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论语原解
23104000000048

第48章 卫灵公第十五 作人处世的个人品质的修养(2)

【说明】这是接着“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而言的,这句话在《子罕》第十八节中孔子曾经说过。孔子认为很多理想而美好的已经逝去了,而今天的人们已经没有了过去的人们所具有的良好品质。人们为了自己的利益,而逐渐注重于外表的东西,正常的人生规律也逐渐让位于外表的虚华。人们由于注重外表生活的舒适质量,不得不采用更多的手段来获取物资。所以,喜爱正常的人生规律就象是喜爱外表美丽整洁那样的人是没有了。

14.怕有本事的人

【原文】子曰:“臧文仲,其窃位者与?知柳下惠之贤,而不与立也。”

【译文】孔子说:“臧文仲这个人,大概是个窃取官位的人吧?他明知柳下惠是个很贤良的人,却不帮助他独立起来。”

【说明】在《公冶长》第十八节中孔子曾谈到过臧文仲辨别占卜用的大龟,用隆起的龟背为准则,华美而尖锐,怎么称得上他知道占卜之事呢?意思是说他不懂装懂。实际上,孔子也是借臧文仲之事来教育自己的学生,千万不要不懂装懂,“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如果象臧文仲这样不懂装懂,不仅预测不准确,还要坏事、亵渎神灵。那么,不懂装懂的人,究其根本,也就是个窃取官位的人。因为,要获得官位,不管怎样也是应该有点本事的,没有本事而获得了官位,肯定就是窃取的了。窃取了官位的人,一般来说是害怕有本事的人的,他怕有本事的人显露了才能而使他无地自容。因此,臧文仲之排斥柳下惠,也就是一个“好色”而不“好德”的人了。

15.不轻易地责备别人

【原文】子曰:“躬自厚,而薄责於人,则远怨矣!”

【译文】孔子说:“自身看重自己的缺点,很浅地责备别人,则就远离怨恨了。”

【说明】臧文仲是个不看重自身的缺点,而很严重地责备别人的人。也就是说他是个只拿镜子照别人而不照自己的人,对别人是吹毛求疵、求全责备,对自己却是宽容大度。这种人其实就是孔子在《子路》第二十五节中所说的:“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之小人。而我们作人,就要学习作一个君子,要能“躬自厚而薄责于人”,不轻易地责备别人,别人就不会有怨恨了,我们也就远离怨恨了。这实际上也就是个人品德的修养,君子的修养。

16.结果最后会一事无成

【原文】子曰:“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译文】孔子说:“遇事从来不说‘怎么办,怎么办’的人,我也不知道该对这种人怎么办了。”

【说明】怎么样躬自厚躬自薄?怎么样薄责于人或厚责于人?面对着远虑和近忧,好德与好色,如果都没有问题的话,这种人是什么人呢?就是糊里糊涂、得过且过的人,或者是那种狂妄自大的人,对这种人不说孔子不知道该怎么办,任何人都不知道该怎么办。因为这种人没有思想、没有个性,实在不应该称为人了。而一个有思想、有个性的人,如果“无远虑,必有近忧。”也就是说,一个正常的人,一个君子,在处理任何事情时,都要有头脑,要研究,要提问题,要问“怎么办?怎么办?”只有对事情问了几个怎么办后,才能思考怎么解决这些怎么办,才能把事情处理好。而狂妄自大的人面对什么事情都敢拍胸脯、打包票,从来不问“怎么办、怎么办?”结果他们最后会一事无成,或把许多事情弄得一塌糊涂。

17.喜欢耍小聪明,难成大器

【原文】子曰:“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译文】孔子说:“整天聚集在一起,所说的话没有任何意义,只喜欢耍小聪明;难成大器呀!”

【说明】孔子讲了半天课,回答了子贡问为仁,颜渊问为邦等问题,然而学生们竟然没有一个提问怎么办?孔子于是在这里批评他们整天聚集在一起,所说的话没有任何意义,只喜欢耍小聪明;难成大器呀!这不仅是孔子对他的学生们的批评,也是对整个春秋时期社会状况的批评。联系到《宪问》中: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贡曰:“何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来看,孔子的一番苦口婆心,真的是没有人知道了。学生们对怎样做一个君子不感兴趣,他们只关心怎样“仕”、“谷”、“禄”,怎样才能获得很好的享受。换句话说,就是怎样赚钱养家活口。当然,在这个社会生存下去是重要的,赚钱也是重要的,求官求禄也是重要的,求得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也是重要的。然而,从“学而时习之”一直讲下来,孔子并没有说过一句废话,之所以讲怎样作一个君子,之所以讲“仁义礼智信”,之所以举了那么多正反两面的例子,其实都是在说明一个人在这个社会中,用智慧,用信誉,用最佳的行事方式,遵守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建立起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的关系,就是为了获得更好的生存环境。而且,按照孔子所讲的这些“仁义礼智信”,所获得的生存环境比之于小人们用卑劣的、霸权的、欺骗的、狡诈的手段所获得的生存环境要好得多,心灵上、精神上要安宁幸福得多。只可惜很少有人懂得,很少有人知道应该怎样去做,很少有人能够这样去做,“难矣哉!”太难了!但孔子并没有灰心。

