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义是指公正的、有利于人民大众的道理。正义感不仅仅体现在行侠仗义、打抱不平,敢和坏人坏事做斗争方面,更多的是体现在人的一言一行中,体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和大大小小事情上。遵纪守法、尊老爱幼、文明礼貌、救死扶伤、扶贫济困、抢险救灾等行为都是正义感的表现。拥有正义感会给你带来下列好处:
1.它为你建立起信心的基础
2.它建立起深具魅力的诚挚和健全的性格
3.它不仅会吸引他人的注意,同时还提供获得真正而且永久不变之个人利益的机会
4.它使你培养出自立和自重精神
5.它强化你的道德良知,并因而使你的行动更为迅速
6.它吸引值得你交往的朋友并且击败你的对手
7.它保护你免于陷入破坏性的争议
8.它鼓励你以具有魅力的个性朝向明确目标迈进
正义感要身体力行,并在实践中取得。正义感不是表现在口头号上,不能说一套做一套,要付诸行动中。不能只要求别人不要求自己,而要处处、时时、事事都要以正义为标准来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
有很多人是有正义感的,心地善良,疾恶如仇。但由于辨别是非的能力比较弱,往往在一些具体的事情上搞不清谁对谁错。要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最基本的一条就是要加强学习,特别是要加强基本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的学习,知道哪些是社会提倡的,哪些是社会反对的,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以免正义感用错了地方。
要运用正义感仗义执言,这就要求我们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道德为准绳,大张旗鼓地支持和声援正义的,反对和声讨非正义的人和事。不能人云亦云,更不能见利忘义,帮着不义的人和事说话。
正义感不仅是一种获得实质利益的工具,同时还能强化各种人际关系,它驱除贪婪和自私,并使你更了解你的权益和责任,而所有其他个性也将因为有了正义感而更有力量。
【原文】
凡取与① 贵分晓 与宜多 取宜少
将加人 先问己 己不欲② 即速已③
【译文】
拿别人的东西和给别人的东西,轻重要分清楚,给人家的东西多一点,拿人家的东西要少一点。
打算怎样去对待别人,应该先问问自己,如果是自己也不愿意做的,应该马上停止。
【注释】
①与:给予。
②欲:想要、希望。
③已:停止。
【评解】
在金钱、利益方面,要懂得取舍,只有舍才会有得,吃亏就是占便宜。不要为了争一己私利,不惜和朋友、亲戚、同事翻脸,闹得彼此不相往来,虽然在利益、财物方面暂时占了便宜,但却为此丧失了名誉,很是得不偿失。
在做一件事情之前,最好做一下换位思考,当你自己也不愿意别人这样来对你的时候,就要及时的停止。每一个人都不希望不好的事情、不好的言语加诸在自己的身上,以同理之心,我们就要想到别人的感受,也不应该这样加诸于别人。
【国学小百科】
古代的俸禄
俸禄是古代皇朝政府按规定给予各级官吏的报酬,主要形式有土地、实物、钱币等。
中国古代俸禄制度的发展可分为三个时期:
商周时期因官职同爵位相一致,并且世代相袭,俸禄实际上是封地内的经济收入(不包括上缴给政府的部分)。这一时期俸禄表现为土地形式,封地的大小是各级官吏的俸禄标准。
春秋末期至唐初主要以实物作为官吏的俸禄。春秋末年,世卿世禄制度逐渐瓦解,各诸侯国王为争霸图强,纷纷选拔任用贤能之士,以雇佣方法据其职务高低,给予不等的实物。
战国时期,实物俸禄在各国得以普遍推广,计量单位由斗改石(dàn)。石为最大的量器,所以用石表示官秩的等级。西汉初年各级官员按照不同的石规定俸禄标准,俸禄是以斛(量器名,十斗为一斛)计算的,但每月领取时,又折合成钱。东汉初年,俸禄是“半钱半谷”,九卿月领谷物72斛,钱9000,百石小吏月领谷物4.8斛、钱800。两者的俸禄在谷物上相差15倍,在钱数上相差11倍多。
至南朝梁时,官吏级别实行九品制,俸禄亦依此而推。北齐官吏级别亦行九品制,但俸禄不以粟计,而以帛计。隋代俸禄又以粟计,一年分春、秋两次发给官吏。其级别也更正规,如一品为九百石,自一品至正四品之间各级相差一百石。唐继隋制,然亦有小异:京外官吏俸禄比京官次等;于主要俸禄之外,据官吏品级给予俸食,用于雇佣警卫及庶仆人员,即统称之“俸料钱”。
