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论语原解
23104000000004

第4章 为政第二 心态健康才能为政(1)

1.领导者居中而不动

【原文】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译文】孔子说:“搞政治、政事之类的规律,就好象是北极星居中,而其它所有的星辰都来环抱之。”

【说明】先说“为政”,过去许多儒学家都认为“为政”是孔子的“政治思想”。其实,研究下来,“为政”是孔子研究怎样“为政”的人的。也就是说,“为政”的人也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有一个健康的心理。这就首先要弄清楚“政治”是什么意思。政治,是指一定的阶级或社会集团为实现其根本经济利益,围绕夺取、建立、巩固国家政权所进行的一切活动。那么“为政”的意思就是去做好这些事,进行好这些活动。所以,“为政”与“政治”的概念是不同的。德,从汉儒到宋儒把它定为品德、道德后,也就成了形容一个人品行的意思。但“德”字的古用法却不是这样,《周易》十八个卦中都出现过“德”字,都说明“德”字的用法与我们现在的用法不一样。所以,孔子用德字,也是作为客观规律来用的。

再说天文学,中国发展得最早的科学,即是天文学,讲世界科学史,乃至讲科学,都必须先要讲天文。天文即是星象,人类认识世界,首先是从观察繁星闪耀的天空开始的,如果我们来分析五千年前的造字,我们不难发现“智慧”的“智”字,是由知和日两字组成的;而“慧”字,则是由彗和心两字组成。这就说明,知道太阳,心领彗星的启示,也就有了“智慧”。中国的文化亦是从天文来的。孔子之所以在这里提出“北辰”——北极星,是因为他认为北极星是处天之极,是处在天的正中,一切星辰都是围绕着北极星旋转的,众星都在拱卫着它。一年四季,天体星座的移动,好象都在听从北极星的指挥,跟着它,绕着它转动。所以孔子认为,人间的君王,也就是为政者,应该居中,居极,让人民都象众星拱卫北辰一样拱卫为政者。为什么呢?因为众星拱卫北辰,乃是千古不变的规律,人民拥护和服从君王,也应该是千古不变的。当然,人民需要领导者,这是人类发展的规律,没有领导者,人民将是一盘散沙,无法提高生产力,也无法生活得更好。然而,作为领导者,就应该居而不动,让众星拱卫。所谓居而不动,并不是说领导者人不行动,而是要求其“为政”的“政治思想”不要频频变动。“政治思想”不变动,人民也就能更好地围绕着这个“政治思想”而动了。

2.遵重风俗习惯

【原文】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译文】孔子说:“《诗经》三百篇,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的话,可以说:‘其思想没有邪念’”。

【说明】本篇讲“为政”,孔子为什么突然提到《诗经》了呢?我们首先要知道,夏、商时期是没有任何成册的书籍、典籍留传下来的,而周朝,只留下了一部《周易》;但人们一直认为《周易》是用来占卜的书(何况其一直深藏在周王朝内部),因此没有将它看为是怎样治理国家的政论书籍。故而,怎样治理一个国家,在春秋时期的各个君王们只好依靠人们的口头流传,加上父辈的教训及自己的经验,来作为统治的理论基础。因此,君王们多派人到各地去“采诗”,收集民间百姓对统治者的意见。《礼记·王制》:“天子五年一巡守,岁二月,东巡守至于岱宗,柴而望祀山川,觐诸侯,问百年者就见之。命大师陈诗,以观民风。”因此,《诗经》作为一个民间诗歌的总集被汇编起来以后,就成为了统治者“为政”的理论依据。因此,孔子认为,作为一个统治者,依据《诗经》,基本上就可以“为政”了,用不着再去想另外一些歪门邪道了。也就是说,为政者的思想中不要再有别的邪念了。因为《诗经》本身的内容就没有不正当的。

这其实也是“学而时习之”的延伸,学习,而且经常不断地调节自己的心态,学《诗经》是如此,学“为政”亦是如此。思想中没有邪恶,也就是心理健康。而心理健康了,“为政”才可以为好。

3.万物平等

【原文】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译文】孔子说:“为政之道之所以要用政治理论,就是要用平等的刑罚对人,人民因此会勉励自己而没有耻辱感。为政之道之所以要认识客观规律,就是要用平等的社会行为规范对人,即使有了羞耻的行为自己也会度量、衡量的。”

【说明】孔子的这一句话,确实点明了“为政”的重要思想。古时“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民”,是社会不公平的根本原因。由于没有正确理解孔子的这句话,官僚特权思想一直延续到现在。正是因为这种官僚特权思想,不平等思想,才致使绝大部分人民群众心理产生不平衡,从而导致了社会的混乱。也就是说,刑与礼(法律与社会行为规范)的不平等,是导致心理不健康的根本原因。只有用平等的刑罚对人,用平等的社会行为规范对人,尽量消除官僚特权思想,才能真正地解放生产力,使社会得以进步与发展。

