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弟子规新读
22784100000015

第15章 谨(5)

泰戈尔曾说:“如果错过太阳时你流泪了,那么你也错过群星了。”在复杂多变的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遇到很多的困难和挫折,当困难和挫折不期而至时,许多人只一味地沉溺于挫败的痛苦之中,伤心不堪,灰心不已,放弃了自己的奋斗理想,却不曾想过如何从逆境中从新振作、奋起,那么我们也只能与许许多多的成功失之交臂、擦肩而过。而有些人却能冷静下来,就当什么事也没发生一样,依然保持着先前的拼劲和勇气,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人,他们的不同在于他们是否拥有理想,是否为理想付出努力,而当遭遇困难和挫折时,他们是否依然能够为一如既往地坚持自己的理想而努力。

挫折就像是我们生命旅程中的一段黑夜。在这样一段特殊的时间里,我们也许看不到任何希望的光芒。但是请不要灰心丧气,不要害怕流泪,更不要诅咒黑夜,因为那样只会让自己陷入更无边的黑暗之中。“与其咒骂黑暗,不如点燃一支明烛。”的确,我们只有点燃心中的那支明烛,才能沿着希望之光走向黎明,走向太阳。所以,当遭遇困难与挫折的时候,要以微笑去面对,因为微笑不仅是点燃心中明烛的火源,更是我们对信念的执着,对光明的不懈追求。

挫折和困难固然是有的,但请不要消极和恐惧,因为这样既解决不了问题,又会浪费时间。挫折算得了什么呢,机遇是公平的,而且特别偏爱那些倒霉的人。所不同的是消极的人在机遇出现时发呆,一次又一次的错过,恶性循环,以至于一事无成。而积极的倒霉人会越挫越勇,去寻找去发现,用尽全力抓住希望。这样的人是会成功的!

对于面临的困难怎么办?一是不怕,二是战胜它。光有克服困难的勇气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理智地分析一下,哪些困难是客观的,哪些又是主观造成的。是客观的,我们努力克服它,是主观的,应力求避免。人的精力和生命总是有限的,我们应当尽可能地减少与困难发生冲突的机会。不管怎么说,困难总不是什么好事。我们应当努力减少主观上的失误,以使我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对付客观的困难。有人说,错误和失败是难免的。但是,决不能以此为借口,而姑息自己的失误。

困难与挫折是人生必遇的,而正因为荆棘,才有人生的精彩。困难与挫折便是我们通向成功的垫脚石。成功并不是偶然的,它是经过无数次努力与奋斗的坚定,它是无数次经过困难与挫折历练后的见证。

因此,当我们遇到困难与挫折时,不要逃避,更不要畏惧,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它,用坚持不懈的奋斗去战胜它。把困难当作人生道路上的一块顽石,用锲而不舍的精神将它雕刻成最完美的雕塑;把挫折当作生命历程中的一次寒冬,以积极热情的心将它作为最美好的春天。那么成功之门将永远向我们敞开着。

[22奏折]

【原文】

斗闹场 绝勿近① 邪②僻③事 绝勿问

【译文】

容易发生打斗的场所,不要靠近逗留;对于邪恶怪僻的事情,不必好奇的去追问,以免受到不良的影响。

【注释】

①近:接近。

②邪:不正当。

③僻:古怪。

【评解】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个人所处的生存环境和他周围的环境和人有非常大的关系,一个人若处在一群是非不分,恩怨不明的人群中,整天打架、喝酒、闹事、偷、抢,无所不做,那这个人长时间在这样环境下,耳濡目染,受恶劣环境的熏染,自然也会变得是非不分,恩怨不明,甚至会沾染上坏习气,严重的会毁了自己的一生。

所以应避开或远离这样的是非之地,不要接触这样的人和事。若一个人所处的环境和他周围的人都是心地善良、明辨是非,那这个人也会被种好的氛围所熏陶、所感染,心地自然向善,爱憎自然分明。

【国学小百科】

古代的斗鸡

斗鸡是中国古代盛行的一种供人消遣的游戏。斗鸡时将把两只性情凶猛的公鸡放在一起,它们就会激烈地互相啄咬起来。如果两鸡相斗了很久,都有疲惫之态,还要用水将它们喷醒,使之振奋,重新投入战斗,直到有一只公鸡败下阵来。斗鸡的场面是相当激烈的,两只鸡斗得难分难解,势不两立,斗完后鸡冠流血,啼叫无力。

