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中国顶尖学生的5种能力
23033100000007

第7章 积累丰富的学习能力(2)

1872年3月2日,曾国藩的老病之躯已如风中残烛了。这一天,他“病肝风,右足麻木,良久乃愈”。3月5日,前河道总督苏廷魁过金陵,曾国藩出城迎候,出发之前阅《二程全书》,迎接途中,“舆中背诵《四书》,忽手指戈什哈,欲有所言,口噤不能出声”,身体已经虚弱至此,但他却还在每日苦读《二程全书》。但他接连在日记中发出感叹:“近年或作诗文,亦觉心中恍惚,不能自主。故眩晕、目疾、肝风等症皆心肝血虚之所致也。不能溘先朝露,速归于尽;又不能振作精神,稍治应尽之职。苟活人间,惭悚何极!”他自知油尽灯枯,将不久于人世,便抓住生命最后时光做自己最喜爱的事——读书。就是这样,他至生命最后一刻依然学习不止,在理学的探究与修养的提高上,可以说他为自己画上的是一个完满的句号。

他一生的成就源于其苦读,正是他一生的学习不倦,方成就了他多方面的辉煌。

曾国藩应是中学生们学习的榜样,学无止境,学习与人生同在,学习是人生的闪光点。

与成就事业关系最密切的学习内容

专家指出,与一个人事业的成就关系最密切的学习内容有以下几方面,中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中应加以重视。

1.智力学习

智力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智慧和聪明。它是保证人们有效地进行认识活动的那些比较稳定的内在心理特征的有机结合。一般说,在中学生的成才活动中需要培养的智力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注意力五个方面。

观察力是智力活动的门户。观察力的培养对中学生的学习成才十分重要。但观察力的培养并非轻而易举。中学生在观察力的学习与培养过程中,既要学会观察事物的全貌,又要学会观察事物的各个组成部分;既要观察事物发展的全过程,又要观察事物发展的各个阶段;既要观察事物的相似之处,又要观察事物的细微差别;既要观察事物比较明显的特征,又要观察事物比较隐蔽的特征。世界著名作家莫泊桑说过,要使自己对事物有更深的洞察力,对你所要表现的东西,要长时间很注意地去观察它,以便发现别人没有发现过和没有写过的特点。

记忆力是智力活动的仓库。人们智力结构中的诸多要素都离不开记忆力。培养记忆力,首先是要增强记忆力的敏锐性、正确性、持久性和备用性。同时也应当借助思维的帮助,通过思维,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建立起必要的联想,这是通向记忆的坚实之路。还要正确对待遗忘,一方面要掌握遗忘的规律,同遗忘作斗争;另一方面只有遗忘掉那些不必记住的东西,才能牢记那些必须牢记的东西。

思维力是智力活动的核心。失去思维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注意力的作用都无从发挥。中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有人曾把中学生的学习分为三种不同的水平:记忆的学习水平、理解的学习水平和思考的学习水平。第一种水平只求记住学习的材料,甚至不惜死记硬背。第二种水平则要求弄懂学习材料的意义,力求融会贯通。第三种水平是以问题为中心,通过积极思考,力求发挥自己的创造性,主动去解决问题。应该说,在中学生成才的学习中,这三种水平的学习都是客观存在的。但就实际的情况来看,还是第一、二种水平的人占多数,第三种水平的人数为少。因此,对处于前两种水平的人而言,要努力把自己提高到后一种水平上来,否则,成才之路会变得黯淡失色。因为“思维着的精神”是“地球上最美的花朵”。

想象力是智力活动的翅膀。想象力的作用,在于能使人的智力飞腾起来,推动人们去创造。培养想象力,就要不断增强想象的丰富性、新颖性和独创性。但是我们又不要去提出那种毫无根据、完全不着边际的胡思乱想。想象,只有同现实紧密联系才富有创造性,才是真正难能可贵的,才是成才所必须的。

注意力是智力活动的维护者。注意力的作用在于使心理活动指向、集中或转移到某种客观事物上。人们的一切智力活动,包括观察、记忆、思维、想象,都只有在注意力的参与下,才能有效地顺利地进行。因此,我们在自己的学习生活中,必须善于掌握和调整自己的注意力。

2.能力学习

能力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才能和本事。它是一个人运用知识和智力成功地进行实际活动的本领。

学习是成才的基础。学习贯穿着中学生成长的整个过程,并为今后成才打下坚实的基础。实践证明,创造能力与知识的多少成正比。“才以学为本”,“非学无以成才”。“学者,学者,学而为智者;不学而为愚者。”这是人类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真理。在学习中掌握智力、能力、科技知识、品德、个性等方面的知识,是造就人才综合素质的根本保证。无数成功者的经历都证明了这一论断的正确性。

