员的“道歉启示”:“日前鄙人在酒会上答记者问时发言,说‘美国国会中有些议员是狗婊子养的’,事后有人向我兴师问罪。我考虑再三,觉得此话不恰当,而且不符合事实。故特此登报声明,我的话修改如下:‘美国国会中有些议员不是狗婊子养的。’”

这则“道歉启示”的后段,原话上加了一个“不”字,前边说“有些是”,这里未确指,因此人人自危;后改成“有些不是”,那就是肯定有些议员不是狗,而议员们都认为自己不是狗……就这样,群起鼓噪的议员们平息了。

这场风波被马克·吐温以自己超人的智慧平息了,他运用反语的手法,最终使对他怀有敌意的人们谅解了他。

“反语幽默”法:用相反的词语表达本意,使反语和本意之间形成交叉。“反语幽默”法的技巧在于以反语语义的相互对立为前提,凭借具体语言环境的正反两种语义的联系,将相对立的双重意义配上其他手段,如语言符号和语调等,达到对方由字面的含义悟及其反面的本意的目的。

懂些小幽默,关键时刻用些小幽默,它们能够避免你落入他人的陷阱,在你危机的时刻也能够使你化险为夷。

说说谎话,使些小诈

我们一直都秉持,为人正直,不说谎等良好作风,然而生活中,偶尔说点谎话是难免的。我们应该都会有注意到有些时候一味的说真话,在现实生活中经常会寸步难行,相反的,有很多善意的谎言却能让事情圆满解决,于是:说点假话又何妨。

把握好“说谎”的尺度的前提下,撇开道德的标准,谎言就是一种智慧。某些情境下的谎言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一些“人文色彩”。真理和事实是客观的,说与不说一个样,只有“谎言”给了人们的生活以美好的希望,减少人们现实中的痛苦,使人们不会因绝望而沉沦,因此它是人们的一种另辟蹊径的智慧。

阿尔斯为人正直,这种耿直甚至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他憎恶在人际交往中说任何假话,无论出于善意还是恶意。他在50年生命旅途中,他的耿直非但没有使他获得鲜花和赞美,反而让他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并终于有所醒悟,他痛苦地发现一味地追求耿直讲真话,最终竟使自己,没有一个可以倾心交谈的人,就连妻子和儿女也离他远去。

在长期的苦闷无人倾诉后,阿尔斯只能把自己的一生感悟写在日记上,讲给自己听。日记中,阿尔斯回顾了在生活中自己不说假话,处处碰壁的种种尴尬情形。他这样说:“我到现在才相信,人与人相处是没有绝对诚实的。有时候,爱情和友情也需要假话和假象来滋润。”

像阿尔斯一样的人,生活中比比皆是。人与人之间应该坦诚相待,这是社会倡导的美好品德。但是,凡事都有两面性,在许多时候,说真话是不撞南墙不回头的愚钝,是不懂灵活变通的做法,大多数情况下,交际并需要谎言。

一个初入社会的青年,他有和阿尔斯一样的困扰,他向他的老师倾诉了这件事。

他从小受着做人要诚实的教育,也一直忠诚地秉行着。可是走上社会之后,却经常因为不说假话只说真话而屡遭白眼。他希望老师能帮助他找出原因。但是这个问题的解决,不是几句话就能够说通的。老师经过考虑再三,跟年轻人说了两件事:“当我的父亲与我探讨

家庭大计时,我决不会说假话;在我的母亲因病重将不久于人世时,我会微笑着对她说:‘没事的,医生说你很快就会好的。’”

说真话和说假话在这里便区别开来。

并不是真话才能表现一个人的真诚,假话有的时候比真话在这方面的表现力更强。虽然假话在形式上与人际间真诚相处不相一致,可是它符合人的心理和社会需求的本质要求。

在社交礼仪中,必须说的奉承话就是谎言的一类,这些话里大都含有水分,或夸张或空话连篇。听着那些千篇一律的空话套话,虽然心里并不一定十分愉快,但说这些是社交礼仪所必不可少的因素,它们构成了社交礼仪。

