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感恩的力量
22995900000020

第20章 别把自己太当回事儿(1)

1.顾及面子,但不是自己的

你明知道自己的观点根本站不住脚,你明知道其实是自己错了,你明知道那样的做法是得不偿失,然而,为了时刻维护所谓的面子,为了时刻高昂起你尊贵的头颅,你忘记了如何权衡利弊,甚至宁愿一错再错,也要一意孤行,撞到南墙也不回头。

该怎样评价你呢?你能够接受怎样的评价呢?是一个执着的人?或者说是一个有魄力的人?我们都明白,每个人只能活这一辈子,没有任何人能代替你继续生活。

你的生活质量不是由别人的意见或者想法决定的,当你为了别人的目光,宁愿打落牙齿和血吞,宁愿忍受本不应该承受的一切,我们实在没什么好规劝的。

只是,夜深人静的时候,你如何欺骗自己,告诉自己所有的行为都是合理的?

你不需要对任何人负责,除了你自己。

其实,你的面子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重要,没有人会真的在乎你是否丢脸,只有你自己不肯忘记这个事实而已。对于别人来说,你的任何行为不过是过眼云烟的一时谈资罢了,没有人会对你的一切感到耿耿于怀,包括辉煌过去或者一时的失误。

当你试图掩盖错误时,那些拙劣的技巧反倒加深了人们对此的印象。相信我,别为此感到沾沾自喜,这并不是什么值得炫耀的事情,尤其是事实的真相总是无法掩饰的。

没有人是个不折不扣的笨蛋,事实上,即使人们当面假装不知道,背后也会对你多此一举的行为议论纷纷。往往是这样的,人们不会因为你的错误嘲笑你更多,却会因为你的掩饰而分外觉得你懦弱。

承认自己的失误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难,总比你用一个又一个的谎言来掩盖要容易得多。

遇到让自己下不来台的时候,宽容地笑笑,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事情没什么大不了的,又何必计较那么多,死死地抓住不放呢。

赵晓宇一路顺风顺水,大学毕业后顺利地进入一家世界500强企业上班。他对自己的工作能力十分自信,而且,也得到了公司同仁的一致认可。

在一次公司规划的提议讨论方案上,年轻气盛的赵晓宇跟部门一位资格很老的员工,因为意见分歧发生了争执,两人脸红脖子粗地争吵起来了。

这场争吵风波平息之后,赵晓宇静下心来想想,其实前辈说的话也不是没有道理,毕竟人家过的桥比自己走的路还要多。

但是从小到大,身边的家人、朋友无一不是良言细语,什么时候听过这么直接的批评。于是,为了维护所谓的面子,他拒绝主动跟那位前辈道歉,偶尔在走廊里遇见了,也是高昂着头假装没看到。

两人的关系当然影响了部门的合作,虽然赵晓宇内心承认自己错了,但死活不愿意主动开口同那位前辈讲话,日子久了,部门内的人也对此议论纷纷,赵晓宇只能假装听不到这些议论。

让赵晓宇没想到的是,在周末公司的聚餐会上,已经僵持了很久的那位老前辈居然主动给他斟了一杯酒,笑呵呵地上前跟他化解之前的恩怨。一时间,赵晓宇觉得自己实在是小肚鸡肠,为了维护虚伪的面子,显得更加的丢人。

很多时候,我们不是不明白其中的利害,只是顾及面子、顾及场合,不得不放弃原本正确的决定,或者不得不改变原本接受的意见。

其实这样的做法完全没有必要,别把自己想象的那么重要,你才不会因面子问题而觉得下不来台。

三国里的袁绍不采纳麾下谋士的意见,一意孤行,全军覆没,造成了“官渡之战”的惨败;刘备急于给关羽、张飞报仇,不顾诸葛亮、赵云等人的劝阻,贸然进攻东吴,结果被陆逊“火烧连营七百里”,铩羽而归;而爱迪生,一生发明无数,晚年却不听别人的批评而一事无成。