18.建立信誉以成就事业

【原文】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译文】孔子说:“君子以最佳行事方式为本质,按照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来实行,谦逊地出外对人对事,建立信誉以成就事业;这就是君子呀。”

【说明】在批评了学生们后,孔子没有灰心丧气,又换了另一个口气,换了另一种说法,就是希望同学们不要“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也就是说,作一个君子其实并不难,只要以最佳行事方式为本质,按照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来实行,出外时谦逊地对人对事,建立信誉以成就事业就行了。耍小聪明是没有用的,不仅害己而且害人,不守信誉也是害己而且害人。不按照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做事,也是害己而且害人。如果大家多谈一点有意义的事,多说一些有意义的话,按照君子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按照“仁义礼智信”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也就是一个君子了。

19.不要担心别人不知道自己

【原文】子曰:“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译文】孔子说:“君子只担心自己没有本事,不要担心别人不知道自己。”

【说明】孔子接着说,作一个君子并不难,按照上节所说的做就行了,不要担心别人不知道,只要担心自己有没有这个本事和能力。自己有了这些本事和能力,也就是说,自己能以最佳行事方式为本质,按照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来实行,谦逊地出外对人对事,建立信誉以成就事业;这就是君子了。自己这样做了,还怕别人不知道吗?在春秋战国时期,没有科举制度,人才的选拔是由乡镇的行政长官考察民间士子而“举贤才”的。 所以,只要自己真正能做到“言忠信,行笃敬”,就会被人知道而选拔上去“出仕”的。

20.君子憎恶名称与事实不相称

【原文】子曰:“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译文】孔子说:“君子憎恶离开了这个世界以后名称与事实不相称呀。”

【说明】这是孔子反对形式主义最直接的一句话了。作为一个君子,不论从内心世界到外表行为,都应该表里如一,言行一致,这就是孔子多次提到“巧言令色”、“佞者”的缘故,也是孔子提倡“正名”原则的缘故。表面上象个君子,也被人称赞为君子,可是事实上并没有做到君子所应该做的;或者说,一个父亲表面上象个父亲,但却没有尽到父亲的责任,就不符合“正名”原则,就是虚有其表的,也就是君子真正憎恶的与事实不相称。

21.君子是自己求自己

【原文】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译文】孔子说:“君子是求之于自己的,小人是求之于别人的。”

【说明】求自己什么呢?求自己的能力、本事!自己有这个能力了,有这个本事了,为什么要去求别人呢?只有自己没有这个能力,这个本事,才会去求别人。这就是事实与名称相不相称的一个标准,因为君子是致力于学习的,而小人是得过且过的,自己不想也不会学到本事,自己学不到本事,也就没有能力,也就只有去求别人了。

22.能合群而不与人结成党派

【原文】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译文】孔子说:“君子庄重而不与人相争,能够合群而不与人结成党派。”

【说明】“矜”的解释还有另一个意思,就是傲。但与我们现在所说的骄傲不是一回事,骄是自大、自以为是、自不量力;傲是有真本事,傲在骨子里,不为三斗米折腰。庄重而自傲,但不会去与别人相争,就是君子。但这并不是说不去竞争,竞争是必要的,竞争的是为国效力,为人民服务。见利而不争才是孔子的本意。一个人出来做事,没有什么事情是一个人所能独立完成的;一件事的成功,总是有大家的力量,有人会反对说,这话不对,我做生意发了财,这是我一个人努力的结果,但应该想一想,没有国家的安定,没有国家的政策,没有市场,你能发财吗?或者有人说,我努力钻研,发明了某样东西,这是我一个人努力的结果,但是,你不想一想,你的知识是凭空而来的吗?有人教育了你,你才能有知识,你的发明创造也是在前人的基础上而有所创新的。所以,任何事情的成功,都不可能完全是自己的。事情成功以后而不去争什么荣誉利益,也就是君子了。“群而不党”与《易》同人卦中的意思也是一样,不同人于宗,没有宗门之见,没有宗派之别,而又能和同于人,又不结党营私,也就是一个君子了。

23.举荐人才上的辨证法

【原文】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译文】孔子说:“君子不要以一个人说了某些好的话而举荐他;也不要因为这个人的人品而不听他说话。”

【说明】君子看人不能只看一个方面,不能因为一个人说得好听,满口仁义道德,而不论他的品行,就举荐他。这种巧言令色的人,“鲜矣仁”。但也不能因为一个人品行上不太好而不听他说的话,那种“行不由径”之人,虽然有时不走正道,但他的思想上的某些东西却是可取的。这是举荐人才上看人的辨证法,也就是教我们看人千万不要以单方面的某些东西看人,不要戴着有色眼镜看人,对一个人,一定要“察言观色”,仔细分析后才能下结论。

