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独生男孩怎么养
22812000000024

第24章 美德,给男孩一个光辉的人生(1)

善良,给男孩一颗博爱的心

相信每位父母都想让孩子用善良的眼睛看这个世界,从而使孩子对生活充满希望。可是,很多父母又唯恐孩子把世界想象得过于美好,而缺乏必要的防御,长大以后步入社会时会被别人欺负。其实,每个人最初的本性都是善良的,用善良这一美德教育孩子,孩子自然就会成为善良的人。所以,父母首先要培养孩子善良的品德。

然而,许多父母认为现在这个社会很复杂,孩子过于善良会吃亏。因此,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往往经常对孩子进行一些“免疫”教育,向孩子灌输一些社会的负面信息,告诉孩子不能太善良,要有防人之心……在父母看来,从小不吃亏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人善被人欺”的思想让父母们忽略了对孩子进行善良教育。或许父母的本意并没有错,都是为自己的孩子着想,告诫孩子学会保护自己,防止上当受骗。可是,这种教育的尺度却很难把握,这种做法其实已经带着偏激的心理,错误地引导了孩子。

在老师和同学们的眼里,庆庆是个很令人讨厌的孩子,谁都不敢招惹他。因为庆庆总是欺负其他人,不会受一丁点儿的委屈。即使只是一件小事情,庆庆也会和别人产生争执、发生冲突。

其实,在庆庆刚上学的时候,他是一个很内向、老实的孩子。然而,正是因为老实,庆庆经常受到别的孩子的欺负。每次庆庆哭着鼻子回家时,妈妈都很气愤。于是,妈妈就教庆庆:“谁打你,你也打他,打不过就咬。”并且,妈妈还给庆庆撑腰:“没关系,有妈妈在,只要你不受欺负,把别人打伤了不要紧,妈妈出钱赔。”在妈妈的“支持”下,庆庆越来越大胆,经常和同学、伙伴闹矛盾,而别人也不敢招惹他了。

母亲想让庆庆保护自己的想法没有错,只是做法欠妥。母亲的这种爱并没有帮助庆庆,因为没有善心的孩子更加无法很好地保护自己。所以,父母一定要用正确的方法教育孩子从善,教育孩子从小培养博爱、同情、宽容等美好品德。作为父母,也绝对不能放弃对孩子进行善良教育,一定要让他看到世间的真善美。具体应该怎么做呢?

1.屏蔽邪恶,留住的就是善良

许多父母都会考虑这么一个问题:如何让孩子认识这个世界呢?其实,父母可以帮助孩子屏蔽掉邪恶的一面,那么给孩子留下的就是善良。孩子自己的眼睛以及未来的遭遇都会慢慢地告诉他应该怎样认识这个世界,怎么去看待真善美。

彬彬的生日到了,这天,妈妈带他去商场买生日礼物。妈妈让彬彬自己挑选喜欢的礼物,彬彬看中了一款精致小巧的汽车玩具,妈妈就给他买了下来。

后来,妈妈去上厕所,彬彬就站在马路边上静静地等,他还负责看管买到的东西。这时,一位衣衫褴褛,腿脚不便,看样子是乞丐的中年妇女走到彬彬面前,向他问路。彬彬很友好,他耐心地为中年妇女指路。中年妇女边“听”,边夸奖彬彬:“你真是个善良的好孩子。”彬彬心里美滋滋的,不好意思地笑了。

等妈妈出来之后,拎起彬彬看管的东西,立刻察觉到新买的玩具汽车不见了。而此时的彬彬仍然沉浸在刚才的快乐之中,把整件事情高兴地讲给妈妈听。刚开始时,妈妈沉默不语,随即就提出带彬彬去买新衣服。彬彬以为妈妈是因为自己做了件有意义的事情而奖励自己,便很开心地去了。来到商店,妈妈为彬彬挑选了一件衣服,让他去试衣间穿上看看。趁彬彬试衣服的空隙,妈妈就悄悄地又买了一个玩具汽车。