中国是世界上驯养斗鸡的古老国家之一,斗鸡之风在春秋时期已较盛行。唐代的文学家韩愈曾用诗描写斗鸡的场面:“裂血失鸣声,啄殷甚饥馁,对起何急惊,随旋诚巧绐。”

斗鸡是以善打善斗而著称的珍禽。两雄相遇或为争食,或为夺偶相互打斗时,可置生死于度外,战斗到最后一口气。据记载:斗鸡早见于春秋之初,距今大约已有二千六百年的历史。在《左传》中记载着季郈二氏斗鸡,因得罪于鲁昭父,双方竟因此而引发战争。

到唐朝时,十分盛行,不仅在民间设有斗鸡场,让群鸡相户攻斗,就连皇上也喜欢玩斗鸡。据说唐明皇十分喜爱斗鸡,曾经不惜重金,在宫廷中设置一个豪华的鸡坊,还派人专门养鸡,作为斗鸡之用,可见唐代宫廷中斗鸡风气之盛。至宋朝之后,斗鸡的风俗才逐渐式微。

【相关链接】

陶侃惜时

东晋有一位名将叫陶侃,十分爱惜光阴,认为浪费时间是一种犯罪。在军队中任职四十一年,功勋卓著。他忠于职守,办事勤勉,提倡珍惜每一寸光阴,不仅自己身体力行,还常常严格要求下属。

陶侃任长沙郡公时,手下有些人因谈笑玩乐误了公事,他知道后非常生气,下令将这些人喝酒的器皿和玩乐的工具搜出来,扔进了长江中,并教育他们说:“圣人把每一寸光阴看得比一尺大的玉璧还贵重,你们怎么能这样浪费时间呢?”从此以后,他的手下再也不敢荒嬉作乐浪费时光了。

管 宁 割 席

管宁是三国时期人,他从小做事就认真专注,从不分心。有一次,管宁和朋友华歆坐在一张席子上读书。管宁十分认真,专心致志地阅读,可是华歆却不那么专注。忽然门外的大街上人声嘈杂,议论纷纷,说是一个有名的大官乘着华丽的车马从这里经过,敲锣打鼓的,很热闹。

华歆再也坐不住了,对这达官的威仪艳羡不已,心想:出去看看也许可以交一个朋友。于是放下书本看跑到门口看热闹去了。车马过去之后,华歆回到屋里,管宁对这种三心二意不认真读书的态度很生气,于是拿出刀子,割断了坐两人同坐的席子,表示自己绝不和华歆一样,要和这种人绝交。

【延伸阅读】

如何引导孩子正确上网

网络作为现代社会零距离的一种方式已经深入了年轻一代的生活!一旦沉迷,后果不堪设想!事实上,网络本身并没有什么“罪过”,网络只不过是这个信息时代人们快速传递、交流信息的一个媒介。

网络的出现也为人们的生活和学习提供了一个迅捷的资讯平台。可以说在这个信息社会中,懂得正确使用网络几乎成为了一种生存能力,我们似乎根本不可能让孩子们永远远离网络,甚至谈网色变。因此,问题的关键就落在了引导孩子们怎样正确认识网络和如何健康地使用网络,教导青少年明白网络是一种辅助学习的工具,我们使用网络的目的是了解时政新闻、掌握国际国内的最新动态,扩大视野,弥补知识覆盖面的不足,而不是纯粹为了消闲、娱乐。同时,通过那些因未能健康使用网络而发生的一些悲剧,教导青少年沉迷于网络游戏、甚至混淆真实世界与虚拟世界之间的界限的严重危害。

作为家长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正确引导孩子上网:

1.主动引导孩子了解网络。让孩子知道,网络的最大作用就是通过它来获取有益的资源,要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在网络上搜索自己需要的信息,并积极地应用到学习生活当中去。不要视网络为洪水猛兽,生怕孩子学会上网会陷进去。

2.要引导孩子运用网络这个工具了解一些生活中有实际意义的问题,尽量为孩子创造有展示才能的机会,增强深入学习、掌握网络知识的信心。

3.要常常和孩子交流上网体会。可以安排餐后或睡前的一小段时间,与孩子交流对网络上一些信息的看法,要以平等的态度和孩子交流,从而知道他们的真实想法,从而便于正确加以引导。

