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简介
说书是西北地区十分重要的曲艺形式,主要流行于陕西省北部的延安和榆林等地。最初是由穷苦盲人运用陕北的民歌小调演唱一些传说故事,后来吸收眉户、秦腔、道情和信天游的曲调,逐步形成为说唱表演长篇故事的说书形式。表演形式为一人自弹自唱,伴奏乐器为三弦或琵琶,此外,还有绑在小腿上的以两块木板制成的甩板和绑在手腕上的称“嘛喳喳”的一串小木板,这是作为打节奏用的。定边说书艺人代表——牧彩云的说书艺术集传统风韵和现代风格于一身,融榆林和延安两地特色为一体,既有演唱又有编创。牧彩云的说书内容贴近生活,具有现代意识,语言生动活泼、情趣盎然,深受听众喜爱。
分布区域
定边县境内各乡(镇)。
历史渊源
“说书”历史悠久,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距今三千多年的西周时代。秦汉时,在宫廷已有了管理说书的“稗官”,这是皇帝专门设立用来搜集民间“街谈巷语”“里巷风俗”官职。另外有以滑稽取乐职业艺人叫“俳优侏儒”。1957年四川成都市郊的一座汉墓中出土了一个汉代说书佣,它袒露上身,左臂掖鼓,右手握锤欲击,张口垂目,神态自若正在说讲有趣的故事,这说明两千多年前说书就很盛行。至宋代通俗说唱统称“淘真”,大抵说宋时,盖汴京遗俗。清代说书形式较为普遍,清同治、光绪年间,曼殊、震钧《天咫偶闻》卷载:旧日鼓词有所谓“子弟书”者,始初于八旗子弟,其词雅驯其声和缓。《榆林府志》中对于说书亦有这样的文字记载:“清朝康熙年间,这里便有……刘弟说传奇颇靡靡可听……韶音飞畅,殊有风情。不即江南之柳敬亭乎。”再次说明了在二百年前,陕北说书艺术发展已达到较高水平。
陕北说书起源何时,很难细考。民间传说从三皇治世时就有陕北说书。相传很早以前,有一个老汉生了三个儿子,长大后给人家当奴隶,赶牲灵,大儿子叫大黄,让主人把一只手剁了,二儿子二黄的一只腿被打坏了,三儿子三黄让主人把眼睛扎瞎了,弟兄三人流落到陕北的青化县乞讨为生。一天,大黄拾到两片烂木板,敲打着木板沿门乞讨,说上一些吉利话,主人便赐给他们一些残汤剩饭。有一次,别人家杀羊,他们捡来羊肠子,晒干绷在木板上,就弹出声音来,后来他们弟兄三人自制了琵琶,从此相互配合,边打、边弹、边唱。二黄心想,大哥去世后谁来敲梆子,他灵机一动,干脆把两块木板绑在腿上自打、自弹、自唱。后来老大、老二去了山西临县一带,三黄却留在了陕北,婚后生了五个儿子,并将弹琵琶的技艺传授给儿子们。老大成家后收了三十六个徒弟,将三弦传给了十八个徒弟,在榆林一带安了家,把莲花落、琵琶、三弦的技艺传授给了后人,并教他们“双音调”(即551定弦,现在流行的“单音调”是151定弦)。后来他们的徒弟一代一代地发展,创出了“九腔十八调”,既现在陕北说书的“九腔十八调”。据传到了封建社会,一个姓牛的员外和一个姓马的员外遇事一定要请这些徒弟们去说书,于是说书艺人由此成为赶事艺人,不再乞讨。陕北说书原本是瞎子艺术,到了民国时期,一些睁眼人为了生计也要学说书,瞎子艺人坚决反对,言称:“这是三黄给我们瞎子留下的饭碗,你们睁眼人不能抢我们的生意。”随着社会的进步,瞎子少了,为了不使这门艺术失传,瞎子开始教睁眼人说书,由于学说书的人一般都没有上过学,所以现在有的睁眼说书艺人在表演时神似瞎子,别具风格。陕北说书从单“说”到群“说”,从坐“说”到走“说”,从男“说”到女“说”,从瞎子“说”到睁眼人“说”,历经沧桑,发展创新从未间断。
