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职场淡定力
22684700000008

第8章 焦虑比尼古丁更可怕(1)

1.a)由焦虑所产生的畏难心理

在现代社会的重压之下,人们难免产生焦虑情绪。但是,需要区别的就是焦虑的情绪并不等于焦虑症。焦虑症是一种心理疾病,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无缘无故的、没有明确对象和内容的焦急、紧张和恐惧;第二,指向未来,似乎某些威胁即将来临,但是病人自己说不出究竟存在何种威胁或危险;第三,持续时间很长,如不进行积极有效的治疗,几周、几月甚至数年迁延难愈。

然而,大多数人存在的焦虑并不像焦虑症表现得这样严重。有时候因为某件事情的影响而出现焦虑、害怕和不安。有句俗话:“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当人们面对一次伤害时,便对类似的东西产生畏惧心理。同样,当人们在工作或生活中遭遇到阻碍时,心态不佳的人往往容易在下次再进行同样的工作时产生焦虑情绪。他们在尚未开始时总想着事情最坏的结果,从而担心再次失败而苦恼,就像是个恶性循环,不停地重复着。前两章提到人的情绪也是有记忆的,这种因为害怕失败而导致的焦虑,俗称为“心理阴影”。

【案例】

小琳上大学时参加过一个演讲。但毕竟是第一次登台,原本口齿伶俐的她面对台下黑压压的一片人群,顿时手足无措,脑袋一片空白。尽管小琳强迫自己镇定,但还是出现了结巴的情况。听到小琳说话打结,有些同学竟然大声地笑出声来。小琳感觉受到了莫大的羞辱而冲下台去。

毕业后,小琳在一家化妆品公司上班。有次公司要举办个发布会,经理看她工作很有能力,就安排了她在发布会上给客户做介绍。很多同事都羡慕不已,因为这意味着她被经理所重视,升职的机会很大。可小琳接到任务后立即陷入恐慌,她一想到自己将要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发言便坐立不安。

发布会当天,同事看见小琳站在主席台下双眼凹陷,手心和额头不停地出汗。问其原因才知道,她因为要准备这个会议内容一晚上都没有合眼。起初同事以为她只是对发布会重视而紧张。但小琳在登台的瞬间,却出乎意外地冲出了会议室的大门。

【评析】

“不知者无惧”,从来没有看过或听过鬼故事的人不会对鬼神产生畏惧之心。任何事情都有一定的诱因,同样,焦虑的情绪不会平白无故的产生。正是因为小琳在大学时演讲的失败而导致了她一听到要在众人面前发言而心神不安。小琳的心里一直都存在这样的心结,一旦触碰到时就会心中的恐惧就会无限的放大。她在发布会前想到的不是演讲的成功,获得的荣誉与晋升的机会,而是曾经失败时的情景。当这样的情绪占据大脑时,人们会不知不觉的将自己代入到失败的角色中。正因如此,过早地将自己摆在失败者的位置,质疑自己的能力,害怕失败而忧心忡忡。

成功的道路上,焦虑就像一根毒刺潜伏在人体内。平常我们并不容易发觉,但一旦病发却是致命的。成功不仅需要足够的才干,健康的心理更是强大的支撑。容易陷入焦虑的人大都喜欢幻想,他们总是在事情尚未发生时便过早地幻想着各种可能导致的结果。正是如此,才使得焦虑的情绪有可乘之机。而且,焦虑和畏难这两种情绪之间存在着相互的作用力。在焦虑引发了畏难情绪时,畏难的情绪也同时反作用于它,使得人们在无限纠结中愈加难受,从而导致失败结果。

b)放下包袱,走得更远

大脑永远都让人捉摸不透,快乐的事情我们很容易忘记,但是痛苦的记忆却会伴随我们很久。有时候你以为自己早就忘记了“伤痛”,或许这是一种假象,它只是被时间和混杂的记忆掩饰起来,一旦你触碰它的底线,又将“死灰复燃”。记忆就像人类的味觉,成功的回忆仿佛刚喝下一罐蜂蜜,而失败的回忆如同嚼碎一颗带芯的黄莲;蜂蜜能够令你品尝甘甜,但美妙的滋味可以被一杯水即刻冲淡,黄莲让你苦不堪言,即便喝下几大杯水有时候也于事无补。