4.树立自己的思想

【原文】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 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即有志于学习各种各样的学问、知识,三十岁时,便树立了自己的思想,四十岁时,对人生我已经没有什么疑惑的问题了;到五十岁时,我才知道天道的规律;到了六十岁,我什么话都能听了;到了七十岁时,我可以随心所欲地思想,但却不会超过法度、规矩。”

【说明】说“为政”,孔子为什么说到自己了呢?其实,这是孔子借自己的经历告诫为政者,“为政”靠的是“学、识”。现在许多人都将“三十而立”看成是“成家立业”之意。殊不知,这个“立”字含义很深,是孔子说明自己思想树立起来之意。要知道,一个人要树立起自己的思想,是很不容易的。也就是一个人学到了三十岁,就应该有了自己的思想,从而不会“人云亦云”了。一个普通人,没有自己的思想,似乎不大重要,而作为“为政者”,就必须有自己的思想,也就是对人对事都有自己独特的看法和思考。光“立”当然不行,所以“四十而不惑”,不惑什么呢?对自己树立起来的思想不再疑惑。也就是说,坚定了前进的目标,明确了前进的方向,努力地奋斗下去。但这还不够,“五十而知天命”,天命是什么?天命就是天的发展趋势,天道也就是人道。人道是要服从天道的,一年有四季,有365天,一天有十二个时辰,二十四小时,地球围绕着太阳自转、公转,这都是天道。作为地球人,非服从这个天道的规律不可,除非你跳出地球。知道了天的发展趋势,从而才可以知道人的发展趋势;知道了人的发展趋势,才可以“为政”,也就是才能真正懂得统治人民的规律和决窍。这就是孔子的体会。

接下来的“六十而耳顺”,乃是孔子对人道的一个很有意思的描述。我们一般人在年轻的时候,血气方刚,听到不同意见,那是忍不住的,总要反驳两句,以显示自己的勇气和正确。更有甚者,是根本容不下反面意见。我“慢”很严重。尤其是文化知识较高的人,总是认为自己是正确的。而孔子的“耳顺”,则描述了一个人能够容忍所有不同的意见,这很难得。也就是说这个人已经彻底洞察、理解了人生,知道了为什么这个人要说这样的话,那个人为什么要说那样的话,既然知道了、了解了、洞察了,也就能什么都能听进去了。能听进去,并不代表要服从,自己自有主张也就是了。

到了七十岁,“从心所欲”而“不逾矩”,这看来似乎很矛盾,能随心所欲地,那还管什么规矩?肯定要“逾矩”,超越、超过规矩。其实,孔子的话是有前提的,那就是在遵循天道、人道的规律下,不逾越天道、人道的规律的“从心所欲”。这就是人生经验的积累。孔子的这一段叙述,其实就是描述一个人的内在修养,一个很好的道德修养,一个很好的心态。只有拥有了这样好的心态,才可以去“为政”。

5.继承前辈的平等思想

【原文】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

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於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译文】孟懿子来问关于如何能继承先人之志的问题,孔子回答说:“不要违背就行了。”后樊迟驾驭马车出去,孔子上车后便告诉樊迟:“刚才孟孙来问我关于如何能继承先人之志,我回答他说,不要违背就行了。”樊迟听后茫然地问:“这是什么意思呢?”孔子回答说:“一个人在活着的时候,我们侍奉他以既定的社会行为规范。如果他死了,我们则在埋葬他时也按照既定的社会行为规范,在举行祭奠的仪式时也遵照祭祀仪式的既定的社会行为规范就行了。”

【说明】这一段叙述其实是紧接第三节的,从表面来看,似乎没有什么,仅仅是遵守既定的社会行为规范就行了。在第三节里孔子说过:“齐之以礼”,就是用平等的社会行为规范对人,这个“平等”,其实很不容易做到,尤其是当官的,当大官的。孟懿子是当时鲁国的一个很大的官,勉强比,有如现在的内阁官员,也就是部级干部。这样的大官,要叫他和普通老百姓一样地遵守既定的社会行为规范,很难。他们总认为自己肩负重任,因此在各方面都必须比普通老百姓要优越,这种特权思想,古往今来都有。即使在普通老百姓中也有,比如说,一个家庭主妇,她的特权是操持全家人的饮食起居,其他家庭成员在家的时候,都必须服从她关于饮食起居的安排。如果有谁,不论丈夫或是子女,谁要不听从安排,冒犯了她的“特权”,也就等于冒犯了她。孔子正是明确了这一点,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才对孟懿子说了这样的话。直到现在,我们的官员们仍然没有弄懂这个思想,其实,国家官员、国家干部,都是为人民服务的,是要想办法让老百姓“安居乐业”的。实在是没有资格享受特权的。

6.遵守既定的社会行为规范

【原文】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译文】孟武伯来问关于如何能继承先人之志的问题,孔子回答说:“你的父母只是因为其憎恶,才导致你的忧虑。”

