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用先学习礼乐的人
【原文】子曰:“先进於礼乐,野人也;後进於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
【译文】孔子说:“先学习礼乐而后获得官职的,是无爵无禄的普通老百姓。先有官职而后学习礼乐的是卿大夫等君之子。如果要我选用人才,我则要选用先学习礼乐的人。”
【说明】春秋以前学在官府,文化知识由贵族专职人员垄断世袭。孔子首创私人讲学,面向社会广泛招收学生,传授文化知识以培养从政的人才,这便使他成为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的第一位教育家。据《史记》记载,孔子有弟子三千,其中精通六艺者七十二人。孔子死后,“七十子之徒散游诸侯,大者为师傅卿相,小者友教士大夫”。这样就在政治上打破了贵族垄断政权的世卿世禄制,为专制君主自由任免布衣卿相的官僚体制创造了条件;在学术上传播古典文献,为百家争鸣准备了传统思想素材。这可能是孔子对中国历史发展的最大贡献。本节即是表明孔子这种打破“学在官府”的教育机制,意在对在野之人教之以礼乐,使布衣之“野人”都能在官府任职。孔子之所以开创私人办学之先河,他所继承的仍然是周文王的思想,在周朝初期,周文王、周武王并没有弄什么世袭制,其选用人才亦是在民间选拔,只是在周朝分封建立诸侯邦国后,各诸侯邦国才逐渐施行了世卿世禄等世袭制度,使大量的人才埋没于民间。而世袭的后辈弟子不学无术,却占据着朝政,致使社会道德风气每况愈下。所以孔子才下决心首创私人讲学。
2.这样的团结才是值得珍惜的
【原文】子曰:“从我於陈、蔡者,皆不及门也。”
【译文】孔子说:“跟从我在陈、蔡间受磨难的那些人,都没有正式登门拜师受业。”
【说明】孔子所选用的学生们都是“野人”,但有许多都没有正式登门拜师受业,为什么会这样呢?孔子首创私人讲学,面向社会广泛招收学生,传授文化知识以培养从政的人才,但由于他是首创,所以没有形成一套所谓的正式登门拜师的仪式。后来逐渐来投奔孔子学习的人,叩拜师尊而送礼,才使登门拜师形成一种礼仪。虽然跟从孔子周游于陈、蔡之间的人没有正式登门拜师,但孔子并不认为他们不是学生。相反,孔子还很器重他们。因为他们虽然没有正式登门拜师,而能与孔子一起周游列国,也就说明他们是凭着和孔子一样的理想,一样的信仰而团结一致的。这样的团结才是值得所有人珍惜的。
3.在起码的行为上能约束自己
【原文】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
【译文】品德行为很好的是: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这四个人。语言表达能力很好的是:宰我、子贡这两个人。善于办理政事的是:冉有、季路这两个人。熟悉诗书礼乐文化知识的是:子游、子夏这两个人。
【说明】本节所举的十个人就是孔子所说的“皆不及门也”的十个人,亦是随从他周游列国之人。这些人当中,品德行为良好的首推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这四个人,语言表达能力很好的是宰我、子贡这两个人。善于办理政事的是冉有、季路这两个人。熟悉诗书礼乐文化知识的是子游、子夏这两个人。为什么提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这四种?在《述而》第六节中,孔子就说过:“志於道,据於德,依於仁,游於艺。”孔子要求自己和所有的人都能做到这四点,因此,能在起码的行为上能约束自己的,孔子都要收为学生,并给予一定的教导。也就是说,孔子收学生是有一定条件的,并不是谁想要来学即可以学习,送点礼物就可以来学习,学习中亦可无拘无束。一个人是要能“自行束、修以上”的才能被孔子收为学生。
4.失去了自己的思想就会不思进取
【原文】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於吾言,无所不说。”
【译文】孔子说:“这个颜回呀,不是一个能帮助我的人,对于我所说的话,他没有不喜欢的。”
【说明】颜回即是颜渊,上节才说到颜渊有德行,本节孔子就反悔了?其实,颜渊确实是一个好人,他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其父颜无繇为孔子的早期弟子。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其“父子尝各异时事孔子。”其家境贫寒,居陋巷,箪食瓢饮,而不改其乐。终生追随孔子,未仕。在《雍也》第三节中,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在《子罕》第二十节中,子曰:“语之而不惰者,其回也与?”《论语》中有许多篇章都提到颜渊,都是赞扬的口气,唯有本节带有贬义。这其实也就是孔子“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的发挥,立什么?要立起自己的思想,立起自己的理想和信仰,也就是对人对事都有自己独特的看法和思考。光“立”当然不行,所以“四十而不惑”,不惑什么呢?对自己树立起来的思想不再疑惑。也就是说,坚定了前进的目标,明确了前进的方向,努力地奋斗下去。而颜渊呢?“对于我所说的话,他没有不喜欢的。”