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弟子规新读
22784100000026

第26章 泛爱众(5)

儒家的“华夷之辨”的主要内容是贵华夏贱夷狄,即以华夏为贵,以夷狄为贱。贵华夏,就是重视华夏的文明;贱夷狄就是鄙视、拒绝包括夷狄的服饰、发型、风俗、语言等在内的文化。由此可见,“华夷之辨”其实是一种文化中心主义,以华夏优越的文化为中心,不断把周边、外来文化同化。

“华夷之辨”的根本思想在于,它区分华夏汉族与外族的标准不仅仅是血缘或地域,还要根据其文明的程度,以其礼乐诗射书作为区分华、夷的准则。因此,华夷的地位可以互换,也就是说夷狄可以进为华夏。相反,华夏僭乱,亦可以退为夷狄。但是,有些人只根据血缘、种族或所居之地域来区分华夷,片面地宣扬“华夏中心主义”,视异族、外邦为无文化的野蛮人,这种观点实质上是一种狭隘的“民族主义”,带有明显的历史局限。

【相关链接】

心胸豁达狄仁杰

狄仁杰是武则天时的名臣,字怀英,唐代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时任宰相,是杰出的封建政治家。狄仁杰虽身居要职,却谨慎自持,从严律己。

有一次,武则天对他说:“虽然你政绩突出,可还有许多同僚说你的坏话。你想知道他们是谁吗?”

狄仁杰说:“臣本不才,别人批评臣,正是对臣的监督和爱护。如果陛下认为臣做得不对,臣愿意明白自己的过失并改正;如果陛下明察,认为臣做得对,不相信流言,那是臣的荣幸。既然如此,臣何必知道他们的姓名呢?”

武则天听后,对他坦荡豁达的胸怀深为叹服。

知恩图报

很久之前,梵施国王当政时,有一人砍柴遇狮子追赶,逃跑之中落入一深坑中,狮子因紧逼不舍,结果也同落坑堑。

当时有一条毒蛇正追赶一只老鼠,而鹞鹰又在蛇后穷追不舍,最终三只动物也跌落坑中。正当他们欲以嗔恨心互相残害时,狮子首先说道:“以我能力,我本可将你们统统杀死。但我们现在都遭遇痛苦困境,实不应再互相损害,大家理当团结合作。”

此时有一猎人恰好路过此处,他随随便便向坑里瞥上一眼,坑中众生立刻以可怜语气向他寻求帮助。猎人立即将狮子从坑中首先救出,狮子被救后于猎人脚下顶礼说道:“我定会报答你救命的恩德,不过你最好不要救砍柴人,他绝不会报答你相救之恩。”狮子说完即转身离开,而猎人又将剩余众生全部一一救出。狮子随后捕杀到一只野兽,就将尸体送给猎人作为答谢。

后有一日,梵施国王与王妃一起前往乐园赏玩,梵施王玩乐当中先行睡下休息,而众王妃则将装饰品拿出后自行游历起来。结果鹞鹰将珠宝全部衔走,并奉献给猎人以报答恩德。

王妃们丢失饰品后连忙呈报国王,国王急令大臣负责调查出谁是元凶。从坑中被救上的砍柴人明白猎人身上携有珍宝,于是便急忙向国王告发。

国王抓获猎人后问道:“是你偷走王妃所戴饰品?”猎人就将前后经过完整讲述一番,同时又将珍宝交还国王,而砍柴人最终还是把猎人送进监狱。

老鼠知道后就对毒蛇说:”我们好朋友猎人正被砍柴人陷害,他已被关进监牢。”毒蛇就溜进监狱告诉猎人道:“我今日欲咬国王身体,我先教你一解毒药方与一句咒语,到时你即可凭此治愈国王被咬伤之处。”然后毒蛇就咬了国王数口。猎人则依毒蛇所传咒语与药方治好了国王的伤,国王便将他释放,还赠给了他大量的财富。