一直到进了家门,彬彬想要玩一下小汽车,才发现玩具汽车已经不见了,他抱着妈妈伤心地哭了起来,一边哭一边说肯定是那个问路的中年妇女偷走的。妈妈则从随身携带的手提包里拿出新买的玩具汽车,对彬彬说:“傻孩子,妈妈是怕你弄丢了这么令人喜欢的生日礼物,所以才特意放进手提包里替你保管的。这也怪妈妈,没有及时告诉你。”彬彬的小脸立刻雨过天晴。

本来是一件很不好的事情,妈妈的举动却让彬彬永远地沉浸在阳光里,使他看到的永远都是真诚、善良和美好。或许,那位中年妇女的一句夸赞是虚假与邪恶的,但在彬彬内心里的回忆永远都是美丽而善良的。

当然,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自己慢慢地会对社会上的是非善恶有一个判断标准,但做家长的却不能为了给孩子“免疫”,而伤了他那颗善良的心。

2.用爱心培养孩子的善良之心

一个健康的孩子就好比是一棵健壮的树,必须以善良为根,正直为干,丰富的情感为蓬勃的枝丫,这样才能结出甜美肥硕的果实。所以,父母要把善良的根植入孩子的心中,教他与人为善,这样才能使孩子成为一个心地善良、心灵纯洁的人。孩子善良的心不是靠说教就能培养出来的,它需要父母潜移默化的影响。利用培养孩子爱心的方式来让孩子变得善良,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

晖晖今年9岁了,妈妈经常带着他进行献爱心活动,因此他是个富有同情心的孩子。

平时只要有时间,妈妈都会领着晖晖去福利院看望那些孤儿和老人,和他们一起玩耍、聊天,并且有时候还会给他们带去礼物。偶尔,妈妈也会将晖晖的一些不再玩的玩具、穿不了的衣服等送给福利院的孤儿们。当然,这都是和晖晖商量过的。晖晖很小的时候,非常不理解妈妈,总是将自己的东西抱在怀里,不让妈妈送给别人。慢慢地,经过妈妈的开导和教育,晖晖懂事了好多,经常主动将一些用不着的东西送给福利院的孤儿。

2008年汶川大地震时,妈妈想要为灾区同胞们捐款,她觉得这是培养晖晖善心的良好时机。于是,当电视上报道灾区的境况时,妈妈连忙将晖晖叫过来,让他看那一幕幕的镜头。晖晖看到后很震惊,也非常难过。这时,妈妈对晖晖说:“儿子,你看他们遇到了灾难,多可怜啊。现在他们正是需要帮助的时候,我们来帮帮他们吧。”晖晖点了点头,又问:“可是我们怎么帮他们呢?”妈妈告诉晖晖:“我们单位组织给灾区捐款,我想捐一些钱,你自己想想应该怎样帮助他们吧。”

晖晖想了想,就跑到了自己的房间。过了一会儿,晖晖用力地搬出一个大箱子,里面有玩具、衣服、图书,还有一些零钱。妈妈问晖晖:“这些钱是哪儿来的?”晖晖告诉妈妈:“是我攒的零花钱。我要把这些都捐给灾区有困难的人。”妈妈听了很高兴,帮晖晖将所有的东西都捐了出去。

上述案例中的妈妈对有困难的人表现出了真挚的同情,并且帮助了正遭受痛苦和不幸的人们,用自己的爱心感染、陶冶了孩子,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在孩子的心中种下了善良的根。

3.让孩子在关爱中变得善良

可以说,一个孩子如果没有善良之心,尽管他的才智、能力等都非常卓越,但他将来也难以为社会做出贡献,甚至还有可能做出危害社会的事情。所以,父母在教育孩子时,一定要给他一颗爱心,用爱心唤醒他的善良之心。

父母之间关系的和谐美满,对孩子也是一种教育,他可以从父母的关心和爱中学会理解、接纳、欣赏等美好的品格。看到父母及其他长辈爱他们的朋友,他同样也会自然而然地热爱自己的同学、伙伴和朋友。所以,父母要多创造机会让孩子和同伴在一起,让他从中学会团结、分享、帮助等。当孩子感受到爱,接受了爱的教育以后,他就会成为一个善良的人,也会把正确的爱、善良的心传递给他周围的人。

