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克制自己而恢复社会行为规范
【原文】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仁乎哉?”
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译文】颜渊问关于“仁”的问题。孔子说:“克制自己而恢复社会行为规范就是恢复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亲爱,有一天大家都克制自己而恢复了社会行为规范,天下就归附于相互亲爱了。要做到与人相互亲爱是由自己内心而发的,那里由别人来做呢?”
颜渊说:“请问实行与人相互亲爱的要领。”孔子说:“不是符合社会行为规范的事不看,不是符合社会行为规范的话不听,不是符合社会行为规范的话不说,不是符合社会行为规范的事不做。”
颜渊说:“我颜回虽然不敏捷,也要请求使用老师告诉我的这个方法。”
【说明】在《里仁》篇里,孔子多次讲了“仁”和“礼”的关系,里仁就是内在的仁,就是内在的与人相互亲爱的关系,这个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亲爱的关系,要依靠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来维护。换句话说,人人都遵守了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也就能达到相互亲爱的关系。因为共同的行为规范能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趋于一致,而在一致的思想和行为上,人与人之间也就很容易相处了。“仁、义、礼、智、信”是孔子学问的中心,孔子一生所宣扬的就是与人相互亲爱的精神。这种与人相互亲爱的精神不仅仅是我爱你,我喜欢你等等;它实质上指的是视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不论是什么人,首先要将他当个人看。也就是说,要尊重每一个人,要尊重他的人格。要真正做到人人平等,才能谈得上与人相互亲爱。人是社会的、群体的动物,人只能与人生活在一起才能算是个人。若不能与其他人共处,其也就不是个人了,充其量算是个野人。当然,人类首先都要从为自己出发,最起码要在自己吃饱饭的基础上才能考虑到别人,考虑到国家,考虑到全人类。但在为自己的情况下,还应该考虑到别人的感受以及全社会、国家的大局。也就是说,在争取自己更好的生存空间的同时,要用智慧,用信誉,遵守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用最佳的行事方式,达到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亲爱。这样,人们才能在这个人世生活中得到应该享受的快乐。
因而,对于不符合社会行为规范的事不做,不看,不符合社会行为规范的话不说,不听,从自己做起。也就是说,在不利人亦不利己的情况下,或是损人利己的情况下,都不做不看不说不听;那么,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就会容易一些。然而,与人相互亲爱是否人人都能做到呢?显然很难!如果能做到与人相互亲爱,与其他每个人都能相互亲爱,也就没有忧虑了。也就是说,在与每个人都能相互亲爱的情况下,当你出现了任何问题,任何人都会帮助你,能得到所有人的帮助,你还有什么问题呢?没有了问题也就没有了困难。
这实际上牵涉一个心态问题,“克己”就是克制自己,控制自己,就是“学而时习之”中的调节自己的心态。当与别人有利益、利害冲突时,首先调整自己的心态,检查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是不是符合社会行为规范,才选择自己的行动方式方法,以最佳的行事方式,以求达到与人相互亲爱的关系。这便是孔子的中心思想。
在这里,孔子为什么只提恢复而不提出创新?我们必须要知道当时的在社会背景,春秋时期,周朝还没有完全垮台,仍然是周天子在号令天下,然而由于各诸侯邦国的封建割据,周天子已经失去了正常的权力,各诸侯邦国各自为政,礼乐征伐自诸侯出,乃至于陪臣执国命,天下一片混乱。而更混乱的在于人的思想,是因为私有制的畸形发展,使人们的贪欲无限地膨胀。在这种历史条件下,孔子只能提出“复礼”,恢复周初以来的社会行为规范,而不能创新,因为创新的条件必须是改换了一个朝代之后,使用新建朝代的新的思想路线。比如秦始皇,创造了新的朝代,才能有新的社会行为规范。不要盲目地认为孔子之“复礼”,就是恢复古旧的社会生活形态,是落后,是退步。何况周初周文王制定的社会行为规范,并不是只为奴隶主贵族阶层而建立的,如果我们能更深层次地了解周文王时的社会,我们就会清楚那不是一个奴隶贵族阶层占统治地位的社会。
2.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原文】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译文】仲弓问关于“仁”的问题。孔子说:“出门做事就要象见贵宾一样庄重,役使人民就要象承办大的祭祀仪式一样庄重。自己不想做的,就不要强加给别人。在自己的国家没有怨恨,在自己的家里也没有怨恨。”
仲弓说:“我仲弓虽然不敏捷,也要请求使用老师告诉我的这个方法。”