我们的大脑就是这样,无形中将痛苦无限的放大。当你下一次再去吃黄莲时,你会犹豫、担心、畏惧甚至放弃。思想的压力远比实际的痛苦更甚百倍,因为没有人愿意再去品尝一次无比苦涩且挥之不去的味道。那种难受的记忆即刻充斥着大脑,焦虑的情绪也由此而生。痛苦的回忆如同一个巨大的思想包袱一直压迫着你,有时察觉不到,满心欢喜的以为早已将它抛下,实际上只是习惯了而已。背负着沉重的包袱我们又如何能顺利到达成功的彼岸?

【案例】

两位禅者走在一条泥泞的小路上。走到一处浅滩看见一个美丽的少女正在那里踌躇不前。原来她穿着丝绸的罗裙而无法跨步迈过浅滩。师兄看到后对师弟说:“你去把小姑娘背过去。”师弟犹豫片刻,但还是决定照师兄的话去做。当他蹲下后,小姑娘刚碰到他的手时他却立刻弹跳起来,合掌大念道:“阿弥陀佛!”

小姑娘被他突然的举动弄得惊慌失措。师兄却笑着说:“来吧。小姑娘我背你过去。”说罢便将少女背了起来。走过浅滩,师兄把少女放下,接着和师弟赶路。师弟跟在后面,心里一度不悦,满腹惆怅,但他始终保持着沉默,一路上都未作声。

到了晚上,师弟辗转难眠,终于忍不住叫醒师兄说:“师兄,我们出家人不是要受清规戒律,不能亲近女色。可你今天为什么要背这个女子过河呢?”

师兄惊讶地看着师弟说:“啊?你说的是那个女人啊?你怎么还把她挂在心上,我早就放下了。”

【评析】

记忆是可以选择的,我们为什么不把难受的记忆抹去,只留下快乐的呢?师兄的做法很是坦然,他明白学佛的宗旨是“普渡众生,助人为乐”,而不是因为戒律而放弃不该帮助的人,因此他才能坦然处之;相反,师弟总觉得这是违背戒律,而师兄却这样做了,他纠结于此,所以夜不能寐,焦虑万分。

然而,想在成功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我们就必须学会适当性的失忆,即放下过去沉重的心灵包袱。在现实中,没有人能够一生平坦,总会遇到困难和失败。如果抓住这些记忆不放,当面对同样的挑战时,想到的仅仅是懊悔、苦恼,最后变成一座无法逾越的大山,心中的种种不安转化成焦虑的情绪,我们又如何走得更远?

佛家云:“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屠刀”不仅象征着过去的“罪行”,也是心灵沉重的“包袱”。放下“包袱”,才能使内心平静、淡然,才能直面失败,才能抹去心灵的阴影,才能更加自信,才能取得成功的“佛果”。

2.a) 焦虑也会传染

焦虑并不像肝炎、肺痨那样通过血液或者空气等方式传染给他人,但焦虑的情绪却会在无形之中给身边的人带来影响。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当一个人长时间接触那种严重焦虑情绪的人,或者周围的朋友、同事也经常的焦虑、消极,久而久之,同样会潜移默化的感染着这种不良的情绪。

环境对人的影响是极大的,古代“孟母三迁”也正是因为她知道不良的环境会影响人的性格与成长,故不辞劳苦的携子转移住处。焦虑情绪的“传染”最可怕之处是在于它总是悄悄地潜入人们的内心世界,而被感染的人却在不知不觉中表现出来。有人做过一个实验:让一名情绪正常的人认真看着一张眉头紧皱的脸的图片,慢慢地被测试的人表情居然和图片里的一模一样。但他自己却并未发觉。