24.自己不想做的,就不要强加给别人

【原文】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译文】子贡于是问道:“有没有一句话可以用来终身奉行的呢?”孔子说:“那就是‘宽恕’吧,自己不想做的,就不要强加给别人。”

【说明】自第十二节起,都是孔子回答子贡问为仁,颜渊问为邦的话,也是孔子解说君子的个人品德修养问题。尤其是第十七节孔子严肃地批评了同学们后,又用较浅的语言描述了君子的基本原则。但子贡却认为孔子还是说得太多了,太罗嗦了,太难做到了,他想图捷径,想要有一句话就可以终身奉行,那岂不是简单得多吗?这种思想和现代的年青人一样,怕麻烦,怕罗嗦,只想快捷。这种图快捷的想法当然无可厚非,但饭总是要一口一口吃的,一顿一顿吃的,光图快捷也不是办法。孔子听了子贡的话后,可能也是愣了一下才回答,“那就是‘宽恕’吧,自己不想做的,就不要强加给别人。”这是孔子以子贡自己所说的话来回敬子贡,在《公冶长》第十二节中子贡说:“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孔子说:“赐也,非尔所及也。”在《颜渊》第二节中仲弓问仁时,孔子也说过这句话,这是孔子的一个很重要的思想原则,也是孔子了解的人际间交往的对等原则。根据这个对等原则,人与人之间是相互对等的,我对你存有善意,你才会回报于善行。那么,子贡所说的与孔子所说的是不是一样呢?子贡说:“我不希望有人把事情强加于我,我也不想把事情强加于别人。”而孔子却是说:“自己不想做的,就不要强加给别人。”这两句话表面上似乎相同,但从本质上来说是不同的。子贡所说的是,只要别人不强加于我,我也不强加于别人;言下之意就是,只要你强加于我,我也就要强加于你。这是以“我”为中心,我受到不合理的对待后,我就要用同样不合理的对待来对待你。而孔子的意思却是凡是自己不想做的,都不要强加给别人,不论我是否受到合理或不合理的对待。这与“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是同一个意思。也就是说,对我的怨恨,我既不用同样的怨恨,同样的仇恨,也不用恩德来回报,而是用约定俗成的社会行为规范、人生规律来回报,即,我按照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做我该做的事情,公正、公平地回报对我的怨恨与仇恨。如果有人“不欲”而施于我,我有能力我也就做了,但我不同样回报我所“不欲”的去施于他。这就是孔子与子贡的不同了。孔子的中心思想含有一个“恕”字,这个“恕”字拆开来就是“如心”,如我之心,如你之心,如人之心。平时我们都在说,站到别人的立场来看一看,来想一想,这就是如心。如果真能站在别人的立场上来看来想,也就会宽恕、原谅、理解这个人的某些作为了。

25.不要在乎别人的谁毁谁誉

【原文】子曰:“吾之於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

【译文】孔子说:“我之对于别的人,在乎谁诋毁谁赞誉?如果有赞誉我的人,其是有所用心的。这样的人呀,所以尧舜禹三代都是以公正而正直的品行而行事的。”

【说明】在说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之后,孔子很是感叹,他的意思是说,我这样做了后,在乎有谁诋毁?在乎有谁赞誉?不,我都不在乎。我只是自己不想做的,也没有强加给别人而已,我之所以这样对待人,不是为了赞誉和诋毁,只是平平常常如此而已,如果是对我有赞誉,给我戴高帽子,就是别有用心了。象我这样的人,在三代的时候多得很,所以尧舜禹三代都是以公正而正直的品行而行事的。孔子这是在告诫子贡,一言而终身行之的,就是平平常常作人,老老实实做事,不要在乎别人的谁毁谁誉。尤其是对别人的赞誉,更要当心,因为谁也不会平白无故地对你有所毁誉。

26.有官不做,有财不发

【原文】子曰:“吾犹及史之阙文也;有马者,借人乘之;今亡矣夫!”

【译文】孔子说:“我就好象是要抓住史籍上缺少的文字,也好象是借给别人乘坐的马一样;现在都没有了。”

【说明】不在乎别人的谁毁谁誉的这种人,就好象是史籍上缺少的文字,就好象是借出去的马,如今都没有了。这是孔子的自嘲。联系到《宪问》中: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贡曰:“何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以及子路宿於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以及很多形容孔子如丧家之犬的话来看,孔子一生作人做事,很少有人能够理解,或者就象现代人所说的大傻瓜、大笨旦一样,孔子真的是“很傻”、很“笨”,有官不做,有财不发,只知道讲什么“仁义礼智信”,过着清贫、清心寡欲的生活,教几个学生而已。确实,在私有制畸形发展的春秋时期,人人都在为名誉地位而奔波,在为求得生存而劳作,象孔子这样如尧舜禹三代以直道而行的人确实太少了,甚至可以说少得再也找不到了。

27.小不忍,则乱大谋

【原文】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