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是在孔子时期就已盛行的乐器,到现在至少也有3000年以上的历史了。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古琴发展至唐代,形制特点和乐器功能都已经非常完备了。
唐琴尤其是盛唐之琴,造型肥而浑圆。现存的唐琴大部分常在龙池、凤沼的面板上贴有两块小桐木,作为假纳音,直至明代初期,仍有制琴家采用这种方法。唐琴的断纹以蛇腹断为多,也有冰纹断、流水断等。
到了宋代,古琴发生变化,全长128厘米,肩宽25厘米,琴身扁而长大,尺寸大于传世唐琴,为北宋琴主要风格之一。南宋,除仿古之作外,体形则逐渐扁平狭小,尤其是仲尼式古琴,呈耸而狭之状,为南宋制琴的主要风格。宋人制琴以桐面梓底或松杉面底为主要制琴材料。断纹有蛇腹断、冰纹断、流水断等,牛毛断则鲜见。灰胎仍以鹿角灰为主,也有用麻布打底者,但不多见。北宋晚期还出现了八宝灰(即将金、银、珠、翠、珊瑚等碾碎混入鹿角灰共用)的用法。宋代是唐代以后制琴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官方甚至设局制琴,即所谓“官琴”。
元代制琴是宋、明之间的过渡期制品,由于历时比较短,现存的实物也比较少。明代造琴之多盛况空前,不论皇帝、亲王还是官宦之家,好琴者甚多。其宗室制琴的就有宁王、衡王、益王、潞王四大名家。四王之中唯有潞王造琴最多,制作始于崇祯年间,据传达四五百张之多。
“飞瀑连珠”的宁王琴为明代四琴之首,被称为明代第一琴。其音质可谓古今独步,“其声铿然”、“其声泠然”、“其声清越”,这些赞誉之词,远远不能恰当地描述出其声音之美。明代四王琴按其顺序和年代的排列应为:宁、衡、益、潞。传世宁王琴海内仅此一张,为宁王孤品。它是明代宁献王朱权亲制,到现在已有500多年的历史。此琴琴面上涂大漆,大漆下为朱砂红漆,再下为纯金研磨制成底漆漆灰,其上散布着排排细密的“断纹”,断纹为“小流水断”,间杂“梅花断”。金徽、玉足,琴底和琴腹刻着制琴人和收藏家所镌铭文。在琴底正中有个“音孑L”,又称“龙池”,透过它借助手电筒的光亮,可见琴腹内板里侧圈环形排列的文字,文为:“皇明宗室云庵道人亲造中和琴”。
断纹是指琴表面上因长年风化和弹奏时的震动所形成的各种断痕。断纹的种类很多,主要有梅花断、牛毛断、蛇腹断、冰纹断、流水断、龙鳞断等。一般来说,琴不过百年不出断纹,而随年代久远程度不同,断纹也不尽相同,这是鉴藏古琴的主要依据之一。
二、制作工艺
(一)制琴木材的特性
1.松木
松的种类较多,大多比较松软,易于加工。红松结构细理,白松稍粗,但更轻软,与桐木相近,振动良好,不易翘裂。黄花松(落叶松)稍硬,干缩大、易裂、油漆性稍差。马尾松(青松、山松)与黄花松性质相类,含松脂较多,如遇古材亦可斫琴,但最好用火烘烤,以除去部分松脂。
2.杉木
多产于南方,色浅黄、纹理直、结构稍粗、较软、易加工、不易翘曲开裂。做琴面、底板均可。
3.柳木
色稍白,古材呈黄褐色、纹理细直、稍软韧、比桐木稍硬、易加工,但有时会变形,须经风化及火烧处理。
4.椴木(紫椴)
呈黄棕色,纹理细腻而软(比桐木稍硬)、木纹有绢丝光泽、易加工,制成一琴,发音清润、圆厚。
5.柏木(香柏)
呈黄红色,边材黄褐。纹理直或斜、结构细、稍重、有韧性、香气浓重。其缺点是木节较多,制琴时必须去除,补以桐木或其他木,尚易加工,油漆性稍差。柏木属阴材,耐腐,多用于制琴。
(二)坠琴制作
制乐器是个精细活儿,木料、皮子选择特别讲究。拿坠琴来说,一把好坠琴至少要100多道工序,琴声音的好坏最关键取决于蒙皮的好坏,好的坠琴所蒙的皮是蟒蛇皮。在蒙皮前首先要把蛇皮在水中浸泡两三个小时,然后把皮上的肉刮掉.第一次要在坠琴上蒙两天,第二次、第三次都要蒙两三天,最后让蛇皮自然松开这样制出的坠琴才有弹性声音。
§§§第二十二节 芦笙:抑扬乐声漾青山
芦笙是少数民族最古老、最喜爱的一种簧管乐器,史传是伏羲女娲所作。苗人不仅把芦笙作为他们民族的代表物,而且还把芦笙与庆曲、祭祀、婚丧融为一体,保持着原来的古朴风格,展现于生活中。
一、历史渊源
