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甘泉梦:甘谷县西北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纪实
23046700000008

第8章 水之魂(1)

§§§第一节 穿越时空的寻访

脚板比路还长

前年应邀创作《甘谷县歌》时,我写了这么几句:“喊一声号子上路,挑一肩明月还乡,走四方的甘谷人哟,脚板比路还长。”甘谷自然条件严酷,严酷的自然条件激发了甘谷人起而拯之的勇气,于是,餐风饮露,四处奔波。在困难的包围中突围,长此以往,形成了甘谷人善于经商的优良传统,永远行走在路上的甘谷人,无疑,脚板比路还长。

还有一双双胼胝的大脚,它们,没有走在经商的道上,而是走在找水、改水的道上,他们的脚板,同样比路还长。

地处黄土高原,中国内陆腹地的甘谷县,十年九旱,干旱是她的基本特征之一。甘谷县历史上不乏由于大旱造成的一次次水荒,但有渭河、散渡河、清溪河、西小河以及无数山溪流过的甘谷除过特殊年份,在历史上吃水还不是十分困难,尽管那些水大部分应该说是有量无质的,但这些住在黄土高坡低矮的草房里,喝着苦涩的井水的人还是一代代地延续下来,用坚忍创造出甘谷文明史上一个又一个辉煌。尽管翻开甘谷历史,有关水的记述都有一股浓浓的土腥味和苦涩味儿,但真正将甘谷一步步推向艰难困苦境地的,应该说还是近几十年,更准确点说是近十几年的事。当世界气候大会上发达国家还在为污染环境、承担责任互相推诿,各不相让,置发展中国家和经济欠发达国家利益于不顾时,让我们感受最明显的是,温室效应造成的气候灾害已降临到了我们头上,没有一个人能够幸免,全都是受害者。

从有水吃到连苦咸水都没得吃,乍一回想,仅仅只是十几年时间。白驹过隙弹指一挥间,厄运已不可避免了。在自然面前人类的非理性妄动带来的恶果是——大自然的报复,不是狼来了,而是狼真的来了。

实际上,在甘谷人无法改变全球大环境,甚至还没认识全球大环境的时候,祖祖辈辈甘谷人一直都在努力寻找和大自然的妥协,尽管这种寻找不乏悲壮的色彩。

没有必要再去追溯古代,散渡河、渭河两岸丰茂的森林和牧草早已渴死在历史的地心深处。但我们绝不能忘记这些人,以及和他们有关的义举。

明景泰元年(公元1450年),知县王珣拓修县城,开渠种树,新修通济、陆田等四渠。万历四十年(公元1612年),知县王从善除继修通济、陆田、中渠、南渠外,新修广济、分波、永利等四渠,灌田5000余亩,时人称颂“堰渠流玉”,为县内八景之一,虽旱不灾。

清雍正十一年(公元1733年),知县马世熺继修通济、广济、陆田、分波、中渠后,新开恒泽渠。乾隆五年(公元1740年),邑人王世雄出资兴修水利,其子王贺与孙王宪相继经理。乾隆八年(公元1743年),邑人吏员刘俊德竭力营修通济渠。乾隆三十二年(公元1767年),知县周铣劝民修渠,疏通通济渠、陆田渠,分接中渠从刘家庄至槐沟。乾隆三十四年(公元1769年),知县高华新开黄家渠和蒋家渠。同治八年(公元1869年),县令侯新严重修广济渠。

“中华民国”七年(公元1918年),邑绅魏可庄继修陆田渠(由西王家村至雒家村段)。“中华民国”十八年(公元1929年),天水镇守使孔繁锦捐银洋二千元继修延长通济渠,从城东至苍耳王入渭,名为“孔公渠”。同年,邑绅宋廷桢继修陆田渠,从雒家村绕道向北至谢家坪入散渡河,灌地更广。采用砾石砌筑通广渠小沙沟涵洞,将渠线改为从西关西坪绕南流经西教场,经南关旧城台子根至梁家店扩增灌面更多。“中华民国”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邑绅杨杰一率侄杨尚谦组织群众,从磐安四十铺河边开渠,流经杨家庄、汪家庄等至三十铺入渭,起名“普济渠”。“中华民国”三十四年(公元1945年),县长张孝友为维修陆田渠多次向上呈报,省上同意从省农民银行贷款相助,不足部分由本县修筑宝天铁路余粮内拨麦子300担以助兴工。工程自5月开工,11月底告竣,改名为“渭济渠”。

这些县令和绅士的义举,在扩大灌溉面积,增加粮食产量的同时,也为群众拓宽了水源。渭河水使无泉井的地方有了水吃,有泉井的地方吃上了甘甜的渭河水。他们的功绩,几百年来一直泽被后人。他们用最原始的测量方法设计修建的这些渠道,至今依然是甘谷渠系的主导部分,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主编《甘谷县志》时,每次写到、看到这些名字,我都会从内心深处升起一种崇敬来,这些县令和乡绅,在将其心血化为碧波,化为涓涓清流时,也将自己的人格风范深深地写在这块山川大地上。早已看不到他们的碑了,甚至本来就没有碑,他们不朽的丰碑和纪念碑,就是至今依然流淌在山川大地怀抱中的这一条条清波荡漾的水渠。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怀着这种深深的崇敬,2007年应邀主编《甘谷史话》时,我专门写了这一节——宋廷桢功崇禹绩。