现在个别德高望重的领导,也因不善于听取不同意见,导致决策失误,给革命事业和经济建设造成损失……

虽然左右成败的有很多因素,但是能够正确听取别人的意见是至关重要的一步,而这其中面子或多或少也占了一定的成分。

每个人都喜欢听赞扬的话,那些夸奖的话语就像是午后阳光下墙角的那一束花朵,闪动着熏人的暖意。

然而,身边总会有人有心或无意的话语,不管是忠言逆耳或者恶语中伤,都会让你觉得备受打击,下不来台。它们好似一根针,轻巧地刺破身上的皮囊,无处可藏;好似一根鱼刺,吐不出来咽不下去,如鲠在喉;又好似一泼凉水,浇在滚烫的心上,吱吱作响。

其实,我们应该时刻注意维护别人的面子,而不是我们自己的,当你能更多地顾及别人的面子,才能减少自己丢脸的机会。

一天,美国陆军部长斯坦顿来到林肯的办公室,气呼呼地告诉林肯,一位少将用侮辱的话指责他。

林肯并没有安慰斯坦顿,也没去追查少将的言论是否属实,而是建议斯坦顿写一封内容尖刻的信回敬那家伙。

“必要的话你可以狠狠地臭骂他一顿,骂得他体无完肤、精神失常!使劲骂!”林肯故意表现得恶狠狠地说。

斯坦顿立刻写了一封措辞激烈的信,然后拿给林肯看。

“对了,就这样,非常好!”林肯高声叫好,“要的就是这种效果!好好教训他一顿,让他知道你的厉害!真写绝了,斯坦顿!”

当斯坦顿把信叠好装进信封里时,林肯叫住他,问道:“你想干什么?”

斯坦顿有些摸不着头脑:“寄出去呀。”

林肯大声说:“这些信不能发,快把它扔到炉子里去。凡是生气时写的信,我都是这么处理的。这封信写得好,写的时候你已经消了气,现在感觉好多了吧,那么就把它烧掉,如果还没有完全消气,就接着写第二封吧。”

林肯的做法显然有效地维护了斯坦顿的面子,又巧妙地缓解了两人的关系。

生活中,有很多重要的事情等着我们去做,我们没有必要把宝贵的时间浪费在那些无谓的争执上。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我们应该既要有敢于坦诚地承认自己过失的勇气,又要有接受别人道歉的雅量,这样才是正确面对生活的态度。

每一个人都拥有生命,但并非每个人都懂得生命,乃至于珍惜生命,不了解生命的人,生命对他来说,是一种惩罚。

2.不“舍”不“得”,不得不“舍”

把自己看得太过重要,时刻想要展示自己那点小聪明,总要想方设法从别人身上占点小便宜,我们精明的脑瓜转得很快,斤斤计较着自己的收获和付出,没人能从我们这里白白得到什么好处,看起来,我们似乎没有吃一点亏。

其实,即使你把这一切算计得这么精明,却也是如同一只井底之蛙,只看到头顶那一方狭小的天空,还以为一切都在你的控制之中。让你窃喜不已的那些小伎俩不过是在不断提高潜在竞争者的警觉,同时也阻断了所有可能对你伸出的援助之手,你主动地放弃了利益最大化的共享,的确没有让别人占到一点点的便宜,可是也在无形中让自己蒙受了更大的损失。

舍得舍得,你不肯舍,又如何得到呢?有时候,我们原本可以收获得更多,却总是因为舍不得眼下一丝微小的好处,而让更大的利益扬长而去。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这实在是很智慧的一句话,你让别人得到好处,别人才会让你占尽便宜。

有两个饥饿的人得到了一位长者的恩赐:一根鱼竿和一篓鲜活硕大的鱼。其中,一个人要了一篓鱼,另一个人要了一根鱼竿,于是他们分道扬镳了。

得到鱼的人原地就用干柴搭起篝火,煮起了鱼,他狼吞虎咽,还没有品出鲜鱼的肉香,转瞬间,连鱼带汤就被他吃了个精光,不久,他便饿死在空空的鱼篓旁。另一个人则提着鱼竿继续忍饥挨饿,一步步艰难地向海边走去,可当他已经看到不远处那片蔚蓝色的海洋时,他浑身的最后一点力气也使完了,他也只能眼巴巴地带着无尽的遗憾撒手人间。