知识与智能的统一,是中学生成才的重要因素。在学习知识和发展智能的问题上,中学生中存在着两种片面的倾向:有的人读书较多,涉猎较广,注重智能,喜爱思考,但却或多或少地有些轻视系统知识的学习;而较多人,则习惯于把学习的任务仅仅归结为知识的积累,对智能的培养较少关心。这两种倾向都有一定的片面性。尤其是后一种倾向,将会严重地影响中学生的成才速度,要特别引起注意。我们认为,克服单纯知识的倾向,重视智能培养,对于中学生成才尤其重要。首先,从自身条件看,中学生人的大脑发育基本成熟,已经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和基础知识,所以,这一时期是一生中发展智能的最好时期,错过了这一时期,就会使自己的潜在智能得不到充分的开发,这对今后向更高的人生目标迈进是极为不利的。其次,从长远的发展看,我们生活的时代是科学文化迅速发展的时代,一个人想在高度知识化的时代中有所作为,单靠一二次系统学习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善于随时随地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本领,以达到不断增长才干的目的。这一切都需要具有统筹掌握知识,综合运用知识等较高的智能水平。因此,中学生的成才中应该特别关注的是智能的培养。

创造能力是中学生成才的重要标志。创造能力是一个人知识、智力、能力的综合反映,是表现一个人能发出有价值的新思想、新方法、新成果的本领。高创造力不是每个人都具有的,它是智力“金字塔”塔顶上一颗闪光的明珠,一个人只有在不断的学习与奋进过程中才能摘取。中学生要使创造能力真正发挥出来并促进自身成才,还要在知识、经验、技能和个性品质等综合素质方面下功夫。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从这个意义上说,学习是成才的基础,而能力的学习比知识的学习更重要。

在中学生的成才活动中,应当具备以下四种最基本的成才能力:

(1)自学能力。自学能力就是按照自己的意图、依靠自己的力量主动去获取知识的能力。自学能力包括的内容是多方面的,比如,从实际出发正确制定学习计划,恰当安排学习时间,掌握科学的读书、听课方法,学会积累资料和使用工具,及时总结经验,不断提出新的学习目标,等等。随着社会发展以及对终生教育要求的提高,人们的自学能力就显得越来越重要。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对自学能力的培养,是成才中一项最根本性的建设。

(2)创造能力。创造能力,指的是在学习前人知识、技能的基础上,提出创见和做出发明的能力。在成才所应该具备的各项能力中,创造能力是核心。缺乏创造能力的人,只能永远跟在别人后面爬行。但是,目前我国的学习教育中,对学生的创造力培养是十分薄弱的。一些外国学者在评价中国学生时,也不乏中肯的批评:东方的学生有一个共同的特征,考试能力强,独立精神弱;知识量不少,创造力较低。这话值得我们深思。

(3)表达能力。表达能力就是以口头或书面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认识和情感的能力。培养表达能力,关键在于提高表达的准确性、鲜明性和生动性。准确是表达的基本和首要的条件,表达不准确,信息就无法从你的口中和笔下如实传递出去,也就完全失去了表达应有的作用。表达也需要鲜明和生动,只有这样的表达,才能更好地排除人们接受信息时的各种障碍,有利于表达目的的实现。

(4)组织管理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是把人群组织起来有效地完成某种任务的能力。这种能力不仅领导者、管理者应当具备,各行各业的从事社会活动的业务人才同样应该具备。在许多业务活动中,常常会遇到一个统一人们的意志、协调人们的行动的问题,没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是根本不行的。所以,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通过各种方式锻炼和提高这方面的能力。

3.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

科学文化由三个基本的层次组成:第一个层次是器物层次,比如新的技术、设备和物质产品等。在现代社会生活中,不会使用科技产品和高科技工具,很难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立得住脚,更不用说有所作为了,第二个层次是制度层次,制度层次的科学文化,主要体现在社会各个领域的体制和组织管理的一系列变革中,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强调科学人才在各个领域中的比重。制度层次科学文化的深入发展,将为成才者提供制度上的保障。第三个层次是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层次的科学文化。这一层次的科学文化集中体现在由近代科学技术发展所提倡的科学精神中,比如批判、创新、理性、规范、求真、献身、公平、宽容、效率、协作等科学精神,这些精神不仅为近代科学技术的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思想理论基础,也为走向知识经济时代的成功者提供了宝贵的精神基础与思想前提。每一个中学生都要努力学习知识经济所带来的一切科学技术成果,全面提高自身素质,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在知识经济时代中成才。