4.让孩子在主流网站的论坛上注册为会员,参与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的讨论。现在,许多网站都有自己的论坛,如人民网、新华网、CCTV等,网友可以借助这个平台进行交流。由于论坛发帖自由灵活:既可以是简短的文字,也可以是成篇的文章;既可以回应别人,也可以自拟话题,还可以进行辩论……这样既满足了与人交流的“聊天”之乐,又可以在讨论中培养孩子获取信息、关注社会、参与社会的能力,对培养孩子的思维、写作能力也大有裨益。另外,论坛会员往往都有积分,充分利用这一功能则可使这项活动更具竞争性,更有利于吸引孩子的参与。

5.让孩子建立自己的个人主页。现在有一些网站是免费提供个人主页的,申请到主页后,自己的主页就是自己的天地:自己充实内容,自己维护,既是展示自己的舞台,又是与网友进行交流的平台。

做这项工作,孩子既有成就感——可收到立竿见影之效,又有荣誉感——对自己的言行负责,还有使命感——对社会负责,而主页上的访问量又是一个量化标志,虽不一定能说明主页的质量,但也很能说明问题,结合它来评价主页的效果,也是吸引孩子积极参与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孩子对这个数字的兴趣,远比游戏的积分更为关注。

6.要限制上网的时间。孩子的自制力较差,容易上网成瘾,如以粗暴方式完全制止他们上网,很容易引起他们的逆反心理。正确的方法是通过交流尽量与孩子达成共识,在不影响学习的前提下安排一定的时间上网,一天不超过1—2小时。要让孩子知道,网络只是学习和生活的一部分,是一种辅助工具,过度的上网不仅会影响学习,对身体发育也是有害的。

应该说任何一个新事物的出现,在给我们带来许多方便的同时,都不可避免地出现许多负面影响。因此,要正确疏导,使其利益最大化,弊病最小化,充分发挥网络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积极作用。

[22斗鸡]

【原文】

将入门 问孰①存 将上堂 声必扬②

人问谁 对以名 吾③与我 不分明

【译文】

将要进门之前先问一下:“有人在吗?”将要走进厅堂时,先提高声音要让厅堂里的人知道。

(屋里有人)问谁来了,回答时要说出自己的名字,如果只说“吾”或是“我”,对方就无法分辨清楚。

【注释】

①孰:谁。

②扬:提高。

③吾:我。

【评解】

在去别人家里做客或办公时,一定要先敲门,若门开着,一定要先询问一下,这是对主人的礼貌。如果没有人在,绝对不能冒失地闯进去。否则出现意外,到时候就百口莫辩,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

【国学小百科】

古代的谦称

1.表示谦逊的态度,用于自称。愚,谦称自己不聪明。鄙,谦称自己学识浅薄。敝,谦称自己或自己的事物不好。卑,谦称自己身份低微。窃,有私下、私自之意,使用它常有冒失、唐突的含义在内。臣,谦称自己不如对方的身份地位高。仆,谦称自己是对方的仆人,使用它含有为对方效劳之意。

2.古代帝王的谦称有孤(小国之君)、寡(少德之人)、不谷(不善)。

3.古代官吏的谦称有下官、末官、小吏等。

4.读书人的谦称有小生、晚生、晚学等,表示自己是新学后辈;如果自谦为不才、不佞、不肖,则表示自己没有才能或才能平庸。

5.古人称自己一方的亲属朋友时,常用“家”、“舍”等谦称。“家”是对别人称自己的辈份高或年纪大的亲属时用的谦词,如家父、家母、家兄等。“舍”用以谦称自己的家或自己的卑幼亲属,前者如寒舍、敝舍,后者如舍弟、舍妹、舍侄等。

6.其他谦称有:小可是有一定身份的人的自谦,意思是自己很平常、不足挂齿;小子是子弟晚辈对父兄尊长的自称;老人自谦时用老朽、老夫、老汉、老拙等;女子自称妾;老和尚自称老衲;对别国称自己的国君为寡君。

【相关链接】

程 门 立 雪

杨时是宋朝著名的学者,读书时,因勤学好文,名气越来越大。程颐、程颢是当时很有名望的大学者,杨时十分敬仰他们的学问,于是毅然放弃了高官厚禄,跑到河南颍昌拜程颢为师。后来程颢死,他又跑到洛阳去拜程颢的弟弟程颐为师,虚心求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