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中国顶尖学生的5种能力
23033100000008

第8章 积累丰富的学习能力(3)

所谓螺旋上升的学习法,就是用一系列的循环知识单元,来代替平铺直叙的知识积累和阐述。每一循环都比上一个循环更高一层,更进一步。与“金字塔”式的学习方法相比,它能够更迅速地理解和获得知识。与“电线杆”式的学习方法相比,它能更广泛地了解所学内容的全貌。这种“螺旋上升”式学习,可以说具有“格式塔”的特征。“格式塔”指的是把许多现象综合为功能单元的一种系统。通俗地说,是整体大于各部分总和的一种循环。后一循环需要前一循环为基础,而又比前一循环更深、更高。而且后一循环的学习,又使前一循环得到丰富的补充。

“螺旋上升”式学习法,以学习者所感兴趣,或想研究的内容为目标。起点可以是某个基本概念、某个公式、某个实验现象、某个疑难问题,甚至可以是自己的某种设想。从这个起点出发,围绕着中心内容,学习、掌握与中心内容有直接关联的基本知识。同时了解那些与中心内容有联系、但并不直接影响的有关知识。经过一个阶段的学习,使基本概念得到掌握,公式得到理解和运用,实验现象得到分析,疑难问题得到解释,设想得到丰富和完善。同时还了解与所学内容有关的知识领域,领略了所学知识的概貌。在这一循环的学习中,又会遇到新的概念、新的问题再以此为新的起点,进一步循环,进一步学习,进一步开拓视野。同时,为了解决起点所提出的课题,需要认真地钻研、理解、掌握;需要我们去查找书籍、寻求解答根据、说明材料,这不仅仅是掌握知识的过程,也是培养扎实钻研作风的过程,同时还是训练快速查阅书刊文献,有效利用资料能力的过程。由此可说是“一箭三雕”。

“金字塔”式的学习,对于具有系统学习条件和充裕学习时间的人来说,无疑是有利的;“电线杆”式的学习,对于那些聪明颖慧、理解力强的人,也是可行的。那么,对于那些既无大学学习条件,又不具备超群智力的广大学习者,用勤奋和毅力,借助图书馆的书籍、资料,以“螺旋上升”式方法学习,在“知识爆炸”的今天,一定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较多的知识。

3.快速学习法

知识的更新越来越快,信息如同洪水一样不断涌来。传统的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根本无法对付新知识的洪流。几年前日本出现了一种新的学习方法——“快速学习法”,它能使人们以高于常法五倍的速度灵活、迅速地掌握新知识。

人们都有这样的经验,一件难记的事情或一道难解的数学题,若是你有意识地向别人讲述几遍,就能大大地加深印象,易于记住或理出头绪。这是因为当你讲述的时候,为了说明它们,脑筋也紧张地活动,许多概念在“表现”它们的时候得到了强化,化为自己的东西。许多杂乱无章的“因子”在“表现”它们的时候,得到了整理,使它们条理化、清晰化了。“快速学习法”正是根据这个展开学习的。在用这种方法学习时,先不求完全的理解,也不去听别人的讲述,而是拿到教材后,直接根据书前的目录,动员自己所有的潜在知识(即以前学过的有关知识、概念等),进行一次“自我讲授”。讲完后才打开书本,进行第一次通读。通读时不记笔记,更不问人,只是在不甚理解的地方划上记号。经过这次通读,第一次“自我讲授”的不足之处、谬误所在都会“跃然纸上”,使你体会颇深,受益匪浅。然后你就可以用自己的语言编制出一张精炼适用的“目录一览表”,对照着它进行第二次自我讲授。这次的讲授就比第一次更完善、更丰富,许多模糊之处也会渐渐清晰起来,印象也大大加深。再者,又可以第二次通读教材,这次的通读所获得的感受、心得和体会便会象闪光的亮点一样永远记在心里。当你再进行第三次自我讲授时,就会更加顺利,发挥得更加开阔。这样,经过了四到五个回合的自我讲授和通读、精读后,你就能得心应手地掌握了这门新学问。

多开辟几条学习途径

每一门知识,都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去掌握它,所以要善于开辟学习途径。一切知识渊博的人,都非常重视利用各种途径丰富自己的知识。聪明者善于去挖掘各种不同的学习途径,愚蠢者即使有多种途径摆在自己面前也视而不见。有些青年大学生,只信服教授讲课,而轻视其他方面的学习途径;有些没考上大学的中学生,则认为进大学是唯一的学习途径,因而自暴自弃。这两种倾向都是不对的。中学生要明白大千世界无比广阔,学习途径千条万条,知识大门永远是向善学者敞开的。

