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指出“知足常乐”的生存哲学的狭隘和片面,并不是说任何情况下都不能讲知足。知足还是不知足,要看具体情况。一方面,“知足”也可以使我们今昔对比,更加珍惜今天的进步和幸福,防止因物质享乐欲望的不知足而贪婪和堕落。但是,决不能离开自强、进步谈知足。对于“不知足”也要做具体分析,并不是任何“不知足”都是可取的。那种好高骛远、贪得无厌的不知足,同消极的自私的“知足”一样,也会破坏正常的生活秩序。
“有志者,事竟成”,这是创造性思考的根本,而传统的观念,比如“知足常乐”则是创造性成功计划的头号敌人。传统的观念会阻碍中学生的进步,干扰中学生进一步发展自己真正需要的创造性的能力。以下是对抗传统观念的方法:
第一,乐于接受各种创意。要抛弃“不行”。“办不到”、“没有用”等思想沉渣。
第二,要有创新精神。废除固定的例行事务,去尝试新的书籍、新的网站以及新的朋友,或是采取和从前不同的上班路线,或过一个与往年不同的假期等等。
第三,主动前进。对每件事都要研究如何改善,对每件事都要定出更高的标准。
人类主要的弱点之一,就是一般的人太熟悉“不可能”这个词。他们知道哪些规则是行不通的,也知道哪些事是办不到的。他们根本不理解,一个人要获得成功,所需要的只是一个正确的意识而已,这个“意识”有着奇妙的力量,它能使“不可能”变成“可能”。
汽车大王福特想制造他那著名的V8型汽车,他说:“必须在一个引擎上铸造八个完整的汽缸。”
“这是不可能的事啊!”目瞪口呆的工程师们一起说。
“不!你们要大胆地去做。”福特肯定地说,“不管多久,你们都要把这任务完成。”
这些工程师都不愿意失业,他们只好硬着头皮照着老板的命令去做。半年过去了,计划丝毫没有进展。这个结果让这些无奈的工程师都觉得这是一件不可能的事。
到了福特核查计划进展情况的时候,工程师们沮丧地告诉他无法完成这个计划。“继续努力!”福特不瘟不火地说,“什么不可能?我就认为有可能,我就需要这种车子,我一定要把它制造出来。”
工程师们只好再作更进一步的研究。一段时间过后,忽然,他们好像被一股神秘的力量打开思维,找到了制造这种汽车的关键窍门。
中学生需要打破思维的定势,锻炼创造性思维,使思维敏锐起来。
思维是人类生存的灵魂。它好像双桨,激荡起生命的涟漪;它好像火炬,点燃起精神的烈焰;它好像翅膀,鼓动起冲击的力量。思维,对于人来说,好像花之蕊,果之核,水之源,山之脉,海之潮。一个不会思想的人,他活得黯淡、活得平庸。活得无味。
生活中有些人是永远都无法让思维敏锐起来的。因为,他们并不能领会到微妙细致的情感,他们自身通常就是粗枝大叶、感觉迟钝的,因而也就无法理解那些思维敏锐的人。
敏锐的思维是良好的性情,以及在紧急时刻快速反应能力的综合产物。那些成功的人士,总能采取一些特殊的方法,促使自己的灵感得到激发,并由此做出一些有效的事情。以下是四种锻炼思维敏锐的方法。
1.捕捉灵感
灵感稍纵即逝,如果中学生不能很快抓住,可能一去不复返。那些懂得发掘创造力的人,都已学会如何捕捉和保留那个瞬间的灵光一现。
发明家、作家习惯于携带便笺或手提电脑,为的是随时记下他们的灵感,而有时甚至餐巾纸或糖果纸也是他们良好的工具。那么,你该怎么做呢?其实很简单,闭上眼睛,身体放松,让思维自由飞翔,让思想自由驰骋。只要别想你周围的人或事,你的面前常常会豁然开朗,你的思维就会到达一个你未曾到过的世界,一些奇妙的想像也往往随之而来。
2.置身挑战
使思维敏锐的有效办法之一,就是把自己放在可能失败的困难环境中。奇怪的是,只要你处理得当,失败往往就是成功的动力。这是因为,在失败后,我们不得不尝试一些新的办法,这对创造力的培养十分重要。许多意念的互相竞争,可以大大加快创意的进程。
例如,你过去转动门把手都很容易,这次若转不动,你会拽上拽下,或者用力去摇。最后,你可能肩撞脚踢,甚至喊人帮忙。这些办法源于已熟悉的行为,而创造力并不神秘,它就隐藏在你已知的事物当中。
3.拓宽眼界
知识越广博,你潜在的创造力就越丰富。无数的进步是源于创造者在不同的领域都拥有丰富的经验。所以,中学生应该弄清自己一无所知的领域,进而强化你的创造力。拓宽眼界的意义还在于,越来越多的新兴科学产生于两种学科的交叉处,多领域的视野更加容易使你触类旁通。
4.制造刺激
不妨在你周围放些可以激发大脑潜能的东西,并经常更换这些刺激源,借此增强创造力。例如,在你的办公桌上放上一顶米老鼠帽,或是一支蜡烛;或是重新布置一下你的房间。不断的变化,有利于思维的发展。
与周围的人相互影响也是制造刺激的一种方式。“说者无意,听者有心”,也许,正是某人无意中随口说出的一句话,刺激了你头脑中的那根弦,念头往往在这一瞬间消失,但是思想却挥之不去了。