芦笙,是苗族人民喜爱的民间传统乐器。关于它的来历,在屏边苗族自治县的苗族人民中间,流传着这样一个美丽神奇的传说。相传,苗族和汉族原是两兄弟,同住在遥远的北方,不料发生了罪恶的战争,兄弟俩在战争中被敌人冲散。苗族兄弟带着子孙及牛羊往南方逃,逃到大江边上,敌人又追上来了,大江隔断了前进的道路,大家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突然,江面上迸射出一道翠绿色的闪光,“啊,龙竹!龙竹!”这普普通通的竹子像火炬把苗家智慧的心火点燃了。于是,大家砍伐龙竹,编扎竹排,把子孙及牛羊安全地渡到了江对岸。苗家继续向南迁徙,一部分定居贵州,一部分迁徙到云南。
因为竹子帮苗家解脱了危难,为了永世纪念,苗家就模拟竹伐的形状,制成了芦笙吹奏,并先派一人吹着芦笙在前面继续开路侦察,以芦笙声传送前面路上的凶吉安危。从此,芦笙便在苗家世代相传了。
所以,每当节日来临或遇婚丧喜事,能歌善舞的苗家都要吹起节奏鲜明、委婉动听的芦笙曲,伴着芦笙曲跳起矫健优美、豪放粗犷的芦笙舞。
芦笙迄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远在唐代时期,贵州少数民族人民就开始制作芦笙,并涌现了不少的优秀芦笙吹奏家。古代进京朝贡者,就曾带着芦笙到宫廷演奏,得到朝廷官员的高度赞赏。到了清代,文人陆次云在其所撰的《峒溪纤志》—书中写道:“(男)执芦笙。笙六管,长二尺……笙节参差吹且歌,手则翔矣,足则扬矣,睐转肢回,旋神荡矣。初则欲接还离,少则酣飞畅舞,交驰迅逐矣。”从这一段记载中可以看到:清代时,贵州少数民族的芦笙吹奏技巧和芦笙舞蹈动作极其精彩。
随着时代的变迁,芦笙的形状和演奏技巧,除保持了原有的风格外,有了新的改进。如今的芦笙有六管、十管及十二管的,其长度有二尺、五尺及一丈多的。其芦笙曲调,除保持原来的古朴、悠扬之外,曲调多变、节奏明快,特别是伴之深沉、雄浑的芒筒声,使芦笙的声响和音量加重,格外委婉动人。其舞姿的变化更大,不但跳步踢腿刚健有力,而且舞姿潇洒自如,动作优美。早在20世纪50年代,贵州少数民族优秀芦笙选手们就先后到苏联、波兰等国参加世界青年联欢节,风靡国外。现在少数民族地区的芦笙会更是规模空前,少则几千人,多则几万人、十几万人。十里外,便能听到嗡嗡悠扬的芦笙吹奏的声音。
二、制作工艺
苗族芦笙由笙斗、笙管、簧片和共鸣管构成。笙斗又称气箱,多用杉木、松木或梧桐木制作,以杉木最佳,纹理顺直、质地松软、少疤节,外观呈纺槌形,长46—56厘米、宽4—9厘米、高3.5—8厘米,细端再接一根长15厘米左右、外径1.8厘米左右的竹管为吹口。
制作时,将整块毛坯料从中破为两半,分别挖掏出内膛,待装入笙管后再用胶粘合,外部用细篾箍五至七圈而成。笙斗呈淡黄色,外部涂饰桐油,木纹清晰,外表美观,故有“金芦笙”誉称。在笙斗中,呈75。—90。角纵向插入两排笙管,多为六管,也有四管或八管者。每管人斗处装有一个呈长方形、梯形、菱形或三角形的铜制簧片,每管近斗处开有一个圆形按音孔,笙管上端管口通透,下端管口堵塞不通。笙管多用白竹制作,白竹的竹径细、竹节长、粗细匀、竹壁薄,通常在直径1.2厘米左右、每节长40—50厘米,是制作笙管的良材;要选生长三年以上的白竹,冬至到立春前砍伐为佳,这时的竹管竹质坚韧、表面光亮、不易虫蛀。簧片多用响铜制作,簧料下好后,划出簧舌轮廓线,用小凿子凿透,锉削掉毛刺,放入炉火中加热,待到微红时,用钳子将簧框略微夹拢一些,使舌与框之间缝隙缩小,然后放入水中蘸火定型,这种经过“火炙”的簧片,吹奏时省力。簧片也可用黄铜制作,但不及响铜制的发音脆亮。共鸣管是套在笙管上端的一截竹管,可使音量明显增大,多使用毛竹制作,依音高不同而异,以c、cl、c2三音为例,管长分别为60厘米、30厘米、15厘米,余者类推。
以上所述为黔东南地区的苗族芦笙。在黔中、黔南和黔西北,则流行着另一种形制的芦笙,笙管用白竹或笋壳竹制作,下端管口不堵塞;上端用两道竹篾箍紧,笙斗制作时中间不剖开,而是从粗端挖起,直通细端吹口部位;然后用圆木塞把粗端开口堵严,再用数道化篙皮箍住。
§§§第二十三节 木作工艺:顺应纹理天然质