宋廷桢(1858年—1933年),字挺生,清光绪拔贡,曾任陕西渭南县丞。辛亥革命后,辞职返里,与乡绅、翰林王海涵负责县城城防。王海涵殁后,继任伏羌县总绅士,领导疏浚通济、陆田二渠。二渠为明景泰年间县令王珣创修,能浇地六十余里,受益农田数千亩,但后来多次疏浚,多次淤塞,灌溉面积、里程、效益日益下降。陆田渠原由渭河鸡咀(今新兴镇苟家村西)引渭河水入渠经苟家、马家磨、移家、崔家、魏家、王家、卢家崖湾,至雒家村与五甲村之间落水入渭河。宋廷桢在疏浚整修上游老渠的同时,兴修延长新渠,由雒家村向东延伸,经五甲、头甲、七甲、令甲至姚谢家坪,延长渠道十里余,扩大灌溉面积数千亩。与此同时,将原通济渠稍向南移,采用砾石砌筑通广渠小沙沟涵洞,将渠线改为从西坪绕南流经西教场,经南关旧城台子根至梁家庄,使之多浇地几千亩。又自小沙沟至蒋家寺新开一渠,灌溉面积达千亩以上,沿渠深得灌溉之利,产量大增。跨渠而建的各村水磨,少到一处,多到数处,利用水能磨面,大大方便了群众,减轻了劳动强度。陇南镇守使孔繁锦为其奖“功崇禹绩”匾牌一面,以示敬意和褒赞。

宋廷桢任县绅多年,廉洁奉公,为民谋利,人不呼其名,皆尊称其为“宋老太爷”。

同样是怀着这种深深的崇敬,我无数次穿行在西北部干旱山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现场,零距离地感触决策者和建设者们劳动和创造的神奇。他们都是我报告文学的主人公,是甘谷人民世世代代值得尊敬的功臣和英雄。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一个伟大时代的到来,这个第一次将“人民两个字写入国号的新生政权,注定要将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她的立党宗旨,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在甘谷翻天覆地的巨变中,有一条绵亘如山的红线,穿越岁月的风尘,在所有的巨变中显得那么坚韧,那么明显,它就是水利。

解决吃水问题,解决用水和灌溉问题,解决一切和水有关的问题,让群众有水吃、有好水吃,成为一个时代跨世纪的追求。这一时期修建的集灌溉、人饮、面粉加工等于一体的渠道有:

通广渠:1949年后,先后整修十里铺海子沟、大小沙沟,开通鸡咀进水口工程,解决了水源,此后,渠道不断延长,直至觉皇寺村后入渭。

渭济渠:1955年开通土桥支渠,整修扩建上段干渠12公里。同年11月25日建成高22米,长127米的钢筋混凝土墩木质散渡河、槐沟、芦子沟、颉家碱沟柳山沟渡槽,开通散渡河东至蔡家寺长6.5公里的干渠工程。

安丰渠:1968年动工兴建。该渠进水口在散渡河峡谷的城子川杨家磨南,向南至蔺家店子村,东干渠从蔺家店子分水沿山绕行至巩家川、王马村落水;西干渠跨越散渡河,流经北川向西绕行,过清溪河,穿香台山至三林河村,全渠总长32.5公里。

在20世纪60年代,安丰渠是我县水利建设史上的奇迹。1969年4月,全县集中2000多劳力,采取军事化管理,分编连队,三次会战,先后建成隧洞9座,总长1700米,其中开凿石洞750米,“新愚公”隧洞400米。在悬崖绝壁上开凿石渠2400米,创建了全县第一座长80米,高32米的钢筋混凝土双曲拱大渡槽。全部工程历时两年三个月,于1970年国庆节前夕建成通水。

南岭渠:被外国专家誉为“人间奇迹,不可思议”的南岭渠是山区大型自流引水灌溉工程。该渠从古坡河大峨峪引水,主要灌区为渭南白家湾、金坪、古坡三乡浅山区和沿川地区的六峰、城关、十里铺乡的部分地区,灌区总面积85.4平方公里,设计灌溉面积4.2万亩。1957年冬,总干渠从山柴沟口引水至双场梁,全长9公里,配设4条干渠。1958年冬建成马耳湾干渠,通水天门山。1976年5月,成立甘谷县南岭渠工程指挥部,全县集资40万元,700多人组成的专业队和1300多民工集体会战,至1982年先后完成“一总四干”主体工程。总干渠从大峨峪北岸开渠引水,盘山绕行至东三十铺石令关,设计流量3m<sup>3</sup>/s,全长1.2公里。四干渠为安家湾梁渠、白家湾梁渠、马耳湾梁渠和金坪梁渠,总长39.63公里。与此同时,建成我省落差最高42.5米)的梨树梁五级跌水工程,省内管道最长(2040米)的阳山倒虹吸工程和水头最高(242.6米)的红崖沟倒虹吸工程,以及县内第一座单波混凝土双曲拱渡槽武家河渡槽。

