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论语原解
23104000000027

第27章 子罕第九 怎么样作好一个人(1)

1.少谈利害关系

【原文】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译文】孔子很少谈论到利益与命运和与人相互亲爱的关系。

【说明】利,用现代观念来看就是利益、利润、钱财,但古代谈利,也包含有利害关系之意。从《周易》来看,许多讲到“利”的词语,都是利于或不利于之意。也就是利害关系的意思。利害关系是每一个人都要面对的一种行为方式,也就是说,人们面对每一个新的选择时,都要考虑的一种选择,看是否与自己有利害关系。这种利害关系也可以称为现代的价值观。也就是《里仁》篇里子游所说的“事君数”的问题。现代人动不动就拿自己的言行来与社会商品比较,看自己的言行有没有价值。也就是说在利己或是利他的情况下,用社会商品的价值来判断自己的言谈举止,以确定划得来划不来,以确定自己是否继续或停止行动。依照孔子的意见,人与人之间是存在有利害关系的,但孔子所提倡的“仁、义、礼、智、信”中的“义”,即是要在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中寻求最佳的行为方式。这个最佳的行为方式就是寻求一种既利己也利他人的方式。孔子既然讲了“义”,当然也就很少去说明这种利害关系了。至于命运,孔子也没有多讲,但孔子在谈论到“天”之类的问题时,已经明确表示过,“天”是有一定规律的,人的一生也是有规律的,都有从初生、幼儿、少年、青年、中年到老年而死亡的过程。既然有这么一个过程,何必多讲它呢?人生在世,为的是寻求一个最佳的生存空间,活得快乐愉悦。而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人们就必须要学习,多学习而且不断调节自己,以适应不同的生存环境,然后通过“仁、义、礼、智、信”的施行,而达人生最终目标。所以,孔子在利害关系与人的命运和与人相互亲爱的问题上没有多加分辨,是因为你只要真正弄懂“仁、义、礼、智、信”的原则,尽力去施行“仁、义、礼、智、信”的精神,人与人之间也就很少有所谓的利害关系了。也就是说,在寻求与人相互亲爱的过程中找到一种最佳的行为方式,也就没有利害关系了。这与本篇第二十九节“仁者不忧”是首尾呼应而有同样的思想。

2.“以人为本”的思想

【原文】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搏学而无所成名。”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

【译文】达巷这个地方有一群朋友,他们评论孔子说:“真是伟大呀,孔子,他学识渊博而没有一种专门学问以使他成名。”孔子听了这话后,就对学生们说:“我保持什么态度呢?是抵御防守吗?还是陈述出我的意见?我想还是采用抵御防守的办法吧!”

【说明】春秋时期孔子之前产生了许多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如齐国的管仲、楚国的老子、鲁国的左丘明、郑国的子产、宋国的墨翟等。另外还有许多凭借某种专门学问而登上官位的人,相比之下,孔子确实显得博学多闻而没有一种专门的学问,其实也就是登仕途、求俸禄的学问。而春秋时期是私有制畸形发展的一个时期,周王对诸侯国受封土地的控制权逐渐消失,各国的诸侯君主们所想的是如何保存自己的实力,如何扩大自己的疆土与财富,把土地转为私有;因此他们所需要的人才,也就是能帮助他们达到目标的人才。这种人才被后世称为纵横家、谋略家,如孙武、苏秦、荀子、韩非、李斯等阴阳家、名家、法家。在这样一个社会变革中,随着井田制度的破坏,随着贵族等级制度的瓦解,出现了新兴的地主阶级。他们占有土地,占有财富,由低下的地位走上了政治舞台,推动着各国进行政治改革。而丧失了土地,丧失了世袭特权的各国贵族则不甘于没落,坚持和宣扬旧的传统,对新兴的地主阶级展开斗争。在这个背景之下,各个阶级、各个阶层的代表人物就按照本阶级、本集团的利益和要求各自提出治国的主张和意见。而孔子没有就某一国、某一集团提出过什么治国方略,扩张方针。所以《论语》的编纂者们说他“罕言利与命与仁”,所以达巷党人说他“博学而无所成名”。就连二千三百年后的德国哲学家黑格尔也说了:“在孔子的著作中,看不到什么思辨的哲学,因为他仅仅是一位重实践的政治家”。“在他那里思辨的哲学是一点也没有的——只有一些善良的、老练的、道德的教训,从里面我们不能获得什么特殊的东西”(《哲学史讲演录》第一卷第119页)。与达巷党人的意见完全一致。那么,孔子之博学体现在什么地方呢?他到底具有什么样的学问呢?孔子自己说过:“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孔子对删诗书,定礼乐,系易辞,著春秋等六经文化的整理,只是承续前人的思想,而自己没有创造出另外的新思想。他的“信而好古”,是在研究前人的思想中得出的真信,不是迷信,是经过考证后的“信”。研究完整个《易经》,我们就可以知道孔子完全是承继了周文王的思想传统的。孔子的“好古”,实际上就是重视历史的经验,而有了对历史经验的借鉴,才能更好地向前看;有了故旧的经验,才会有新的发挥与发展。我们知道,人的生存必须要在有人群的社会中,一个人是无法孤独一人在这个地球上生存的,而在这个有人群的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就很重要。处理好这些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也就是每个人所必须要做到的。若是我们每个人都只顾自己的利益而不顾全大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必然也就会分崩离析,最后会形成你争我夺、争权夺利、你死我活的局面而导致人类的灭亡。所以孔子之提倡“仁、义、礼、智、信”是继承了周文王、周武王、周公的思想,是有感而发,有的放矢,有着崇高的目的的,是为着人类幸福生活而倡导的。这就是孔子“好古”继承周礼的忧国忧民的思想,也是孔子“以人为本”的思想。换句话说,孔子之博学的思想即是要求每一个人作为一个人而怎么样作好一个人的思想。所以他没有那些纵横家、谋略家、阴阳家、法家名家的专门治国的学问,专门侵略的学问,专门掠夺人民的学问。而孔子之伟大也在于此!