1.参加学习班听课

参加学习班(包括入校学习)是学习的主要途径之一,在当今时代,绝大部分成功者都是经历了这条途径才攀上知识高峰的。参加学习班的长处是有利于学习者全面地、系统地掌握某门学科的知识,这是因为讲课的名师一般受过正规训练,他们比较熟悉本学科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熟悉本学科当前的发展动态,因而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帮助学习者掌握该学科的基本轮廓、基本原理和重点、难点,使艰深的内容一目了然,并在一些重要问题上起“画龙点睛”的作用。这比学习者自己去摸索知识要少走许多弯路。所以,参加学习班能保证知识学习的系统性和科学性。

听课时要注意针对性。老师讲课是根据课本和全体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讲解的。每一个学习者,由于知识和智力水平的差异,对老师讲课的理解程度就会不同,应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去因人而异的听课。这样,我们可以主动地把“老师讲、学生听”的满堂灌的局面,变为老师根据学生普遍存在的重点、难点讲课;而学生则根据自己特殊的重点和难点听课,使听课的注意力更有针对性。这个针对性包括解决自己在预习中提出的问题;看看自己的思路和老师的思路的区别在哪里,自己的思维方法和老师的思维方法区别在哪里,以取老师之长,补自己之短。

2.广泛阅读途径

阅读途径是学习知识的又一重要途径。一般来说,听课途径主要被用在人生某一阶段,即求学阶段中。而伴随人一辈子的学习途径正是以阅读途径为主。中学生在阅读途径上探索知识的时间,比听课途径更长久、更艰难。在当今“知识爆炸”时代,从听课途径学来的知识,即求学阶段学来的知识,仅仅是为专业入门打了一个基础。出学校门后,这些知识很快就会老化,尤其是理工科知识,有些不出几年,就老化得不再用了。大量的新知识,必须依靠阅读途径去获得。如果说,我们在听课途径中培养了基本的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阅读途径则更能培养人的自学能力和发明创造能力。事业上取得重大成就的人,他们一生中都是孜孜不倦地阅读。阅读途径是获取知识最多的途径。

在一次英语讲座中,一位中学生问讲演者:“现在《疯狂英语》杂志在各高校相当流行,你能谈谈对《疯狂英语》的看法吗?”讲演者笑着答道:“《疯狂英语》我也看过,我并不想具体地评论这本书的优缺点。但是,我想问问大家,你买回《疯狂英语》能疯狂起来吗?不,还是靠你自己先疯狂起来,疯狂地去学它,这样你才能有一定的收效。如果你在学习英语时能投入一股疯狂的劲,用什么书你都一样能学好。所以说来说去,归根结底最终还是得靠你自己。”

听完这段话以后,观众中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其实,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可人们似乎老是想不通,至此,才觉得恍然大悟——一本书本身的作用是次要的,更重要的是你自己。

对于一本书中的语言的理解,古人早有明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如何使用书中的理论更是全在自己,因此,一本书真正能否起到它能起到的作用关键还在于你自己。

3.求师途径

古人说:“古之学者必有师。”又说:“名师出高徒。”求师途径是最适合自学者加速学习步伐的途径。

著名科学家麦克斯韦在15岁时,读书无系统,求学不讲循序渐进,杰出的数学家霍普金斯发现了他的弱点,语重心长地说:“如果没有秩序,你永远成不了优秀的数学物理家。”经霍普金斯教授的指点,麦克斯韦很快改进了学习方法,不到3年,他就成了中学生数学家。

求师途径是听课途径和阅读途径所不能代替的。天下学人各有学术高见,各有一套严谨的治学方法,这都是书本上读不到的,是集体授课制的课堂上听不到的,而只有拜他们为师,和他们具体接触才能亲身感受到。

4.交谈途径

“三人行必有我师”,要利用好交谈途径来学习,就要敢于“不耻下问”、“乐于旁问”。后汉的荀淑,是当时一个有名的学者。一次,他在旅途中遇到了黄宪。当时的黄宪只有14岁,既无名望又无地位,但苟淑从他的谈吐中感到他很有学问,于是就毕恭毕敬地向他请教,谈了整整一天还舍不得离开。苟淑恳切地对黄宪说:“你是我的老师。”

5.电教途径

使用纪录、储存、传输和调节教育信息的电气声光教育技术媒体进行的教育,就叫电化教育。尤其在网络化的今天,电化教育是提高学习效率的一条重要途径。电教手段对于丰富教学内容,扩大学生眼界,引起他们对学习科学、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增进思考力、想象力和创造力,都是很有好处的。

6.实践途径

一位爱好写作的中学生向鲁迅请教“成功秘诀”。鲁迅拉着他的手一块儿来到海滨,要他下水游泳。这位中学生怔了一下,急忙掏出一本《怎样学游泳》的书,坐在礁石上看了起来,只有两只脚丫伸进水面搅来搅去。鲁迅焦急地问:“你以前看过没有?”中学生答道:“看过五六遍了,但总觉得没有全部背熟……”鲁迅说:“我来帮帮你!”说着,便把这位中学生推进水里,让他在游泳中学会了游泳。