焦虑的情绪虽然不像病毒那样传播,但它却容易在环境中蔓延开来。因为我们同处一个世界,生活、工作的环境以及所碰到的问题都有某种程度的相似。人的身体有着极强的模仿能力,情绪亦然。

【案例】

日本地震后,核辐射泄漏。远在中国的居民原本根本不用担心。但是一则谣言却掀起了大浪。有人说中国离日本不远,核辐射会随着风而飘过海洋污染中国的空气。正在这时,又有人说,碘是防止核污染毒害身体的良药,而恰巧中国的食盐里面掺有一定含量的碘。一时间,中国出现了“盐慌”。

无论是超市还是杂货铺,凡是有盐卖的地方似乎都成了居民争抢食盐的“战场”。大大小小的篮子,里面全部装着食盐。更有些居心叵测的人开始大量囤积食盐。全国各个地方的食盐似乎在一天之内就被抢空了。据报道,有位老太太居然独自坐在一堆食盐上,声称这是自己的,谁要来抢就和谁拼命。此时,食盐的价格也破天荒的在一天内升了几倍甚至十几倍。

最后,因为政府的强力措施,才使得“盐慌”的传言得以停息。

【评析】

焦虑的“传染”并不因为空间的距离而消失不在。只有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情绪的传播。不管相隔多远。一般情况下,我们觉得只有较为亲近的人才会对自己的情绪产生影响,但当大多数人的情绪都同步时,就如同一排士兵同时通过一座桥,相同的震波会将坚固的桥梁瞬间坍塌。

中国的“盐慌”事件足以说明。正是因为有一部分人害怕自己会受到辐射的污染,因而焦虑不堪,正好食盐的“出现”像是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他们在大量抢购食盐的同时,谣言也在迅速传播。当人们看到他们疯狂的举动,同样产生着相同的担心、焦虑。也有一部分人并非因为害怕辐射,却害怕没有食盐可以购买。因此,一种变异的焦虑“基因”随之产生。当这些元素融合在一起时,“盐慌”的出现也并不为奇。

焦虑的“传染”往往以不同的形式蔓延,其速度和威力是惊人的。而焦虑的“传染”也需要通过一种“媒介”,这种“媒介”就是人类的恐慌心理。如果把个人的得失荣辱看得太重,将困难无限的放大,显然是为酝酿焦虑的情绪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因此,焦虑看似只是个体行为,但任何个体都不在不同程度上有着一定的联系。人与人之间的情绪交融,就像一张无法捉摸和肉眼不能窥视的网,无论是积极还是消极的情绪都会随之传播开来。

b) 以审视的心态警惕焦虑

焦虑的情绪和大多数不良情绪都有着一个最危险的特点——隐藏。想要克服焦虑情绪所带来的不良后果,首先就必须要正视和认清它的存在。当看见朋友因为焦虑而茫然不知陷入苦恼时,不仅要提醒对方,更重要的是用一颗审视的心态来对待这样的情绪。如果把焦虑的情绪比喻成一场SARS病疫,要战胜它就必须先保护好自己不受感染。

善于分析的人不容易落入焦虑的陷进。上节所说的“盐慌”,虽然令许多人陷入焦虑和恐慌,表现得疯狂。但并不会使所有的国民加入到这场“争夺战”中。又或者如电影《2012》所带来的影响,致使很多人都相信世界末日即将会到来而焦虑不安,害怕生命的逝去,对未来充满绝望。但只要稍加考虑就能够认清事情的本质。中国是产盐大国,而盐的用途大部分都用于工业,因此担心生活用盐完全是愚蠢之举;地球的产生和灭亡都有其自身规律,因为一部电影而焦虑绝望显然是无稽之谈。

当我们认识到事情的本质,充满着自信,又怎么会盲目的跟随他人的步伐?