诚实,为男孩铸造立身处世之本

很多父母在开发孩子的智力方面无一例外给予了极大的投入,但却忽视了对孩子的品德教育,这对孩子以后的发展无疑是一个隐患。所以,父母在注重孩子智商培养的同时,也要重视对孩子进行良好的品德教育,而诚实就是品德教育中至关重要的一种品质。

诚实主要表现在:信守诺言、言行一致、富有正义感、待人真心实意等。那么,如何培养孩子的诚实品质呢?首先,父母要以身作则。老话说:“己不正,何以正人?”所以,父母必须先从自己做起,加强自身的修养,做一个诚实的人。具体表现为:对亲朋好友、邻居、同事等不说谎,不作假;对孩子信守诺言,不能为了眼前利益而欺骗孩子;也不能表里不一,当着别人的面说好话,却在孩子面前说别人的坏话。其次,父母可以利用文学作品来提高孩子的道德水平,教育他成为一个高尚的人。父母可以购买一些培养孩子道德情操的书籍,通过这些优秀的文学作品,使孩子逐步懂得,诚实、正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样孩子才会要求自己从小做一个诚实正直的人;父母也可以让孩子多观察、参与讨论周围发生的一些事情,然后再和孩子一起进行讨论,以此来提高孩子明辨事物的能力。

当然,孩子难免会表现出一些违背诚实原则的行为,遇到这种情况,父母不要急躁,一定要正确对待,认真分析原因,然后再有效地帮助孩子改正。可是,现实生活中许多父母却不能理智地处理孩子的这些问题。

晓光今年9岁了,晓光的妈妈为他报了绘画培训班。

有一次,晓光需要买一些画笔,就向妈妈要20元钱,妈妈很爽快地从兜里掏出钱给了晓光。晓光拿着钱来到商店,买好了画笔。在回家的路上,经过一个冷饮店时,晓光忍不住用剩下的钱买了雪糕吃。回到家里,妈妈问晓光:“儿子,买画笔花了多少钱?找给你的钱呢?”晓光支支吾吾地回答:“那个……售货员阿姨忘找我钱了。”看着晓光慌张的神情,妈妈就已经猜到了八九不离十。妈妈听后很生气,她想让晓光讲出实情,便告诉他:“儿子,你说实话,剩下的钱呢?妈妈不会怪你的。”

可是,妈妈越是这样说,晓光越不敢将实话说出来。最后,妈妈失去了耐性,往晓光屁股上打了一巴掌,晓光才说出了实情。

其实,在发现孩子有不诚实的行为时,父母不要急躁,要理性地处理问题。就像上述案例中,妈妈应该先让自己冷静下来,千万不能用打骂的方式逼迫孩子讲出实情。可以让孩子好好想一想,看看是不是买了其他的东西,自己却忘记了。如此一来,就给了孩子一个暗示:妈妈已经知道了实情,但希望他自己诚实地讲出来。这样他就会更容易地坦白自己的行为。事后,妈妈也要进行自我反省,以便于发现在平时对孩子的教育中的不当之处,并且及时调整自己的教育方式,以达到更好的教育目的。

父母应该了解自己的孩子,对孩子提出的要求要符合孩子的心理水平和个性特点,并且督促孩子随时随地用诚实的准则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使他自觉养成诚实的行为习惯。假如孩子经常撒谎,父母就应该从思想上让他认识到经常撒谎的人得不到别人的信任,是交不到朋友的,而且会被人瞧不起。同时,父母也要通过日常生活中孩子的行为来帮助他磨炼意志,增强孩子的自尊心,使其努力克服各种消极因素,逐渐养成诚实的品性。

具体而言,应当怎样培养孩子的诚实品质呢?

