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中国手工艺文化
22970000000024

第24章 编结扎制(3)

唐宋时期,纸扎品发源于泉州,其多用于红白喜事中的封建迷信活动。彩扎品常用作春节、元旦节、端午节等节日喜庆的游艺道具及观赏品,如彩莲船,船上设亭,亭四角挂彩帘、绣球,扎松柏枝,缀花卉;船身为龙形或鲤鱼形,底部绘纹。蚌壳精是以软篾编织、纸糊成蚌壳及篾扎纸糊成仙鹤(白色),由二男一女表演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之典故。龙灯的龙头、龙节、龙尾均以篾扎纸糊,彩绘装饰,加上锦料绣制的龙衣为身(分别以白、黄、红、绿等色布或绸缎制成,再装饰鳞片)。这些传统彩扎制品技艺精湛,既是道具,也是美术品,在各地广为流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创作题材开始反映现代生活,材料上也由过去仅用纸扎发展成为使用土、蜡、搪塑、丝绸布料等,使之更加富于表现力。彩扎分为“站活”和“坐活”两种,“站活”一般制作大型作品,如“鳌山”、“灵厝”,“彩楼”等;“坐活”一般制作精巧作品,如知名人物、飞禽走兽等。厦门彩扎属于“北派”,擅于表现戏剧武打人物,已故老艺人柯石头是北派彩扎的代表,作品有《武松打店》、《狮子楼》、《快活林》、《景阳岗》等,人物神态惟妙惟肖;泉州彩扎属于“南派”,擅于扎制戏剧妇女形象为多。

泉州民间彩扎来源于古时候的糊纸、扎制纸俑、古装戏人物等。20世纪五六十年代,泉州的民间彩扎工艺师卢全钗、陈昌土、张丽华等的彩扎作品《武松打虎》、《梁红玉》、《五虎将》参加全国工艺美术展览,获优秀作品奖,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将《泉州彩扎》编印画片一套12张。

改革开放以来,曾中断十几年的泉州民间彩扎,经过老艺人的传承指导,重放光彩。泉州民间彩扎开拓创新走向市场、走向海外。由泉州锦绣庄设计的《五十六个民族》、《惠安女》、《茶乡女》、《渔家女》、《南音女》等作品荣获中国首届旅游纪念品大赛优秀奖,福建省首届国际旅游博览会最佳商品奖。泉州民间彩扎艺术伴随着人们奔小康的文化需求,已开始走进千家万户。

二、制作工艺

彩扎艺人近年对传统技艺作了创新。如彩扎四大工序:扎、扑、写、装饰中都会发现不断改革的痕迹。传统扎的原料是用竹篾做架,竹子做架刚性太强易折,精品狮就采用竹藤刚柔结合作胚瓢。扑是用砂纸、布、绸等完成造型,过浆非常讲究。写画的图案、颜色是改革之处最多的。彩扎不单图案要顺应变化,还要根据需求作出相应变动。如对狮头的角、额、须、鼻等形状大小的处理,每年都出新。装饰环节中,光上须一项,以往单一用马尾,现已发展到用兔、羊、人造毛等,丰富了表现形式。

§§§第七节 绢人:宛若仙女下凡尘

北京绢人是传统的民间手工艺品,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绢人取材于中国民间故事中的历代仕女、戏剧人物和民族舞蹈造型等题材。艺人们经过雕塑、彩绘、服装、道具和头饰等十几道工序的精细手工制作成栩栩如生的立体绢人。绢人的头胎和双手都是用蚕丝制作的,从头到脚,从里到外都选用上等丝绸、纱绢做成,“绢人”也由此而得名。北京绢人制作精美、神态各异、色彩绚丽、风格高雅,且有很高的欣赏和收藏价值。

一、历史渊源

绢人是美术人形的一种。民间布制玩具“针扎”,“彩扎”等手工艺品,都和他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占代,我国民间流行用竹、纸为原料,制作各种工艺品。早在唐代福建南部农村就盛行彩扎,开始时是用纸扎成各式飞禽走兽、花鸟鱼虫,后来又表现一些广为流传的戏文和神话故事,制成花灯,到处陈列,供人观赏。以后这种扎制花灯的工艺逐步发展,形成了彩扎工艺品。据记载:北宋时,民间艺人就能彩结人形艺品了。至明代,民间就有制作绢人的。

清代时,以绢绫绸纱剪扎成老寿星和麻姑,同寿桃寿面一起,作为祝贺寿诞的礼品。可惜的是,制作绢人的技艺一度失传了。

如今北京绢人的诞生,是在新中国成立后的50年代中期,我国应邀参加在印度举行的国际玩偶展览会,文化部通过全国妇联把制作展品的任务交给了葛敬安、李佩芬、杜崇朴等同志,让他们完成的。于是他们从各方面收集资料,反复推敲,终于在两个月的时间里,成功试制了五件表现少数民族妇女形象的作品,及时送展,获得好评。后来,成立了北京美术人形研究组,陆续试制出许多新作品,这种绢人具有新中国气派和民族风格。从质料上看,国外的人形头部是采用石膏粉、胶泥和木头做成;而北京绢人,从头到脚都采用了中国丝绸、绢纱,人物的脸型、服饰和动作表情,充分体现出中国风貌。也因为做成人形的主要原料是彩绢,所以被人们称为“北京绢人”。