3.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敬应该继承和发扬光大

【原文】子曰:“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拜下,礼也。今拜乎上,泰也,虽违众,吾从下。”

【译文】孔子说:“穿孝服戴礼帽,是一种礼节,今天这种孝服礼帽也很漂亮美丽了。如果能自我约束,不放纵,我跟从大家一样。先跪拜于堂下,是一种礼节,今天人们都在堂上跪拜,是骄纵傲慢的表现。虽然与大家不一样,但我还是先在堂下跪拜。”

【说明】孔子博学,而今众人却都是只学专门的知识,所以他们有所成名而孔子无所成名。延伸到丧礼上来说,古代的孝服雪白而不花哨,现今的孝服却花样百出,以美观为主。古代的礼节是先在堂下跪拜一次,然后上堂后又跪拜一次;而现在臣见君的礼节仅仅是在堂上跪拜一次就算了。“我保持什么态度呢?是抵御防守吗?还是陈述出我的意见?我想还是采用抵御防守的办法吧!”所以孔子就不再陈述为什么古代的孝服是雪白的,为什么古代臣见君的礼节是先跪拜于堂下。孔子只是说明如果现在的孝服能自我约束而不放纵,稍为花哨一点也就算了,我也不说什么了,随从大家也就是了。但臣见君的礼节,我还是要坚持古代的做法,先跪拜于堂下。孔子其实并不是想非要保持古代的礼节不可,但古代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敬(活着的人对死去的人、臣对君),却是人们应该继承和发扬光大的。如果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敬都流于形式的话,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就会流于形式而逐渐疏远,人与人之间也就会缺少相互亲爱的精神。

4.事物的发展都各自有自己的道路和规律

【原文】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译文】孔子杜绝、摒弃四种毛病,不猜测,不必须,不固定,不自以为是。

【说明】虽然说现今的孝服却花样百出,以美观为主,但孔子也还是随从众人。所以就引出本节的“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来了。这四种毛病的克服说来简单,不要妄自猜测呀,不要必须必然如此呀,不要固定不变呀,不要自以为是呀等,但在人的一生的行为修养上都能做到,确又很难。许多人经常妄自猜测别人的心思,猜测事物的发展,猜测人的命运以及社会发展的方向;这其实很不好,因为别人心里想什么是个人的隐私,是他的自由;而事物的发展都各自有自己的道路和规律,人的命运及社会发展的方向也都有自己的道路和规律,光站在那里猜测是没有用的,最好的办法就是朝着自己的人生目标走,努力完成自己的人生理想,做自己的事情。

而许多人亦是经常妄加断定的,必须这样,必须那样,必然会这样,必然会那样,凡事似乎都在他们的意料之中,凡事似乎都必须按他们的想法进行。这样就会违背事物发展的规律,所以孔子也“绝”之。

“固”,也就是“君子不器”之意,一个人不应该是固定不变的,也不能做一个有固定形态的人。因为,事实上人每天每时都在变,从小到大到老,都在变;天下事随时随地、每分钟都在变,宇宙物理在变,万物在变,人也在变;人的思想在变,感情在变,身心都在变;没有不变的事物。所以,想求一个不变的、固定的,不可能。

“毋我”,也就更重要了,每个人的为人处世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人生在世界上无法做到“无我”,因为,有我才有你,才有他,才有这世界万物。而世界上所有的痛苦、烦恼也都是因为有“我”才存在的,没有“我”了,哪里还有痛苦和烦恼呢?但我们每一个人生存在这个世界上,都是要与人相伴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是你我他之间的关系,而这种关系的亲密与否,全在于“我”的思想意识。如果是以“我”为重心、为主要,那么别的人、别的事都必须服从于“我”,我想怎样便怎样,我行我素,这样就会造成私有欲的畸形发展。而“毋我”,则是将“我”放在一边,放在不重要的位置,尽量考虑别人,考虑大局,这样就会使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达到亲密的境界,从而促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谐调了,人们的心理才有可能获得满足,才能获得快乐,获得幸福。

5.孔子继承的是周文王所倡导的思想和精神文化

【原文】子畏於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後死者不得与於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译文】孔子敬服于齐国的匡书,说:“周文王也死去了,古代的文化遗产不都在我这里吗?上天如果要丧失这个文化和后来的穷尽者,那我也不会掌握这些文化了。上天如果不要丧失这些文化,那么制定匡书的人又能怎么样呢?”

