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使用元宝名称的是唐肃宗乾元六年(公元758年),史思明在洛阳铸行的“得一元宝”和“顺天元宝”。后有代宗时的“大历元宝”。唐代以后,历代所铸钱币不称通宝均称元宝。
二指中国旧时铸成马蹄形的金银锭。
在中国货币史上,正式把金银锭称为“元宝”始于元代。而元代称金银锭为“元宝”,则是元朝之宝的意思。黄金叫做金元宝,银锭叫做银元宝,银元宝又称“宝银”、“马蹄银”,每枚重约50两,多由各地银炉铸造,元宝上铸有银匠姓名及铸造日期、地点。从成色上分,有足银、二四宝、二五宝、二六宝、二七宝等。金元宝一般用于保藏,很少流通。元宝既有政治含义,也是对金银货币约定俗成的通称。
元十三年(1276年),元朝大军灭南宋后,回到扬州,丞相颜伯以将士掠夺无度,下令搜检部队行李,将所得撒花银子统统销铸作锭,归朝献纳。经办此事的销钱官依金代银铤成例,制成每重50两的银锭,取名“扬州元宝”,呈给世祖忽必烈。当时所铸元宝形呈马鞍,两端圆弧,中间束腰,在形制上与南宋和金的银锭十分相近。“扬州元宝”在后世多有出土,一般长约14.5厘米,厚3厘米。背部镌有“元宝”阴文大字。
泰山为什么被称为“五岳之首”
泰山以五岳独尊名扬天下,为中国十大名山之首。泰山海拔1532米,在中国的群山中并不高,五岳中比西岳华山低近1000米。而泰山的地位之所以如此崇高,是其地理和历史两方面原因促成的。
从地理上看,泰山为黄河下游地区第一高山,山南的大汶口文化和山北的龙山文化充分说明泰山地区是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黄河流域经常发生大水,先民借泰山以躲避水灾,在他们心里泰山是他们生命、种族、生活的地理依托,由此形成了他们依靠泰山的心理,泰山的保佑使古人产生敬畏,渐渐被神话。
其次,古人由于对自然界的认识狭窄,认为一切都是天地日月所赐,从而产生神秘崇拜。泰山居住地太昊少昊部落,其“昊”字既是天上有日的含义,太昊少昊也被尊为太阳神。为了让天更清楚的知道他们的敬仰和祈祷,高山是最佳的选择。由于当时的人活动范围有限,在他们的活动区域中,泰山是最高的山,“泰”、“岱”在古字中相通,都是“大”的意思,泰山就是大山。所以,泰山是与天日最接近的,大汶口出土的日火山形象就十分形象地表现了当时的古人心理,泰山的这种功能更加使泰山得以神话。
从历史上看,由于先人活动范围和泰山处于这个区域的第一高度,出现祭天崇拜。这种崇拜并没有随生产力和知识的进步消失,反而因为中国古代帝王为加强自己的统治,不约而同地宣传“神权天授”的理论。为了使这种理论得以证明,便有了封禅泰山的活动,使泰山祭天的作用得以延续。封建统治者的这种行为让泰山在人们心中的神山地位进一步强化,随后成为每代帝王一生必须的大事之一。
早在夏、商时代,就有72个君王来泰山会诸侯、定大位,刻石记号。秦始皇统一中国封禅泰山后,汉代武帝、光武帝,唐代高宗、玄宗,宋代真宗,清代康熙、乾隆等,也都相继仿效来泰山举行封禅大典,所到之处,建庙塑像,刻石题字,为泰山留下了大量的文物古迹。
历代著名的文人学士,也都慕名相继来此,赞颂泰山的诗词、歌赋多达1000余首。杜甫的《望岳》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已成为流传千古的名诗。虽然到宋朝之后不再进行封禅,但崇拜活动却进一步扩大,黎民百姓无不知神山泰山。
小知识
岳父为何又称“泰山”
在我国古代,都喜欢把岳父称作“泰山”。这是为什么呢?