【延伸阅读】

常怀感恩之心

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处世哲学,一种智慧品德。

无论生活还是生命,都需要感恩。你感恩生活,生活将赐予你灿烂阳光;你只知怨天尤人,最终可能一无所有。

感恩之心,就是对世间所有人所有事物给予自己的帮助表示感激,铭记在心;感恩之心,是我们每个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阳光雨露,一刻也不能少。无论你是何等尊贵,或是怎样的卑微,无论你生活在何地何处,或是你有着怎样特别的生活经历,只要你胸中常常怀有一颗感恩的心,随之而来的,便会是温暖、自信、坚定、善良等这些美好的处世品格;自然而然你的生活中工作中便有了随处可见的一处处动人的风景。

全身瘫痪的英国著名物理学家霍金以一颗感恩之心,创造出一段生命的奇迹。当一位女记者不无悲悯地问:“霍金先生,卢伽雷病已将你永远固定在轮椅上,你不认为命运让你失去太多了吗?” 霍金依然恬静地微笑着,用还能活动的手指叩击键盘:“我的手指还能活动,我的大脑还能思维;我有终生追求的理想,有我爱和爱我的亲人和朋友;对了,我还有一颗感恩的心。”心灵的震颤之后,掌声雷动。人们深受感动的并不是因为他曾经的苦难,而是他面对失去还能拥有一颗感恩之心。

一个懂得感恩的人,经常想的是自己应该如何奉献;而不懂感恩的人,经常想的是别人欠自己,如何去索取。学会感恩,是立身处世的要求。感恩不同于一般的知恩图报,而是跳出狭隘的视野,追求健全的人格,坚定崇高的信仰,树立远大的理想。不但关心自我,注重个性发展,更要关心他人、社会、国家、民族和人类的进步事业。感恩需要砥砺德行,自觉培养良好的道德和高尚的情操。不仅学会如何做事,更要学会如何做人。

常怀感恩之心,人与人之间就多一些融洽,少一些隔阂;多一些团结,少一些摩擦;多一些理解,少一些埋怨。给别人掌声,自己周围掌声响起;给别人机会,成功正在向自己走近;给别人关照,就是关照自己。感恩组织、感恩社会、感恩父母、感恩他人……让我们在感恩中,不断提升自身的修养和境界,不断服务社会、回报人民、担当责任,做一个让他人尊敬、令亲人自豪、受社会称道的人。

[47狄仁杰]

【原文】

待婢仆 身贵端① 虽贵端 慈而宽②

势③服人 心不然④ 理服人 方无言

【译文】

对待家中的婢女与仆人,自己应注意以端庄的品行态度去让他们畏服;但还需要注意分寸,要显得你仁慈宽厚,没有看不起他们。

若用权势去压服人,对方虽口服心中却不服;唯有以道理说服人,才会使之心悦诚服而没有怨言。

【注释】

①端:端正。

②宽:宽厚。

③势:权势、势力。

④然:这样。

【评解】

当一个人处在领导的位置时,他的品德首先要好,处处要以身作则。因为领导的一言一行,有很多双眼睛在看着。领导对人要求要严格,但不能苛刻;要懂得体恤下属,要尊敬、关心下属,下属也会会以礼相待,忠心耿耿地为你做事。

领导如果不能以身作则,却反过来要求下属做到,下属就不会服气。虽然可以暂时用权利来压制,但久而久之便会带来意想不到的祸患。

【国学小百科】

男左女右的由来

在日常生活中,男左女右,好像约定俗成地渗透到了我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戴婚戒,男左女右;照结婚照男左女右;夫妻二人出席某些礼仪场合等等,男的往往在左边,女的往往在右边,每每签名,必是丈夫的大名写在前,妻子如一个后缀添加其后。如果颠倒了位置,就会有人笑话,说是违反了“男左女右”的习俗。