大凡木制行业的林林总总,古人一言蔽之为“木作”,并有大、小之分。“大木作”通常指构造房屋之木架;“小木作”则概指木构家具以及各类木制器用和精细的建筑装修等。在各行各业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木制工具,其形制结构不仅符合生产的科学原理,有利于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提高,而且显示了高度的艺术设计创意,具有很强的形式美感。
一、历史渊源
在魏晋南北朝以前,中国古人一直保持“席地而坐”的原始习惯,故家具形制多为低矮型,其样式有床、几、案、箱、柜等。东汉末年引进胡床,受到了人们的接受和欢迎。
魏晋南北朝时期,胡床在民间使用渐多,并出现了椅、凳等高型坐具。这是中国古代家具史上的重大转折标志。从此,家具由低向高发展。这时期床榻等家具的下部,有了“壶门装饰”。这种装饰形式与当时石窟艺术的佛龛相似,“壶门装饰”后来演化成家具上的一种特殊结构——壶门式结构,并沿用了几百年,直至框架式结构出现为止。
隋唐至宋元时期,中国木结构建筑体系趋于成熟。唐代工匠融合传统与外来因素,推出了古朴浑厚、气势雄伟的大唐建筑。
而这时是中国传统家具开始走向成熟的重要时期。垂足而坐的普遍推广,促进着高型家具的发展。至宋代,高型家具的品类样式已近完备和定型,并广泛流传到民间。
受建筑作风和形制的影响,宋代家具出现了“梁柱”式的框架结构。这是传统家具向成熟方向迈出的极关键的一步。这种梁柱式框架结构形式符合力学原理,制作相对简便,以至很快就取代了沿袭数百年的“壶门式”结构形式,成为一统天下的家具新模式。
宋代木构家具的细部处理很精到,起用了装饰性线脚、束腰、马蹄足以及交处丰富多样的牙子,为家具艺术高峰期的到来提供了必要的准备和坚实的基础。
而在中国传统家具中,明代家具已被公认是最卓越的。
一般地说,明代家具选料考究、造型简洁、结构合理、做工精巧。就制作而言,明代家具采用“攒边”和“榫卯”技术,追求坚稳、精确的结构,规矩匀实的线脚和光洁平滑的器表。造型上,明代家具采用框架式结构,讲求挺拔端庄、明快洗练。明代家具不尚雕饰,注重木质本色和纹理的充分显露,追求朴素自然的装饰美感。
明代工匠还十分重视家具与环境的关系,制造出适用于书斋、厅堂或卧室等不同环境的成套家具。
木作发展到了清代,早期家具直接继承了明代传统,形制、风格与明式家具无多大差别,到了雍正和乾隆年间开始趋向奇形巧制、繁文缛饰、豪华富丽,从而形成了中国传统家具另一主流样式——清式家具。
就制作工艺而言,清式家具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无论是结构的衔接还是线角的转折,无论是雕刻镶嵌还是描画绘饰,都不逊色于明代,甚至有所发展。而且,清代家具在渲染气氛、烘托环境方面也是颇为独到的。但一味追求穷奇雕琢,也使许多清式家具偏离了使用的方向,有失明代家具那种朴实清雅、超逸的艺术魅力。
二、制作工艺
(一)木料选择
中国工匠选择木料是极为讲究的,对木质的性能、色泽乃至纹理要求也极为苛刻。紫檀、红木、乌木、樟木、楠木、柏木、榉木、黄花梨、柚木、柞木、榆木、杞梓木、银杏、柳安、百日青、黄杉、红松、水曲柳、黄丹、白檀、云木等,都是建筑、家具最常用的木材。
(二)结构方法
在长期的木作实践中,中国的能工巧匠们还总结了许多造型结构的方法,其中“攒边作法”、“榫卯作法”最为著名,其以科学巧妙、经济美观、严谨牢固为其他方法所不能比拟和替代。
“攒边”是将板材装入45度角榫构合的带有通槽的边框内,以加强板的牢固的一种方法。
“榫卯做法”是将各个部件结合起来的一种方法。榫是中国木作工艺造型的主要结构方式,比钉钉、胶粘等更为坚实、精密。它顺应了木材富有弹性的天然品质,而且在外观上具有一种工艺制作的形式美感。
(三)起居构架
中国古代木构架有抬梁、穿斗、井干三种不同的形式。其中抬梁式、穿斗式影响最深远,意义最巨大。抬梁式早在春秋时就已形成,是在立柱上架梁,梁上又抬梁,所以称为抬梁式。宫殿、坛庙、寺院等大型建筑中常采用这种结构方式。穿斗式是用穿枋把一排排的柱子穿连起来成为排架,然后用枋、檩斗接而成,故称作穿斗式,其多用于民居和较小的建筑物。井干式是用木材交叉堆叠而成的,因其所围成的空间似井而得名。由于这种结构比较原始简单,现已较少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