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不可不知的世界5000年神奇现象
22808700000033

第33章 匪夷所思的动物世界(7)

人真是无所不用其极,就连鱼类也被当做了刑罚的工具。身长达两米的大海鳝经常被用来行刑。海鳝胃口极大,凶残暴虐,有着极其尖利的牙齿。古罗马人就将之专门饲养在活鱼舱里,倘若有奴隶违背了他的意志,就被扔进活鱼舱,实在是残忍。

动物确实很凶猛,可是在这个世界上,最凶猛的却是人类自己,人类为了自己的私利,甚至把无辜的动物都拿来当做杀害同类的武器,甚至拿来取乐,真是可悲之极。

各种各样的动物恋情

人类有所谓的“七情六欲”,这些感情给世界带来了无数的悲欢离合,也使人类社会平添了许多有趣之处。而在千奇百怪的动物世界中,同样存在着许多人类难以理解的感情,这你知道吗?

在动物世界中,如果雄性成为稀缺资源的话,那么雌性个体将为了自己的幸福而努力与“情敌”抗争。在麻雀的生活中,雄性麻雀经常会在“正房”之外再“纳一个妾”。因此,为了独享自己的幸福,雌麻雀就会偷偷地将另一个雌性麻雀下的蛋啄破。而在蝾螈的世界里,雌性蝾螈则做得更绝,它会偷走雄性蝾螈的精囊袋,防止它跟其他异性交配。

其实,发生这种现象,也许与自然界中“一夫一妻制”的难以维持有很大关系。“一夫一妻制”对于动物而言是很不平常的一件事。但总是会有坚持原则的群体。黑秃鹫和南极企鹅就是这样,它们的“夫妻”生活可说是无可挑剔的一夫一妻制,但在它们中间绝没有任何可能会出现越轨、婚外恋的风流韵事。在它们的一生中,雄性和雌性的恩爱可能会保持一生,当一方死去后,另一方会痛不欲生,有的甚至会殉情自杀,这样严格执行一夫一妻制,堪称所有动物的楷模。

在另外一些动物的生活中,雌性、雄性之间可就没这么界限分明了。小丑鱼就是这样一种动物。如果一对小丑鱼夫妇中的“妻子”死去的话,那么“丈夫”就会忧思过度,最后,竟然慢慢地转变自己的性别,变成另一条雌性鱼。这真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最高境界了。

大家都知道鸳鸯是形影不离的,殊不知有另一种动物比鸳鸯做得更加“鸳鸯”。这就是雄性琵琶鱼。它喜欢在尺寸大得多的雌性琵琶鱼肚上挖一个洞钻进去,躲在里面,从而成为一个形影不离的丈夫,令雌性琵琶鱼想甩都甩不掉了。不知它们是否懂得,“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有一种海洋蚯蚓,如果两只雌性蚯蚓相遇了,个头较小的那只会渐渐转变成雄性,化身为“丈夫”。当然,如果后来“丈夫”的个头又超过了“妻子”,它们的角色又会转变。这种境界,相信世上没有谁能够超过了。

几乎所有的哺乳动物都是由雌性来哺育后代,然而,可爱的海马却别具风格,通常都是由雄性怀孕。此时,它们的肚子就会像一个鼓胀的气球,然后产出小海马。当然,雄性海马并非孤家寡人,雄性的达尔文蛙也是一个辛苦的父亲。它会吞下受精后的卵子,让下一代在自己的嘴巴中孵化,像保姆一样细心照料孩子。或许,这就是长期进化的结果,因为,雄性在保护后代方面更有优势,尤其是对于后代幼体特别脆弱的种群而言。

大家都知道变色龙的厉害,它们会让自己皮肤的颜色随着环境的改变而改变。但你是否知道还有一种“变性动物”,它们能根据“客人”的性别来随意改变自己的性别。很神奇?海蛤蝓就是这样的种类。所以你永远无法知道,这个家伙是雄性还是雌性,因为它的性别只取决于来拜访的“客人”的性别。如果“客人”是雄性,那么它就会变成雌性;相反如果“客人”是雌性,那么它就会变成雄性!这种奇特的变性现象还发生在而黑哈姆雷特鱼身上,它可是少数几种可以随意变换自身性别的脊椎动物了。