又有两个饥饿的人,他们同样得到了长者恩赐的一根鱼竿和一篓鱼。只是他们并没有各奔东西,而是商定共同去找寻大海,他俩每次只煮一条鱼,他们经过遥远的跋涉,来到了海边,从此,两人开始了捕鱼为生的日子,几年后,他们盖起了房子,有了各自的家庭、子女,有了自己建造的渔船,过上了幸福安康的生活。

一个人只顾眼前的利益,得到的终将是短暂的欢愉;一个人目标高远,但也要面对现实的生活。只有把理想和现实有机结合起来,才有可能成为一个成功之人。有时候,一个简单的道理,却足以给人意味深长的生命启示。

古人说过“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眼前的损失,很可能就是日后的报酬。何况,任何个人的状况总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化“不足”为奋进的动力,变“有余”为助人之乐事。遇事不能总从个人利益出发,要多从他人立场考虑。想通了,自己轻松,大家轻松,感恩的意识要时时存在。

聪明人有时会认为自己可以举一反三,小功夫做出大作为,反而忽略了主观上的其他因素。投机取巧并不是长久之计,有些时候,放弃你小聪明的做法,踏踏实实去做一些事情,反而更容易取得成功。

不要处处表现自己的聪明,法国有位哲人说过:“如果你想树立敌人,只要处处压过他,超过他就行了。但是,如果你想赢得朋友,你就必须让朋友先超过你。”

这正是在告诉我们,当我们时时以一种优越的姿态出现在别人面前的时候,往往会让对方产生自卑甚至引发妒忌的情绪。因而,只有我们学会收敛自己的光芒,用谦和的态度对待周围的人和事,鼓励别人畅谈自己的成就,这样才能与周围人融洽地相处,让对方乐于接近你。

不要想着天下所有的好事都能被你碰到,别因为一点蝇头小利就让自己蒙受更大的损失。

有一个十分吝啬的农夫,他用来囤积粮食的仓库近日来鼠患成灾。刚收上来的粮食就这样被老鼠肆无忌惮地糟践,让农夫气得咬牙切齿,他发誓要收拾这些猖狂的老鼠。于是,从朋友家里抱来一只能干的大花猫,对付仓库里的老鼠。

农夫对花猫许诺,只要抓到老鼠,就给它奖赏,抓住的老鼠越多,奖赏给它的食物就越丰盛。于是,花猫干得很卖力气,它每天都虎视眈眈地盯着老鼠常出没的地方,只要一有风吹草动,花猫就马上行动,为此得到了好多美味的鱼儿,仓库里的老鼠也越来越少。

农夫见花猫抓到的老鼠越来越少,给猫儿的食物也越来越难吃。花猫不服气,它每天都很认真地在工作,为什么它的伙食却越来越差?于是,花猫去找农夫理论,农夫却这样说道:“你抓的老鼠大,你的奖赏就多。现在你没抓到什么老鼠了,我凭什么还要好吃好喝地待你?”

花猫听了十分生气,农夫真是一个自以为是的家伙,它这样忠心耿耿,农夫居然还这样待它,这么自以为是的人根本不值得它为其卖命。

第二天,又有一只瘦小的老鼠来偷粮食。大花猫心想,反正捉了它也没用,还不如把它抓在粮囤上养起来再说。

等老鼠吃得又肥又大的时候,大花猫才捉去见主人,说:“主人,这家伙吃掉了半囤子粮食了,你看我把它给您捉来了。”

农夫见老鼠比大花猫还要大,惊喜地想:这老鼠肯定糟蹋的粮食很多。于是,他立即奖赏了大花猫两尾大鲤鱼,并鼓励它说:“你的贡献太大了,希望你捉更多这样的大老鼠!”

