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想打仗
【原文】卫灵公问陈於孔子。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明日遂行。
【译文】卫灵公问关于陈兵布阵的事于孔子。孔子回答说:“若是祭祀仪式上关于俎豆等奉祀之事,我则是经常听说的;至于军事之事,我从没有学过。”于是第二天便离开了卫国。
【说明】本篇一开头就提出了卫灵公的这个问题,是很有深意的。还在《八佾》篇里,孔子就曾经对《韶》、《武》乐发表过评论,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意思是说,虞禅让于尧,尧禅让于舜,舜禅让于禹,皆是没有经过战争的和平行为,故孔子认为这种音乐是善良的。而周武王时期所创作的《武》乐,由于周武王是以武力夺取的天下,故其音乐中带有战争的杀伐之音,因而孔子认为美是美极了,但由于存有杀伐之音而缺少善良。孔子在这里所谈论的音乐问题实际上也是与“礼”联系在一起的。也就是说,孔子认为上古时期的尧、舜、禹等先王所制的“礼”是没有严刑峻罚的,因为那是很善良的和平时期。而自商到周后,战争频繁,杀伐激烈,故其所制的“礼”,也就有了严刑峻罚,故而缺乏善良之心,所以,“未尽善也。”孔子的这种认为,有他一定的道理,夏代经济以农业为主,阶级、国家的出现,王位世袭的确定,刑法和贡赋制的建立,都引起守旧势力的反抗,私有制自此愈演愈烈。而私有制的发展,必然导致对外掠夺奴隶和财物,奴役其他部落;对内则镇压平民和奴隶。因此,包含有刑罚的“礼”的内容也就至为广泛,从奴隶主贵族的起居生活到国家的政治、军事、法律制度都有了详细的规定,对平民和奴隶也更有严厉的规定。而缺乏善良之心的“礼”,相比于原始共和社会的“礼”,也就“未尽善也”了。因此,孔子不愿意就陈兵布阵的军事问题发表任何意见,因为战争是“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老子·三十章》)所有你争我夺的战争都是统治者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用人民的生命和鲜血筑就的,都不是为了建立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的关系的。一句话,都不是善良的。故孔子虽然懂得战争的谋略,却不愿意说给卫灵公,也就是不愿意用谋略的知识来换取荣华富贵。
2.小人穷困以后就漫无准则了
【原文】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译文】孔子在陈国时断绝了粮食,跟随的人患了疾病,不能起来了。子路满是怨气地来见孔子,说:“君子难道会有这样的穷困吗?”孔子说:“君子固然是有穷困,但小人穷困以后就漫无准则了。”
【说明】孔子离开卫国后,就到了陈国,然而由于走得匆忙,没有准备充分,在陈国的路上便断绝了粮食。子路对这件事情想不通,挨饿受穷一般都是小人们的事,孔子作为一个君子,曾经当过鲁国大夫,又有这么多弟子,怎么也会挨饿受穷呢?就着这件事情,孔子便借机教育他。本节的重点不是关于绝粮的事,而是关于君子的准则问题。什么是君子?是说一个人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能够用最佳行事方式,遵守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能与人建立起相互亲爱的关系的,就可以称为是君子。而不是说君子就必须是富贵的,有许多金钱和物资。富有与贫穷并不是衡量一个君子的标准,只有道德品质才是衡量君子的标准。君子虽然会有贫穷,然而君子永远会遵守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不会超出这个规范的原则。而小人贫穷了,就不会遵守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就会漫无准则,就什么事都干得出来。也就是说,为了自身的利益,小人们是可以杀人放火、偷盗窃抢而不顾一切的。因此,尽管卫灵公问陈兵布政之事于孔子,甚至可能许诺以高官厚禄,但孔子不为利益所动而离开,就说明君子的道德准则是在于与人为善,和平共处的。这一节接得很妙,孔子拒绝了高官厚禄而紧接着挨饿受穷,《论语》的编纂者们的用意就是在于此了。
3.宽恕之道是应该融会贯通的
【原文】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
【译文】孔子说:“赐呀,你以为我是经过很多学习就会识别的吗?”子贡回答说:“是的,莫非不是吗?”孔子说:“不是的,我是一直贯通下去的。”
【说明】在《里仁》第十五节中,孔子曾对曾参说过:“参乎!吾道一以贯之。”而孔子的道,即是真心实意地宽恕,这宽恕之道一直贯通下去,也就是孔子的信念。而这个一以贯之并不是通过简单的学习就可以办到的,学习,而且知道,不是主要的,最重要的是通过学习而能识别、辨别,再用心灵感悟,才能将宽恕之道一直融会贯通下去。也就是说,宽恕之道不是单独的、可以孤立地、分别地存在的,在对待一个人,在对待一件事,在对待社会时,宽恕之道是应该融会贯通的,不能分别开来。要一以贯之地实行,才能是个君子。这个一以贯之也是对前两节孔子所作所为的一个说明。
4.每个人都有他不同的人生规律
【原文】子曰:“由,知德者鲜矣!”