动物们也是有灵性的被制造者,他们能讲故事、能唱歌,当然也能过上自己想过的“感情生活”。

热衷同性的动物

同性恋现象随着现代人类社会的开放逐渐从阴影中走到阳光下。同性恋是否合法成为人们激烈争论的话题,其复杂程度不亚于任何一个难题。据科学研究发现,同性恋的性取向有70%是遗传基因所产生的结果。按照这个结果,人们发现,在动物界中,确实存在着不少热衷同性之爱的动物。

根据目前生物学的观察,有一千五百多种动物物种存在着同性恋现象,连鸟儿和蜜蜂都可能出现同性恋现象。例如黑天鹅,其同性夫妻数量占到所有夫妻数量的20%。也许你会问,那么它们如何繁衍后代,原来,雄性天鹅获得天鹅蛋的途径主要有两种:一是引诱雌黑天鹅与之交配,待尘埃落定,雄黑天鹅夫妇会把它赶走,自己孵蛋;二是它们通过赶走正在孵蛋的异性黑天鹅夫妇,直接占有它们的蛋。

跟天鹅的20%相比,圭亚那岩鸡、美洲野牛中的雄性则更热衷于同性恋行为。几乎40%的雄岩鸡经常与同性发生性行为,其中一小部分甚至根本拒绝与雌岩鸡交配;美洲野牛更加过分,雄野牛通常每天要进行几次同性性行为,其比率占了所有性行为的55%,这是为什么呢?原来,雌野牛每年只有一个发情期,而它只在发情期才交配,这就可以理解雄野牛的行为了。

雄性动物彼此互相求爱经常发生在这些长脖子哺乳动物中。例如,雄性长颈鹿经常会用脖子彼此碰撞以互相挑逗,这些亲昵的动作会持续一个小时之久,同性性行为据说比异性性行为还要多。

不仅在雄性之间存在着同性恋现象,雌性动物之间也是会发生的。非洲雌水羚之间在发情季节里互相模拟交配的频率很高,甚至达到一小时几次。发生在同性之间的性行为占所有性行为的9%。

猕猴的世界里,则同时存在着雌性和雄性的同性恋。雌猕猴之间容易结成紧密的关系,而且实行的是临时一夫一妻制。一只雌猕猴只在固定时间里与另—只雌猕猴成为性伴侣,而它会先后与数只雌猕猴产生关系。雄猕猴之间也存在同性性行为,只不过雄性之间的同性性行为结束后,它们会立即离开对方。

与人类进化关系最密切的动物之一——非洲倭黑猩猩,大概三分之二的同性性行为发生在雌性倭黑猩猩之间。这种种记录提醒着人们,应该如何正确看待同性恋问题。即使是在处处标榜自由的今天,同性恋在很多国家依然是一个敏感的、甚至是丑恶的话题,大多数动物研究者认为这一现象是非自然的,至少同性恋现象如何延续下来也难以确定。

如果单从繁衍后代的角度考虑,同性恋无疑没有任何价值,甚至,由于它违背人类社会的常理,应该受到谴责和压制。但是,许多动物,包括人类在内,从事性行为也并非仅仅是为了繁衍下一代考虑。动物同性恋行为有着更深层的自然根源在驱动,而非纯粹为了获得交配的快感。同性之间的性行为也有可能是为了建立联盟和获得保护,在双性恋普遍的动物种群中,同性恋关系使动物彼此能够抱成一团。或许,通过深入研究动物,尤其是灵长类动物的同性恋行为,我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同性恋对于人类社会究竟是利还是弊。

奇妙的动物哺育方法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成千上万的动物种群,为了维持自己种族的生存、繁衍和发展,它们在不断地进化,选择了各自不同的养育后代的方法。