1984年8月,经国家农牧渔业部申报,南岭渠配套工程列入联合国WFP援助工程项目,规定在1984年至1987年四年内援助进口小麦23400吨,食油390吨,完成支渠工程78公里,平整土地2100公顷,修路145.3公里,植树990.1公顷。

除这些大型灌渠外,1949年以来新修、扩建、改建的渠道还有:

渭丰渠:原名永利渠,建于明万历四十年(公元1612年),从渭阳乡大王村西散渡河口引水,1970年延展渠道,加固进水口,兴修混凝土导水堤。

胜利渠:位于磐安镇南川,1950年6月由磐安区组织群众兴建,同年11月竣工,渠长9公里,灌面1800余亩。1955年扩建,1963年续建。

沐浴渠:沐浴渠是新中国成立后甘谷县兴建的第一条引水上山工程。1957年月开工,从金川乡马蹄峪沟南引水,流经甄家庄、王家庄、磨周南、榆林坪至郭家山落水,跨大沟4条,渠道总长13.5公里,1964年、1975年、1980年多次修复保灌面积3170亩。

清溪渠:位于礼辛、大石乡川区,为林士峡水库配套工程,1957年建,分南北两渠。南渠从通渭县毛家店子清溪河南岸引林士峡水库水源,经通渭县白家川进入甘谷礼辛乡寨子村,至礼辛下街入清溪河,全长10公里;北渠从礼辛下街东梁背后引水,经王川、马川、大石至贯寺落水,全长15公里。1957年建成,1964年扩建,1974、1978、1985年又多次改扩建。

龙甘渠:“中华民国”十三年(公元1924年),甘谷、武山两县合建,武山在泉河滩引水,经武山进入甘谷谢家坪至杨家庄一带,全长10公里,1964、1976年改扩建。

新马渠:1954年由磐安乡群众兴建,同年4月竣工,全长5公里,1956 1985、1989年多次改扩建。

东风渠:位于武家河乡吕家岘梁,从格板峪庄下引水,流经王家山沟、吕家岘、刘家塄干、车家泉、秦家坪、土寨梁到潘家山落水,全长13.5公里。1972年月开工,1974年4月竣工,1977年整修衬砌渠道4.5公里。

几乎在修建渠道的同时,从1957年开始,掀起兴修水库塘坝高潮。1957年至1959年三年内,全县建成大小水库、塘、坝工程898座,此后因“三年困难”和“文革”,这些水库塘坝多年失修。1972到1978年,再掀高潮,建起大小塘坝工程345座,保证灌溉的同时,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山区群众的吃水难问题,期间较大的水库、塘、坝有:

林士峡水库:位于清溪河上游、武山、甘谷、通渭三县交界处,1957年1月 0日开工。设计大坝高32.5米,顶宽5米,坝长105米,总库容349万立方米,灌溉甘谷、通渭两县土地2万多亩。1961年冬,建成高28米的大坝和塔式泄洪闸涵洞工程。1963年省计委拨款30万元,在大坝北侧开直径3米,长145米的泄洪洞保护水库。1965年国家投资8.2万元,加高大坝4.5米,在大坝南侧进口高26米处,开通长180米,最大流量113m<sup>3</sup>/s的泄洪道。1983、1985年多次进行维修改造。

金川蓄水塘:位于金川乡马寨窑庄下,引蓄金川沟水源,流域面积20平方公里,占地3300平方米,1957年11月开工,1958年1月竣工,灌地1.24万亩,蓄水量17.8万立方米。1964、1985年先后进行维修改造。

王川蓄水坝:在大石乡王川清溪河上,截蓄清溪河水源,流域面积292.5平方公里。1977年1月动工,1978年5月竣工,建成蓄水量98万立方米的主体工程,坝后南北两侧配套安装两处四级电力提灌站。

与此同时,从1956年开始,为解决人饮和部分灌溉问题,全县掀起打井热潮,至1960年,先后打成土井、单井和串井1489眼。1978年,全县建成三个井灌区,磐安灌区,城关、六峰灌区,礼辛川灌区,先后打成配套机、电井364眼。

《甘谷县志》载:“从五十年代起,兴办人畜饮水站,采用药物防病改水,资助打窖等办法,改善人畜饮水条件。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1979年至984年间,县上在长期饮碱水的安远、渭阳、康家滩等地,先后建成部分小型集中供水工程,人畜饮用自来水。截止1985年底,全县共建成人畜饮水站22处,解决了38个村,7100多户,3.9万多人,730余头牲口的吃水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