唐中期至清末,俸禄以货币为主。俸料钱在官吏的全部俸禄中所占比重已超过一半之多。同时,因货币在税收结构中成分增加及商品经济的发展,唐之俸禄制度已由实物完全向货币化发展、转化。开元二十四年(736)唐玄宗正式改革俸禄制度,统一了俸禄的等级与形式。
唐代以后,基本上只实行月俸制,虽然有时仍然将实物乃至土地作为俸禄,但实行的基本是以货币为主要形式的俸禄制度。唐代官员的俸钱中不但有生活费,还包括办公费,总的趋势是数额不断增加,而且地方官的俸钱高出京官。
俸禄制度要求官吏在享受俸禄的同时履行一定的职责。若官吏违反朝廷有关法令,或有渎职行为,其俸禄便要相应扣除。早在汉代就已对官吏实行罚俸制度。唐代规定,凡文武官员在朝堂上不守礼仪,罚一月俸;举凡推荐人才不当,处理公文稽迟,科举考试泄题,无故超假等失职行为,皆处罚俸。至清代,罚俸制度更加严密,如官员在官署酗酒、赌博、推诿等,均要受罚俸处分。
【相关链接】
六尺巷
明代,在泉州市住着两位官宦人家,一家姓林,另一家姓唐,两家毗邻而居。林家有人在京,官居御史之职。唐家也有人在地方当官,任指挥使之职。两个官宦之家,平时也都礼尚往来。
后来,两家官运亨通,家业发达,姓林的当家林大舍要修建后院花园,因为当时符合“年利”,姓唐的当家唐少爷也要扩建书轩。两家择定日子,都要在双方的交界处开基筑墙,这样便引发了一场争执。为了这一墙之地,双方各有势力,互不相让。僵持之下,便都告到了官府。
泉州知府接到两家的呈状,左南为难,朝内官得罪不得,地方官也惹不起,不敢轻易判断。而林、唐两家,各自打通关节,对知府硬软兼施;知府也十分乖巧,双方应付,一拖就是三年。
林家便修书一封,派专差上京,请林御史亲笔来书,责成泉州知府将此地判给林家,以便将花园修好。专差果然带回一封缄封周密的御史大人亲笔信。林家人都围观,只见上面写着:千里修书为一墙,让他三尺亦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读信后家人议论纷纷。林大舍开头也有些不通。他把那四句诗一看再看,终于悟出老爷的用意,就说:“既然老爷这样交代,就退让三尺,择日兴工。”唐少爷探知林家派人上京,心怀疑虑,如今见林家后退三尺另筑花园,不知是何用意。便设法打听到林家退墙的原委。因为林家是当朝御史,反而首先退让。唐少爷感到不可理解,便亲自到其父任所去见唐指挥使,将林家让地的事一五一十地向其父禀告。林指挥使听后,认真地说:“林御史在京师为官,见识胸怀,不同一般,让地之事一经传开,岂不全城赞扬!唐家不能让人笑话,也退让三尺吧。”就这样,一条宽六尺的大巷就出现在两家宅院之间。泉州人就称之为“礼让巷”,以纪念两家礼让的美德。
白圭谈治水
大禹接受治水的任务时,刚刚和涂山氏的一个姑娘结婚。当他想到有人被水淹死时,心里就像自己的亲人被淹一样痛苦、不安,于是他告别了妻子,率领二十七万人,夜以继日地进行疏导洪水的工作。在治水过程中,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经过十三年的努力,疏通了九条大河,使洪水流入了大海,消除了水患,完成了流芳千古的伟大业绩。
此后,在民间流便传着这样一首《大禹治水》的民谣:大禹治水十三年,一心为民解灾难。实地观测搞调查,团结勤快听意见。三过家门而不入,废寝忘食沥肝胆。河道疏通水患灭,灌溉农田万民欢。
到了战国时候,有个叫白圭的人,跟孟子谈起这件事,他夸口说:“如果让我来治水,一定能比禹做得更好。只要我把河道疏通,让洪水流到邻近的国家去就行了,那不是省事得多吗?”孟子很不客气地对他说:“你错了!你把邻国作为聚水的地方,结果将使洪水倒流回来,造成更大的灾害。有仁德的人,是不会这样做的。”
【延伸阅读】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曾说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简单地说就是推己及人,就是用自己的心推及别人;自己希望怎样生活,就想到别人也会希望怎样生活;自己不愿意别人怎样对待自己,就不要那样对待别人;自己希望在社会上能站得住,能通达,就也帮助别人站得住,通达。总之,从自己的内心出发,推及他人,去理解他人,对待他人。
这句话所揭晓的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人应该有宽广的胸怀,待人处事之时切勿心胸狭窄,而应宽宏大量,宽恕待人。倘若自己所讨厌的,硬推给他人,不仅会破坏与他人的关系,也会将事情弄得僵持而不可收拾。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确实应该坚持这种原则,这是尊重他人,平等待人的体现。人生在世除了关注自身的存在以外,还得关注他人的存在,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切勿将自己不喜欢的强加给别人。
