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不生病的养生细节
22988500000025

第25章 四时养生:根据时序变化调节人体机能(1)

1.春季养生要旨

春天到来,万物从冬眠中苏醒,大自然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此时人体的阳气也顺应自然,开始向上、向外升发。这时最应该养人的生气。那么,春季养生的要旨是什么呢?

1.疏放阳气。到了春天,我要顺应春季阳气上升生发的特性,从心身两方面疏放阳气。这时应“夜卧早起,广步于庭”,不要再贪于睡眠,多到户外活动,吸收新鲜空气;情志方面要保持愉悦,“以使志生”,以便使精神随着春天万物的生发而舒畅活泼,充满生机。

2.助阳散热。春天到来,气温上升,此时人们应少吃热性食物,适当吃一些应以辛、甘、温为主的食物,以助人体阳气。春应于肝,在五味为酸,宜食一些酸性食品,以养肝,增强脾胃功能。在药物方面,应选择薄荷、荆芥、补中益气汤等,以帮助体内郁积的阳气向外发散。

3.养阳护生。一年之季始于春,春季应做到“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意思是,对待事物也要符合春天的特点,应当发生的就让它发生,而不要去伤害它;应当给予的就给予,而不要剥夺它;应当培养的就去培养,而不要惩罚它。

细节提示:

到了春季,小儿特别是婴幼儿属于稚阴稚阳之体,腠理疏松,抵抗力比较弱,到户外活动时要避免风寒且时间不宜过长。

2.早春莫忘暖手脚

春季的天气变化不定,也许今天是春风徐徐,可能明天就会冷风迎面;白天里让人感觉温暖舒适,晚上确有异常寒凉。这种季节特点就要求在穿衣上要保暖。

早春季节更要给自己的手脚做好保暖。这是因为,春天是生发的季节,人的身体也要升发,所以此时的身体最容易耗气。中医里讲,气行则血行,一旦人的气不足了,自然血液循环也就不好了,血液到达不了人的末梢血管,所以就会觉得手脚冰凉。

此外,还有一些人常早早地换上单薄的春装,穿上凉鞋,于是早春的寒气与湿气也就自然地乘虚而入。这样就会造成湿气与寒气侵袭骨骼和关节,尤其是裸露的脚趾与踝、膝关节。正因为如此,人们在不知不觉间就使自己的身体感到不适,如感到酸胀不适、走路酸痛、下肢沉重、乏力、关节僵直等。

因此,尽管春天到来了,但我们仍要给手脚做好保暖工作。

细节提示:

经常按摩阳池穴可治疗手脚发冷症。阳池穴在腕背横纹中,当指总伸肌腱的尺侧缘凹陷处。只要经常刺激这一穴位,便可迅速畅通血液循环,平衡荷尔蒙分泌,使身体温暖如春,进而消除发冷症。

3.老年人春季保健的“四要五忌”

中医学认为:“百草发芽,百病发作。”春季是很多疾病尤其是传染病的高发季节,而老年人因耐受性差,抵抗力弱,稍不注意,便会引起旧病复发或诱发新病。因此,老年人在春季养生时一定要注意“四要五忌”。

1.四要

一要防风。由于春天气候变化莫测,因此老年人不要过早脱掉棉衣。否则,寒气会乘虚而入,导致伤风感冒,稍不注意,还会导致肺心病、慢性支气管炎等也易复发。

二要合理饮食。《千金要方》记载:春季饮食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因此老年人的饮食应讲求性味甘平、饭菜温热、容易消化、品种多样。