【译文】孔子说:“仲由啊,知道人生规律的人太少了。”
【说明】“仁、义、礼、智、信”融会贯通的一个东西就是人的人生规律,而知道这个人生规律的人太少了。在上篇《宪问》中,孔子曾举了不少的例子,说明每个人都有他不同的特点,不同的人生规律,比如“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等,而能将“仁、义、礼、智、信”融会贯通而综合于一身者,就很难看到了。这是不是孔子要求得太高了呢?其实不是,关键在于一以贯之,将“仁、义、礼、智、信”一以贯之而“吾日三省吾身”,持之以恒,也就能做到了。也就是说,知道了自己的人生规律,按照这个规律走下去,也就能成就事业了。
5.所谓“无为”并不是什么事情都不做
【原文】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
【译文】孔子说:“无所作为而能治理好一个国家的人,大概只有舜吧!他做了什么呢?他只是端正自己的思想,面朝南方而坐罢了。”
【说明】所谓“恭己正南面”就是“知德”,知道规律,只不过孔子没有明明白白说出来。这与“禹、稷躬稼而有天下”乃是同一意思,“躬稼”、“恭己”就是自己首先要“先之,劳之”而“无倦。”这点说来容易,但真正做起来就很难了,所谓“无为”并不是什么事情都不做,什么事情都不管,而是告诫人们,不要异想天开地去做一些事情,羿射日好象是有作为了,但那只是说明他勇武有力而已;秦始皇修建万里长城,动用民工几十万,似乎是有所作为了,但他又怎么样呢?只要仔细研究这两千多年来的所有帝王,以及盛世衰世,就可以看出,盛世的帝王都是顺天时顺民意而没有什么大作为的。天时——即社会形势——到了时机,顺势而作,顺民意而作,就看不出有什么作为,只要“躬稼”、“恭己”、“知德”也就行了。而衰世的帝王都是有所谓作为者,他们不是东讨西伐,便是大兴土木工程,弄得劳民伤财,怨声载道,民不聊生。这样的有所作为对人民有什么好处呢?
6.尽心尽力、信守诺言
【原文】 子张问“行”。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立,则见其参於前也;在舆,则见其倚於衡也;夫然後行!” 子张书诸绅。
【译文】子张问如何实施。孔子说:“说话忠诚信守诺言,做事实施忠实笃厚,虽然是对少数民族地区,也是可以实施的。说话不忠诚信守诺言,做事不实施忠实笃厚,虽然你就在本乡本土,能够实施吗?站立着,则看到‘忠信笃敬’等同于面前,在车上,则看到这几个字呈现在大车的横木上,然后就可以实施了。”子张将这些话书写在衣服的大带子上。
【说明】子张听了孔子说的“无为而治”后,就问怎样才能实施这个“无为而治”。什么是“无为而治”呢?我们在上节已经讨论过了,然而子张还没有弄懂,孔子于是又告诉他,就是要“忠信笃敬”。也就是说,要尽心尽力、信守诺言、忠实笃厚地对待一切人,对待一切事。这其实也是孔子“仁、义、礼、智、信”的基本原则,用这个基本原则,不论是蛮貊之邦,还是本乡本土,都是行得通的。不仅对人是这样,对其它动物、植物也是这样。你爱一只小猫小狗,它才听你的话;你爱花,那花才长得茂盛。这就是现代的“公共关系学”,一个人不论是在家、在乡、在什么地方,都有公共关系,以“忠信笃敬”的态度对待一切公共关系,则就能争取到较好的生存空间。而“信”,则是二十一世纪千禧年最热门的话题,建立起信誉是最起码的品行,一个没有信誉的人或企业,终是要被社会淘汰的。但要真正使自己做到符合这个基本原则,那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按孔子的说法,就是好象这个基本原则时时刻刻都在自己的面前,都在你随时能看得见的地方。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使你牢牢记住这个基本原则。
7.只有卷而怀之了
【原文】子曰:“直哉,史鱼!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
【译文】孔子说:“公平正直呀,史鱼!国家政治清明,他象箭一样刚直;国家政治黑暗,他也象箭一样刚直。君子一样的人,蘧伯玉呀!国家政治清明,他则出仕为官;国家政治黑暗,他就收藏起自己的才智隐居了。”
【说明】怎样才能“言忠信行笃敬”呢?史鱼、蘧伯玉就是这样的人,刚直的性格里就包含着忠诚、信誉。没有忠诚和信誉的人,是做不到刚直的。蘧伯玉的出仕或是卷而怀之,也包含着忠诚和信誉,因为国家政治黑暗,做官的必然就要上骗君主,下骗百姓,只有上下欺骗,才能够保得住自己的名誉和地位。而不上下欺骗,也只有卷而怀之了。要学,就学他们这样的人。
8.聪明人不会说错话
【原文】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译文】孔子说:“可以同他谈话的人而不同他谈,就会失去人心;不可以同他谈话的人却去同他谈,就会说错话。聪明人既不失去人心,也不会说错话。”
【说明】孔子在举了史鱼、蘧伯玉的例子后,又接着教导子张。孔子在《颜渊》第二十节中曾说过:“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意思就是要观察说话的对象是什么人,是这样的人才说这样的话,不是这样的人就不要去说。也就是说,在“言忠信”的时候,还是要看人来,对本性已经坏透了的人,再说也是白费心机,甚至还会说错话。所以,要学聪明人,学有智慧的人为人处世,要用“仁义礼智信”的原则来处世,才不会失去人心,不会说错话。
