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雪隐寻踪——厕所的历史经济风俗
2303000000015

第15章 实话,实说也难——称谓种种

人的生命要靠不断的能量补充才能延续,能量的主要来源要从各种各样的食物中摄取,因此,人要活着,就要吃饭,这是最普通不过的。人类不可避免的尴尬就在于,有“进口”就要有“出口”,有吃喝就要有拉撒,至少从生存的意义上来说,拉撒和吃喝有着同样的重要性。一个人只有正常的吃喝而没有正常的拉撒,就不正常了,通常的说法就是“这是个病人”,而不能正常地排泄对当事人来说也是一种痛苦的折磨。所以,如果当年一个著名的领袖人物某一天居然顺利地解了一次大便,他身边的工作人员都会感到无比的幸福,甚至于要抑制不住地欢呼:“某某拉出来了,某某拉出来了!”然而,也许是“出口的产品”脏、臭、骚,容易引起心理上的不快与厌恶,因此,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人们对吃喝和拉撒的态度是绝对不平等的,以至于在说到“出口”及与“出口”有关的话题时,通常总不能说得那么直白,总是要小心翼翼地选择一下字眼,换一个委婉的说法以免粗俗不雅之嫌。于是,“屎、尿、粪、屙屎、撒尿、粪池、茅坑”之类的词就成了语言禁忌,除了不得已,人们一般是不说这些字眼儿的。取而代之的是“大便、小便、便池、厕所、如厕”等比较委婉的词语。而且,一些委婉词语的寿命还很短,取代更新的速度也比较快。因为一些称呼在经过一段时问的使用之后,又变得直白了,显得不是那么雅致,就要另选新词来取代,诸如“大小便、便池、厕所”这样一些词,当初应该也是以委婉雅致而流行的,但是,今天在许多人看来这些称呼已经很俗气了,需要用另外的称谓来表达。从“解手”、“上厕所”到“上卫生间”到“去洗手问”,也就是近几卜年的事。所以,古往今来,人们关于“出口”方面的说法真可谓千奇百怪,五花八门,探讨一下这个问题也应该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

为了叙述的方便,我们把这些说法做了大略的分类,在每一类中则按照这种说法出现的时间有个大致的排序。很多说法在含义上是交叉或者重叠的,而在时间上也只能以我们看到的材料先后为依据,并没有经过严格的考证。因此,这种分类和排序只能说是一种叙述的秩序,而不是一种严格的科学研究的结果,这是需要特别说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