4.品德学习

很早以来,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就提出了德、识、才、学、体是成才的五大内在因素,而“德”为五大因素之首。品德是成才的根本保证,这一点古今中外学者都一致认同。“德薄者,终学不成也。”道德作为一种知识,需要在长期的追求中,才能成为人内在的品德素质。人才的品德包括一般品德和劳动品德。一般品德指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道德品质,如爱国、爱民、爱公、民主、团结、守纪、礼貌、谦虚、助人、尊重、守信、诚实、勇敢、勤劳、正直、律己等。劳动品德指人才在进行创造活动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道德品质,如为民造福、严谨认真、坚持真理、团结协作、热爱事业、艰苦探索等。这两个方面并不是截然分开的,两者之间相互渗透,共同对人才的成长产生影响。

5.个性学习

个性,是指一个人在生活、生产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带有一定倾向性的特征,比如坚定性、灵活性、敏捷性、严谨性、独立性、主动性、专注性、灵活性等。人才的成长不仅与智力有关,而且与非智力的个性因素有关。高尔基在《遗传的天才》一书中提出:热情、勤奋等品质是构成天才的重要因素。特尔曼则认为:成就的75%取决于进取心、自信心和坚持力等人格特征。我国学者也认为:成功离不开良好的个性品质,如目标坚定而远大、兴趣广泛而专一、情绪积极而稳定、有好奇心和求知欲、有道德感和美感、有坚持力和自制力、有自信心和进取心、有独立性和创造性、富有幽默感等。个性心理品质虽然有一定的遗传因素,但更多的是在后天的学习中培养出来的。因此,个性学习是一个人成才学习中必不可少的学习内容。

精心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学习的方法也是灵活多样的。中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具体情况,精心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常见的学习方法有:

1.“锥型学习”法

诺贝尔经济学奖金获得者美国的西蒙教授曾提出了这样一个见解:“对于一个有一定基础的人来说,他只要真正肯下功夫,在六个月内就可以掌握任何一门学问。”西蒙立论所依据的实验心理的研究成果表明:一个人一分钟可以记忆一个信息,心理学把这样一个信息称为“块”,估计每一门学问所包含的信息量大约是5万块,如果一分钟能记忆一“块”,那么五万块大约需要1000个小时,以每星期学习40小时计算,要掌握一门学问大约需要用6个月。

为了形象地说明,我们把这种学习方法比做一把锥子。知识的专一性像锥尖,精力的集中好比是锥子的作用力,时间的连续性好比是不停顿地使锥子往前钻进。这种学习方法所支配的学习活动,呈现出一种尖锐猛烈、持续不断的态势。

这种学习方法的原理由一个浅显的事情就可明白:烧一壶开水,如果断断续续地烧,一万斤柴也烧不开;如果连续烧,十斤柴就够用了。

“锥型学习”需精力高度集中。频繁地使用大脑,会不会造成精力衰竭呢?研究表明,人脑潜力是很大的,据称人的大脑是由150亿个神经元组成的,每个神经元可以接受数千种不同的信息;人脑的功能相当于一台这样的电子计算机,它可以贮存相当于一个人读了300万年书所接受的信息量。以记忆力而言,据有关资料介绍,假定18~35岁的记忆力为100,36~60岁为95%,60~85岁平均80%~85%。过了30岁后,记忆力量开始衰退,但每年衰退还不到1%,虽然记忆力减退,但由于理解力的加深和经验的增多弥补了这个缺陷。

假定一个人的知识是100,那么他的有效知识的百分比是多少呢?他实际需要的知识就是他的有效知识,人的知识面总是大于实际需用的知识,现代人的有效知识大约相当于他总知识的10%。也不妨用电子计算机对学校的教材进行计算,看教材中有多少是现代科技成果所需要的知识,然后再按有效知识进行教学活动。学习者没有必要面面俱到,应从本职工作出发按创造目标的需要学习知识,这样学习的知识都是有用的,像打井一样,照准一个眼深钻下去你就会取得清澈的泉水。

中学生没有必要把一切都往脑子里塞,学习锥子,向时代的深度进军,任何浪潮对你造成的压力只不过是向自由活动的空间挺进。

2.“螺旋上升”式学习法

用什么样的方法,才能在最短时间内,最大限度地获得知识呢?是步步为营的金字塔式,还是孤军深入的电线杆式?目前一种螺旋上升式的学习方法已经在此时撞击着人们的神经,它在悄悄告诉我们:现代学习的一种诀窍,就在螺旋上升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