二、制作工艺

绢人的制作要经过雕画、制头、制手、服装彩绘、头饰、道具等十几道工序,最后组装制作成三维立体造型。

一个绢人作品最具魅力之处便在于人物瞬间神态的展现,无数个灵动的细节成就了传神的瞬间。这其中又以头部和手的制作最显功力。

制作头部要先雕塑出一个头型,在脸部糊制丝织物,待干燥后,再糊上第二层丝织物,最后糊蚕丝织物,再次干燥。其中的关键是要把握好于燥的时间、丝织物的湿润程度。头部丝织物的含水量适中,才能保证脸部“皮肤”的平整、细腻,惟妙惟肖。头部晾干后再画出眼睛、睫毛、嘴唇,扑上腮红、眼影。最后,在制成的头部“空壳”模子中填充棉花等物。

手的制作除了需要高超的技艺,还需要有耐心。先用五根细金属丝捆成手指的骨骼,然后分别用脱脂棉缠绕成手指的形状。绝妙之处便在接下来的一步:要用柔软的蚕丝织物缝出微小的手套,再将手套翻过来。

完成手套的缝制后,再扭弯细金属丝,作出兰花指、佛手指等手型,有的还需染红指甲、带戒指。所有的这一切,都在不足2厘米见方的丝织布上完成,且不得露线头,不得露针脚,神形兼备。

绢人的形体制作相对简单。先用金属丝做成人型骨架和四肢,按比例定位人体三维尺寸。用棉花和纸毛填充身体时,既要身材苗条,又要肩背圆润,胸臀丰满,以体现人物的形体美。

如果由一个人来完成绢人的全部制作,少则花上一个月,复杂的人物形象甚至需要两三个月的时间。

§§§第八节 舒席:细如棉纺薄如纸

舒席产于安徽省舒城县,亦称“龙舒贡席”。它是用舒城特产水竹精制而成的,具有纤维细、拉力强、节平而稀、柔软光滑、图案精美等特色。舒席为安徽的一种竹编工艺席,凡古今字画,飞禽走兽,花卉山水都一一编织入席,集实用与观赏于一体。

一,历史渊源

舒席是安徽省著名特产,产于潜山、舒城、怀宁一带,因这里古时称舒国,故名“舒席”。相传明代吏部尚书秦民悦(舒城人)盛夏路过舒城平顶山进庙烧香,和尚请他睡在竹席上,顿感凉爽汗消,很快入睡,便将竹席选作贡品,进呈明英宗皇帝,皇帝十分赞许,便御笔亲批“顶山奇竹,龙舒贡席”。“舒席”由此得名为“龙舒贡席”。

“舒席”选料精美,制作考究,主要以小叶水竹为原料,经过剖、刮、煮、晒、编等十多道工序精制而成,具有篾纹细致、柔软光滑、色泽鲜艳、折卷不断、经久耐用、凉爽消汗、不生虫蛀等优点,被誉为“细如棉纺,薄如纸张”。“舒席”不但是一种有实用价值的夏令佳品,而且是优美典雅的手工艺品。凡古今字画,不论山水人物、流云花卉、飞禽走兽、神话故事,或楷书行草、横幅条屏,均能编织入席间。席面的景物远近相宜、浓淡对比鲜明、空间层次清晰,形成了舒席工艺的独特风格。

近几年,由于党的农村经济政策的落实,舒席之乡山青水秀,竹木繁茂,社队篾业厂遍地开花。舒席的品种、花色不断增加,质量、产量进一步提高。

二、制作工艺

舒席用料考究,做工精细。粗席用斑竹、毛竹编制;细席只可用水竹编制。经剖、牵、刮、煮、编、收等6—8道工序,柔软细巧,折卷不损。

舒席专用水竹,尤以小叶水竹为最佳。为防虫蛀,采伐水竹必须在当年十一月至次年二月间。对风头、罗尾、暴节、伤痕、发丫等全剔除。竹篾通过剖、刮、煮、晒,色泽鲜艳,莹洁润滑,折卷不断。由竹篾编织成席,前后要经过十几道严格的工序,可见舒席制工之繁杂。

20世纪30年代,许多外商曾通过教会窃取舒席制作技术,试图自行生产,但终因技艺复杂、难于制作而半途而废。解放以来,开展了群众性的工艺革新活动,先进的席桌编织法取代了古老落后的“盘腿打坐,五心朝天”的席地编织法。同时又先后实现了破、划、起、杆、撕、刮篾工序的机械化,特别是刮篾机和编席机的试制成功,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数量和质量日益提高,新品种也不断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