他崇拜孔子,凡是孔子所说的一切,颜渊都认为是正确的,伟大的,在颜渊的思想深处,什么都是孔子的,这样他就失去了自己的思想,没有了自己对人对事独特的看法和思考。因此,他也就是对孔子没有帮助的人。所以,人一定要树立起自己的思想,树立起自己对人对事都有独特的看法和思考,才能创造出自己的幸福生活,否则,一旦离开了老师,面对无奇不有的大千世界,他将无法适应、无法面对,更没有办法走自己的路,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而孔子作为一个老师,一个领导者,他不喜欢只听到一片赞扬声,不喜欢人人都顺从他而没有反面意见。他希望有人能提出不同的意见以便于他不断地改进自己,改进自己的学术思想。否则,陶醉在一片赞扬声中,自己就会怠懈,就会不思进取了。这种谦虚的思想,渴求不断上进的思想,是很值得我们后人学习的。
5.树立起自己对人对事的看法,才能走好自己人生的道路
【原文】子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间於其父母昆弟之言。”
【译文】孔子说:“孝顺的人是闵子骞呀,人们不会挑拨、离间他们父母兄弟所说的话。”
【说明】这几节都是孔子对“不及门”学生的评价。相传闵子骞少年丧母,受继母虐待,其父欲驱逐继母,他劝阻说:“母在一子单,母去三子寒。”(《说苑·佚文》)二十四孝中记载有他的故事,说他的继母待他不好,冬天制棉衣,给亲生儿子用棉花做衬,而对闵子骞却用便宜而不能御寒的芦花,但是他还是很孝敬继母,最后终于感动了继母。邻近人们都看不惯他的继母,看不惯他们兄弟之间悬殊的待遇,而闵子骞对别人打抱不平的话听都不听,仍然孝敬继母,友爱异母弟弟,最后一家人团结友爱。人们看到如此情景,也就不会挑拨离间他们父母兄弟之间的关系了,因为再怎么样挑拨离间也是没有用的。这是说明闵子骞自己心里有数,很有主见,有自己对人对事独特的看法和思考,对别人挑拨是非的言语他不屑一顾,自己按照自己的思想行事,久而久之,别人也就不会再有什么闲言闲语了。这种有自己的主见,有自己对人对事独特的看法和思考的思想,正是颜渊所缺乏的,也是很多人所缺乏的。引伸这个道理,就是一个人作人,尤其是当领导者,更要注意树立起自己的思想,树立起自己对人对事都有独特的看法和思考,才能走好自己人生的道路。
6.要求自己说话谨慎
【原文】南容三复白圭,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
【译文】南容反复多次朗诵诗经中关于白圭的句子,来告诫自己要谨慎,孔子就把哥哥的女儿嫁给了他。
【说明】本节是孔子对南容的评价。在《公冶长》第二节中,孔子就赞扬过:“国家政治清明的时候,他的才能不会被废置不用。国家政治黑暗的时候,他就会免遭刑罚及死刑。”于是就把自己的侄女儿嫁给他。本节又重提此事,就在于想说明南容的才智学识是很高的,在太平盛世,不会被废弃,因为可以用于治理国家。而在社会混乱的时候,才能越高的人,其艰难困苦就越多,甚至有生命危险。但南容却不会,因为他的才智学识高,就懂得如何自处自守,而且还懂得白玉上的污点,可以把它磨掉,但说话不谨慎而出错,就无可挽回的道理,亦是紧扣下面“过犹不及”的主题。这与现代所讲的“言多必失”、“沉默是金”,有异曲同工之妙。当然,南容并不是因此一句话都不说了,而是要求自己说话谨慎,就象《乡党》第一节所描述的那样:“孔子於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庙朝廷,便便然;唯谨尔。”
7.好学的人不一定就能干
【原文】季康子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
【译文】季康子问孔子道:“你的弟子中谁是最喜欢学习的?”孔子回答说:“有个叫颜回的弟子最喜欢学习,不幸死得早了,其他就没有了。”
【说明】本节是孔子对颜回的又一评价。第三节“德行:颜渊……”,第四节:“回也非助我者也……”,到本节的“好学”,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看到颜回是什么样的人。因此,本节季康子问“好学”,孔子也回答说“好学”,而不提其他,在《雍也》第三节中,孔子就回答过鲁哀公的问话,说“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也就说明在孔子心目中,颜回仅是“好学”而已。“好学”的人不一定就能干,这是千万要注意的,古往今来,尤其是从隋唐开科取士以来一直到现在的高考,“好学”的人千千万万,考取了秀才、进士、状元、硕士、博士的亦有千千万万,但真正能做出成就来的,只有几个、几十个而已。所以孔子一再强调“学以致用”,“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是很有道理的。而后人提出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也就说明了这个问题,理论必须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学以致用。否则,过分地迷恋于书本,钻了牛角尖,也是学非所用。
8.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