邓拓说过:“从做学问这件事情本身来说,无论是初步追求某一项新的知识,或者是进一步探究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都必须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实践途径是学习者到一定的阶段必须经历之途径,没有经历这条途径的学习者,不会成为有用之才。例如,要想成为一名新闻工作者,需要掌握的知识无非是两大类:一类是书本知识,即“有字之书”;一类是实践知识,即“无字之书”。只有把两者紧密结合起来,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才能不断掌握真知,创造新知,获得成就。而在“象牙塔”里是培养不出新闻工作者来的。学习者必须重视各种形式的实践途径,在实践中拓宽知识面,在实践中提高学习能力。

注重学习的自我开发

中学生要想取得好的学习效果,首先必须明确学习目的。简单地说,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智力开发,就是将人的智慧和能力作为一种巨大资源来发掘和利用。它大致包括三方面内容:首先,充分有效地利用现有的人才资源。人的智慧和才能虽然有高低、广窄、深浅之分。然而,量能所用,人尽其才,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人才资源的浪费。其次,为脑力劳动者创造有利的劳动条件。智力是大脑的功能。大脑的创造性劳动是有严格条件的,需要得到物质的、精神的、信息等方面的能量,才能进行更有效的创造。再次,通过教育使人的聪明才智得到更大发挥。总之,智力开发既包含着对人才的培养、选拔、使用问题,又包含着对人才的教育及人才个体的自我教育问题。

通过学习的自我开发所包括的内容主要是:

(1)培养人文素质。“人文”泛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我们这里谈到的“人文”,在内容上可以分成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人文知识,是指文、史、哲、艺术等方面的科学知识,人文精神则指人的人格、气质和修养。提高人文素质的关键在于加强四个方面的学习:一是了解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重义而轻利”、“舍身而取义”、“荣辱在己,仁重义荣”,这些气节和德行,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瑰宝,也是培养中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核心。二是掌握公民最基本的职责与义务。一个公民对社会的责任感、义务感、法制观念、社会公德等社会意识,是一个公民最基本的素质,这些素质将保证其融入到社会中去,成为受社会欢迎的人。三是深化集体主义观念。中国传统文化在如何处理个人和集体、个人和家庭、个人和他人的关系方面留下了极丰富的思想,这些思想对处理现代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都不无启迪。四是加强艺术修养。艺术修养对人文精神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它将熏陶中学生的高尚情操和审美情趣,这是其他因素无法替代的。我们认为,智力不仅仅包含知识因素,还包含非知识因素。非知识因素所体现的情感、情趣、意志、价值观、责任感等方面的内容在开发人的学习兴趣,增强人的奋斗精神,保障人实现既定的学习目标等方面有其独到的作用。所以,智力开发,既是指知识能力的开发,也是指非知识能力的开发。培养人文素质,就是对非知识能力的开发。

(2)掌握最新信息。信息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之一。人类社会一经产生,就有了交换信息的活动。在商品经济和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现代社会里,信息交换日趋增多,信息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也日益明显。约翰·奈斯比特说:“事实上,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以创造和分配信息为基础的经济社会。信息的重大战略价值是在向我们表明,最新信息的收集和处理将直接关系到新型人才的发展方向,关系到现代条件下工作能力的提高。现代人要提高自己的竞争能力,就要重视信息,了解现代信息的特征:文字信息迅速增长,信息的传递手段多样化,信息传播迅速,信息全球化,信息综合化等。现代信息的这些特征不能不对中学生的智力开发带来深刻而广泛的影响。

(3)培养自动型人格。自动型人格,就是对自我的行为、学习和情感具有自动调节和自动控制的能力及意志品质。从成才的要求上讲,自动调节,主要表现为自动调节成才目标、自动调节知识结构、自动调节情感。目标调节,是要求中学生在成才过程中,根据变化的情况,及时调整学习方向和具体的成才目标,使主观愿望和客观情况相一致,否则将很难获得成功。知识结构调节,就是要在动态中建立适合自己的知识结构。事实证明,人类知识总量,每隔几年就要翻一番。任何一劳永逸的想法和一成不变的知识结构都是不现实的。情感是人在活动中对客观事物所持态度的体验。人的喜怒哀乐的情感表现,既有积极的作用,也有消极的作用,注意对消极情感的调节和控制,能调动身心的潜力,保证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以最佳的心理状态去做好工作,这一切都是现代人的成功宝典。自动型人格,是一种始终以主动积极的精神去面对变化了的生活,及时改变目标以适应生活的一种意志品质和精神状态。这种意志和精神是智慧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