三要合理起居。春天的时节,老年人应“夜卧早起,广步于庭”,在保证6~8小时睡眠的情况下,应到室外活动,晒晒太阳,呼吸新鲜空气。

四要加强运动。春天阳气升发,此时老年人应走出家门,到空气清新的地方散步、打拳、垂钓等,以改善代谢循环、呼吸、睡眠状态,达到舒展筋骨、畅通气血、强身壮体的目的。

2.五忌

一忌多睡。春天容易犯困,有些老年人有睡懒觉的习惯。中医认为“久卧伤气”。久卧会造成气血运行不畅,经脉僵硬不舒,身体亏损虚弱。因此,老年人在春天要早睡早起。

二忌少动。春季是老年人进行活动的大好时光。呆了整整一冬天,身体都快生锈了,这时多活动身体,有利于身体阳气的升发。

三忌衣着不当。春天气候多变,老年人的身体对外界的抵抗能力减弱,因此老年人应适当“捂”一段时间,以便身体各个器官能够适应。

四忌生冷。春天时节老年人宜多吃些富有营养而又容易消化的清淡食物,不吃或尽量少吃生冷食品,以免刺激胃肠引起疾病。

五忌多出门。春天是呼吸道传染病的多发季节,老年人由于免疫力差,所以容易感染。在疾病流行期间,老年人不要频繁出入商场、影剧院等人多的公共场所。

细节提示:

春季是万物始生的季节,此时要力戒动怒,更不要心情抑郁,要保持乐观开朗的情绪,以使肝气顺达,起到防病保健的作用。

4.春季谨防皮肤杀手

春暖花开的季节,人们的户外活动开始增多,与大自然的接触也更加密切。但伴随着花粉、柳絮的满天飞扬、患花粉过敏症的人也日益增多。花粉就像一个温柔的杀手,在轻飘曼舞中偷袭着你的皮肤。

在自然界中,花粉是一类主要的致敏原。每当春暖花开之季容易引起花粉过敏的多为种子树,以蓖麻、法国梧桐居多。这些植物花粉量大、体积小,空气中含量较高,在起风的日子更容易传播。当你接触花粉后,接触部位就会出现皮损。

如何预防花粉过敏呢?

1.平时在饮食上应尽量少吃高蛋白质、高热量的食物,少吃精加工类的食物。

2.有过敏史的人应尽量少去花草、树木茂盛的地方,更不要随便去闻花草。

3.当你接触花粉后,接触部位出现发痒、全身发热、咳嗽、气急时,应迅速离开此地;如症状较轻,可自行口服扑尔敏。一旦出现哮喘症状,应及时到医院诊治。

细节提示:

人的情绪变化与免疫系统好坏有着密切关系,精神紧张会加重皮肤过敏症状。所以,当皮肤过敏症发作时,放松情绪有助于早日痊愈。

5.夏天适当多流汗是好事

夏天到来,大多数人都怕热,讨厌出汗,因而许多人选择待在有空调的地方。其实,躲避出汗不是健康的选择,如若怕热怕出汗,长期处于温度稳定环境中,人的汗腺几乎被闲置起来。该出汗的季节也不让其出汗,这对于健康是有害而无利的。

汗腺是人体的“天然空调器”,汗液的排出有调节体温的作用,同时也会排出体内部分代谢废物。我国古代医学讲究内毒外排,祛邪安正,而汗腺不畅就丧失了一条重要排毒管道,也就失去一道免疫防病的重要防线。夏天,汗孔张开,外来之毒易于侵入,出汗可将这些毒素排出体外。

此外,如果夏天不让皮肤出汗,热散发不出去,极易发生中暑。尤其是老年人、妇女、儿童,常因中暑引发高热、惊厥。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的人,还易发生中风、心肌梗死等。因此,我们可以在夏天做适当的运动,以助身体排汗。

细节提示:

夏天流汗也不宜多,否则会造成低血钾。如果流汗过多,可根据自身情况多吃含钾食物,如香蕉、鳝鱼、瘦猪肉、花生、海带、草莓、菠菜、马铃薯、大葱、芹菜、毛豆、桃子等。

6.女性盛夏保健有讲究

盛夏季节,酷暑难当,女性朋友们为求得一份凉爽,往往忽视了防病保健,而诱发各种不适感。那么,女性朋友在炎热的夏季有哪些讲究呢?