【说明】本节是孔子为了说明“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而言的。齐国的管仲在辅助齐桓公时,就违犯了这四点。管子,一称管敬仲。名夷吾,字仲。齐颖上(颖水之滨)人。春秋时齐国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出身微贱。辅佐齐桓公实行了一系列重大的政治和社会改革,积极促使齐桓公采取尊王攘夷、争取与国的方针,以建立霸权。所谓“攘夷”,是对侵占华夏地区的戎、狄进行抵御。前649年,扬拒泉皋之戎入侵王室地区,此后二年,以齐为首的诸侯国派兵戍守王都。前644年,山戎伐燕,齐军救燕。前661年狄人攻邢(今河北邢台境内),次年灭卫(今河南淇县)。其后二年,以齐为首的诸侯国恢复卫国,另建卫都于楚丘(今河南滑县东)。所谓“尊王”,即尊崇周王的权力。前655年,齐军与诸侯军伐楚,迫使楚国向王室贡送蚕丝(一说为包茅)。在葵丘之会的盟辞中,有诛不孝、无得更易太子、不允许以妾为嫡妻、不得私自分封国邑等条文,目的皆在于维护周天子下的宗法制度。所谓争取与国,是运用军事、经济手段来取得中小诸侯国的支持。谭(今山东济南东)、遂(今山东肥城西南)等国曾藐视齐国,被齐灭掉。服从者来朝聘,齐取厚报。前651年,由齐国召集葵丘之会,确定诸侯国间不得筑堤防雍水来危害邻国,不得有意不卖给邻国粮食,使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他所采用的霸权之术,是“意”、是“必”、是“固”、是“我”,这乃是孔子所不愿苟同的,所以孔子既敬服也不服。因为孔子真正赞同的是周文王,是“怀保小民”、“有亡荒阅”的富家裕民方针,是“仁、义、礼、智、信”的观念。所以孔子要继承的是周文王所倡导的思想和精神文化,而不是管仲等人的扩张私有制的霸权主义。

6.学问是在生活中体验来的

【原文】大宰问於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

子闻之,曰:“大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译文】有一位负责管理宫廷事务的官员向子贡打听说:“孔夫子是个圣人吗?为什么他这样多才多艺呢?”子贡回答说:“这固然就是上天要使他成为圣人的,所以又使他多有才能。”

孔子听说这话后,就对子贡说:“这位官员了解我吗?我小时候生活很贫困,所以学了很多鄙贱的技艺。真正的君子会有这么多技艺吗?是不会有这么多技艺的。”

【说明】本节亦是对管仲“毋意,毋必,毋固,毋我”的批评及“天之未丧斯文也”的说明。上天如果不要丧失这些文化,那么就要由我们来继承这些文化。然而,继承这些文化仅仅是在书面上、字面上继承吗?所以孔子这段话很值得注意。孔子为什么要提出他“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来呢?不用这句话难道就不能说明他的“多能”吗?孔子这段话的真实意思是,一个人在年轻的时候经历了艰难困苦,多受了一点屈折磨难,是必要的;因为学问是在生活中体验来的,是在生产实践中体验来的。这也是“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延伸,没有体验过艰难困苦与屈折磨难,就不能弄懂生活的真正意义,也不会弄懂周文王“怀保小民”、“有亡荒阅”的富家裕民方针,以及“仁、义、礼、智、信”的道德观念。所以,真正要成大功、立大业、做大事的人,一定要有人情世故都通达的丰富的人生经验。而孔子具有这个人情世故都通达的丰富的人生经验,所以他是“多能”的,是能够继承周文王“怀保小民”、“有亡荒阅”的富家裕民方针,以及“仁、义、礼、智、信”的观念的。

7.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原文】牢曰:“子云:‘吾不试,故艺。’”

【译文】琴牢说:“孔子说过:‘我没有被国家任用,故而能学到一些技艺。’”

【说明】这是孔子的学生追述孔子的一句话,也就是说明孔子的学问是来自于生活,来自于生产实践的体验。同时这句话还说明,一个光读书、死读书、读死书的人,是不可能有许多技艺的。而没有技艺,也就说明没有经历过生活的磨练,没有经历过生产实践的锻炼,这样的人也就不可能完全懂得人情世故,也不可能完全懂得生活的意义。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就是希望人们在读书的同时,要体验生活,要在生活中、生产实践中体悟出人生,才能成就一番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