9.吃得亏,打得堆
【原文】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译文】孔子说:“志士仁人,不会因为求得生存环境而损害与人建立相互亲爱的关系,只有勇于牺牲自己而保全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的关系。”
【说明】虽说“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但是在建立与人相互亲爱的关系时,志士仁人为了他人的利益,可以损己利人,也就是不会为了自己求得良好的生存环境而损害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的关系。在“不可与言而与之言”了后,又怎么办呢?那只有“见利不取”、“杀身以成仁”了,牺牲自己的利益而保全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的关系。这也就是后世的人所说的:“吃得亏,打得堆。”如果人人都见利而取,便要你争我夺了,那还有什么“仁”可言呢?这也就是个人的品德修养问题了。
10.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原文】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译文】子贡于是问怎样实行仁道。孔子说:“工匠如果想做好他的工作,必须先要使他的工具锋利。居住在这个国家,就要侍奉大夫官员中的贤者,交朋友则要交士子中的仁者。”
【说明】要想做到“言忠信,行笃敬”,“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要想与人建立起相互亲爱的关系,就必须先要学习“仁义礼智信”的基本原则,也就是要象工匠一样,先磨快他们的刀剪斧锯,才能做好他们的工作。如果工匠们的刀剪斧锯很钝而且破烂不堪,他们怎么能做好工作呢?实行仁道也是同样的道理,如果不能侍奉官员中的贤者,而去侍奉官员中的恶者,那只有使自己也成为恶人。如果不能交士子中的仁者,而去交士子中的恶者作朋友,那也是使自己成为一个恶人。和同于人,虽然不要“同人于宗”,但也要同类相敬,同声相应。因为只有志同道合的人才能走在一起,志同道不合的人,不同志也不同道的人是很难走到一起的。
11.要先为仁,才能为邦
【原文】颜渊问“为邦”。子曰:“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舞》,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殆。”
【译文】颜渊问怎样治理一个邦国。孔子说:“推行夏朝的历法,乘坐殷朝发明的大车,戴着周朝制定的冕冠帽子,音乐则听《韶》乐、《舞》乐,放弃郑国的音乐,远离花言巧语的人。郑国的音乐淫秽靡乱,花言巧语的人危险。”
【说明】要想治理一个邦国,也如同实行仁道一样,这只是孔子列举的外表的行为,因为夏朝的历法是为人民掌握农业生产的时机而制定的,它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具有仁的内涵在里面。殷朝的大车也是为减轻农民的负担而发明的,它里面也具有仁的内涵。要先为仁,要能建立起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的关系,也才能为邦。当然,靠一时的勇武,靠霸权,也能建立起一个邦国,但任何霸权国家都不会长久的。比如夏桀、商纣都是因为缺少了仁义而丧权亡国。“郑声淫,佞人殆”是补充和解释上一句“放郑声,远佞人”而言的,同时也说明了春秋时期社会的混乱。
12.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原文】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译文】孔子说:“一个人如果没有长远的打算,就一定会有眼前的忧虑。”
【说明】不论为仁、为邦,都必须要有长远的打算和眼前的安排。世事多变,这个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在变化的,没有不变的东西。而且每一样东西都有他独特的运行规律,变化规律。所以我们为人处世,看待任何事、任何人,都要看到问题的本源上。当然,这个世界的变化多端,远不是我们人类所能看透的,所能掌握的。但我们还是要思虑那遥远未来的将来,也要考虑眼前现在发生的事情。许多人目光短浅,只能看到眼前的一点利益,于是便奋不顾身扑了上去,结果事物的发展变化往往出乎他们的意料之外。还有许多人根本就没有目光,在实际生活中他们什么都不想,得过且过,这种人实在是可悲得很。所以孔子教导我们说,如果没有长远的打算和计划,就一定会有眼前的忧虑。关于这个问题,荀子在《解蔽》篇里作了相当详细的阐述,可参看《荀子原解》。
13.正常的人生规律逐渐让位于外表的虚华
【原文】子曰:“已矣乎!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译文】孔子说:“已经没有了,我没有见过喜爱正常的人生规律就象是喜爱外表美丽整洁那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