借腹生子的现象在人类社会中已经不是稀罕事。而在动物界中,同样存在着这种现象。在亚洲东北部的一些河流里,生活着一种鳑鱼,它们会选择在生育季节来临时,成双成对地游到河边的休息之地,寻找毫无防备的河蚌。一旦找到,雌鳑鱼就把卵管插进贝缝中,产卵其中,雄鱼则紧跟在后面,赶紧在河蚌上排出精液。这样鱼卵就能在河蚌腔中受精、发育,直至变成小鱼,而河蚌就成了幼小鳑鱼的义务保姆。当然,小鱼既然享受了这么长时间的优待和哺育,自然不能无情无义,毫无回报吧?在小鳑鱼长大,将要离开河蚌时,河蚌就把自己的孩子寄放在小鳑的鳃中。这个小小的幼体发育成幼蚌后,就自然落入水中。这样,小鳑鱼又成了河蚌的义务保姆。鳑鱼和河蚌就是这样互利互惠,共同繁衍着各自的后代,延续着超乎想象的长时间友谊。

与鳑和河蚌天长地久的友谊相比,另外一种动物的行为在人类看来就显得有点不光彩了。它就是杜鹃。其实,它是著名的食虫益鸟,但却有一段极不光彩的童年。为什么呢?原来杜鹃既不会筑巢,也不会孵雏,实在是只会捉虫吃虫,不会做其他家务事了。每到繁殖季节,杜鹃就躲在苇莺、柳莺、云雀等其他鸟类的鸟巢附近,只要母鸟离巢,它就立刻出动,飞到别人的巢里产卵,产完卵后马上飞走。等到母鸟回来,还以为都是自己产的蛋呢,这样,杜鹃就偷偷摸摸地让别人帮助自己完成了扶养子女的任务了。而小杜鹃呢?则更加霸道,由于长期进化的原因,它经过12天就出壳了。这时,为了自己独享养母的资源,它就用头和屁股把养母的亲生子女一个个拱出巢外,掉到地上摔死,最后只剩下它一个。等到20天后,小杜鹃就不辞而别。这样不光彩的童年,换谁都会对其嗤之以鼻的。

各种动物为了繁育自己的后代,可以说是费尽心血。在冰天雪地的南极,气候极为严寒,暴风猛烈,然而,在这片地球上最严酷的环境中,却有着成群结队的企鹅在那里生活。繁殖季节一到,雌企鹅就产下她唯一的一枚蛋,然而,在狂风呼啸、长夜漫漫、气温极低的南极,如何能够让自己的后代顺利出生、成长呢?雌企鹅把蛋交给雄企鹅后,就重返海洋寻找食物去了,而雄企鹅则把蛋放在生有厚蹼的双脚上,蹲下身躯,用自己身躯的温暖和绒羽进行艰苦的孵化。经过漫长的三个月的孵化,雄企鹅不吃不喝,寸步不移,完全依靠消耗体内脂肪所得到的热量来维持生命。当小企鹅快要出生时,雌企鹅才从远处回来,送来食物,并交接工作。而此时的雄企鹅,早已经筋疲力尽,骨瘦如柴了,它只能赶紧补充体力,以求恢复昔日的风采了。

生儿育女,不仅是我们人类生存发展所需,其他动物也同样需要经历一段喜悦与辛劳,看着动物们的辛勤劳动,我们一定要想想养育自己的父母啊。

灵敏的动物嗅觉

地球上的人类,感知外部世界,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鼻子去嗅,用手去触摸等。然而,你会发现,大多数情况下,你依靠的是眼睛和耳朵,似乎鼻子很少发挥作用。其实,那只是一种错觉罢了。自然界中的气味有几十万种,一般人可以嗅出其中几千种气味,而经过训练的专家则能嗅出几万种气味。嗅觉帮助我们远离危险之地。如家里的煤气泄漏时,人就可以嗅到它的味道,随之警觉起来,采取措施,堵塞漏洞。

对于动物而言,嗅觉的重要性远远甚于人类。因为一些动物的视力并不好,一些动物的耳朵不灵,它们只有依靠灵敏的嗅觉来感知世界,如识别同伴,寻找配偶,逃避敌人,发现食物等。

