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简介
定边炉馍馍个小、馅香、皮薄、味美,便于携带存放,其批量生产的产品质优,在陕北地区享有盛名,曾多次获奖,并被列为人民大会堂有关新春团拜会的指定产品。
每逢年节或过事(喜事或白事)庆典活动,定边东滩家家户户都做,制作技术一代传一代,产品更加丰富,品质越来越好。
分布区域
主要分布在定边县境内东滩几个乡镇。
历史渊源
定边炉馍馍是“三边”(定边、安边、靖边)传统美食,起源于安边。至今已有300-500年的历史。有许多关于炉馍馍的传说,列举两例:一是“昭君和番”。西汉元帝刘奭(前48-前33)与北番(匈奴)呼韩邪单于通婚和好,将宫女王嫱(昭君)许嫁单于。王昭君出塞时途经安边,偶染风寒,暂住疗养。当地人以糖枣为馅制成蒸饼奉献,昭君食后病愈。离开安边时付家又以糖枣馅烙饼相馈赠,以飨路途食用。至此匈奴与汉朝和好六十余年,息兵罢战。用糖枣为馅做的蒸饼和烙饼,当是炉馍馍的雏形。二是元朝(1206-1368)末年红巾军起义,北方民众起而响应,“三边”一带民众在自制的糖或枣馅的饼子(炉馍馍)里夹入传递信息的字条,写着“八月十五杀洋达”(元朝统治者是少数民族,当时被民众称为“洋鞑靼”),互相传送。到了八月十五中秋节,义军同民众一举摧毁元朝地方政权,取得了重大胜利。至此,中秋节吃炉馍馍成为当地民俗饮食文化。三是清朝康熙皇帝西征葛尔丹驻跸安边,当地民众用炉馍馍敬献皇上、犒赏三军。康熙皇帝龙心大悦,亲临作坊视察,亲笔题联褒奖,并钦封为宫廷贡品。这些都是民间传说,分析研究历史,我们知道“三边”地处边塞,自古以来是多民族交汇融合的地方,在这里,既蕴含草原游牧文化,也蕴含边塞军事文化,还蕴涵中原农耕文化。炉馍馍就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那些游牧民族、戍边军队、服役民众为了适应迁徙奔波不能长期定居的生存环境而创造的一种方便食品(干粮)。这种食品可以随身携带,随时食用,也可以长时间存放,不易霉坏腐烂。
从炉馍馍的起源推断,无论是在烽火硝烟的古战场,还是在和谐发展的边塞贸易中,人们为了生存,为了便捷,干粮袋里、衣服兜里,都能找出几个散放着香气的炉馍馍来。
定边炉馍馍从外出携带的干粮逐步演变成逢年过节、红白喜事的必备食品和馈赠亲友的礼品,制作技术和成品质量也在不断提升,直到后来的“风揭千层皮,馅露十里香,名声传四海,生意达三江”,成为知名商品,畅销外地。
基本内容
定边炉馍馍已由原来单一的传统的手工制作、火鏊烤熟的传统工艺方式,转变为机械生产线。下面主要介绍手工制作方法。
用料比例:白面、清油(或猪油)10:3。和面则分为做酥子和皮子两种,用面4:6。油分为两半(1:1),一半和酥子(不加水),一半和皮子(加水适量)。
制馅:分为枣泥馅、糖馅、八宝馅等几种。枣泥馅用大枣去核制泥加少量香油和糖,糖馅用黄米粉或小米粉烤熟加红糖、少量香油,八宝馅用花生仁、核桃仁、芝麻仁、馅粉、玫瑰酱、葡萄干、果脯、糖。随着时代的变迁发展,馅的种类也越来越多。
制作工序:把和好的酥子和皮子分别分成均匀的若干等分,称为出剂子。每个皮子各加酥子擀开折叠再擀开,反复折擀多次,形成多层。把擀好的皮子包上馅子做成小圆饼,点上食品色或压上花样。
烤熟:泥好炉子,支上鏊子(一种特制的平底锅,上下都可以加火),用麦草或木柴(无烟煤)上下均匀烘烤至熟。
保存:烤熟的炉馍馍放进喷酒的坛子或缸再喷酒加盖,可长期保存。
手工制作所需器具
1.和面用的瓷盆。
2.擀皮用的案板、小擀杖。
3.盛馅用的器皿(盆子或盘子等)。
4.烤熟用的鏊子,存放用的缸或坛子。
代表性传承人
付翔,男,生于1966年9月,汉族,定边县石洞沟乡人。1995年,付翔用自己的名字注册商标,创办定边县付翔食品有限责任公司。他在传统制作的基础上,开发了一系列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炉馍馍食品。目前,付翔炉馍馍已经成为当地一种特殊的物质符号。
闫琳巧,女,1968年5月生,定边镇人,合家福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
主要特征
定边炉馍馍能够保存持久,不易变质,携带方便,可随时食用(也叫干粮),体现了草原游牧文化的特征。
炉馍馍与当地的习俗结合在一起,有着深厚的文化背景和浓郁的地方民俗特征。
此外,炉馍馍制作技艺有一定的技巧性。
重要价值
如果说吃大块肉、喝大碗酒体现的是定边人粗犷、豪放的个性特征,炉馍馍(制作过程复杂、精细)则反映了定边人细腻的一面。炉馍馍对于研究定边人民生活习惯、处事方式等人文精神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定边炉馍馍出现在老百姓的许多重要活动场所,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已经成为一种特殊的物质符号,一定程度代表了定边的礼仪文化。
定边炉馍馍对于研究“三边”饮食文化、边塞文化、民族文化、游牧文化、军旅文化、黄土文化、农耕文化等都具有借鉴与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