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定边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图典
22769000000006

第6章 民歌

项目简介

定边县位于陕西省的西北边部,西与宁夏的盐池县接壤,北与内蒙古的鄂托克前旗接壤,南与甘肃的环县、华池县及延安的吴起县接壤,东与靖边县接壤,素有“鸡鸣四省六县”之说。

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定边方言在陕北方言中属于较为独特的一种方言,主要的字词发音为去声。在定边人听来,靖边以东地区都带有东路腔,指东西所放的位置,靖边人说“在那高”“在上边”,定边人说“在高头”“狂得很”,定边人说“膻的叫”。定边人对外家的称呼前边都带一个“表”字,如姑舅哥定边人称为“表兄哥”。由于方言特性的原因,必然有一些只属于定边地区独有的一些民歌。

定边方言民歌主要是信天游(也称山曲),产生流传在陕北地区,延伸至宁夏银南地区及内蒙古的河套地区,在内蒙古叫“顺天游”或“爬山调”,也称“阿拉地调”。定边则地处陕北信天游的发祥地段,安边镇及东南白于山地区应该为信天游腹地。

分布区域

定边县境内各乡镇。

历史渊源

民歌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自从人类有了语言就有了民歌,它是先民们为了表达交流思想感情而诞生的。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民歌在历史传承中不断演变,在即兴演唱中不断发挥,在情感抒发中不断创造,逐步形成了丰富多彩的陕北定边民歌。它是优秀灿烂的中华民歌的一部分,是陕北民歌的一个分支。

基本内容

定边方言民歌主要是信天游(也称山曲或酸曲),产生流传在陕北地区,延伸至宁夏银南及内蒙古的河套地区,在内蒙古叫“顺天游”或“爬山调”,也称“阿拉地调”。信天游唱句一般为两句体,上句起兴作比,下句点题,基本上是即兴之作,为口语话诗句。信天游调则随着诗句的情绪、方言声调、语气节奏、地理环境而形成。如《上山打了个莲花落》,由于方言声调、语气节奏的不同,在定边就有两个版本,虽然同词,但可节奏、曲调和风格却有所不同。

流行于定边县城以东的《上山打了个莲花落》,节奏一板一眼,旋律平缓抒情,语气朴实真诚。流行于定边县城以西的《上山打了个莲花落》节奏多为切分,旋律动感跳跃,语气豪放高亢。

定边民歌随着方言的大同性,广为流传,然而由于方言的小异,各地多少都有一些仅属于自己的方言民歌。生活在黄土文化和草原文化结合部的定边人,为谋取名扬四海的“九道弯弯白二毛”羊羔皮而祖祖辈辈有宰羊羔、吃羊羔肉的习惯,“干漤羊羔肉”也依其独特的烹调成为本地特别青睐的一道特色名菜。定边古称“旱码头”,是西北最大的陕、甘、宁、内蒙古骡马交易市场,商业贸易十分活跃,特别是定边“三宝”咸盐、皮毛、甜甘草吸引着陕、甘、宁、内蒙古各地商人,他们赶着骡子把炭、布匹等物资驮运到定边,再将定边“三宝”带到各地去,为了解除旅途疲劳寂寞,于是脚夫们就唱出了这著名的陕北民歌《赶牲灵》。

1936年6月16日定边解放,定边盐湖收归人民政府。为了打破国民党对陕甘宁边区的封锁,1940年秋,八路军120师三五九旅四支队及该旅八团的一个连两千多名指战员进驻定边盐湖打盐。他们自己动手在花马池湖畔边墙(即古长城)上挖建土窑洞175孔,割草铺地为床,垒土筑灶为炊,和当地群众一起砍柴压坝,修田整畖,筑路平坨,开始打盐,使盐产量达到40万驮。直至1941年冬,三五九旅广大指战员离开定边开赴南泥湾。1941年5月26日,陕甘宁边区政府作出决定,动员全区人民用七个月的时间完成60万驮食盐的运销任务。定边革命民歌《运盐调》就产生在这个时期。

