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后,徐特立担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全围人大常委和中宣部副部长等职,但他始终保持着勤俭朴素的作风。一生不抽烟不喝酒,直到晚年每天只泡一杯清茶,喝到深夜不许换茶叶。他只有一双皮鞋、一条呢制服,而是外出活动时才穿。
十二、节俭办学
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1874—1961),福建厦门人。他长期侨居新加坡,在南洋开办橡胶园,每年几十万、上百万的收入,用于支援祖国抗日战争和兴办教育。他在家乡集美创办了小学、师范、后又创办了厦门大学,成为当时拥有资产1200余万元的南洋著名工商企业家。
就是这样一个有着丰厚资产的千万富翁?但生活却非常俭朴。他自身衣服朴素,起居俭约。他没有忘记先辈的寒苦,在故居没有置一椽一瓦,添一些时新装饰,完全符合"敞庐"二字。他的工作室内陈设更为简单,两只式样各异、新旧不同的沙发,那只新的专供来客坐,而自己一直坐那只旧的。他没有像样的办公桌,在旧沙发的扶手上搭一块废木板,在上面起草文件,阅读书报。他穿的那件背心,还是抗日战争时期做的,从南洋一直穿到福建,甚至到北京开会还穿着。他不嗜烟酒,每日伙食费不超过五角,国家给他月薪300元,他每月用15元作伙食费,佘下的全部作为公用。他经常告诫身边的工作人员说:"该花的钱,几千几万都得花;不该用的,一分钱也不能浪费"。
陈嘉庚一生朴实勤俭,教育子女也是以德为先,不遗金钱。临终前,他将银行300万元存款分为三份,50万元捐华侨博物馆作建筑费用,50万元作集美公共福利基金,200万元作集美学校建校舍之用,唯独没有子女的份。陈嘉庚爱国奉献,可称得上"大公无私"。毛泽东曾赞誉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
十三、节约为人民
雷锋出身贫苦,解放后翻身做主。他无论是当工人,还是当战士,始终保持着劳动人民的本色,生活十分俭朴。他曾在日记中这样写到:"要记住:"在生活上,要向水平最低的同志看齐;在工作中,要向积极性最高的同志看齐"。"雷锋从来不乱花一分钱,他每月的津贴费,除留下一角交团费,两角钱买肥皂,再用些钱买几本书,其余的钱,全部存入储蓄所。他穿的袜子补了又补,不知补了多少次,已经补得完全改样了,还舍不得丢。他的搪瓷脸盆和漱口缸,上面的瓷很多脱落了,也舍不得花钱买个新的。他有一件夹衣,是从湖南家乡带来的,已经很破旧了,但他洗了又洗,补了又补,还穿在身上。就这样,雷锋把省下来的钱,无私捐献给灾区人民。这年八、九月间,抚顺和辽阳发生百年不遇的洪水,雷锋把自己节省的200元钱分别捐给了驻地和辽阳市委,表达子弟兵对灾区的一片深情。
按部队规定,夏季每人发两套单军装,两套衬衣,两双鞋,他却只领一套。他说:"有一套军装,一件衬衣,一双鞋就够穿了。破了可以补一补,能给国家节省一点是一点。"
一次,雷锋外出办事,他又热又渴,刚想掏钱买瓶汽水,可开水送来了,他就把钱收回了。其他向志对他说;"雷锋啊,你没家没业的,何必这样苦熬自己呢?"雷锋回答说:"谁说我苦熬自己?国家现在有困难,咱们每个人都节约点,每人节约一角钱,全国一天要节约多少钱?咱们是国家的主人,这个账不算不行啊!"在他的启发下,同志们都注意节约一粒米、一分钱、一滴油、一度电,为国家积累财富。从此,雷锋这个"节约标兵"就更加令人佩服了。
十四、李向群的开支单