很多动物的嗅觉灵敏度是惊人的。最广为人知的自然是狗的鼻子了。在许多杂志、电影等媒体上,我们能经常看到警犬破案的故事,警犬能够破案依靠的就是它灵敏的嗅觉。对于警犬而言,它们能够闻到我们所分辨不出的不同人的气味。人身上有着丰富的汗腺、皮脂腺,每个人分泌出的汗液和皮脂液味道是不同的,我们称之为人体气味。狗鼻子能够分辨出不同的味道,所以,将犯罪分子穿过的衣服、鞋子或用过的用品给警犬嗅过后,它就能顺着气味去追踪逃犯,或者将混在人群中的坏人嗅出来。警犬不仅在寻找罪犯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它们对制止毒品犯罪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海关人员就开始利用狗的特殊嗅觉功能,训练它们搜寻很隐蔽的毒品。

对于许多昆虫而言,嗅觉就不仅仅是分辨气味了,这对于它们的生存和繁衍有着重大意义。在东南亚,阿特拉斯蛾头上长着巨大的毛茸茸的触角,雄蛾尤为显著,这触角帮助雄蛾在数百米外就可以嗅到雌蛾释放出的一种含有特殊酶的化学信息的气味,从而帮助它们找到配偶。

动物还依靠嗅觉来找寻食物,非洲的尼罗鳄就是这样,对它来说,几乎所有漂浮在水中的动物尸体都会将它们吸引过来,甚至是几公里以外一只死去的河马也会被它灵敏的嗅觉所探知。

与其他动物相比,蛇的嗅觉工具是非常独特的——叉形的舌头,这个舌头不仅能品尝食物,更可以品尝空气,跟踪猎物,极其准确。

说完走兽,我们来看看飞在天空中的鸟类,它们也需要灵敏的鼻子吗?是

的,许多鸟类尽管视力很好,但同样离不开鼻子。海燕、信天翁等海鸟在三公里以外就能感觉到鱼的气味。其嗅觉能力惊人,不论是大拖网渔船,还是小钓鱼船,都会很快把它们从几公里外吸引过来,跟在船后捕食死鱼和人们抛弃的食物残渣。

在水里生活的许多鱼类也有灵敏的嗅觉。尽管海水本身就是一道障碍,但海中的鲨鱼能在水中的浓度仅有亿分之一血液的情况下嗅出受伤动物的血腥味,从而顺藤摸瓜,找到束手就擒的猎物。这就是为什么受伤的人一旦掉进深海区,就十分危险的缘故。当然了,那些弱小的鱼类也必须保护自己,所以它们一旦受伤,皮肤中的特殊细胞就会释放出带有特殊气味的警戒激素,同伴们闻到就会立即逃之夭夭。

人类的嗅觉已经大大地退化了,甚至常常不能察觉到自己嗅觉的潜在功能,所以,嗅觉常常是被遗忘在角落的重要感觉。

动物的沟通方式

人类因为有了语言才能沟通,才能互动,从而大大促进了文明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同样,在动物世界中也有语言。它们不光通过声音语言来沟通,更有许多我们人类所看不到、听不见的奇特信号来传递信息、交流。例如,美妙的舞姿、绚丽的色彩和芬芳的气味,甚至连超声波也被用来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

在大自然中,我们随处可以发现以声音作为交流沟通工具的动物。许多鸟都有着悦耳而又多变的歌喉,这些多变的声音其实就是鸟类的语言。据统计,全世界的鸟类语言共有两三千种,和人类语言的种类不相上下。有些动物学家对鸟类的各种语言进行了研究,并编成了一本《鸟类语言学词典》。这本词典是很有用处的。举个例子来说,现在有的机场已设立了鸟语广播台,经常放出鸟类的惊恐叫声,以便驱散它们,保证飞机安全。

动物学家发现,每当敌害来临前夕,巢穴中的白蚁早已逃得无影无踪,只留下空空一座城。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专门担任哨兵的那些白蚁,能够在离巢穴很远的地方发出敌人入侵的警告,这种“语言”只有白蚁能够读懂。这样,白蚁家族就能够事先迁移,保证族群的安全。

一些动物的语言,不仅本家族的成员十分熟悉,就连其他动物也都能够心领神会。例如,当猎人走进森林时,喜鹊居高临下,叽叽喳喳地发出了警报,众多的飞禽走兽也能够明白这是警报声,于是它们不约而同地躲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