1.不宜用生水洗阴部。我们所说的“生水”是指未经烧沸的冷水。生水中含有大量的致病菌,如性病病原体等。如果用这样的水洗阴部,水中的病毒就可能粘附在外阴、大小阴唇甚至进入阴道破损处,并在那里生长繁殖而致病。

2.不宜剪腋毛。有些女性朋友认为夏季穿短袖衬衣时,腋毛露在外面不雅观,就用剪刀去剪,有的甚至用剃毛器去剃。其实,这样做极易造成腋窝细菌感染。

3.不宜佩戴金属首饰。金属首饰含有镍、铬,可引起接触性皮炎。夏天出汗较多,佩戴金属装饰品,如耳环、项链、金戒指、手镯等易引起皮肤病。

4.不宜久穿长筒丝袜。夏天气温高,人体皮肤上的汗孔处于舒张状态,体内的热量随汗液散发,以保持正常的体温。如果久穿长筒袜丝袜,由于袜子紧紧地箍在皮肤上,使汗毛孔不能舒张,从而影响汗液的排出,妨碍自身体温的调节。

细节提示:

盛夏最高气温一般都接近或超过37℃,皮肤散热从外界环境中吸收热量。因此,越是暑热难熬之时,越不应赤膊上阵,女性也不要穿过短的裙子。

7.老弱者安度盛夏有秘诀

炎热夏季,一些老年人和身体虚弱者很容易发生中暑和引发其他疾病。以下4点保健措施,可以帮助老弱者安全度过盛夏这难熬的暑热关。

1.早睡早起,适当午睡。夏季白天时间长,夜晚睡眠时间短,老弱者应尽量做到早睡早起,最好每天保持7小时左右的睡眠时间。晨起后在初升的阳光下户外锻炼,以顺应阳气的生长。中午气温较高,适当午睡能弥补夜间睡眠时间的不足。

2.养护阳气,防止受寒。古代医书《黄帝内经素问集注》告诫人们春夏要注意养阳。唐代大医学家孙思邈也说“老年人所以多疾患,皆因春夏取凉过多,饮食太冷”。因此老弱者在炎热的盛夏要少吃或不吃冷饮;不要经常对着空调或电扇吹,最好是以手摇扇取凉;室内要经常通风,以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3.正确饮水,防暑抗病。夏天,人体极易缺水,而体内一旦缺水就会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因此老弱者在夏季要注意饮水,如每天早晨空腹饮水500毫升,不但能冲刷胃肠,利于通便,更能将已经浓缩了的血液稀释,减少血管病的发生。

4.合理饮食,保护脾胃。炎热盛夏,老弱者宜多吃清淡、益气、生津及易消化的食物。但不要过于清谈,适当吃些蛋类、瘦肉、鱼类还是很有必要的。

细节提示:

盛夏的午睡对老弱者是很重要的。但午睡时间不宜太长,太长会影响心脑供血不足,太短疲劳得不到恢复。一般来说,午睡以30分钟左右为佳,最长不要超过1小时。

8.夏季保健的5个误区

夏季天长夜短,暑气灼人,养生保健尤其重要。然而,许多人习以为常的保健方法实际上是不科学的。下面是夏季保健中常见的5个误区,以提醒大家注意。

1.夏季晨练越早越好。有研究表明,夏季空气污染物在早晨6点前最不易扩散,此时是污染的高峰期。此外,人们普遍喜欢在公园的树林中进行晨练,然而在日出之前,因为没有光合作用,绿色植物附近非但没有多少新鲜的氧气,反而积存了大量的二氧化碳,这对人体健康显然是不利的。因此夏季晨练不宜早于6点。

2.夏季不宜裸着上身睡觉。医学研究表明,气温升高到28℃~30℃时,人体皮肤水分蒸发会加快,并随着气温的升高而增加。当气温高于皮肤温度时,人就会从外界环境中吸收热量。如果此时裸着上身睡觉,随着皮肤吸收的热量会更多,而皮肤排出的汗水也会迅速流失掉,起不到通过汗液蒸发散热的作用。