【原文】颜渊死,颜路请子之车以为之椁。子曰:“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鲤也死,有棺而无椁;吾不徒行以为之椁,以吾从大夫之後,不可徒行也。”
【译文】颜渊死了以后,他的父亲颜路请求孔子把自己的车子卖了给颜渊买一个椁。孔子说:“无论是有才能还是没有才能,也都是自己的儿子,我儿子鲤死了,也只有棺而没有椁,我没有卖掉车子步行来给他买椁。因为我从前做过大夫,出门是不能步行的。”
【说明】七、八、九、十这四节都是同一个意思,颜渊死了后,其父颜路想厚葬儿子,他自己很穷,没钱,想请孔子卖掉车子,买椁来安葬自己的儿子。但孔子不同意,在《为政》第五节中,孔子就说过:“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意思是:一个人在活着的时候,我们侍奉他以规定的社会行为规范。如果他死了,我们则在埋葬他时也按照规定的社会行为规范,在举行祭奠的仪式时也遵照祭祀仪式规定的社会行为规范就行了。作为曾经是鲁国大夫的孔子,地位并不算高,因此他只能遵守他这种地位的社会行为规范,他的儿子鲤死了,也只是一般性的安葬,而不能超出这种地位的厚葬。虽然颜渊是他很心爱的弟子,但也不能超出既定的社会行为规范而厚葬。而且,颜渊生前就是“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的虽贫穷而豁达之人,要厚葬他,他生前肯定是不会同意的。再者,孔子之不徒步,也是一种既定的社会行为规范,尽管自己很贫穷,但也要维护国家的名誉,总不能让外人说,瞧,鲁国的大夫上朝都是走路,可见鲁国太穷了。遵守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是孔子一贯的思想,始终如一的行为。而遵守既定的社会行为规范,则能使自己思想不过分,行为也不过分,亦不会不及。
9.思有所行,一个人就能寻求到他的人生目标
【原文】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
【译文】颜渊死了后,孔子说:“唉,上天忘掉赞誉了,上天忘掉赞誉了。”
【说明】颜渊死了后,孔子很哀叹,颜渊的一生,是值得上天和我们所有的人赞誉的,他不幸短命而死,是上天忘掉赞誉他了,如果上天没有忘掉的话,就应该让他早点出仕,为国家、为人民做点事情了。如果上天没有忘掉的话,就应该让他继续活着,好让他终有一天为大家做点贡献。虽然他对我没有什么帮助,但他“好学”的精神确是我们大家都应该学习的。也就是说,首先要好学,然后学而多思,思有所行,一个人也就能寻求到他的人生目标。
10.为失去这样一个好学的学生而痛惜
【原文】颜渊死,子哭之恸。从者曰:“子恸矣!”曰:“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
【译文】颜渊死了后,孔子哭得很伤心,极其悲痛。跟随的弟子说:“先生,您太悲伤了啊。”孔子说:“我太悲伤了吗?我不为这个人悲伤还能为谁悲伤呢!”
【说明】本节是说明孔子为失去了这样一个好学的学生而痛惜不已,能真正地好学的人是不多的,现在这个好学的人也死了,而且“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的这个颜回也死了,这当然会令人痛惜。孔子自己的儿子鲤死了,也没有这样伤心痛惜,因为只有颜回这样的人才值得伤心,才值得痛惜。
11.从自己做起
【原文】颜渊死,门人欲厚葬之,子曰:“不可。”
门人厚葬之。子曰:“回也,视予犹父也,予不得视犹子也。非我也,夫二三子也。”
【译文】颜渊死了后,孔子的学生们想要厚葬颜渊,孔子说:“不可以这样做。”
学生们还是隆重地安葬了颜渊。孔子说:“颜回呀,你看待我就象是对待父亲一样地尊重,我却不能象对待儿子一样地待你。这不是我的意思,是那些学生要这样做的啊。”
【说明】是学生们不顾孔子的反对,私下里厚葬了颜渊,孔子在颜渊墓前的自述。为了维护与遵循既定的社会行为规范,孔子反对厚葬。因为孔鲤之死,就没有厚葬,颜渊作为一介布衣百姓,是不允许厚葬的,再说,也没有厚葬的必要。所以孔子说我不能象对待儿子一样地待你,是说没有象安葬孔鲤一样地薄葬,而那些你的同学们厚葬你,是违背了既定的社会行为规范。如果说,我们都能违背既定的社会行为规范,那么人人都可以违背了。而如果人人都违背了既定的社会行为规范,这个社会不是就更混乱了吗?在颜渊厚葬薄葬的问题上,孔子之所以反对厚葬,是因为孔子想得更多更深,而不仅仅是为了节约一点钱的问题,而学生们坚持厚葬,是没有想到更多的问题,没有想到整个社会行为规范的问题,只是看到现在,看到目前,实属目光短浅。所以,从这件事上,我们确实可以学到很多东西。这就象我们在大街上扔垃圾一样,如果人人都不遵守既定的社会行为规范,那么大街上就会乱七八糟,而如果我们从自己做起,不乱扔垃圾,那么,我们的生存环境就会越来越好。所以,遵守既定的社会行为规范,是我们每一个人应该自觉做到的。而遵守了既定的社会行为规范,我们每一个人的行为就不会“过犹不及”了。
12.谁也没有真正去侍奉过鬼神
【原文】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译文】子路问侍奉鬼神是怎么一回事。孔子说:“还没有侍奉人,怎么能侍奉鬼神呢?”
子路又问:“我斗胆问一下关于死的问题。”孔子说:“还没有知道生的问题,怎么能知道死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