被授予"新时期的英雄战土"光荣称号的李向群(1978—1998),生前是广州军区塔山守备英雄团九连的战士。他家里有百万资产,自己也曾经商初见成效,但却毅然选择了一条艰苦的人生道路——当兵。在1998年夏季那场令人难忘的抗洪抢险中,他主动报名参加部队抢险突击队,带病顽强拼搏,先后四次晕倒在大堤上,他被送往医院抢救醒来后,又拔掉输液的针管上堤战斗,终因劳累过度英勇牺牲。
事后,人们在他的遗物中发现有一张"开支单",记载着他日常开支情况:"牙膏2.5元,肥皂3元,手纸1.5元……他给自己规定:每月用于购买生活必须晶的支出不超过10元。"
看着这张账单,目睹他留下的仅剩一边毛的牙刷和三双打着补丁的袜子,人们很难想像,他如此节俭,是家里经济拮据吗?不!他是海南特区勤劳致富的百万富翁子弟!他对自己如此吝啬,对别人却是那样慷慨大方。
排长李洁清的父母相继去世,操劳过度的妻子病重住院,曾一度经济困难,李向群将攒下的400元钱悄悄给他家寄去;战土龙成国家乡受灾,他一次就捐了两个月的津贴;在广西象州县寺村镇施工,见一位姓陈的孤寡老人住房破旧潮湿,他又刚随身带的200元钱买来水泥和石灰,把老人的房子修缮一新……,他当兵共领津贴830元,除必要的生活开支外,省下的津贴和从家里带的钱,都捐给了有困难的战友和群众。
李向群深深地懂得,节俭的目的不是要受穷,而是要把钱花在该花的地方,这样才能体现人生的价值。
十五、老愚公移山不止
古代有一个《愚公移山》的故事。说得是有位年过90的老人,他的家南面有一座山叫太行山,北面有一座山叫王屋山,两座山挡住了他家的去路,出门很不方便。于是他就召集全家人商议,他说:"我想同你们尽一切力量把家门荫的山削平,开一条通往豫南的路,直达汉水以南,好吗?"大家都很赞成。就是他老婆表示怀疑,不解地问:"就凭你这点力气,要挖掉门前的山,能行吗?还有那么多泥土沙石运到哪里去呢?"大家都说:"把土石倒到渤海里去。"于是他们动手移山,愚公带领他的儿孙。一同凿石、挖土、装框、挑运。就连邻居有个七、八岁的小男孩也蹦蹦跳跳地来帮忙。他们就这样信心百倍,干劲十足地挑运着,从冬到夏才能往返一趟。有一天,他们干得正欢,有个叫智叟的人走过来,面带讥笑的对愚公说:"你怎么这么傻!你这么大年纪,身单力薄,恐怕连山上的一根草也拔不掉,更何况移山呢!"愚公听了他的话,长长地叹了口气,答到:"哎呀,你这脑子真不开窍,还不如这不懂事的娃娃呢。我死了以后,还有儿子,儿子死了,还有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生儿子,儿子又生孙子,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而山上的土却不会增加,我们这样每天挖山不止,怎么能挖不平呢!"智叟听了愚公的话无言以对。后来,上帝十分敬佩愚公自强不息,坚忍不拔的精神和毅力,于是就把两座山搬走了,愚公门前一片通途。
1945年,毛泽东同志在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向全党讲了这个故事,激励人们发扬坚忍不拔的精神。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经过前仆后继的不懈斗争,终于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今天,我们在建设繁荣、富裕、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时,更应发扬这种精神。
十六、卧薪尝胆
春秋时期,诸侯征战,烽炯叠起。公元前494年,越王勾践得知吴国日夜练兵,准备对越发起进攻,于是他便兴师动兵,结果被吴军击败。越王不服,遂又以五千兵力与吴军作战,这次不仅被吴国打得落花流水,还被迫越王夫妇到吴国去,给吴国夫差当奴仆。三年之后,勾践才被释放回国。