1.让孩子明白不诚实的行为带来的后果

一般来说,当孩子不诚实时,他自己也会因为内心愧疚而感到焦虑和不安,会陷入担心事情被揭穿的持续恐惧中。因此,孩子总会用谎言来掩盖自己的谎言,当他承认了自己所犯下的错误时,父母一定要给孩子改过自新的机会,用一颗宽容的心来接纳孩子的错误,还要告诉他不诚实所带来的后果。

9岁的瀚瀚今年上小学4年级了,妈妈总是给他固定的零用钱,从不多给一分,因此有时候瀚瀚的零用钱会不够用。最近,瀚瀚在客厅桌子的抽屉里发现了一个小钱包。那个小钱包似乎被爸爸妈妈遗忘了,很长一段时间都在那儿。在经过了一番思想斗争之后,瀚瀚最终将小钱包偷拿到手。可是,过了没几天,就被妈妈发现了,不过妈妈当时并没有责备瀚瀚,而是在过了些日子之后才提起这件事:“儿子,妈妈很好奇,那几天你怎么能把小钱包藏得那么好,我们都没发现呢。那时你紧不紧张呀?”瀚瀚感觉妈妈并没有责怪自己的意思,就一五一十地将偷拿小钱包和藏小钱包的过程讲给了妈妈听。

瀚瀚向妈妈讲完这些事情后,才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并且深有感触地说:“唉!妈妈你不知道,撒谎实在是太辛苦了,还是当一个诚实的孩子比较好。”妈妈微笑地点了点头。

遇到困顿和挫折时,别说心智还不成熟的孩子无法坦然面对,就连身为成人的父母,有时也不免要用谎言来掩饰。所以,父母也可以让孩子通过切身感受,来明白诚实的真正意义。

2.弄清楚孩子撒谎的原因,从而对症下药

教育孩子变得诚实,最重要的是要弄清楚他撒谎的原因。所以,当发现孩子有不诚实的言行时,父母要采取细致、耐心的方式方法,先冷静地听听他的想法,然后再分析原因,从而对症下药。切勿急躁、粗暴,甚至给孩子施加心理压力。

比如,孩子因某种需要没有得到满足而撒谎,作为父母,要尽量满足其需要中合理的那部分,不能一味迎合,也不要一味拒绝。父母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引导孩子说出自己的心里话,这一过程需要父母耐心地倾听。当孩子把自己的真实想法说出来之后,父母要跟他一起分析哪些是合理的,哪些是不合理的;哪些是真正需要的,哪些只是他为满足自己的欲望而想要的;哪些是父母现在能够满足的,哪些是以后才可以满足的。之后,父母就按照和孩子商定的规矩去做,从而让孩子体会到,根本无需撒谎、作假,只要言行诚实,他的合理需要同样能够得到满足。

除此之外,父母也要反思一下自己在家庭教育方面做得不正确的地方。比如,适时地给孩子添置玩具、图书等,让他意识到自己需要的东西,只要是合情合理的,家庭经济条件允许的,肯定能得到满足。这样就可以有效地避免孩子把别人的东西随便拿回家却又撒谎骗父母的情况发生了。

3.对不诚实的孩子进行适当的惩罚

孩子不诚实,多数是为了逃避自己所做的错事而可能受到的责备和惩罚。对于撒谎的孩子要不要惩罚,这是父母甚为关心的问题,也是颇具争议的问题。有父母反映:“越惩罚孩子他越撒谎。”也有父母认为:“撒谎是恶劣的行为,惩罚可以让孩子接受教训。”其实,单纯的惩罚并不足以教育孩子,必须向孩子说明,某些惩罚的做法是由于他撒谎才引起的,撒谎越多那么惩罚就会相应地加重。假如孩子撒谎较少甚至是第一次撒谎,那么对他的惩罚就应该轻一些,以免形成恶性循环。

当孩子经常为躲避惩罚而撒谎时,那么父母应该考虑一下惩罚的方式是否适当。因为许多父母所制定的惩罚方式只能令孩子害怕,却不能让他心服口服,这自然达不到惩罚的目的。因此,父母要学会肯定、鼓励孩子,不要主观、武断地一味批评、训斥他。当然,适度的惩罚仍然是必要的,也是很见效的。在父母耐心教育之后,孩子仍然有撒谎行为时,就可以采取一定的惩罚措施,比如,让孩子讲一个诚实的故事,取消一次出去游玩的机会等。

宽容,让男孩拥有宽广的胸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