夸张或空话,吻合了人们的幻想与虚荣心的需求,使人从困境与艰难中摆脱出来。它让人觉得自己在别人的生活中是受到尊重与重视的,因此奉承话和礼节性的语言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粮。

卢梭在《忏悔录》中说出了这样的实情:“我从没有说谎的兴趣,可是,我常常不得不羞愧地说些谎话,以便使自己从不同的困境中解脱出来。有时为了维持交谈,我迟钝的思维,干枯的话题迫使我虚构一些事情以便有话可说。”

林语堂先生也有过类似的表白:“什么是中国人的教养?我一直苦苦思索,于是发现了以下三点:一、说谎;二、具有像绅士一样说谎的能力;三、以幽默感理解自己心境的平静,并且对地球上的任何事物都不过于热衷。”

然而能够将谎话说出口,是非常艰难的。首先我们就要消除对假话的偏见和犯罪感。只有做到这一点,我们才会把假话说得自然,说好。

说好假话应做到以下三点。

一、真实

自然地说假话,就要求真实。然而事实是假话也是生活中的一种真实,它是无法真实时的一种真实。在人们无法表露自己的真实意图的时候,一类谎话就应运而生,它们起到了表达真实的作用。

这种模糊的表现真实的语言随处可见,像是你的女友穿着新买的衣服,问你是否漂亮,而你觉得实在难看时,你却不可能直接告诉她:“实在很难看。”除非你想她不理你了。于是你只能满脸堆笑地说:“还好。”“还好” 是个模棱两可的概念,它表示不太好或是还可以。这就是假话中的真实。它不是违心的奉承或是虚假的谄媚,只是一种对人毫无危害的折中。

二、必须

在社交礼仪中,说假话是必需的,像是当你应邀去参加单位或朋友的庆祝活动前遇到不愉快的事情时,你必须把自己的悲伤和恼怒掩盖起来,以微笑愉快的姿态出现在欢乐的场合。这种掩盖是出于礼仪的需要,而且起到的是必要的作用。

三、合情合理

说好假话的前提是,它合情合理。许多假话明显是与事实不符的,但因为它合乎情理,所以此种情况下,适当地说假话同样能体现我们的善良和爱心。像是妻子患了不治之症,作为丈夫应该让妻子知道病情吗?不,多数人都会这样做:不把事情的真相告诉妻子,也该在她面前流露痛苦的表情增加她的心理压力,而是尽量地让妻子在剩下的时光里生活得自在快活。这类的谎话,虽然与实情不符,但是它带来了安慰,这更让我们感动。一个悲痛的丈夫,他的假话里包含了对妻子的关爱以及对个人悲伤的克制。这种假话任谁也是不会责备的。

当你说假话时做到以上三点,那么你的假话将会给你带来比说真话更优秀的人格魅力。只要你心存善意,把假话仅作为交际的一种策略,就是一种美丽话。这种假话是在善意基础上交际的必要策略,它不同于丑恶的谎言。

一些情况下说假话,你没错。而有一些情况下你不说假话,却是错了。人际交往是一门看似简单实则深奥的学问,在你面对面对生活的时候,真实是重要的,真诚更加重要,这对一个人的一生、对社会都是有更大价值的。然而,如果你在现今的社会,将一切真话、真实的事物都不加选择、不分对象地真实表露在充满各种欲望和念头的人们的面前,你就会被人当成“笨蛋”“傻瓜”;而别人更不会买你和盘托出实情的帐,受白眼、遭欺负、甚至拿你当替罪羊,这一切都是能想象和预见的。

因此为了避免上述的种种陷阱,你要在把握一定的原则,把握好其中分寸的前提下,说说谎话,这是你为了使自己受欢迎所必使的“诈”。

揣着明白,装好糊涂

是不是什么话都要说、都能说呢?在人与人“弯曲”的人际关系间,你的直常常会伤害别人,当然也会坏了你自己的事,因此你要记住:你已经过了童言无忌的年纪,你得学会管制自己的“心直口快”,揣好你的明白,装好你的糊涂是你明智之举。