越王勾践受此奇耻大辱,他立下大志,决心要洗雪国耻,卷土重来,再就大业。为了不让安逸的生活消磨掉自己复仇的意志,他苦心焦思。晚上,他不睡舒服的床铺,而是睡在柴草堆上,用武器当枕头,在屋里还吊有一颗苦胆,无论是坐卧都可看到。每天早起后、晚睡前以及吃饭时,都要尝尝苦胆的滋味,使自己不要忘记亡国之耻。
越王勾践自强不息,时刻筹划复兴之道。他身体力行,亲自耕作,人人纺线,自己织布,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深入百姓,和黎民打成一片,积极发展生产,训练军队,终于使越国兵精粮足,繁荣昌盛起来。经过艰苦卓越的努力,公元前473年,越王勾践再一次率领大军进攻吴国,一举击败了吴军,吴国战败求和,遭到拒绝,吴国即被灭亡。至此,勾践成就了他报仇复国的伟业。
十七、发奋图强
司马迁(约公元前145—?)是我国西汉时一位著名的史学家和文学家,陕西韩城人。他继承父亲的遗志,写作《史记》。因大将李陵带兵五千和匈奴八十万大军作战,兵败被俘。汉武帝将李陵全家杀死,司马迁为李陵辩解,为此触怒了汉武帝,他被判罪入狱,受到仅次于死刑且极具侮辱性的宫刑,身心遭到难以忍受的痛苦。
司马迁蒙受到如此奇耻大辱。痛不欲生,曾几次想自杀。但他又想到自己的著述还未完成,理想未能实现,于心不甘。他说:"人总有一死,但死有重于泰山,有轻于鸿毛,如果我真能写成此书,流芳百世,即使杀我一万次,我也决不后悔!"他还用古代圣贤发愤有为的事例来激励自己:周文王被关禁,写了一部《周易》;孔子周游列国受困厄写出《春秋》;屈原遭放逐创作了《离骚》;左丘明双目失明著《国语》,孙子被剜掉膝盖骨写出《兵法》……。他想到这些,精神就振作起来,坚持要顽强地活下去。
司马迁入狱以后,尽管身心受到极大摧残,但他以坚忍不拔的毅力,忍辱负重。发愤图强,含辛茹苦,经过十九年的努力,终于写成了灿烂辉煌的巨著《史记》。该书记述详细,纵贯古今,上起轩辕黄帝,下至当朝汉武帝,总括三千佘年史事,计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字。《史记》不仅是最优秀的历史著作,同时又是一部出色的文学作品。千百年来,一直被人们所推崇。鲁迅先生曾高度赞誉《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十八、闻鸡起舞
东晋名将祖逖(266—321),少年时就胸怀大志,发誓要报效祖国。在这种远大志向的激励下,祖逖与好友刘琨互相勉励。有一次夜里,忽然喔喔地鸡叫声打破了祖逖的睡梦,他醒来后对刘琨说:"喂,鸡叫了,咱们起来练剑吧。"刘琨揉着模糊的眼睛,埋怨到:"该死的公鸡,怎么半夜叫了起来?"当时东晋人认为,半夜鸡叫是不吉利的事儿。祖逖听了不以为然地说:"信那个干啥?半夜鸡叫有什么不好的,还可以提醒咱们别睡过头,耽误了宝贵的时间。"他们边说边穿衣下床,然后操起宝剑,星光之下,他们在空旷的野外练起武来。
从那以后,每当听到鸡叫声,他们就双双起来习武练剑,不遗余力地磨砺意志,锻炼身体,时刻准备为国效力。由于他们刻苦勤奋,终于练就了一身好武艺。
西晋被匈奴灭之后,晋元帝在江南建立了政权。这时,祖逖认为机会已到,他上书皇帝要求北伐,晋元帝封他为奋威将军,要他自募兵马。于是祖逖便率部属家兵,不畏艰难,渡江北上,船至中流,祖逖拍着划船的浆发誓到:"我祖逖如不能平定中原,振复社稷,就像这滚滚的江水,一去不回!"其言辞壮烈,令众人叹服。数年之后,祖逖在战场上接连打了许多胜仗,将黄河以南地区全部收复。祖逖闻鸡起舞,击楫中流的英雄气概,为国家立了大功,一直为后人称颂。
十九、西行取经
