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母亲,为了照顾上学的女儿,从农村来到城市,靠捡破烂维持生计。女儿想要一台笔记本电脑,说是为了学习知识。这位母亲明知家庭财力有限,为了满足女儿的要求,自己省吃俭用,花了四千多块钱给女儿买了一台笔记本电脑。结果女孩有了电脑之后,没有好好利用它来学习,却天天在家玩游戏,母亲劝说也不听,结果学习成绩直线下滑,最终只能退学在家。
……
类似的例子真是数不胜数,父母总会迁就女孩的无理要求,纵容女孩的欲望,让女孩变得想怎样就怎样。这种爱是一种畸形的爱,并不利于女孩的成长。
因此,当女孩提出无理要求的时候,父母一定不要用承诺、许愿等方式来满足女孩,也不要幻想“树大自然直”而纵容女孩。父母应该正面教育,用家规来解决问题。当然,父母也要耐心地给女孩讲道理,让她增强是非观念,争取使她自动放弃不合理的要求。总之,不让女孩的不合理要求得逞,父母的教育就是成功的。
方法三,引导专横、霸道的女孩学会谦让。
在家庭生活中,父母总是尽可能地让独生女孩吃好、喝好、玩好,凡是家里的好东西,父母都会给独生女孩准备着,长此以往使女孩养成了霸道的恶习。
让独生女孩学会谦让,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虽然说现在的社会竞争非常激烈,但是竞争和谦让并不矛盾。只有具备了谦让的品德,女孩才能心中有他人,才能纠正专横、霸道的不良个性,才能更好地融入到集体生活中去。
蔓蔓比表弟大一岁,作为姐姐,她经常教训表弟。一次,蔓蔓正在玩玩具,表弟凑上来也要玩她的玩具。蔓蔓非常霸道,不耐烦地对表弟说:“你的玩具不是在床上嘛!你去玩你自己的玩具吧。”她从不让表弟玩自己的玩具。
妈妈意识到蔓蔓太专横了,便引导蔓蔓:“蔓蔓,表弟比你小,你是姐姐,你要让着弟弟。你把自己的玩具拿给弟弟玩,他的玩具也会让你玩,这样你就可以玩更多的玩具了。”蔓蔓觉得妈妈说得有道理,便拿出自己的玩具,和表弟一起玩了起来。
看到蔓蔓霸道的表现,妈妈耐心引导,表明利害关系,让她学会谦让,和表弟一起玩玩具。这种方法对纠正女孩专横、霸道的毛病非常有好处,我们相信,在妈妈的精心教育下,蔓蔓一定能够改掉霸道的坏习惯,学会谦让。
当然,随着女孩的成长,父母也要告诉她,不能对任何人都谦让,要对比自己弱小的人谦让,这样的谦让精神才更符合时代要求,更利于女孩的成长。
依赖,要做她的父母不做她的保姆
孩子把父母当保姆,这句话虽然看起来非常可笑,可是在现实生活中却被父母演绎成了一种事实。调查显示,生活中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成了孩子的保姆。孩子在父母的爱护下,并没有学会自立,反而对父母产生了更多的依赖,从这个意义上看,孩子把父母当做保姆也是理所当然的。
现在的独生女孩自小就受到父母尤其是妈妈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一直以来,父母也总是把女孩的需要放在第一位,全心全意地围着女孩的衣食住行而忙碌。在女孩眼里,父母都快成了自己的保姆了,而女孩也因此渐渐养成了依赖的坏习惯。
其实,“保姆”现象在社会中非常常见。在家庭生活中,父母只有这一个女孩,因此往往更加疼爱她,把所有的爱都给了她,不舍得让女孩吃苦受累,总是像保姆似地为女孩打点好一切。
专家指出,良好家庭教育的缺失威胁着独生女孩的健康成长,父母不能只做孩子生活的保姆。父母如果仍然按照以往的方式教育女孩,过度地关爱、照顾女孩的生活,久而久之就会使得女孩的自我意识膨胀,缺乏独立性和责任感。在这种教养方式下长大的女孩,也容易出现心理障碍,心理年龄幼稚就是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这会使女孩离开父母的保护之后容易受到伤害。
父母应该明白,独生女孩既是自己的宝贝女儿,也是社会中的一个分子,也许现在可以在父母的护佑下快乐地成长,但是她早晚要踏入社会,独自生活。如果父母总是事无巨细地照顾独生女孩,那么将来她肯定无法独立地生活,这将会影响她的一生。
霍英东是杰出的社会活动家,也是香港知名的实业家。霍英东在教育子女时所采取的教育理念和措施,也是值得父母借鉴的。
霍英东的子女小的时候,霍英东为他们请了专门的游泳教练教他们学习游泳。结果两年的时间过去了,几个孩子仍然不能“浮”起来。于是,霍英东把教练辞退了,自己当教练,把不肯下水的儿子“打”下水,逼着他们“浮”起来。结果,几个孩子终于找到感觉,学会了游泳。
霍英东认为培养子女的办事能力和教他们学游泳是同样的道理,父母一定要大胆放手,不能瞻前顾后,更不能事事照顾、迁就,要不然孩子永远也长不大。
霍震霆是霍英东的长子,为了增长霍震霆的见识,更好地锻炼他,霍英东在霍震霆12岁的时候把他送往英国求学。当时,父亲经常提醒霍震霆:“你现在所处的时代和我小时候所处的时代不同,你一定要珍惜学习机会。”此外,霍英东还给霍震霆提出了四点要求:一要好好学习;二要精通外语;三要懂得国际贸易;四要读书做事,为中国人争气。父亲还提出,如果霍震霆做不到上面的四点,将来霍震霆就不能为父亲做事。
霍英东自己的成功经历也是非常艰辛的,他从做苦力、当小店员开始,一点一滴地积累经验。后来他以一条拖船发迹,并逐渐建立了自己庞大的经济集团。这些经历让霍英东明白在教育子女的时候,父母不能像保姆似她照顾孩子,要培养孩子坚强的毅力、创新和竞争的意识,这样孩子才能真正独立,才能创造属于自己的未来。
从霍英东教子的故事中,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启发:父母教育孩子,一定不要当孩子的“保姆”和“拐杖”,而要让孩子自己成长。
然而,现实生活中却不乏这样的父母,他们总是以父母自居,总以为独生女孩什么都不懂,习惯于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她,期望她能按照父母的意愿行事。结果,事与愿违,家庭生活中管得越多父母越累,孩子越烦,亲子关系也越来越紧张。
种种迹象表明,父母保姆式的教育方式,对独生女孩的成长非常不利。父母事无巨细地照顾女孩的生活,使她丧失了自己动手的机会,也丧失了基本的生存能力。此外,从某种意义上说,寓“管”于“不管”之中,才是最好的教育。可是父母总是周到地帮女孩想到、做到,这样女孩自己的思维与行动就会跟不上节拍,她的能力自然也就会比其他的孩子差一截。
德国大诗人歌德曾说过:“谁若不能主宰自己,谁就永远是一个奴隶。”父母把女孩带到世界上,有义务照顾和抚养她。父母可以把自己的生活经验告诉女孩,但是一定不要代替她成长,要让她自己在生活的体验中学会成长。这样,父母才是真正地爱孩子。
只做独生女孩的父母,不做她的保姆。那么,父母具体应该怎么做呢?