创造性思维可以锻炼和提高人的认识能力。人们为了取得对尚未认识的事物的认识,总要探索前人没有运用过的思维方法,寻求没有先例的办法和措施去分析认识事物,从中获得新的认识和方法,从而锻炼和提高人的认识能力。创造性思维,可以极大地丰富人类的知识宝库。在实践过程中,运用创造性思维,提出的一个又一个新的概念,形成的一种又一种新的理论和做出的一次又一次新的发明和创造,都将不断地增加人类的知识总量,丰富人类的知识宝库,使人类去认识越来越多的事物。
每个人多多少少有一些恐惧心。为什么有恐惧心?就是他害怕失败,害怕拒绝,为什么呢?因为他觉得自己不够优秀。为什么觉得自己不够优秀?因为他不相信自己的能力。
如何相信自己的潜力?中学生首先要相信,你和那些成功者一样,本身存在着巨大的潜力。这种潜力,哪怕是一丁点儿,只要能唤起,就可以令你迈向成功。
无数事实和许多专家的研究成果告诉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巨大的潜能没有开发出来。美国学者詹姆斯据其研究成果说:“普通人只发展了他蕴藏潜力的十分之一。与应当取得的成就相比,中学生不过是半醒者,中学生只利用了身心资源的很小一部分……”既然人人都有巨大的潜能,为什么实际生活中人与人却有千差万别呢?这当然是由于心理态度与努力程度不同所决定的,同时也和所受的教育和所处的境遇不同有关。
一个人只有具备积极的自我意识,才会知道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并知道能够成为什么样的人。因而他能积极地开发和利用自己身上的巨大潜能,干出非凡的事业来。罗斯福曾说过:“杰出的人不是那些天赋很高的人,而是那些把自己的才能在尽可能内发挥到最高限度的人。”
有些人之所以很难发挥自身的潜力,还是因为他被许多繁文缛节所束缚,被太多的“应该怎么做”和“不应该怎么做”捆住了手脚。一位杰出的精神病学者曾指出:各种所谓的“应该”标准必然给人造成精神压力,越是努力遵照这些“应该”标准行事,所受到的压力也就越大。此外,由于这些“应该”标准是外界强加的条条框框,所以它们总是会影响到人与人的关系。
“应该”标准在你的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吗?你是否觉得自己应该照顾妻子、应该帮助孩子、应该和善地对待同事、应该努力工作?当然,这些“应该”标准或许并不是你自己制定的。假如这些标准是别人的发明,而你仅仅是搬来借用,那你就是陷入了生存的误区。
实际上,和“应该”的框框一样,“不应该”的框框也太多了。比如:不应该发脾气、不应该粗鲁、不应该糊里糊涂、不应该没羞没臊、不应该过于幼稚、不应该抑郁不乐等。然而,你没必要在精神上折磨自己,不能保持冷静或不善于理解人都是正常的,你只要愿意,就完全可以不去顾忌面子问题;没有人会给你打分,你不按照别人的意思说话办事也不会受到惩罚;更何况强迫自己做不情愿的事情肯定难以持久。
中学生怎样摆脱束缚发挥潜力呢?
1.制定适用于自己的行为准则
列出你所遵守,但实际上又不适用的规则和标准。你可能不赞成这些荒谬的规则,似乎又无法改变自己。在这种情况下,你应该制定出适用于自己的“行为准则”。现在就动手写出来,别拖延。
2.建议废除老规矩
你可以和亲戚朋友们共同讨论一个你所反感而大家都在遵守的老规矩,建议废除它,并提出一个大家都更为赞赏的新规矩。
3.看看别人是怎么做的
看看别人是怎么办事的,他们的做法是否和你不同。
4.生活在现实中
你应该生活在现实里,不要将所有的规矩都视为是普遍运用的,必须认识到,任何标准都仅仅适用于某一特定环境。
中学生应该想像自己能够成功,用积极的动机推动行为的发展,通过不懈的努力,就能达到目标。正如海伦·凯勒所说的那样:“当你感到有一种力量推动你翱翔的时候,你是不应该爬行的。”
想象力是科学创造的翅膀
想象,是人脑在改造记忆表象的基础上创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也是以往经验中已经形成的暂时的联系重新结合的过程。心理学家依据想象内容的新颖性、独创性的不同,把想象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所谓再造想象,就是一个人依据一定的描写、说明、图案等在头脑中形成有关事物的形象的过程。创造想象则是一个人按照自己的创见形成某种独创性的想象的过程。二者都是人才的创造活动的极可宝贵的心理品质。想象是创造活动的基础和先导,是激励创造活动,产生科学的假说的源泉。正如爱因斯坦所说的:“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包括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黑格尔也断言道:“如果谈到本领,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
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什么呢?是丰富的想象力。中学生如何张开你想象的翅膀呢?