各地边区政府的驮队到定边来驮盐,赶牲灵的驮队也唱出了一些运盐调,如米脂民歌《驮盐调》。

定边人为了取得羊羔皮(即九道弯弯白二毛)而有宰羊羔的习俗,由此也就有了吃羊羔肉的习惯。羊羔肉烹饪不仅是定边饮食文化中的一绝,也是定边的一道地方名菜而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之中,外地客商嘉宾对定边的干漤羊羔肉特别青睐,现在仍然是定边招待嘉宾盛宴中必不可少的一道菜肴。如《羊羔头,表兄哥》就是走“三边”盐骡商路中脚夫们唱出的一首情歌。这首歌听起来是女性的口吻,而实质上是脚夫们借用女性的角色抒发自己内心的渴望。

然而这首信天游的调子在榆林南六县的民歌中也能找到痕迹,它的基本演变路径是由靖边向东南传播的。首先歌词有了新意,旋律也有了拉伸、发展,流行在靖边、绥德、米脂一带的民歌《夫妻逗趣》就此而来。

还有根据真人真事编唱的因人叙事民歌,如在定边白于山区流传的民歌《卢怀旺》。

《打马茹》这首民歌则以抒情的曲调,通过直白朴实的歌词叙述了封建礼教对妇女的歧视和妇女地位的低微,她们不能直面倾诉,而借助民歌的形式表达她们内心的不满和情绪,尾句用“噔得儿里的噔”反映出她们的无奈和无助。但在解放军来了改变了她们的环境、生活和地位后,这时的“噔得儿里的噔”很好地反映出她们喜悦的心情和对新生活的憧憬,远比重复词句更具表现力。

定边是陕北重要的胡麻产地,定边的胡麻油享誉四方,民歌《拔胡麻》表现了兄妹拔胡麻丰收喜悦的心情。定边人素有“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的民风,有“喝酒为醉,放账为利”之说,定边人喝酒有劝酒的习惯,喝酒时不仅有酒令,还要唱酒歌敬酒,直到有人醉了为止。如流行在定边盐场堡、白泥井一带(靠近内蒙古)的酒歌(也称阿拉地调)《大红公鸡毛腿腿》。

土工劳动是黄土地上主要的劳动形式之一,无论治山理河、修渠打埝、搬石运土都离不开号子。据《史记》载有“十人一唱,万人相钩”之说。陕北劳动号子大都是一领众和,节奏鲜明,气质健壮,多为固定曲调即兴唱词,如《打夯调》。

定边民歌是耕耘、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先民们和盐骡商路中脚夫们,在这片土地上思想情感的流露,是留给我们的丰厚精神财富和艺术瑰宝。它的曲调像一条涓涓小溪流淌在我们的血液里,它的内涵所富有的营养滋润充盈着我们的肌体,它是我们一代代后人们不断创新、发展永不枯竭的宝贵源泉。不断学习继承定边民歌的精髓是我们后人的使命,一代代耕耘者在它的恩泽下,不断更新理念、注入梦想,让民歌艺术不断获的新生,放射出耀眼的光芒。

代表性传承人

高仲清。男,1928年生,定边镇人。

李世斌。男,1941年生,杨井镇人。

钟彩梅。女,1962年生,白泥井镇人。

乔金河。男,1955年生,白泥井镇人。

付云水。男,1955年生,安边镇人。

主要特征

独特的语言特征:由于定边方言的特性而产生了一些纯正的定边民歌,如《羊羔头表兄哥》《拔胡麻》《卢怀旺》等。

原始特征:一些无词小调体现了定边民歌的原始特性,如《打场调》《打夯调》等。

边缘特征:由于定边所处“鸡鸣四省六县”的特殊地理环境,所以民歌风格众多,如《大红公鸡毛腿腿》等。

重要价值

定边是陕北信天游的发祥地和传承腹地之一,定边民歌在浩如烟海的陕北民歌中以其特色代表一方。

定边民歌具有研究一地民俗民风的价值。

定边民歌具有历史文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