这种习俗是怎么产生的呢?据传说,中华民族的始祖盘古氏化仙之后,他的身体器官化为日月星辰、四极五岳、江河湖泊及万物生灵。中华民族的日月二神是盘古氏双眼所化,日神伏羲是盘古氏的左眼所化;月神女娲是盘古氏的右眼所化,民间流传的“男左女右”习俗,就是由此而来。

另外,“男左女右”的习俗还和古代人的哲学观关系紧密。我国古代哲学家认为,宇宙中通贯事物和人事的两个对立面就是阴阳。自然界的事物有大小、长短、上下、左右等等。古人将其归类分为大、长、上、左为阳,小、短、下、右为阴。阳者刚强,阴者柔弱。人的性格,男子性暴刚强属于阳于左,女子性温柔和属于阴于右。

“男左女右”在中医应用上也有实际的科学意义,“男左女右”在医学上是表示男女生理上的差异。中医诊脉,男子取气分脉于左手,女子取血分脉于右手,即使小儿患病观察手纹也取“男左女右”的习惯。

古代把南视为至尊,而把北象征为失败、臣服。宫殿和庙宇都面朝向正南,帝王的座位都是座北朝南,当上皇帝称“南面称尊”;打了败仗、臣服他人称“败北”、“北面称臣”。

在东、西方向上,古人还以东为首,以西为次。皇后和妃子们的住处分为东宫、西宫,而以东宫为大为正,西宫为次为从;供奉祖宗牌位的太庙,要建在皇宫的东侧。现代汉语中的“东家”、“房东”等也由此而来。

除了东西南北之外,表示方向的前后左右也有尊卑高低之分。古代皇帝是至尊,他面南背北而座,其左侧是东方。因此就在崇尚东方的同时,“左”也随着高贵起来。三国时期的东吴占据江东,也称江左。文左武右的仪制,男左女右的观念等,都是尊左的反映,有些习俗甚至延续至今。

戴戒指也是有讲究的,这种讲究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而不见诸文字记载。民众认为,左为上,右为下,左象征尊严和力量,右象征温柔和体贴。故民众佩戴戒指有“男左女右”之分。此外,男子戴在食指上表示求爱,戴在中指的表示正在恋爱,戴在无名指上表示已婚。而女子一般不戴在食指上,其他则与男子相类似。若有人男左女右地戴在小指上,则明确表示自己是独身。

【相关链接】

郭子仪宽厚待人

郭子仪戎马一生,屡建奇功,但他从不居功自傲,忠勇爱国,宽厚待人,因此在朝中有极高的威望。

李光弼和郭子仪同为唐朝著名将领。他们曾经同在朔方镇当将军。可是两个人的关系并不太好,互不服气。安史之乱爆发后,唐玄宗提升郭子仪任朔方节度使,位居李光弼之上。李光弼怕郭子仪刁难他,曾想调到别的方镇去。这时朝廷要郭子仪挑选一位得力的大将,去平定河北。郭子仪出以公心,推荐了李光弼。李光弼却以为郭子仪是借刀杀人,让他去送死。可是朝廷成命又不能不服从。临行前对郭子仪说:“我赴死心甘,只求你不要再加害我的妻子儿女好吗?”郭子仪听到他冤枉自己的话后,流着热泪对他说:“现在国难当头,我器重将军,才点你的将,愿与你共赴疆场讨伐叛贼,哪里还记着什么私忿呢?”李光弼听了非常感动。两人手扶手相对跪拜,前嫌尽释。

唐代宗大历二年(767年)十二月,有人掘了郭子仪父亲的坟墓,可是盗贼却没有抓到。人们怀疑是朝中宦官鱼朝恩指使人干的,鱼朝恩一向嫉妒郭子仪,并向皇上屡进谗言,一再阻挠皇上任用郭子仪。郭子仪对于祖墓被毁的原因心里也是明白的。他入朝时,皇帝先提起此事,郭子仪哭奏道:“臣长期主持军务,不能禁绝暴贼,军士摧毁别人坟墓的事,也是有的。这是臣的不忠不孝,招致上天的谴责,不是人患所造成的。”满朝的公卿大臣原来都很忧虑,怕郭子仪闹出事端,听了他的回奏后,都对他无限钦佩。郭子仪想到的是国家安危事大,朝廷的安稳远比自己私事重要。