“哼!只看表面成绩,不讲实际效果的笨蛋。”大花猫一边吃着鲤鱼,一边暗暗笑道,“你能有多少粮食给我养老鼠?”

我们常常会像那个愚蠢的农夫一样,只看到表面的成绩,不讲究长远的效益,看不到自己无知的一面,甚至还在为自己的小聪明沾沾自喜。

太在乎自己的判断,反而犯下一意孤行的毛病,太计较一时的得失,反而丢掉了更多的机会。

3.叫醒耳朵,不让它沉睡

世界上最难认清的就是自己,自己是自己最好的朋友,自己是自己最大的敌人,你每天都在同自己战斗,然而,极有可能究其一生,也没能真正地了解自己。

你觉得自己是一个心胸宽广的人,而别人却坚持说你总是遇事多心;你觉得自己精明聪慧,有人却认为你常常不在状况;你觉得自己坚强勇敢,仍有人站出来说你软弱胆小。你为此感到愤愤不平,觉得别人不够了解你,甚至,你让自己的耳朵一直沉睡下去,再听不进别人的闲言碎语。

你就此生活在封闭自我的世界里,你为自己创造出一个满意的自我,或者你抹杀了自己所有的优点,生活在自我哀怜的情绪中无法自拔。你混淆了真实和幻想之间的距离,看不清真实的自己和想象的自己,你为自己设计了一个虚幻的世界。其实,你为自己铸造的那个象牙塔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坚固,极有可能,来自生活中一个不大不小的打击,就会让它全面坍塌,而你依然要面对别人善意或者恶意的批评。

何必非要等到无法挽回的时候才幡然醒悟,平时多听听不同的声音,它能让你看到被自己忽略的那些问题的根源所在,能让你躲开人生中一些不必要的陷阱和障碍,别成为一个刚愎自用的人,那样,你的人生之路会越走越窄,再看不到生命盛开出的美丽花朵。

《孔子家语》中有“良药苦口而利于病,忠言逆耳而利于行”这样的教导,一个人要有所作为就必须勇于磨炼自己的品格,善于听取不同意见才行。可惜的是,一些人仍不明白这个道理,一听逆耳忠言就拂袖而去,一遇不顺利就怨天尤人,所以他们很难有进步的可能。

忠言逆耳,但可以成为你人生路上的一座长明灯塔,没有人会无缘无故地对你好,在这个人人都喜欢戴着面具的时代,给你的批评和意见,何其珍贵。即使对方的评价和批评跟你不符合,那又有什么关系呢,那些没有事实依据的言论总会云淡风轻的。

一位好莱坞的明星需要在一部影片中扮演一个流浪汉的角色,他为了更好地揣摩这个角色,于是常常边走边思考剧情。一天下午,当他和朋友在熙熙攘攘的大街上散步的时候,突然冒出这样一个灵感来:如果将纽扣上下扣反,是不是可以强化流浪汉潦倒的形象?

这个敬业的演员当即将纽扣上下错扣,并问随行的朋友效果怎样,朋友点点头,随即提醒他这是在马路上,不是在摄影棚里。

影星似乎陷入特定的角色中,并没有听到朋友的提醒。这时候,附近的一个年轻人走过来轻轻地拽了一下影星的衣角,悄声提醒影星说:“先生,你的纽扣扣错了。”

影星听到后立即低头看看纽扣,那恍然大悟的表情似乎是他也刚刚注意到这件事一样,连声向年轻人道谢:“的确如此!谢谢你的提醒!谢谢!”边说边将纽扣重新扣好。

年轻人心满意地离开了。这时,朋友不解地问他:“你为什么不告诉这个自作聪明的小伙子,你这样做仅仅是因为工作需要?”

影星感受颇深地说:“别人对你善意的提醒我们都应该虚心地接受,如果提醒的人知道自己发生了误会,下次再看到我的不足时,就会感到犹豫,怀疑是他看错了而我是对的,那么,我将失去听到批评和好建议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