【案例】

一场瘟疫侵蚀了一村人的生命,不久这场瘟疫便迅速蔓延到相邻的村子。消息传开,令附近的村落人人自危,不少人都纷纷逃离避难。罗田村位于这些村落不远的地方,村民世世代代都生活在这。因此,没有人愿意背井离乡。尽管瘟疫尚未在罗田村传染开来,但村民似乎都陷入了绝望。

村中大多数人因为担心瘟疫会蔓延到自己村落,每天都躲在家里求神拜佛,荒废了田地。只有王福一人每天都下地耕作。他的家人也和其他村民一样,每天都寝食难安,脑海中不断出现死亡的情景。王福一开始也受到了影响,但是他不断提醒自己,与其每天担心害怕,不如老老实实的种地,瘟疫等它真的来了再说。

几个月过后,瘟疫的危害慢慢平息了。这时许多村民才发现已经错过了耕种的时节,这一年的收成都要泡汤了。只是王福家的田地仍然像平时那样开始长出果实。村民再一次陷入绝望,他们焦急地看着田地,担心着明年恐怕要饿死了。一场瘟疫平息下来,另一场饥荒又即将爆发。

【评析】

审视焦虑的情绪最好的办法就是时刻提醒着自己:“活在当下。”无论将来会怎样,但只要现在才是最真实的生活。当我们无形中受到焦虑情绪的干扰时,我们更应该用审视的心态来分析问题的根本。并且反问自己:“他这样做是否妥当?事情真的会这么严重吗?这样的焦虑对他来说简直就是毁灭,如果我遇到这种情况又会怎样处理?”

王福并没有因为家人和村民的焦虑情绪而同样陷入恐慌,他看到事情的本质,如果不去耕地,即便没有瘟疫的危害,也会因为饥荒而死亡。因此,他用审视的心态权衡利弊,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只有当问题都浮出水面时才能看清问题的根本所在,进而审视和避免重蹈覆辙。尤其重要的是不能跟随拥有焦虑情绪的人的思路,因为他们正走向死胡同。

3.a) 焦虑扼杀了快乐

古时有一句成语叫“杞人忧天”,每天都为天会不会塌下来而紧张焦虑,在我们看来简直就是无稽之谈。时过境迁,虽然今天的人们不会害怕担忧“天”塌下来砸到自己,但这种无畏的焦虑依旧存在,又因为这种担忧使自己的精神总是处于紧张之中,从而散失了生活的乐趣。可如果连生活都毫无乐趣的人,追求的成功又有什么意义呢?

无论现在的人想怎样成功,其结果都是一样的,就是希望在成功的过程中体会奋斗的艰辛,在成功以后与亲人、爱人、朋友一起分享成功的果实。而这些,最终目的都是让自己获得快乐,成功只是其中的一种方式罢了。而每天都因为焦虑而忘记了快乐,是否才真的是本末倒置,毫无价值呢?

有人曾经说过:“焦虑越强,动机越强。”人们之所以焦虑,正是因为对于某件事情的得失心过于严重。太害怕生命的流失所以才“杞人忧天”,太害怕工作的失败所以才夜不能寐,太在意别人的看法而深切自责等等。然而,过于看重结局而担忧焦虑,满脑子充斥着消极情绪,却不知不觉地发现自己丢失的是真正的目标——快乐!焦虑扼杀了快乐就是在扼杀人的天性。

【案例】

古代有一个农户生活得很艰辛,但每天都很开心,总是唱着歌劳作。有一晚他做了个怪梦,梦里面似乎看到了一位神仙。神仙满目慈祥地对他说:“你快乐的歌声打动了我,我决定送给你一件宝物,有了它你就会不再用那么辛苦,唱出更加欢快的歌声了。”只见神仙手臂一挥,农户手上突然抱着一只鸡。农户愕然,不解其因,正想去问大仙时却醒了过来。

天已微亮,这个时候正是农户起床耕作的时间。农户赶忙爬起床,并自叹着说:“怎么会做这么个怪梦?”当农户打开门时,意外地发现他的门口居然真的站着一只母鸡。一开始农户并不相信这鸡有什么特别,他以为是谁家的鸡跑丢了所以四处打听,但是没有人丢了鸡。正在这时,农户发现这只母鸡很神奇地每天都可以下一个鸡蛋。农户这才相信梦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