【说明】颜渊问了,仲弓又接着问关于与人相互亲爱的问题,而孔子的回答却不一样。也许是仲弓没有听到颜渊与孔子的问答,也许是仲弓听了后有自己的感受,故而还想弄清楚;这是次要的,最主要的是孔子的回答是不一样的。在《雍也》第一节中,孔子说冉雍有帝王之才,有雄才大略,有仁义道德,可使其南面而坐。故而告诉冉雍,出门到外面去,对任何人都要平等对待,要象见贵宾一样有礼貌、诚恳、庄重,尊重每一个人。因为,“不患人之不己之,患不知人也。”“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君子博学於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既然人人平等,所以对待人民也要象承办大的祭祀仪式一样庄重。而且,最主要的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孔子的一个很重要的思想原则,也是孔子了解的人际间交往的对等原则。根据这个对等原则,人与人之间是相互对等的,我对你存有善意,你才会回报于善行。父与子的地位是不对等的,但父亲对儿子是慈爱的,儿子才会对父亲报以孝爱,因为儿子以后也有可能当上父亲,他自然也期望自己的儿子能回报于孝爱。如果自己所不想做的而强加给别人,就是不对等。依据对等原则,对方也会回报于相同的行为,而不会回报以善行了。
至于“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也是对等原则的发挥,这个“怨”字,有两面意义,一是指自己首先不要有怨,不要怨天出太阳又下雨,不要怨自己命不好,不要怨自己钱太少,怨是怨不来的。二是指别人对我无怨,这很难,穷了被别人瞧不起,富了有人眼红,多读点书,人家说你是书呆子,少读点书,则会说你无知识;多做点事,人家说你争先进,少做点事,则会说你是懒惰;所以要检点自己的言行,使别人对我无怨。无论在邦在家,无论发生什么事情,自己首先不怨天尤人,不怪罪于别人,那么,别人也不会怨你怪你。即使是别人做错了,帮助他改正就是,怨他怪他起不了作用,也解决不了问题。因此,总结上节和本节所说,这些都是“仁”的内涵,都是与人相互亲爱的基本原则。
3.语言的表述一定要清楚无误
【原文】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
曰:“其言也讱,斯谓之仁已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
【译文】司马牛问关于“仁”的问题。孔子说:“与人能相互亲爱的人,他说话是很谨慎的。”
司马牛说:“其说话谨慎,这也叫与人相互亲爱吗?”孔子说:“做起来很难,说话能不谨慎吗?”
【说明】颜渊问了,仲弓又接着问,然后司马牛又问关于与人相互亲爱的问题,而孔子的回答却不一样。这实际上是表明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的关系是很难用一句话描述清楚的。孔子为什么要对司马牛如此说?可能司马牛是个口无遮拦的人,平时说话不谨慎,故而孔子告知“其言也讱”。与人相互亲爱为什么说话要谨慎呢?其实这里面学问很大,是我们日常的语言表述问题。我们平时在日常生活中就有体会,一个说话不小心,或者是一个动作不注意,别人就误会了,就生气了,尤其是情侣间更是如此。或者是谈判桌上,或者是合同文本上,语言的表述一定要清楚无误,才不至于产生误解。如果表达能力差,就容易导致误会的产生。而误会的产生,则会影响和破坏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的关系。有些夫妻的离婚,并不是有什么深仇大恨,而只是误会逐渐加深才导致婚姻的破裂的。
4.内省不疚
【原文】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
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译文】司马牛问关于什么是君子的问题。孔子说:“君子是不忧愁不恐惧的。”
司马牛说:“不忧愁不恐惧,这就可以称为君子了吗?”孔子说:“自己内心审视而没有愧疚,那还有什么忧愁和恐惧呢?”
【说明】司马牛问了与人相互亲爱的原则后,又接着问关于什么是君子的问题。实际上,君子之不忧愁不恐惧也是“仁”的一方面,建立与人相互亲爱的关系,首先要有一个好的心态,这种好的心态就是“内省不疚”。若内心审视而有愧疚,就表明自己有不对的地方,而有了不对的地方,就会有忧愁、有恐惧。有了忧愁和恐惧,也就很难建立起与人相互亲爱的关系。这实际上也是《里仁》第十四节所说的“君子喻於义,小人喻於利。”也是《述而》第三十七节“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之意。君子永远是心胸宽广平坦的,因为他不是为了自己着想,不会祈求什么,所以才能做到心胸宽广平坦地面对这一切。而小人们常常是为自己着想,总想上天或鬼神能给他点什么,所以他总是急速而紧迫地祈求祷告,希望达到自己的个人的目的。因此,真正做到“不忧不惧”、“内省不疚”也就是君子了,也就有“仁”了。
5.对等原则
【原文】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译文】司马牛忧虑地说:“别人都有兄弟,唯独我没有。”子夏说:“我卜商听说过这样的话:‘死去和出生都有一定的命运,荣华富贵在于上天的安排。’作为一个君子,只要敬谨而无过失,与人相交恭敬而有礼貌礼节。那么天下的人都是你的兄弟了。君子为什么要忧愁自己没有兄弟呢?”