据《酉阳杂俎》记载,唐玄宗来到泰山封禅时,当时张说被任命为封禅使,来做些准备工作,以迎圣上驾到。泰山封禅,是在山顶筑土为坛以祭天,报天之功;山下辟场以祀地,报地之绩。张说奉旨前往,而他自己却另有打算,认为封禅动用黄金万两,无拘无束,吃喝玩乐,大有油水可捞;再说事后还可以因功受赏,便乘机把女婿郑镒也拉上一齐赴岱。
唐明皇到泰山封禅,举行了轰轰烈烈的封禅仪式。事后按照旧例,随皇帝参加封禅后,除太尉、司徒、司空三公以外,凡随行官员都晋升一级,并大赦天下,以示皇恩。郑镒本是九品小吏,张说利用职权一下子就为他提升了四级,成了五品官。当时八、九品官穿浅青色或青色官服,而五品官穿浅绯色官服。唐玄宗在宴会上看到郑镒的官服突然换为绯色,觉得奇怪,就过去问他。郑锰支支吾吾不好回答。这时,有个叫黄幡卓的人在玄宗旁边一语双关地为他开脱说:“此乃泰山之力也。”
唐玄宗心照不宣,便蒙混过去了,后人因此便称妻父为“泰山”。因为泰山是“五岳之长”,又转将妻父称作“岳父”、“岳翁”、“岳文”,连带著称妻母为“岳母”或“泰水”。
山东为何称“齐鲁”
“齐鲁”一名,来源于先秦的齐、鲁两个国家。战国末年,随着民族融合和人文同化的基本完成,齐、鲁两国文化也逐渐融合为一体。由于文化的一体化,“齐鲁”形成一个统一的文化圈,由统一的文化圈形成了“齐鲁”的地域概念。这一地域与后来的山东省区范围大体相当,故成为山东的代称。
“齐鲁”和“山东”都是历史上形成的地理名词,今天看来,二者所指地理范围完全一致,可以通用。但在历史上,二者是有很大区别的。“山东”一名,在历史上所指地域范围变化很大。山东作为地理名称始于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至前221年),当时泛指淆山或华山以东的地区。而山东作为政区名称,始于金代(公元1115~1234年)。元朝(公元1206~1368年)置山东道,明朝(公元1368~1644年)设山东政司,形成与今天山东省大体相同的版图,大部分县名沿用至今。
到了清代(公元1616~1911年),山东才正式被设为山东省。从此之后,山东的地域范围或有变化,但名称不变,范围出入也不大,与古齐鲁范围基本一致。所以,现在经常以“齐鲁大地”称山东。
金阁寺千手观音的由来
观音菩萨虽然在佛国中并非首脑,却是善男信女最崇拜的对象,因为其“大慈大悲,救苦救难”。
观音菩萨的名字也很有意思。一个著名的法师解释“观世音”这三个字为“非眼观之观,乃智观之观,世音即所观之境”。意思是说,观音是洞察世间一切的觉者。
在唐朝,因同唐太宗李世民的名字相讳,所以简称观音。据说凡遇难众生只要诵念他的名号,“菩萨即时观其声音”前往拯救解脱,并能消灾得福。吴承恩的《西游记》又把观音描绘的如此可爱,佛法无边,孙悟空这样狠天狠地,一见到观音便“志心朝礼”,五体投地。这本《西游记》又偏偏这样脍炙人口,以至家喻户晓,菩萨的形象也随之深入人心了。
按佛经上记载,观音本是古代印度一个国家的太子,名叫不晌,后来当了和尚,成了菩萨,是阿弥陀佛的左胁侍,他同阿弥陀佛及其右胁侍大势至,合称为西方三圣。可见观音菩萨本来是男性。我国唐代以前庙中的观音塑像也是男性,后来却塑成女性了。
既然观音是男的,怎么又变成女的呢?这有以下几种解释。