方法一,从心理和情感上关心独生女孩。
父母保姆式的教育,往往只注重独生女孩的生活和物质需求,忽视了女孩的精神需求。从这一点来看,父母应该从心理和情感上关心女孩,这样才会让她健康成长。
新闻中曾有过这样的一篇报道:一对夫妻常年在外地打工,把独生女儿放在老家让老人帮着照看。后来,他们生活逐渐稳定下来,便把女儿从老家接来,希望能够给女儿更好的生活。为了弥补以前缺失的父爱、母爱,这对夫妻对女儿照顾得非常周到,女儿在生活上有什么要求他们也会尽量满足。
虽然父母对小女孩非常好,可是她仍然不快乐,渐渐地,小女孩学会了玩游戏机,开始的时候放了学去玩,后来偷偷地拿家里的钱,逃课去玩。父母发现后,耐心地对她进行教育,每次小女孩都会认错,可就是屡教不改。后来,一位邻居告诉小女孩的母亲,小女孩在邻居家玩的时候,偷偷地把他们家桌子上的50元钱拿走了。母亲非常生气,父亲一怒之下狠狠地教训了女孩一番。谁知,第二天小女孩就自己坐车跑回老家了。
或许,如果父母把小女孩接回身边后,不仅仅局限于生活上对女孩的照顾,而是多和女孩聊聊天,满足她心理和情感上的需要,小女孩就不会经常沉溺于游戏机,也不会出现屡教不改,最后私自回老家的后果了。
因此,父母一定在关心独生女孩身体健康的同时,也要关心她的心理健康,让她身心都能健康地成长。
方法二,做独生女孩的“助手”,而不是“拐杖”。
不做独生女孩的保姆,父母就要重新认识自己在独生女孩成长过程中的角色,不当“拐杖”当“助手”。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父母无微不至地照顾女孩,在生活上甘当她的“保姆”,在学习上不遗余力地充当她的“拐杖”,陪女孩读书,帮她做作业,甚至不惜重金为女孩请家教。父母以为为女孩安排好了一切就是对她的爱,可是这样却剥夺了女孩展现自己学习能力的机会,使她的性格变得畸形、扭曲。
所以,为了独生女孩更好地成长,父母应该做她学习中的“助手”,让她自己体验成长的快乐,这对她今后的学习是一种促进。父母一定不要大包大揽,不妨让女孩学会自理、求助,注重培养女孩的学习习惯,也要让她学会自己检查作业等,逐渐地培养她的自立能力。
方法三,做个爱独生女孩的“懒”父母。
不做独生女孩的保姆,父母不妨“懒”一些。想做一个合格的父母,父母一定要学会变“懒”。女孩并不需要全职保姆,而是需要让自己变得独立的好父母。
这一点,一位妈妈做得非常出色:
初为人母的我,以前非常精心地培养女儿,总是为她打理好一切。可是渐渐地,我发现女儿变得越来越娇气,都5岁了还让我喂饭,在家也从不做家务,还天天抱怨我没有好好照顾她。
于是,我决定从吃饭上开始好好地“改造”女儿。一天早上,我只是简单地喊女儿吃饭,然后和丈夫自顾自地吃饭。女儿见我没有像以前那样给她盛饭,因此有些小脾气,撅着嘴坐在凳子上。我对她说:“你都5岁了,应该学会自己盛饭、吃饭了。今天妈妈帮你盛饭,以后你可要自己学着做呀。”
在我的示范下,女儿终于学会了盛饭。周末的时候,我不想早起做饭,便对女儿说想多睡一会儿,让她自己到冰箱里拿酸奶和蛋糕吃。结果女儿不仅独立吃完了早餐,还给我准备了一份,真让我感动。看来,父母适当地变“懒”一些,孩子反而成长得更快!
可以想象,如果妈妈像以前那样宠着女儿,那么她女儿可能只会是一个长不大的孩子。但是妈妈改变了以往的教育方式,不再像保姆那样照顾女儿,而是给女儿机会让她自己体验成长,这样她才能真正长大。培养独生女孩,父母就应该这样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