【说明】司马牛可能还是没有听懂孔子所说的话的深刻含义,所以本节由子夏出面解说。第三节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第四节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这两节的意思其实都是建立与人相互亲爱的关系,首先要有一个好的心态,即说话谨慎与不忧愁不恐惧;有了这种好的心态,就能与人建立良好的相互亲爱的关系,而建立了这种良好的相互亲爱的关系后,人与人之间也就等同于兄弟关系了。司马牛不懂得首先要自己与人去建立良好的相互亲爱的关系,他只想要别人象对待亲兄弟一样来对待他,这就违背了对等原则。根据对等原则,人与人之间是相互对等的,我对你存有善意,你才会回报于善行。我对你有若兄弟,你才会将我当兄弟对待。若是只想你当我有如兄弟,而我不对你有如兄弟,这兄弟是做不成的,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的关系也是建立不起来的。
6.明白事理
【原文】子张问“明”。子曰:“浸润之谮,肤受之愬,不行焉,可谓明也已矣。浸润之谮,肤受之愬,不行焉,可谓远也已矣。”
【译文】子张问关于明白事理的问题。孔子说:“象水那样日积月累慢慢渗透浸润的无中生有说人坏话,有切肤之痛那样的诬告,不言说,就可以称为明白事理了。象水那样日积月累慢慢渗透浸润的无中生有说人坏话,有切肤之痛那样的诬告,不言说,就可以称为远离错失了。”
【说明】司马牛没有听懂孔子所说的话的深刻含义,而子张也没有听懂,没有听懂就等于不明白事理,所以子张还要再问。其实所谓明白事理,也就是明白“仁”的含义。事理,就是与人相互亲爱的关系的探讨。所以孔子告诉他,不要言说别人的坏话,而且还要远离这些。这个不言说和远离,其实就是建立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的关系的基本原则。你若是想要与别人建立相互亲爱的关系,就不能言说别人的坏话,尤其是象水那样日积月累慢慢渗透浸润的无中生有说人坏话和有切肤之痛那样的诬告。别人有缺点、有错误,可以帮助他、批评他,甚至于可以骂他。但若东一句西一句似乎是不经意地说人坏话,也就会破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至到最后,不仅建立不起相互亲爱的关系,反而会使人与人之间充满仇恨和怨气。如果明白了、通晓了这些事理,就会“不行焉”,也就“可谓明也已矣”、“可谓远也已矣。”
7.老百姓对统治者的信任问题
【原文】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三者何先?”曰:“去兵。”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译文】子贡问关于领导政治的问题。孔子说:“有充足的经济基础,有充足的军事装备,人民信任统治者。”
子贡说:“如果必不得已要去掉一项,在经济基础、军事装备和人民信任这三者当中先去除哪一项呢?”孔子说:“去除军事装备。”
子贡说:“如果必不得已要去掉一项,在经济基础、人民信任这二者当中先去除哪一项呢?”孔子说:“去除经济基础。自古以来谁都免不了一死,如果人民对统治者失去了信任,那么国家也就立不住了。”
【说明】政治问题和明白事理问题其实是一回事,因为政治实际上也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只不过是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关系。一个国家的强大,就在于“足食、足兵、民信之矣”这三项,经济、社会的安定,人民丰衣足食,安居乐业,以及国防力量的充足和老百姓的信任。细究所有这些问题,当然也就是老百姓对统治者的信任问题。因为也只有老百姓对统治者有了充分的信任,才有可能建立充足的军事装备,国防力量才能强大。只有老百姓对统治者有了充分的信任,经济建设才能建立起来,人民才能丰衣足食、安居乐业。倘若失去了人民的信任,统治者指挥不动人民,整个国家、整个社会就是一盘散沙,那也就谈不上什么军事装备和经济基础了。而这个信任问题也就是统治者与人民之间的相互亲爱的关系问题,只有统治者与人民之间相互亲爱,才能建立互相信任的关系。而互相信任的关系建立起来,才会有力量,生产力也才能得到发展,国家也才能强大。“人类由史前向文明社会的演进,是在适应各自区域地理环境下的全方位的演进。它包括人自身素质的进化、人所创造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的演进、人所创造的社会组织及管理机构的演进等等。”(李学勤《中国古代文明与国家形成的研究》)在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更多的国家的形成和人民的关系问题。透过这些研究,我们可以知道,人民的信任对国家的建立和巩固是多么地重要。
8.本质上有好的东西才会有文明的外表
【原文】棘子成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