首先,佛经上说观世音菩萨在“普渡众生”时能作32种变化,金阁寺塑的千手观音是他的变相之一,既然他有32种变化,甚至可以变成“千手千眼”的人,那么变成女人当然是很不费力的了。这种看法在元代以前还只在民间流传,到了元代,连许多佛门弟子也公开承认观世音是女性了。
观世音菩萨变成女人的第二个原因,是因为在佛教诸佛、菩萨中还没有一个是女性。如果有个女菩萨,还可以弥补佛教的缺陷--男菩萨不便执行的任务,如送子之类,可以由女菩萨去执行。因此,自元代起,公开宣传观世音是女的。
第三,元代有一本《观世音菩萨传略》,书上说观世音菩萨是我国东周妙庄王的第三个女儿。当她最初下定决心出家当尼姑时,妙庄王坚决不允,命令她以剑自刎。然而剑不仅没有伤害她,反而断为千节。庄王又命令将她闷死,使灵魂堕入地狱。但管地狱的阎王爷使她复活于普陀山附近的一朵莲花上。她在那里生活数年,为人治病。后来妙庄王病了,她挖下自己的双眼,砍下自己的双手,制成药给父亲吃,使父病痊愈。妙庄王为了纪念自己的女儿,让工匠塑一个“全手全眼观音像”,但塑匠听错了,塑了一个“千手千眼观音像”。这就是“千手千眼观音像”的来历。
据《千手经》,观世音除双眼双手以外,左右各具20手,手中各有一眼,成40手、40眼,每一手中又各有25手和25眼,故而成了千手千眼。其含意是:“渡一切众生,毫无阻挡。”相传,他的道场设在浙江省的普陀山,生日是2月19日,成道日(即出家之日)是6月19日,涅磐日(即得道升天之日)是9月19日,佛教徒会届时举行纪念活动。
唐装是唐朝人的服装吗
“唐装”一词的出现,始于2001年在上海召开的APEC会议。按照APEC会议的惯例,亚太地区的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都要穿上会议主办国的“国服”。在2001年上海的APEC会议上,中国东道主及各国政要都穿上了红、蓝、绿等颜色的“唐装”,一时间引起国人的轰动和自豪,民间也大肆购买和穿着起这种“唐装”。
“唐装”一词,通过强大的媒体传播到全国和全世界,后来在中国的主流媒体上还刊发了歌颂“唐装”的诗歌:“可惜李杜不在,又将即兴赋诗……”显然,“唐装”被理解为“唐朝的服装”、“唐朝人的服装”或“唐朝式样的服装”了。
其实,“唐装”原本只有海外华人偶尔穿穿,它是按照中国民间的对襟上衣的形式制作的。这种衣服是在满族的旗装基础上,加上了汉族服装的部分元素融合而成的,与唐朝的汉服完全没有任何关系。后来经过演变,流传到现在民间仍然在穿的一种上衣式样,有时就被称为“中式”服装。因为外国人把中国人叫“唐人”,所以这种衣服就被命名为“唐装”了。例如世界各地的“唐人街”,就没有“唐朝人的街道”的意思,而是“中国人的街道(或聚集区)”。现在满、汉两族有强烈民族情结的人,都不承认唐装是自己民族衣服。
清朝官帽上的花翎是什么意思
花翎是清代官员的冠饰,即是插于官帽后部的一根羽毛。花翎分为孔雀翎和蓝翎两种,孔雀翎即孔雀尾部的羽毛,分为三眼、双眼和单眼三种,以翎眼多者为贵。所谓“眼”,指的是孔雀翎上眼状的圆,一个圆圈就算做一眼。蓝翎是与花翎性质相同的一种冠饰,又称为“染蓝翎”,以染成蓝色的鹖鸟羽毛所作,无眼,只有一种。鹖鸟生性好勇斗狠,至死不却,武士冠上插鹖翎,能够显示武士的英勇。
在等级森严的满清王朝,花翎是“辨等威,昭品秩”的标志,非一般官员能佩戴。清初规定,一是皇室成员,凡爵位低于贝勒以下者,在通过骑马、射箭两项考核后,可佩戴双眼花翎;二是在皇宫内服役的、五品以上并隶属于“上三旗”(由皇帝亲自掌控的正黄,镶黄、正白三旗)的官员,方可佩戴单眼花翎,此外还有蒙古王公们可以佩饰。由此可见,花翎在当时是地位高贵的象征,特别受到权贵们的重视和向往,普通官员是不够资格享戴的。