3热极渴极后暴饮。一个人一下子摄入大量的水液而不考虑水、盐比例,会增加心脏负担,使血液浓度突然下降,体内水、盐比例严重失调导致代谢紊乱,甚至可出现胃肠绞痛、心慌、气短、出虚汗等现象。正确的做法是,最好在感到口渴之前喝水,要做到未雨绸缪。

4.喝啤酒能解暑。身体在酒精的作用下会使人感到口干咽燥、全身发热。因此,喝啤酒之后不仅达不到解暑目的,反而还会加重。矿泉水或低糖汽水一般是盛夏更好的选择。

5.太阳镜颜色越深越好。太阳镜颜色过深,会严重影响能见度,眼睛因看东西吃力而容易受到损伤,不能起到保护眼睛的作用。夏季选择太阳镜的标准是:镜片应能穿过15%~30%的可见光线,以灰色和绿色为佳。

细节提示:

夏季保健,在防中暑的同时,还要防止因避暑而过分贪凉导致的疾病;还要避免长时间直接的日晒;在饮食上以清淡为主,多吃蔬菜瓜果,及时补充水分。

9.夏季要防气温骤升综合征

盛夏时节,气温有时会骤然升高,这时我们一定要慎防气温骤升综合征。

气温骤升综合征是由于夏季高温引起人体出汗过多,出现了体内水和电解质平衡失调,进而影响情绪和心理,出现心情烦躁、注意力不集中和记忆力减退等症状。

因此,要预防夏季气温骤升综合征,应做到以下几点:

1.减缓外界环境对人体的刺激,增强自控能力。

2.要尽量减少外出活动时间和剧烈运动,适当调节好休息时间。

3.外出时,要注意防护,要戴好遮阳帽或遮阳伞,要防止烈日对头部的直接照射。

4.适量补充水分,使身体保持足够的水分。

5.要注意调节情绪,避免激动和烦躁,保持心情舒畅,要学会心理暗示,调节好气温骤然升高对心理带来的影响,做到“心静自然凉”。

细节提示:

夏季室内温度调节是抵御酷暑高温的重要措施。一般来说,最适宜的空调温度为27℃~28℃,不应低于24℃。此外,室内温度还应随室外温度的变化进行调整,以室内外温差小于5℃为宜。

10.夏季不要忽视胃肠道疾病

在夏季,很多人为了解暑,经常饮用各种冷饮、吃着各种凉拌食物,喜欢外出就餐,甚至在路边摊点吃饭或进食过夜剩菜剩饭等。还有经常吃一些未经彻底煮熟的食物,如虾、蟹、蚝等,以及没有洗干净的生吃食物,如蔬菜、水果等。这样一来,夏季胃肠道疾病就会乘虚而入。最常见的表现就是出现腹痛、腹泻、脱水等症状。

为了预防胃肠道疾病的发生,我们一定要注意饮食卫生,主要做到以下几点:

1.平时不要吃隔夜的剩菜剩饭,夏季气温高,剩饭剩菜容易被细菌污染。

2.生吃瓜果,应当先洗净再削皮。

3.生、熟食物一定要分开处理及储存,避免熟食与生食接触,生、熟食的刀具、菜板要分开,避免交叉污染。

4.食用冷饮要适度,不吃或少吃小摊上的食品,以免发生食物中毒。

5.为了保证胃肠道的健康,不妨适当吃点大蒜和醋,这不仅能增加食欲,有助于消化,还能杀菌解毒,有效预防肠道传染病的发生。

细节提示:

一旦得了急性胃肠炎,应该尽量卧床休息,饮食上应以清淡流质或半流质食物为主,以防止脱水,严重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11.秋季要提高免疫力

秋季是出游和度假的大好时机。不过,面对气候干燥的秋季,气温变化不定,冷暖交替的现象,如何提高免疫力就成为了秋季预防各种疾病的重点。那么究竟如何才能增强人体的免疫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