【说明】同样是问“孝”,孔子的回答却不一样(包括以下七、八两节),为什么呢?问的人不一样。孟懿子问,是作父母的问,孟武伯的问,是当儿子的问,这是其一。第二,孟武伯之所以问“孝”,乃是看到他的父亲的所作所为,心中有了疑惑,才来问孔子关于如何能继承先人之志的问题。而孔子的回答却很巧妙,你的父母亲因为憎恶“齐之以礼”,憎恶平等,他总认为自己肩负重任,因此不能与平民百姓讲平等,他的这种特权思想,才是真正值得忧虑的。那么,孟武伯的父亲既然如此,孟武伯还要“孝不孝”呢?这就很值得忧虑了。也很可能值不得“孝”了。遵守既定的社会行为规范,是每一个社会人都应该做到的;因为只有人人平等,社会才能进步。这种“齐之以礼”的思想,是孔子对当时封建奴隶制的强烈反抗,也是代表了社会要求进步的心声。

7.继承才叫真正的孝

【原文】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於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译文】子游来问关于如何能继承先人之志的问题,孔子回答说:“如今讲‘孝’者,都是说‘孝’就是能养育的意思。但你看看狗呀,马呀这些畜生、宠物,皆是人们所养育。难道这也叫‘孝’吗?不慎重地对待,不敬谨地对待长辈、前辈、先人之志,如何能分别出‘孝’的真正含义呢?”

【说明】其实,孔子的这段话从表面上就已经阐述清楚了“孝”字的含义,然而,直到今天,我们很多人还在认为“孝”就是养育的意思。我给老爸、老妈钱了,我就尽孝了。现在许多年轻人不要说连父母的生日都弄不清楚,父母真正的在干什么、在想什么就更不清楚了。这些人只想着自己,自己的事业、自己的爱情、自己的家庭、自己的感受、自己的挫折等等,很少能去体会父母的感受,更不要说去继承父母的志向了。当然,有没有继承了父母的事业的呢?有!但很多都是在表面上继承了父辈的事业,如医生的儿女也当了医生,老师的儿女也当了老师,但他们对父辈的志向发扬光大了没有?很少。所以这个问题很重要,要真正地把父辈、先人的志向发扬光大,才能叫真正的“孝”!

8.真孝不是表面的恭敬和听话

【原文】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译文】子夏也来问关于如何能继承先人之志的问题,孔子回答说:“从外表而言是很难说的,有事情了,作弟子的就来做,有酒食了,一定要先生、老师先吃,仅仅这样做就可以认为是孝吗?”

【说明】想来子夏对孔子是相当恭敬的,否则孔子不会这样来回答他关于如何能继承先人之志的问题的。从分析第七节的“孝”,我们已经明白“孝”不仅仅是养育老人,因此更不仅仅是在表面上恭敬父辈、老师、先人了,态度上恭敬是对的,“不敬,何以别乎”,尊师重道、敬老尊贤,这是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但若仅仅是在表面上恭恭敬敬,而没有继承父辈的志向,还是不能称为真正的“孝”。

9.继承历史的经验才是孝

【原文】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译文】孔子说:“我和颜回谈了一整天话,颜回都不违背我的意思,没有反对过我的讲话,看来好象是笨笨的,很蠢。但是他退下去以后会观察、审视自己的私心杂念,而且对我的言论还有所发挥、发展。由此观之,颜回并不是愚蠢的。”

【说明】孔子的这一段话,其重点还是落在“孝”字上,虽然颜回没有问“孝”,但颜回对老师的恭敬态度也是一种“孝”。第五节讲孝,是“无违”;第六节讲孝,是“忧”;第七节讲孝,是“养”;第八节讲孝,是“敬”;本节讲孝,还是“敬”。然而,恭敬还不是孝,必须要象颜回那样,“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才能是真正地能继承先人之志向了。

本篇题名为“为政”,为什么用了很多篇幅来讲“孝”呢?如果仅仅是把“孝”理解为孝顺、孝敬,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等等,显然与题名不符。因此,孝字更应该理解为能继承先人之志的意思。为政者,为的是国家政治、政策之事也,就要能继承先人之志,使民“安居”而“乐业”,才能为政!如果首先就有了特权思想,是管理者而不是服务者的思想,这个“政”看来是“为”不好的了。

对于先人之志向问题,据史书记载,孔子是很尊崇“周礼”的,那么周朝施行的是什么“礼”呢?周文王在《易·家人·六四》中说:“富家,大吉。”在《易·颐·辞》中说:“观颐,自求口实。”提出的都是“怀保小民”(《尚书·无逸篇》)的思想,他施行的是“裕民”(《尚书·康诰篇》:“惟文王之敬忌,乃裕民”)的政治。所谓“裕民”,就是征收租税有节制,让农民有积蓄,让农民发生劳动的兴趣,使民能安居、能乐业。这种“怀保小民”的“裕民”政策,就是孔子孜孜不倦所追求的“礼”,一种能使社会安定的行为规范。也是孔子孜孜不倦所追求的“孝”,继承先辈的志向。而决不是父辈是小偷,作儿女就要发扬光大父辈偷盗抢劫的志向,这点千万要弄清楚。

10.察言观色搜人才

【原文】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译文】孔子说:“看一个人为什么做这件事的原因,再观察他做这件事的动机、由来,再检察他平常是安于什么?那么,人们怎么来搜求呢?人们怎么来搜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