花翎如此高贵,所以在清朝特别被人重视。康熙年间,收复台湾的第一功臣施琅(福建水师提督),因战功显赫,被康熙帝赐爵“世袭罔替”之“靖海侯”。但他力辞侯位,宁愿用侯爵爵位来换取一根花翎的佩戴权。可见,这根花翎在当时是多么受人尊崇,并从此开创了赐花翎予战功卓著之武职人员的先河,成了大清王朝的“军功章”。后来乾隆帝下明诏,不但上述亲贵大臣可以戴用,如有显赫军功者也可以戴用。
清廷赐予臣子(外姓大臣)花翎是非常审慎的。在整个清王朝的267年中,被赐三眼花翎的不大臣只有傅恒、福康安、和琳、长龄、禧恩、李鸿章和徐桐七人,被赐双眼花翎的约20余人,这在当时是千古犹荣的恩宠,令人艳羡不已。
蓝翎的作用与花翎相仿,只是被赏赐人员的地位较低,通常由在皇宫内服役的、六品以下的侍卫官员及建立功勋的、地位较低的基层军官们佩戴。
和尚头上的圆点表示什么
凡是出家当和尚或尼姑的人都要剃光头发,这在佛教中叫做剃度。佛门除了剃度仪式外,还有“清心”仪式。即入寺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成绩优秀者,老和尚会用线香为他们点上僧侣生涯的第一颗戒疤,称之为“清心”。和尚的戒疤就好像一种身份地位的象征,是等级的表示。
在接下来的一两年内,如果表现良好,就会有资格得到第二个戒疤,名为“乐福”。一般而言,如果顺利的话,庙里一些年长的老和尚大多可以拥有五六个戒疤;而像少林寺等重要寺庙的住持,则有八或九个戒疤的“高级和尚”或是“特级和尚”。而第十个戒疤却不是一般和尚所能拥有的,除了达摩祖师、六祖禅师以外,在中国有十个戒疤的“首席和尚”不超过五个。
其实,佛教是不兴烧戒疤的。除了汉地的僧尼以外,世界各国和中国少数民族和尚是看不到戒疤的;即使是中国汉族出家人,凡是在宋朝以前受戒的,头顶上也不会出现戒疤。佛教在中国2000年了,在这2000年中只有元代以后的一段时间有烧戒疤的作法。元代初年,有一位志德和尚(1235~1322年)曾受到元朝皇帝世祖忽必烈的尊重。他在天禧寺主持传戒时,规定受戒者每人燃香于头项,受沙弥戒的燃三柱香,受比丘戒的燃十二柱香,作为终身之誓,以显示虔诚信佛的决心。这就是中国汉地僧人受戒时烧戒疤之滥觞。
这一形式一直延续到了1983年。1983年12月,中国佛教协会理事扩大会议做出了《关于汉族佛教寺庙剃度传戒问题的决议》。该决议中说:受戒时在受戒人头顶烧戒疤的做法“并非佛教原有的仪制,因有损身体健康,今后一律废止”。从此以后,新如法受戒的汉族僧人,头顶上再也不应有戒疤了。
菩提树是什么树
菩提树,又名思维树,属桑科常绿乔木。一般树高15米,直径2米。树皮黄白色,树干凹凸不平。树枝有气生根,下垂如须,侧枝多数向四周扩展,树冠圆形或倒卵形,枝叶扶疏,浓荫覆地。叶互生,三角状卵形;深绿色,有光泽,不沾灰尘,被看作圣树的象征。叶形美观,常用作诗画题材。花生于叶腋,不见真面目,称隐头花序。隐花果,扁平圆形,冬季成熟,紫黑色。菩提树树干富有乳浆,可提取硬性橡胶;花可入药,有发汗解热之功。它适于寺院、街道、公园作行道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