郭子仪功德越高,人们越尊重他。吐蕃、回纥称他为神人。皇帝都不直接呼他的名字。甚至有些安史叛将也很尊重他,因为他曾施恩于很多人。安庆绪的骁将田承嗣占据魏州后,蛮横无理,飞扬跋扈。郭子仪派遣自己的——个部将去见他。田承嗣倒很规矩,还向郭子仪所在的方向遥望叩拜,指着自己的膝盖对使者说:“我这双膝盖,不向别人下跪已有多年了,现在要为郭公下跪。”他麾下的老将军数十人,都是王侯显贵,郭子仪颐指他们进退,他们就像奴仆一样,听从他的安排和指挥。

【延伸阅读】

领导如何处理好与下属的关系

一个称职的领导只有解决好了与员工之间的问题,才会让工作无后顾之忧!如何处理好与下属的关系呢,下面提供9种简单而又有效的方法,以供参考。

1.宽待下属,正确开展批评。对下属的失礼、失误要大胆给予指出,并尽力帮助下属改正错误。对违反规章的要严格处罚,但要注意方式,避免当众责骂,要就事论事,切忌以事论人,记恨在心,挟私报复。

2.尊重有才干的下属。领导不可能在各方面都表现得出类拔萃,而下属在某些方面也必然会有某些过人之处。作为领导,对下属的长处应及时地给以肯定和赞扬。并适时适地把部下属的才能展现给他人,这样做,可以进一步激发下属的工作积极性,更好地发挥他们的才干。做为领导千万不要嫉贤妒能,压制人才,就会造成领导和下属的关系紧张,不利于工作的顺利开展。

3.对下属做出明确的授权。明确下属在哪些工作范围内具有决定权,哪些需要请示,这样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下属的工作积极性。但授权并非倾倒工作,如果没有明确的授权,只是一古脑地将工作全部交给下属去做,那就是倾倒,下属会认为上司滥用职权,将来可能会揽功委过而失去积极性。

4.员工的利益至上。任何一个人,都无法逃脱利益的关口。领导要把员工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将自己的利益放在其次。因为,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员工来说,他们的工作动力基本上都是来自与自身密切相关的利益,只有充分考虑到他们的需求,才会激发他们的工作激情,同时,他们也才会为你的工作尽心尽力给予支持。

5.尊重下属的人格.下属具有独立的人格,领导不能因为在工作中与其具有领导与服从的关系而损害下属的人格,这是领导最基本的修养和对下属的最基本的礼仪。

6.正视自己的缺点。人非圣贤,肯定每个人都或多或少的有着这样那样的缺点。错误不可避免,关键是要有能够直面自己的错误的勇气,一旦发觉由于自己的一些管理上的不当,要勇于将错误和盘托出,这样会得到下属们的赞赏,也会更加密切与你的关系,有利于你的工作顺利进行下去。

7.善于听取下属的意见和建议。领导者应当采取公开的、私下的、集体的、个别的等多种方式听取下属的意见,了解下属的愿望,这样既可提高领导的威信,又可防止干群关系的紧张。

8.不要经常中途变卦。下属的工作需要连贯性,最讨厌上司朝令夕改,让他们感到无所适从。久而久之下属会不及时地开展工作,以等待上司的再次变卦,以免白浪费时间和精力,工作质量就会受到极大影响。

9.适当地奖励下属。每当下属圆满完成工作时,应立刻给予奖励或赞美,往往比日后的其他奖励方式更为有效。

[48郭子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