一个人首先要先站在他人的立场上去考虑事情,如果自己都不能接受,那如何让他人去接受呢?将心比心,人不能狭隘、自私的站在自己立场上只为自己考虑,而不去考虑他人的感受,所谓种什么因就会结什么果:播种一个行动,你会收到一个习惯;播种一个习惯,你会收到一个个性;播种一个个性,你会收到一个命运;播种一个善行,你会收到一个善果;播种一个恶行,你会收到一个恶果。
你有权利不公平地对待其他人,但你这种不公平的态度,将会使你自食其果。而且,进一步说,你所释放出来的每一种思想的后果,都会回报到自己身上。
[46大禹]
【原文】
恩欲报① 怨②欲忘 报怨短 报恩长
【译文】
受人恩惠要时时想着报答,别人做了对不起自己的事情,应该宽大为怀把它忘掉。
怨恨之心停留时间越短越好,不要老放在心上。但是别人对自己的恩情,要常记不忘,常思报答。
【注释】
①报:报答。
②怨:怨恨、仇恨。
【评解】
“受人点水恩,当以涌泉报”,一个人在困难、需要帮助的时候,他人伸出了援助之手,不计任何报酬,这样的恩德要牢记在心,要时时想着回报、报答。不要做那种忘恩负义的人,觉得别人帮自己是应该的,理所当然的,没有任何感激之情,那以后就不会再有人去帮助你。
当他人做了对不起自己的事情,使自己受了委屈,要用一颗宽容之心,去包谅解、去容;而不要怀恨在心,伺机报复。怨恨在心里头愈结愈大,对自己的身心都有很大的伤害。因此,心里有不平衡、有怨恨,应该早早的把它忘记,才会活得轻松愉快。
【国学小百科】
古代的民族思想——华夷之辨
中国传统文化当中,向来就有所谓的“华夷之辨”。“华夷之辨”的思想在中国古代曾一再发挥过重要的社会效应,它增进了华夏民族的凝聚力,特别是当异族入侵时,成为保家卫国的精神动力,从苏武、岳飞,到文天祥、史可法,其卓绝的民族气节,便导源于此。
“华夷之辨”也就是“华夷之别”,可以说是中国古代文化思想的核心。“华夷之辨”语出《春秋》,华指华夏,夷指夷、狄,即南夷北狄,意为华夏之外的民族。
“华夷之辨”是先秦时代就已有的思想。考古资料证明,至少在商代,华夏先民们就有了“华夷之别”的民族意识。例如著名甲骨文专家胡厚宣先生已经考证出早在商代就有“中国”意义之称谓,即当时的商人就有五方、而自己居中的概念,就认为自己就是中国。而“中国”与“华夏”实际上表达的是同一个意思,它们都是与四方的“夷狄”相对立的概念,是华夏先民们将自己所属的民族集团与夷狄戎羌等异族集团区别开来的民族和地理称谓。
而在商代卜辞中频繁出现“伐羌”、“(捕)获羌”、“用羌几人”、“征鬼方”、“征犬方”以及“伐孟方”、“伐夷方”、“征夷”、“征尸方”、“伐林方”等文字也是当时的商代人已有华夷之别的最好证据。卜辞中的“鬼方”、“犬方”相当于后来的“狄”,“夷方”则指东方的“夷国”,“孟方”、“林方”分别为东方的“于夷”、“蓝夷”。至于“尸方”(古音“尸”与“夷”相通,周代金文也用“尸”称“夷”),则包括了东方的所有夷人。
到了春秋战国时代,中国进入了一个华夏族与四邻地区的蛮夷戎狄等族的民族大融合的新时期。《公羊传》把整个社会分成两大文化集团:“夷狄”与“诸夏”。春秋之世,“南夷”与“北狄”交侵。自平王东迁,一直到狄灭邢、卫,“戎狄”的势力逐步东渐,威胁到周人的生存。对于这时的夷狄,《左传》“蛮夷戎狄”连称,《公羊传》、《榖梁传》“夷狄”连称,足以说明三传把“戎狄”置于与夷相同的地位上,并与华夏民族成对立之势。管仲、齐桓公的“尊王攘夷”及《公羊传》的“夷夏之别”正是在这样的前提上提出来的。
首先提出“华夷之别”的是管仲及齐桓公。他们在中原争霸时以“尊王攘夷”为口号。然而当时他们只针对霸业出发,而真正确立“华夷之辨”及影响后世深远的却是儒家的始创者孔子。孔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华夷之辨,后来成了儒家思想的精髓。孟子也曾说过:“吾闻用夏变夷者,未闻变於夷者也”!自古中国人、特别是读书人强调的就是用夏变夷,而不是用夷变夏。
孔子也盛赞齐桓公“救中国而攘夷狄”,称其“正而不谲”;高度评价管仲佐齐桓公“尊王攘夷”、“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孔子对他们在“中国不绝若线”之时,攘除夷狄,挽救了中国,免使中国沦为夷狄,以之为王者之事,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后世遂以此为目标,严“华夷之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