1.扩大知识面,丰富信息储备
丰富的想象力是以丰富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也是以记忆为基础的。而一切科学的创造、技术上的革新和艺术上的创作,都是在丰富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创造性想象而取得成功的。一个人知识和经验的多少,信息储备的多少,对于想象的广度和深度有着重要的影响。
2.保持好奇心,丰富情感
好奇心是发挥想象力的起点,中学生因此要提倡科学的怀疑精神,遇事多问几个为什么,使自己大脑的想象功能在思考中升腾。而要使大脑的想象奔驰起来,还要保持丰富的情感。情感可以刺激想象。而悲观失望的情绪不能使大脑高度兴奋和活跃起来,想象力自然也不会高度发挥出来。
3.扩张联想,富于幻想
想象从广义上讲,是联想和幻想。所谓联想,决不是简单的思考,而是许多思考的联结和扩张。常常表现为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顿悟。中学生如果不善于联想,那么他就不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就不可能产生认识上的飞跃。人才成功的事实表明,他们往往能抓住生活中的偶发事件,产生丰富的联想,构筑鸿篇巨著和提出科学假说、技术发明等。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是起于一件女子卧轨的新闻事件;笛福的《鲁滨逊飘流记》是听了被船长遗弃到荒岛上四年的落难海员的故事。魏格纳从世界挂图到创造大陆飘移说,贝尔从吉他声到改装电话机等。这些联想的力量,该是何等的惊人。所谓幻想,是由个人愿望或社会的需要引起的指向未来的特殊想象。幻想比联想距现实客体虽然远一步,但它是更高一级的思考。没有幻想,就没有科学的假说,没有科学的假说,也就没有科学的发现和发展。比如,原子结构的模式,试管婴儿的诞生等,又何尝不是在幻想功能的作用下所产生的呢。
客观实际是科学创造的空气,想象力则是科学创造的翅膀。中学生要想扩展自己的思维,在以后事业上有所建树,必须张开想象的翅膀。
多进行开阔思路的训练
头脑只有处于时刻生生不息的运动之中,才能克服思维的阻塞,保持和提高思维的流畅性,通过经常有意识地训练,可以使思路开阔,纵横驰骋,左右逢源。日常生活中,中学生可以通过构想某一物体尽可能多的用途来训练自己开阔思路。
比如想象一块砖除了作建材外,还能有多少种用途?初学的人通常在5分钟内可以想到6种或8种用途,包括挡门、做武器和压东西。在自觉实践创造性思考的原则和技巧以后,他们想到的用途平均是15—20种,包括阻塞鼠洞、充当磨石等。无论国外还是国内在专门的或是相关的思维训练课上,都经常使用这种方法。
只要中学生坚持随时进行有意识的训练和练习,思路就会越来越开阔,在生活中的选择余地就大为增加,就等于拓宽了成功之路。
比如在两分钟内写出尽量多的纸的用途、汽车的用途、煤的用途、土的用途,如此等等。当你在思考每一种东西的多种用途时,就是在尽力扩展你的思维,不断增加思考的角度和思路的数量,长此以往,你就会形成从多方面、开阔的视野上去把握自己的思维能力。而且当你了解到别人列举出了你所未曾想到的用途时,无疑会给你某种开阔性的启示,于是不知不觉中,你便掌握了开阔思路的新技法。
大脑越用越灵活,只要中学生坚持随时进行有意识的训练和练习,思路就会越来越开阔,在生活中的选择余地就大为增加,就等于拓宽了成功之路。
你如果希望有一大堆主意,你就要慢点批评。“绞脑汁”会议就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包括10个到12个人的一群人对一个特定的问题尽可能提出解决方法,越多越好。一个人的思想会激发另一个人的思想,以致一次主持有方的简短“绞脑汁”,可以产生数量惊人的妙主意。一项严格的规则就是必须暂停一切批评,不许讥笑别人的主意。
例如,一群人面临的问题是:一枚水雷已经漂近一艘下锚的驱逐舰,近得来不及发动引擎逃避,请问有什么办法可以挽救驱逐舰?提出一大堆建议之后,有人开玩笑说:“让大家到甲板上去,合力把水雷吹走!”这个显然不切实际的建议引得另一与会者说:“用水管来冲,把它冲走。”事实上,这就是某次战争中一艘驱逐舰真的碰到这种窘境时船员采用的办法!
中学生应尽量考虑一切可能的解决日常问题的方法,这有助于开阔思路。明智的决定来自许多可行方案的抉择。
进入创造思维的新天地
在现实生活中,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那么,中学生怎么才能进行“创造”呢?创造最重要的前提就是“产生新思想”。只要你依循下面的步骤,就一定能产生新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