这些民间传说足以见证陕北说书的历史久远。陕北说书是陕北民间的一种说唱艺术,深受陕北人民(特别是农民)的喜爱。陕北说书最适宜在田间地头、庭院炕头上演出,听众可以是几百或几十人,也可以是几个人。说书艺人一般为一个人,怀抱三弦或琵琶,脚绑木板,手弹三弦脚打板,边说边唱,边唱边说,一些短故事也可以一唱到底,不说一句,或一说到底,不唱一句。
基本内容
说书传统节目有《花柳记》《摇钱记》《观灯记》《雕翎扇》《汗衫记》《还魂记》《烙碗记》《四仙姑下凡》《李子英过山》《张沙牛滚楼》《五虎传》《呼延庆打擂》《纱灯记》《七侠记》《张彦休妻》《绣鞋记》等,内容主要描写“奸臣害忠良,相公找姑娘”。
近年来,新创作的有《治沙英雄石光银》《现代铁人张林森》《好支书郭秀敏》《婆媳情》《嫌父爱妻》《三(三轮车)二(二杆子)八(八成人)部队》《宝娃的悲剧》《娘盼我儿早回头》《高速公路人人夸》《石油香飘定边县》《定边荞麦宝中宝》《喜喜的婚事》《老两口串定边》《老两口逛永宁》《老两口逛甘泉》《爷爷孙子逛水窖》《要吃洋芋到定边》等。
相关器具、制品及作品
陕北定边说书其主要器具为三弦、蚂蚱蚱、唰板、四页瓦。
1.三弦的构造:山头(即琴头)、柱(即弦轴)、门槛(即弦沟)、担(即琴颈)、鼓(即琴壳)、马子(即琴马)、吊丝钩(即系弦钩)、拨子(把杏核一头磨尖,一头打孔用细绳缠绕便于手握,两头各系一个杏核两边都可以拨弦)。早先是自制,三弦鼓面一般用羊羔皮、驴驹皮或麻纸,现在都在乐器商店购买大三弦。
2.蚂蚱蚱:(自制)一组七个木片,长8厘米,宽2.5厘米,厚0.3厘米(最好是檀木质)串起来,中间用小垫片隔开,系于手腕,再挂四个2厘米大小的铃铛。
3.唰板:(自制)三片木板,底片较长,长20厘米,宽4厘米,厚1厘米;其余两片长16厘米,宽4厘米,厚1厘米,中间用麻钱相隔。系于小腿上方。
4.垫脚石:传统书匠右脚下垫一块石头,后来大都垫三块砖或一个小凳,现在好多书匠不用垫脚石。
5.四页瓦:牧彩云使用的四页瓦为大小一致的四块竹板,长10厘米,宽3.5厘米,双手一手拿两块,凸面相对。
代表性传承人
牧彩云,女,1962年出生,安边镇人。自幼酷爱说书艺术,从艺三十余年。自创说书剧目《治沙英雄石光银》《婆媳情》《石飘香定边县》等二十多个,内容贴近生活,有时代特征,语言生动活泼,具有说唱和编创双重才能,被业界同行称为“陕北第一女书匠”。
基本特征
陕北说书从产生,形成到发展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形成了以下一些基本特征:
1.陕北说书单人演唱,可在田间、地头、院落、炕头演出,显示其灵活、机动的特征。
2.陕北说书音乐的调式和板式简约质朴。
3.陕北说书语言精练,说唱风趣,扣人心弦。
4.陕北说书既有说书的多种调式、曲目等本土音乐,又广泛吸纳民歌小调、戏剧曲牌以及其他姊妹艺术音乐,因而具有曲目形成的多元性特征。
5.陕北说书对生产生活中的客观人物和事物,采用拟声、形态,传情描事等手法,具有表演艺术的模拟性特征。
6.陕北说书在语言上大众化、地方化,风味浓厚,通俗易懂,易于流传,群众喜闻乐见。
7.传统书目多伴随民族活动,为“还愿书”“喜庆书”“庙会书”“求儿女的神书”等,因而具有对民间习俗的依存性特征。
定边说书艺术除了具有以上特征外,体现出创新、示范性、女性化和男性化结合等个性鲜明的特征。
主要价值
1.定边说书艺术在陕西省,特别是陕北一带地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对于研究推广这项艺术有一定的价值。
2.对研究陕北说书艺术的形成、生存、发展有着一定的参考价值。
3.对于研究和建立陕北说书艺术体系、推广传承有示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