唐代著名高僧玄奘(602—664),十三岁出家为僧,到长安求学。他发现我国佛教宗派分歧,译经不全,不能传实,决心到佛教发源地天竺(今印度)去学佛学。二十五岁那年,唐朝规定,不准出国。他就偷偷离开长安西行。
在出嘉峪关的路上,一位老人听说玄奘要西行取经,再三劝阻。老人说:"西行道路艰难,在伊吾国八百里大沙漠里,上无飞鸟,下无走兽,成群结队的人都会迷失方向,何况单人,还是回去吧!"玄奘说:"我立志西行,决不东退一步,纵死途中,绝无怨恨!"老人见他意志坚决,就把所骑的赤马送给他,让他使用。
玄奘进人大沙漠后,迷了路,找不到饮马泉,一时心慌,又把一皮囊水倒洒了。他想回去取水,但想到"不达印度,决不东行一步"的誓言,下决心"宁可西行而死,怎能东归求生",立刻策马而行。他艰难行走了四五天,滴水未进口中,终于昏倒在沙漠上。其实此地离沙漠中绿洲已不远了。夜里,阵阵凉风吹来,他苏醒过来,鼓足勇气,又往西走,终于找到了水草。人马喝足,又走了两天,才走出了沙漠。之后,他又冒着生命危险,爬雪山、过高原,历经艰难险阻,终于在628年到达印度。
玄奘在这里学习了17年,基本上通悉了全部经典,佛学造诣更加深邃,成为全印度知名的学者。645年四十三岁时从印度回国,带回叫佛经657部,在长安翻译,并写作《大唐西域记》。他以坚忍不拔的性格和百折不回的毅力,从事中外文化交流,在中华民族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二十、司马光警枕著书
北宋时著名的史学家司马光,小时候聪明过人。他五岁时曾打破水缸,救山掉进缸里的小伙伴,千百年来一直在民间传为佳话。七岁时听人讲《春秋左氏传》,回到家里就能通晓背诵。尽管他才思敏捷,过目不忘,但仍刻苦勤学,一丝不苟,如饥似渴地坚持读书,为以后著书立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司马光有一个奇特的枕头,是用圆木做的。好像截下来的一节树干,他自己称之为"警枕",意即警告自己不要睡过了头。凡来过他家见过此物的人,都大为不解:为什么要把枕头做成这样,既不雅观又不舒服,难道用这枕头能睡好觉吗?然而,司马光却另有考虑。原来,他怕睡觉时间过长,耽误了读书,感到困倦时,就枕在圆木上躺一会儿,枕上这种枕头,只能是解解困,根本不能长睡。只要稍一翻身,枕头就会滑走,人就会惊醒。他就是用这种方法强制自已,挤时间刻苦读书,博学广采。后来成为一名知识渊博的大学者。
正由于司马光以"警枕"砺志,"日力不足,继之以夜,阅遍旧史,旁采小说。"他用了19年时间,编写出卷帙浩繁的历史巨著《资治通鉴》。这部书几乎耗尽了他一生的精力,书中记载了上至战国,下至五代囊括十六个朝代,一千三百六十二年历史,共二百九十四卷,三百多万字。仅无用的残稿,就存放了满满两屋子。
二十一、为抗战军民垦荒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反动派30万大军包围陕甘宁边区,并实行军事进攻和经济封锁,叫嚣要"饿死八路军,困死八路军"。为了粉碎敌人的这一阴谋,在物质条件极其艰苦的条件下,解放区军民积极响应毛主席"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伟大号召,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1941年春天,王震率领三五九旅开进了荆棘丛生,荒无人烟的南泥湾。他们在缺乏生产资源和生产工具的极端闲难条件下,发扬自立更生,奋发图强的精神,学习耕作技术,制作生产工具,动手开垦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