天天公司的董事长,正在被一件事困扰着,他对坐在他身旁的李经理说:“那个乐乐公司总是让我睡不好,他们的产品跟我们很相似啊。”

董事长边说边思索着,猛地他专注地看着李经理。“不过,看他们现在生产的东西,其实跟我们的相容。对抗不如合作,”董事长畅想着将来的合作,“说不定可以把两家的产品结合在一起,集两家力量,独霸这个领域,对我们还更有利!”董事长做了最后的总结后,示意经理去办这件事。

李经理这个人会说话是公司公认的,而且他为公司印制的产品说明书也很是漂亮,这次的乐乐之行,这些都能发挥不小的作用。“先探探他们的口风,如果不错,我再出马。”董事长对李经理做了最后指示。带着董事长的圣旨,李经理感觉全公司的希望都在他身上。

带着满满的希望,李经理来到了乐乐。乐乐的总经理在一通电话后就约到了。明明是死对头,对方却给了如此善意的回应,这个良好的开始给了李经理成功的十足信心。

在李经理刚刚跨进乐乐的大门时,那个总经理已经出来迎接,而且重重地握手,这让李经理更加确定了这次谈判的成功。

会议室里,双方坐定后,张总细心地翻阅李经理带来的产品说明书。见到此景,李经理高兴地介绍说:“这说明书可不是盖的,全是我请专家设计,保证国际水准的东西。”

如李经理所料,乐乐的总经理把说明书举起来,笑着说:“你们这说明书做得不错,介绍得也很清楚,我们确实可以合作,找个日子咱们可以具体谈谈细节!”

事情成功得如此容易,李经理几乎兴奋地跳起来,急忙起身致谢。

事情到了这里不就好了,双方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结果。

在李经理决定起身离开时,乐乐的总经理,笑着趋前,拍了拍里经理的胳臂,说道::“你们这说明书是哪儿印的啊?”

被问及自己的得意之作,李经理高兴地回答道“是请xx厂印的。”

“印这么一本,应该花费不小吧?”

“当然,当然。”这话更对李经理的心思了,“一本算下来要八百多块!”

“八百多?”乐乐的总经理睁大了眼睛,“那你们一共印了多少本?”

看到对方吃惊的表情,李经理的心里开了花“一万本。”。

那位总经理猛摇头,“太贵了!太贵了!你们被坑了!”总经理大声地笑道,“我公司刚印了一批,我们的书质跟你们差不多,工艺也一样,一本才四百,哪天介绍给你,算算你们公司能省不少钱。”

“啊,那太好了!太好了!”不光语言上感谢,李经理还深深地鞠了一躬,“我现在就回去向我们董事长报告。”

在李经理归来后,他成了同事目光的焦点,没进办公室,秘书已经跑出来,说董事长在等他。

董事长满心期待地看着李经理,那眼神在问“一切都顺利吧?”

李经理沉默了一会后,说道:“报告董事长,我觉得他们不是合作的对象,那个总经理很自大,根本不把咱们放在眼里。”

这是怎么回事?不是谈得很顺利,很好嘛?怎么突然来了个“急转直下”?

回头想想,这中间发生了什么事?李经理决定离开后,乐乐的总经理指出经李经理手的印制的产品说明书花了冤枉钱导致了最终的结果。那吃一堑长一智不是很好吗?李经理何必如此大动干戈呢?

原来,李经理是害怕乐乐总经理的心直口快?难道在决定哪家公司印制产品说明书时,李经理不会做市场调查吗?在已经调查后,又花了贵钱,不是藏着什么事吗?以对乐乐总经理的认识,他是会在跟李经理的顶头上司见面时,把这件事一通到底的。这样就会对李经理构成威胁,甚至有可能丢掉饭碗,于是他避免了董事长跟乐乐的总经理见面。

原来是两家公司可以双赢的,可是却瞬间错过了合作的机会,而且也造成了两家公司的不和,接下来的事态发展,会不会双赢变成两败俱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